第233章 燕都再现文者

2015-05-15 作者: 燕云傲天
第233章 燕都再现文者

第二百四十五章燕都再现文者

修行者本是天地间的一批非凡者,通天彻地之能便是道法所在。

文武道之修行,本是逆天之举,是由远古先贤创立逆天之道,苍天之下,实力主宰,所以才会有天怒。

但,顺天应地的修行路,即便是有天怒,但天也奈何不得。

燕都城上空明显是天地异象腾升,天上雷云滚滚,雷鸣响彻,但却滴雨未下,这与平时的打雷下雨区别很大。

天色阴暗,原本淡淡的寒风也消失不见,但每个人心中都笼罩一股压抑,一时间,众人纷纷抬头仰望,漆黑的无尽苍穹让他们心生恐惧与不安。

云天眯起眼睛朝着自家王府而去,不过也放慢了脚步,作为修武之人,在这种天地异象的时刻,能更加敏锐地感应到那种变化,至少这片天地之间的元力构架发生了很大波荡。想必,只要是武者应该都能感应到,境界越高的武者则感应得更加清晰,兴许也会明白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燕都城中,不少房顶之上,都站着一些衣袍飘飘的人,皆是将目光投向苍穹。

皇城之中的钦天监,燕帝慕容志在钦天监监正李逾与多名钦天监官员矗立在观天台上,众臣皆是沉默不语,燕帝陛下也为难他们,非得道出缘由。

在他们看来,大燕国内任何天地异象都有关他们大燕国气运,自然很是关注,然而却弄不清个究竟……。

……

在天色异常已有半刻钟之后,原本雷云滚滚的漆黑之上,泛起晶莹的青色幽光,顷刻间,一道青色光华直泻而下,犹如一道青色光柱插入燕都城之中。

这时的苍穹之上,风云变幻,原本的雷云滚滚之中霞光万照,像是在漆黑当中捣出一个大窟窿,那道青色光华持续着源源不断地泻下。

落在燕都城之中,但大致方位一般人难以辨别,云天突然蹿进一处小巷,身形猛地跳跃而起,几个飞跃,便直接跳上一家商铺的房顶之上,并且踩在瓦片之上朝着更高点而去,一时间他竟然发现视力范围内足足有近百道身影驻足城中的屋顶,都是对异象感到好奇。

顺着那道青色光柱望去,云天最终将方位确认在北城区,微微一思,心头猛然回想起一件事情来,算算日子则更让他确定了这个猜测。

莫不成是大文豪王兴今日正式踏入文道,方才引起这场天地异象,也来不及作过多细想,还是打算先回燕王府。

燕都北城区,一座规模不小的府邸大门紧闭。从远处可以看到天空之上那道青色光柱便落到这里,但是走进却并难以发现什么玄机,只是这座府邸显得极其幽静。

这正是大燕国中有着文坛泰斗的大文豪王兴的府邸,此人已经足不出户数月,别说外人,就连自己奴仆下人也愣是想不通,老爷怎么将自己关在房中,一关便是数月之久,并且每日管家会送两顿吃食去老爷的院落,七日沐浴换洗一次,并且当初老爷还下过命令,不让任何人靠近他的院落。

所以,数月来让整个王府上下都充满着一股神秘,下人奴仆们也很意外主子为何要与世隔绝,现在外界到处都传闻说是王大学士已经卧病在床,但府上的人可不这么认为,老爷每日能吃能喝,就是躲在房里,府中也从未请过医师或是煎药什么,生病一事大可排除。

王家府邸之中僻静小院便是王探花的住处,足矣用“深幽之所”四字形容,因为这里算是王家最僻静的一次院子,但是住在这里的却是王家府邸的主人。

只是,在府中任何人看来都十分不解王兴与世隔绝的原因,但王兴实则在做一件极富意义的事情,而今日便是这件事成功的日子。

足足熬了数月时间,尽管没达到预期的料想,但最终还是成了。

房间内,王兴一身儒袍,整个犹如于身俱来一身大儒之气,尽管已逾七旬之年,但此时却气度非凡,双眼之中闪烁着精光。

作为大文豪的房间则有他的特别之处,这里即是他的卧室,又是书房,可是书房之中书籍却不多,只有很简单的基本,因为作为大儒的他学富五车,文本知识都装进在脑袋里。

此时神采奕奕的黄兴周身青光缭绕,闪烁着淡淡晶莹,若是有着文道知识便能一眼认出这是文气绕身,只有文道修行者放具备这种能力。

王兴自豪地叹息一声,然后洒然一笑,书案上的那本闪烁着淡淡光晕的书籍便是他这几月的呕心沥血。

这正是他踏入文道的关键,提笔青云,书入文道,文途之路从今往后便有他王兴一席之外。文以载道,大学士王兴倾力所著一篇《天兴神礼》而造福大燕

篇幅宏伟,言成三百六十五礼,适用于半蛮之地的大燕国,天下登顶文坛者不少,但皆能踏入文道便皆是少之则少。

人们常言,读书能读出文圣,也有一定道理,不过却不是那般容易,心学不成,文心不具,学问与道心结合是一个苛刻严谨的过程。

文道境界,并不像武道境界那般复杂,毕竟修行武道则是从小开始修炼,然而文道是读书人大道,从跨入文道的门槛往往是一辈子子都难以抵达的学识境界。

初入文道,首先是著惊世之文,文曲星动之后,汇聚文心,踏进文道妙门,文气绕身。然后则是言出法随的三境,三境之后便直至文道巅峰,便可被封为文圣。

文圣之后更为渺茫,就连详细记载也不传世,主要是因为这千百年来,汇聚文心者便极少,能够登顶文道巅峰者更是凤毛麟角。

所以,修行界中,武道为何一直延绵猖獗,而文道却久之尤衰,千百年来,世间文圣的出世则要比武尊横空更为震撼,哪怕是文者文心汇聚,都会引起剧烈轰动。然而燕都城之中文者近百年未现,只要等燕人知道他们的大文豪已经成为一代文者,心中定能满心的骄傲与自豪。

由于天现异象,许多百姓也都回家大门紧闭,心中感到压抑难安,无论心中多么傲气之人,心中也都难以掩饰住那一丝恐惧。

雷云滚滚,雷鸣炸响,震耳欲聋,天劫异象所产生的恐惧感伴随着天色好转而逐渐消失,天地间一片豁然开朗。

云天在回到燕王府后,也不见云秋的身影,便去后院,最后在房间里找到了小姑娘,并且还钻进被窝里不敢出来,甚至连脑袋也不露,这让云天哭笑不得,最后细细疑问,小姑娘声音颤抖地说她害怕打雷……。

云天自然清楚她怕的不是打雷,这妮子最近在感应天地之元,雷鸣之声中,而她恰好正要准备进入元气海洋便感应到了变化,也就让她这么一个小丫头感到害怕了。

真正害怕的不是雷鸣,而是那道奇异现象,云天自然也早已感应到先前元气海中之中发生的翻天覆地。

望着小姑娘已经坐起了身,云天笑问道:“你已经能感应到元气的海洋?”

小姑娘眨了眨大眼睛,嗯了一声,轻声道:“是一片瞭望无边的海洋,可是我怎么也进不去。”

云天促狭道:“不是你进不去,而你是害怕,所谓的天之元,便是进入元气世界之中,元气形成有一定的结构形态,有称之为元气构架,诸多的元气分子分散其中,这种元气正是武者纳气入体将之转化为元力……而你需要做的便是迈出那一步,直接从现实的世界进入元气海洋,并且可以自由操控那道意识,便成功感悟天之元。”

云天之所以要解释得如此清楚,他是希望小姑娘能明白过来,毕竟她这个年纪,聪明伶俐是一回事,然而悟性需要更多的修行经验,哪怕是从书籍之上领悟而来。

与云秋的接触,云天发现这小妮子骨子里也不大喜欢读书习文,对于“炼体笔录”深处的领悟自然较少。

云天猜测王兴今日踏入文道,然而在事情过后一个时辰不到,燕帝陛下带着几名朝中知名学士亲自前往王兴的府邸,一个震惊大燕上下的消息便流传出来,大文豪王兴成就一代文者,现惊世之文《天兴神礼》。

燕都城的各大书院已经分批开始印制,这惊世之文,供大燕百姓读诵,这对于蛮族之地的大燕国意义非凡,从而又推进了大燕中兴大举。

而王兴能够为大燕国铸造这一份功绩,云天曾经也坐了锦上添花的妙手,不过二人事先约定,这件事情不会向任何人提起。

大燕国文坛第一人踏入文道,这个消息让燕都百姓也深感自豪,打破了近百年来文者只属中原地区瑰宝的传言。

云天也很想去拜访一下王兴,然而对方成文的不久,怕是燕都各大权贵,朝中重臣以及皇亲国戚都会争先恐后地前往王兴的府邸沾沾文气。

……

“云天哥哥,今天你去找琳儿姐姐了,怎么样啊,她还生气吗?”

云秋忍不住打扰正在认真读书的云天。

云天放下手里的一眷书,伸出白皙的手指在小姑娘青丝间划过,温声道:“是去找她了,可也不见她生气。”

小姑娘秀眉皱起,小脸上充满了疑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