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我怕公台兄介意啊

7天前 作者: 两尺
第229章 我怕公台兄介意啊

虽然不知道郭嘉为何询问陶谦和刘宠的情报,但杨弘还是在心中仔细回想了一番,随后才无奈地摇了摇头:“实在抱歉,在下于后将军府内并未见过陶谦和刘宠派来的使者。”

虽然得不到有用的信息,可郭嘉听完杨弘的讲述之后,依旧捏着下巴开始盘算起来,随后再次发笑:“竟然没派出使者?看来事情是越来越有意思了。”

仅仅是这一点微末的情报,郭嘉便已经得出了许多有价值的信息,对于豫州和荆州的局势更是瞬间了然于胸。

“多留无益,我也是时候该踏上归途了。”

郭嘉这话,让杨弘十分错愕:“郭祭酒这便要走了吗?”

“虽然我还未来得及出手,但出使的目标既然已经达成,又何必再多做停留?不如回去复命,顺便提醒主公注意豫州的变化。”

郭嘉语气之中,带着淡淡的落莫,那是对手难寻的惆怅和遗憾。

杨弘见了嘴角抽搐,眼皮直跳,心中很想骂娘。

装,实在是太装了!

但杨弘又不得不承认,郭嘉思维上的跳脱以及对人性的把控,当真是给他一种鬼神莫测之感。

每次站在郭嘉面前,杨弘就觉得自己的思绪被他完全看穿,以至于坐立难安。

郭嘉想了想又吩咐了一句:“哦,对了,袁术若向你问起我离开的原因,你便告诉他是因为他的无礼和怠慢,我才愤然离去。”

留下这句话,郭嘉便摆了摆手,端茶送客。

当天傍晚,袁术果然收到了郭嘉“愤然离去”的消息,直接被这则出人意料的消息给打了个措手不及,在后将军府里甚至对谋士发了脾气:“说什么先晾一晾,才好谈条件。现在倒好,人直接走了!若是王元旭因此兴兵来伐,汝等谁能抵挡?”

看着麾下一个个开始低头装鹌鹑的谋士,袁术气得三尸暴跳,怒上眉梢。

对他来说,郭嘉好歹是代表洛阳天子的天使,虽然现在刘协的政令连嘉德殿都出不去,可朝廷在名义上还是中原共主,作为各路诸侯之一,袁术也迫切需要一个受到朝廷承认的官方身份。

要知道,袁术的后将军一职乃昔日董卓所封,到了如今已经颇有点名不正言不顺的感觉,他还想着和郭嘉谈谈条件,向洛阳方面讨个一官半职,甚至是得到一个爵位,这样以后出去混也有牌面一些。

男人嘛,都是好面子的,而袁术这么浮夸的一个人,更是追求面子多过里子。

现在郭嘉这一走,他顿时就坐蜡了,直接把之前反对接见郭嘉的谋士们叫来府邸里,劈头盖脸地一顿臭骂,恨不得每人抽上十几二十个耳光,好发泄他心中的怒火。

杨弘自然也在其中,而且他被骂得最惨。

没办法,谁让他一去见郭嘉,郭嘉就走了呢?

他还没办法和袁术辩解,只能低着头乖乖被喷,心中不禁感慨这二五仔,果然是不好当啊。

杨弘心里,开始祈祷着袁术赶紧败亡,自己也好名正言顺去投奔王景这个前途更加光明的新主公。

郭嘉离开宛城之后,一路沿着官道,向北而行,途经昆阳时,车架却意外遭到了拦截。

北风萧萧,明晃晃的刀剑,散发出阵阵的寒光。

郭嘉掀开帘幕,从车窗上探出半个脑袋,眸若点星,语气略带轻佻:“哎呀呀,公台兄这般杀气腾腾的阵势是为哪般?你我道左相逢,如此做派未免有失礼数。”

“死到临头,还能嬉皮笑脸,即便是我,也佩服你颍川郭奉孝的胆识。”

开口之人,是站在陈宫身边的一员持弓猛将,只见他身材高大,双目犹如鹰隼,锐利而充满杀气。

郭嘉看了这人一眼,便笑道:“足下雄壮威猛,双臂修长还擅使长弓,想必便是夏侯妙才当面吧?”

夏侯渊身披宝甲,闻言面露愕然之色,眉头一皱:“你认得我?”

此时的他,还只是曹操麾下骑都尉,并未声名鹊起,威震一方。

反观郭嘉,因片纸夺邺城而被天下称之为无双国士,夏侯渊从未想过,郭嘉居然认识他,被鬼才盯上可不是什么好事,袁绍便是最好的例子。

郭嘉用审视的目光扫过夏侯渊,只见他笑而不语,一脸淡然。

陈宫却是脸色阴沉,语气森然:“暗卫果然无孔不入,看来整个豫州都已在王景的监控之下。但也正因为这样,我不能再纵虎归山,放任你这样的危险人物回去襄助王景。”

对付郭嘉这种出身颍川,熟悉豫州内部情况的人,无论是擒是杀,在陈宫看来,都等同于是斩断了王景的左膀右臂。

“唉,半路截杀这种小人行径也用出来了,陈公台你自诩兖州名士,气量却狭隘至此,真是闻名不如见面,让嘉大失所望。”

郭嘉对着陈宫一顿摇头感慨,品头论足,把陈宫气得够呛,心中杀意更盛。

自从知道郭嘉也来了宛城之后,陈宫就一直在暗中监视驿站,并且寻找机会,如今好不容易等到郭嘉离开了袁术的地盘,当即带着夏侯渊过来截杀。

而夏侯渊则是欣赏郭嘉的才华,目光如刀,落在他的身上,冷声说道:“我家主公爱惜人才,你若肯诚心归附,渊可饶你性命。”

郭嘉闻言一笑,黑白二色棋子在右手指缝间不停流转,只见他语气轻慢地说道:“奋武将军确实是当世豪杰,昔日会盟讨董,诸侯联军按兵不动营营苟且,唯有他曹孟德与孙文台心怀天下,奋力除贼,够资格称得上是英雄人物。”

听闻郭嘉如此面盛赞曹操,夏侯渊喜不自胜:“所以你是答应了?”

郭嘉却是把问题抛给陈宫,露出玩味的笑容:“我倒是不介意,就怕公台兄介意啊。”

夏侯渊直接被郭嘉的话给绕蒙了:“啊?他为什么会介意?”

郭嘉语气揶揄:“我若前去投奔,就怕公台兄的军师之位保不住了啊。”

陈宫早就知道郭嘉这种人,绝非威胁能够收服的,因此根本懒得招降,言语中已然带着冰冷的杀意:“命在旦夕,也敢挑拨离间,郭奉孝你当真以为我不会动手杀你吗?还是说,你对王景的忠心,让你愿意以死明志。”

夏侯渊这会儿再傻也明白过来自己被耍了,当即弯弓搭箭,怒视郭嘉:“你他娘的想找死!”

“几句话就要杀人,真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啊。”

眼前的危机,郭嘉似乎毫不在乎,表情恣意,神态慵懒,甚至还有心情拿出一壶美酒,小酌了几口:“天色不早,我也要继续赶路了,就此别过吧。”

“想走?你走得了吗!?”

夏侯渊心中怒极,再无留手,一箭向着郭嘉面门射出,就要取他性命。

飞羽箭经!

震雷式!

弓弦一动,声如震雷,箭势雷霆万钧!

夏侯渊乃武骨大成的一流猛将,双臂能开九石之弓,一箭射出,穿云裂空,威力足以开山劈石。

箭矢如彗星袭月,转瞬即至,眼看着就要将郭嘉射杀当场。

然而就在这时,一道剑光从天而落,宛若游龙。

铛~

势若惊雷破长空的利箭终被冷冽的剑光所搅碎,烈雷之声戛然而止。

马车的后门,不知何时开启,而郭嘉的身后,亦不知何时多了一道肃立的身影。

此人身形不甚高大,甚至可以说得上是瘦削,但却给人一种锋芒毕露之感。容貌被面甲所遮挡,唯有额头上一个突出的金色尖角,彰显出了此人在暗卫中的身份和地位绝不简单。

陈宫面色一寒:“名剑悬翦,头角峥嵘,你是游龙剑史阿?”

史阿就这么平静地站在那里,空气便仿佛凝固了一般,他并未理会陈宫,而是语气从容地下令:“你们几个带军师先走,吾留下断后。”

“是!”

随行的暗卫默然地站到了史阿身后,其余人则是护送郭嘉离开。

那态度,那眼神,简直就是目中无人,浑然没把夏侯渊和他带来的曹军精锐放在眼里。

“竟敢如此小看于我?当真不知死活!”

夏侯渊本就脾气暴烈,见史阿如此做派,他哪里能忍?

只见他当场便下令发起进攻,誓要杀了史阿与郭嘉,以泄心头怒气。

“结阵。”

面对来势汹汹的曹操军兵士,史阿面无惧色,冷声下令。

随即便见他手中剑光流转,连续挡下夏侯渊含怒射来的三只破甲重箭,但身体亦被巨大的冲击力震得连退数步。

铛~铛~铛~

史阿并非力量型的武者,但仍以过人的身法卸掉了箭矢上传来强大冲击。

然而夏侯渊亦非易于之辈,他的《飞羽箭经》火候极深,甚至凭着过人的武道资质,将巽风箭与震雷箭合二为一,一箭射出,风雷随行,迅捷而狂霸,势不可挡。

史阿虽然借助双足卸去劲力,可手中长剑犹自轻吟不止。

“好准头,好臂力,本事不差。”

一声由衷的赞叹之后,只见史阿步走蛇形,身若游龙,顿时让夏侯渊难以锁定他的位置,而史阿则是趁机启动身后百刃机匣的内部机关,暗器连射,还以颜色。

飞钉如雨而至,表面在阳光照射下泛起幽蓝色的光芒,显然涂抹剧毒。

夏侯渊目力惊人,见之骤然色变,连忙弃弓拔剑,连连格挡,同时口中大骂:“卑鄙小人,竟想暗器伤人!”

史阿冷笑:“你用弓箭,我使暗器,谁又比谁高尚呢?”

战场之上,向来是不谈道德,只论生死。

人群中,史阿指挥若定,人数虽少,却凭着默契的配合,仰仗白猿剑阵之威,成功帮助郭嘉突围,并且数次阻挡住了夏侯渊追击的脚步。

得到郭嘉已经脱险的消息,史阿也且战且退,顺势渡过颍水,进入陈国地界。

夏侯渊还想继续追击,却被陈宫拦了下来:“妙才莫要再追了,再往前便是陈王刘宠的领地,此人为汉室宗亲,野心勃勃,恐怕不会欢迎吾等到来。”

刘宠勇猛过人,善使弓弩,箭法高超,又有灭法金弩这样宝物在手,当初就连肆虐豫州的河阴四兽亦不敢随意招惹。

虽然三国历史中,刘宠籍籍无名,可谓毫不起眼。

可此时的豫州,什么袁术和曹操都要靠边站,刘宠才是头号扛把子。自灵帝刘宏还在位时的中平年间起,刘宠便已拥有数千张强弩,为了应对当时的黄巾之乱,他大肆征召境内兵士,屯驻都亭,守卫陈国,拥有部众达到十余万人。

无论是曹操还是陈宫,都不想现在就招惹这个虎踞许县西面的强邻,那是在找死。

“这样都让他给跑掉了,真是气煞我也!”

夏侯渊气得挥剑乱砍,这次他亲自带队出来,本打算擒杀郭嘉拿回去献予曹操,以此扬名立万。

没想到在最后的时刻仍是棋差一着,功亏一篑。

陈宫对此也是颇感无奈:“临时布局,难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只是可惜了这次的机会,如郭奉孝这般聪明绝顶之人,日后再想杀之,怕是难如登天了。”

郭嘉身为谋士,孤身在外落单的机会实在难得,这次刺杀失败,必然让对方提高警觉,以后想要再出手,就更困难了。

…………

淮阳,陈王府。

郭嘉正和陈王刘宠,还有国相骆俊宴饮。

美酒佳肴,又有歌舞和美人助兴,在享受上向来不肯委屈自己的郭嘉,自然放浪形骸,乐在其中。

刘宠看了一眼正在和歌姬调笑的郭嘉,尤其是看到郭嘉那张年轻得过分的脸,一点也不相信眼前之人,会是传言中那个片纸夺邺城,一人乱冀州的无双国士,鬼才军师。

骆俊看出了刘宠眼中的怀疑,在一旁小声提醒道:“王上,切不可小看郭奉孝此人,祁侯王景何等人物?又岂会任命一位庸才做军师祭酒?”

军师之位,自古有之,祭酒之称,则指的是“首席”之意。

郭嘉能够在王景麾下的众多谋士中,得封“首席”,可见他在谋略一道上是何等的惊才绝艳,绝世无双。

刘宠心中叹息,他虽然不太相信郭嘉当真有传闻中那般的鬼神莫测,却也不敢质疑王景的眼光。

毕竟此时的王景,可是真正的天下第一诸侯,掌控京师,手握三州之地,坐拥数万雄兵,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其锋芒之凌厉,群雄某有能挡者。

尤其是陈国的北面,就有关羽和蒋钦两位猛将,以及驻扎着两万大军,对豫州虎视眈眈,如同一把利剑,悬在头顶,更是让刘宠寝食难安,也让他心中大感懊恼。

早知今日,当初说什么也该把王景留在陈国,有此人襄助,自己三兴汉室的霸业,岂非如虎添翼?

奈何时光不能倒流,如今王景已经龙飞在天,小小的陈国,已经容不下这尊无敌战神了。

所以刘宠听闻郭嘉路过陈国,立刻便设宴热情款待,随后得知郭嘉竟在昆阳遭遇刺杀,整个人更是惊出一身冷汗。

以至于刘宠不顾礼仪,当场便对曹操和陈宫破口大骂。

当今的炎汉帝朝,谁人不知郭嘉乃王景所任命之军师祭酒?

更何况郭嘉还是王景的挚友,并且背负圣旨,有着天使的身份。如此重要的人物,一旦死在豫州境内,届时王景雷霆震怒之下,不说伏尸百万,豫州却也难免血流成河的结局。

而陈国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更是首当其冲。

王景若真的大军压境,自己身为陈王,祖宗所传基业,守土安民之责,到时自己守是不守?

为此,身为陈王刘宠心里把曹操和陈宫的十八代祖宗都给骂了一个遍儿,太特么能折腾事儿了。

你想死就去上吊啊,为何要连累我?

至于郭嘉,刘宠则是当成了烫手山芋,希望赶紧把他送走了事,免得真的死在豫州,自己脱不了干系。

眼见郭嘉玩得很嗨,半点没有要离开淮阳的意思,刘宠急了眼神示意国相骆俊赶紧想个法子把眼前的瘟神送走。

可骆俊哪里能有办法?

可主公有命,他也只能硬着头皮来探郭嘉口风,小心翼翼地问道:“郭祭酒出使宛城,如今归来,难道不该尽早回去向祁侯复命吗?”

郭嘉怀抱美姬,手握美酒,喝得半醉微醺,闻言便是露出揶揄的笑容:“怎么,国相这是要赶嘉走吗?”

“不敢,不敢。”

骆俊不想得罪郭嘉,更不敢得罪王景,只能陪着笑脸:“只是担心郭祭酒若回去迟了,会惹得祁侯动怒。”

“哦,难不成在国相眼中,我家主公的气量竟狭隘至此?”

“误会啊误会!”

郭嘉这话,骆俊哪敢承认,他吓得呼吸都变得急促了几分,这世上敢讲王景坏话的人不能说没有,但他骆孝远肯定不在其中。

否则若是被人给故意不小心地传到王景耳中,他的命还要不要啦?

郭嘉见骆俊一脸窘迫,也不再继续逗他,安抚道:“国相不必如此紧张,我说笑而已,看你这大冬天的汗流个不停,小心染上风寒啊。”

骆俊闻言擦着额头的冷汗,心里对郭嘉的恶趣味腹诽不已:你特么敢说,我不敢笑啊。

随后骆俊也是心中凛然,自己居然连郭嘉几句话都招架不住,情绪和思路完全被拿捏住,鬼才之名,当真是名不虚传。(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