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骑兵少年

2015-05-15 作者: 燕云傲天
第1章 骑兵少年

第一章骑兵少年

天兴九年。

凛冽的北风吹袭着天地,秋风萧瑟,寒凉刺骨。凉州城之外显得更飕凉。

凉州城乃是大燕国西北边域重要军事枢纽,驻扎雄兵十余万,以雄城虎踞之势,抗击北狄异族于窑关外,结束大燕国长达十几年之久山河破碎的悲惨局面。

大燕国复兴,效仿中原天朝诸国,武以立国之本,文为治国之策,文武并重。

大燕精兵,戍窑关,踞凉州,以保大燕江山无北邻之大忧。

只是天下并未太平,南方依旧战事吃紧。

大燕国地处中原地界北域,领地临接北域之外的外族,又有中原诸国连连征战,所以,尽管如今北邻无忧,但南方混乱的局面,导致大燕当朝形式依旧不稳,大燕国之复兴路步步艰难。

凉州之北百里外便是窑关。

窑关,从古至今都是兵家必争之险隘,乃凉州要冲之地。所以大燕国军中且流传一句话:宁可尸首积如山,不得异族越窑关!”

这是燕人对曾经的屈辱发自内心的愤慨,燕人是骄傲之民族,民风彪悍的燕人心中永远难以抹去历史屈辱的悲痛。

窑关外,阴风怒啸,风烈如沙,林寒涧肃,很容易让人瑟瑟发抖。

天际镶嵌着血色残阳,一道血光冲天而下之处,已是血雾弥漫,横尸遍野,暗红的泥地变得有些松软,黄绿相间的树林中盛开出血色斑斓。山道中的血腥场面,被一片阴森压抑所笼罩。

酝酿,厮杀,惨烈!

刀光剑影,电光火石,交织出浓浓血腥。

一小队燕国铁骑陷入骁勇胡人骑士层层包围之中。

双眼血腥,杀人如麻,展开着最后的浴血奋战,进行最后生死的搏杀。

燕铁骑们横刀立马,黑底白纹的“燕”式战旗,尽管已残破不堪,鲜血淋淋,但依旧牢插在铁骑们围聚的战圈最中央的位置,整个场面尤为惨烈。

“还剩多少?”

燕铁骑战阵中传出一声清亮,从声音便可以判定这名骑兵年纪不大。他身着精良黑铁甲胄,背负长弓,只是箭袋早已空空如也,但手中牢牢地握紧一柄大刀,投射出淡淡的血光,粘稠的血浆难以掩饰住其大刀锋芒。

目光中杀意涌动,血色的披风上的两道残褛的大窟窿异常刺眼,他看上去只有一个十五六左右少年,眉清目秀的脸蛋早已被血水染得面目全非,这些血水不是他的,而是死在他刀下之人的。

“十八!”

浑厚有力的声音回答道声,来自于少年骑兵身旁身型壮硕的中年骑兵。

只剩下十八人了,对于小队骑兵来说已是最后的残余兵力,但要知道这支骑兵的总数只不过三十六骑。

让这队燕铁骑们唯一感到自豪的是,他们所应对的敌人乃是草原上声名赫赫八百骑,八百骑属于胡人部族军部的一股中坚力量,以冷酷凶残著称。纵横草原,杀人如麻,被人们称为丧失人性死士。

令草原豪强们闻风丧胆,中原人更是畏惧地称八百骑为死亡骑士。

这个世界由很多势力交织,所以有很多支精锐骑士,魔教骑士,帝国骑士,等等。而草原的八百死亡骑士名头却是极为响亮。

少年骑兵望了望四周黑压压正逐步靠拢的死亡骑士围裹成重叠刀阵,漆黑瞳孔中血色剧增,突然咆哮道:“干!都要活下来!”

这不是命令,这只是他发出的愤怒,对敌人的愤怒,需要用敌人的鲜血来发泄与息怒。

三十六骑只剩十八骑,一半精锐的力量被绞杀,剩下的十八位骑兵们便有了捍卫他们这支精锐骑兵的尊严。

十八名燕铁骑们手拿弧刀立于马背,面面相觑,他们心中似乎对于对于少年这句话并未产生太多波澜,作为军人,就应该为国捐躯,战死沙场,军魂所至的无上荣耀。

何况,杀人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一种习惯,一种自然。不然,此时却剩下了他们十八个人,他们曾经是某位大人物手下骄傲的兵,冷血的死士。

“杀!”

少年狂吼一声,一马当先,对准一名冷酷而凶悍的死亡骑士的劈砍而去,那般气势如飞瀑临天泻落,随即,伴随着一声惨叫,鲜血喷射于胸前,少年再举刀,落刀,干脆利落,看似轻而易举地砍下敌人一颗头颅,实则少年是在以命厮杀。

少年这股血性狂劲俨然刺激到了他身后的十八位铁骑兵,于是他们蜂拥而出,如潮水汹涌,弧刀纷纷而扬,奋力迎敌,狂砍撕杀。

风在怒吼,树在乱摇,少年心在发抖。

望着眼前一片片倒下的尸体,横七竖八地倒在四处,缓缓回过头,身后有十八匹马,马背上皆有人,人身上皆有伤。

少年笑了,笑得很得意,浑然不顾嘴角溢出的鲜血,依旧笑着,有些癫狂。

很久少年才停止住大笑,迎面对着那十八名燕骑兵道:“果然都活下来了,你们可真不愧是跟随过秦飞大将军纵横沙场数十年的精兵,我很意外。”

我很意外这四个字出自于少年之口,他是发自内心话,要知道这次与敌人交战,是以少敌多的战役,原本率领着三十六骑来关外巡查,却遇燕国大军都无法了其心行踪的草原八百骑,本以为败局已定,绝境难逢生。

然而这三十六骑却给了少年很大的意外,实属奇迹诞至。

少年终于明白过来,这些铁骑兵曾经乃大燕国地位最高的王将——秦飞大将军手下一支精锐卫队,只是心里面突然多了很多疑问。

秦飞大将军是镇国大将军,更是燕人最拥戴的爱国将领,他将生命与荣誉奉献给了大燕国。

十八名铁骑兵立于马背,望着狂笑的少年皆沉默不语,脸色泛白,浑身上下都是伤痕与鲜血,战斗结束,他们并未有任何释如负重的表情,而是准备打扫战场。

“统领,照老规矩?”

一名中年铁骑兵询问着少年骑兵,老规矩指的是燕军处理战场的规矩,这其中关于如何处理敌人尸首的问题,一般是火焚掉,或者埋进沙土。

少年一身精良的黑铁甲胄,想必就是称呼为统领的对象,这些中年铁骑兵对于少年没有丝毫轻视与不屑。有些难以想象,年纪轻轻的他便是窑关左防铁骑虎营统领兼指挥使——云天。

云天十四岁从军,十六岁的他便已是窑关铁骑营中的中级将领,立下不少军功,多多少少有些将才之气,至少他自己是这么认为的。

两年前,大燕皇帝御驾亲征北狄联军大捷之后,班师回朝之际,便把他留守在了窑关,成为了一名普通兵卒,知道这件事的也只有北关将军秦山。

而现在那位当年的兵卒少年已是边关军中有极高话语权的军中统领大人。

“不,侵略大燕扰宁者必须死,虽已死,但尤不为足,得惨死。埋骨于大燕国土,便是玷污山河,尸骨无存,挫骨扬灰才是真下场!”

云天跳下战马,吐出一口浓浓的血水,捂住胸口,皱着眉头,快速地抽出马背上的大刀,大步上前。

对准一名胡骑的脖间,迅速抽刀,便轻快割下头颅,露出血肉,无比血腥,但对于这些在边关纵横的铁骑来说,没影响不到他们丝毫情绪。

“割下头颅,留着有大用处!其余的尸体,扔进北边恶狼谷,给恶狼们充饥。”

云天说完便将目标对向下一具尸体,另外那十八名铁骑也立即开始着手进行割头颅的工作,虽然有些疑惑但依旧按令行事,对这名年轻的统领的决策没有半点异议与不满。

夜色临下,窑关内外一片沉寂。

窑关虽为兵家必争之地,易守难攻,但大地势条件等各种限制原因,不宜大量屯兵部署,所以整个窑关也只有区区千人兵力,但却以彪悍的铁甲骑兵为主。

燕军军营中炊烟四起,远处传来鬼哭狼嚎之声,今晚的狼嚎声尤为愈烈。

一座荒凉的山头之上,一名少年身着大黑棉袍,瘫坐在地。手上一如既往地拿着柄大刀,少年骑兵统领云天,在他身后有十个小山堆,那里便是埋着白天与草原八百骑战斗中丧命的铁骑兵们。

云天抬起头,望向苍穹,愣愣地看了半响,他一个人无聊的时候便喜欢看天,或者是看天上的云。

“真没想到这些居然是我大燕最骁勇的骑兵,三十六骑,只剩一半,可惜!”

言毕,云天从腰间拿出一袋酒,呼出一口热气,猛地狂饮数口,然后洒向大地,以此祭奠那十八名燕骑兵们。

今夜,窑关驻扎的军营中酒气熏天,其乐融融的军营生活在微微冷峻的夜幕中进行着,军士们饮酒不仅为了驱寒,更是为了庆祝今日的大胜。

以少胜多的战局,又开创大燕国战争史上一个新纪录,从今往后胡人部落再无令人中原人闻风丧胆的八百死亡骑士了。

而燕军中诞生出一支骁悍无敌,所向披靡的十八铁骑部队,想必很快,消息便会传入凉州,传至大燕国,传达到燕都。

一座军帐中,云天面对一名身披青铜战甲的中年男子,十八名骑兵跟随在云天身后,散发出一股极其浓烈雄悍的气息。

中年男子表情极为严肃,眉宇间英气十足,他便是窑关军事总指使,北关将军秦山,也是大燕国四大将军之首秦飞之子,在大燕国军中也是响当当的一号人物。

“原本我不知陛下为何将父亲他老人家留下的亲卫铁骑兵调到你的麾下,但现在看来,陛下英明,那些兵在你带领下倒是立下如此奇功,有史以来,可堪奇迹!”

“将军,能杀敌的骑兵都是好骑兵!”云天回答道,他清楚这话表面上是在称赞陛下英明决策,但实质是在对自己略微夸奖。

“说得好,今晚你们尽管放开痛饮,也算是我对大家的小小犒赏,牛肉酒水准管够!”

秦山说完便有炊事兵抬着酒缸与牛肉进入军帐。

“多谢将军犒劳!”云天抱拳道谢,身后十八名铁骑也纷纷抱拳,嘴中喝道:“多谢将军!”

声势轰天,身经百战的秦山心中都微微颤抖一下,良久方才缓缓坐下,心中一股莫名的自豪,因为这是他父亲为大燕留下唯一的一支精锐,继续上演着他老人家最后的功绩辉煌。

落叶飞舞的窑关外,在清晨时分,山道山风呼呼作响,枯草树木也发出飒飒响声,一股刺鼻的血腥在这片天地间弥漫。

树木间,发髻盘挂着一颗颗人的头颅。

狰狞,凶残,冷酷,悲愤,震惊,竭力,疲惫,等等各种各样的表情在那一颗颗头颅上得以表现,一共八百颗头颅,正是胡人八百骑的草原死亡骑士们的头颅,造成眼前这翻“景象”的始作俑者正是燕军中的少年统领云天。

他的这般做法虽然太过残忍,但对于那些蛮荒异族定会产生一定的威慑作用,大燕国复国不过几年时间,但这几年来并不稳定,常有蛮夷寇匪在大燕边境为所欲为,毫无忌惮之心,生活在大燕边境的燕民们的生活没有丝毫安稳迹象,这对大燕国皇族统治造成极大困惑。

所以,便以这个机会,对那些挑衅大燕天威的势力发出愤怒的低吼,达到一定震慑的作用。

草原八百骑士的声势浩大,而如今以悬挂头颅这种形式,很容易刺激到胡人部落,他们的首领定愤怒至极,但对于大燕当前国力日益强盛,更何况凉州驻扎着十余万精兵强将。

所以定不敢轻举妄动,更不会有大举来袭。

所以,这种形式只会带给胡人一次沉重的打击,熄灭他们多年来的嚣张气焰,懂得什么叫做安分。

这便是云天的想法,希望能够暂时性地改变大燕边境一直遭受侵犯的局面,他自由饱读兵书,知晓兵者,诡道也,但据实而定,稍以残暴,至其目地,乃兵之要素。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