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老裴,你还有个妹妹呢?

19天前 作者: 林家龙女
第129章 老裴,你还有个妹妹呢?

第129章 老裴,你还有个妹妹呢?

我滴妈,还有意外收获?

李象心里暗暗盘算,是不是可以让长乐姑姑搞一搞后勤。

注意到李象的目光,李丽质温润一笑。

就在此时,李世民也从两仪殿走了回来。

“嚯,这么暖和?”

老李进入立政殿之后的第一反应,就是说出这句话。

在外面吹了半天冷风,回到屋里暖气扑面,这种感觉真的好爽。

“耶耶回来了?”李漱转过头。

老李从外面走进来,冲着三位女儿还有好大孙颔首致意。

“耶耶(阿翁)。”

四人一起见礼。

“又是象儿弄出来的好东西吧?”李世民左右一看,便看到了那铜水管儿。

他伸手在上面敲敲,感叹地说道:“嚯,纯铜的,这得耗费多少啊……”

“也不贵,几百贯一套吧。”李象笑着说道。

李世民感慨地伸手拍在暖气上,结果却被烫得往回“嘶溜”一下收回手,像是触电一样。

“够烫的,也是够贵的。”李世民十分感慨地说道:“若是便宜一些,能让家家户户都用上这个暖气该多好……”

这话说的……李象倒是想让人都用上暖气,问题是现在这无论是铜,还是铁,不都贵到离谱么。

真要想打下来钢铁价格,还要去挖煤炭,用煤炭来大炼钢铁。

需要做的事情可太多了,李象恨不得把自己分成好几份儿,去忙不同的事情。

“象儿方才倒是与女儿们说了一件听起来很好的事情。”李漱笑着说道。

“哦?”老李一下就来了兴趣:“快快说来。”

李漱看了一眼李象,见他点头后便说道:“象儿说,他组建了一支去草原通商的商队,想要用低价收购他们的羊毛,用羊毛来纺织成线,织成各种衣物用来御寒。”

“哦?”李世民果然心动了,草原上的物价他当然也知道,羊毛……说实在的,草原人一般不用这个,都是直接剥皮之后做毡子的时候才会留点。

若是这羊毛生意可行,不说其中的利润,就说用羊毛做成的衣物成本有多低……

“纺织成线?”他又迟疑地问道:“就这样简单?这东西也能纺织成线吗?为何草原人没有研究出来?”

“和大耳朵老师学的。”李象简单地说道:“具体的忘了,只记得一个大概,还需要让工匠们去研究。”

“好啊,好啊!”李世民对于李象的‘不学无术’已经麻木,懒得再去吐槽,只是轻敲案几说道:“第一次商队要加快速度组建,务必以最快的速度到达草原收购羊毛!”

“是,阿翁!”李象回答道。

“另外还有棉花……”

“棉花是什么?”不止李世民,三位姑姑也不解其意。

“就是西域的白叠子。”李象言简意赅地说道。

李世民皱眉道:“白叠子?我记得白叠子的花很好看,一般都用作观赏,这东西也能御寒吗?”

“当然可以,寻常人家在田间地头种上一垄,就足够一家子使用的了。”李象笑着说道:“这东西阿翁既然见过,也应当知道它开花后会留下一团白色的絮状物,这东西便是御寒的好东西。”

李世民听了很是心动,却还是说道:“农耕关系国家社稷,不可轻易更改作物,若是种植白叠子,耽误粮食收成,反倒不美。”

高阳公主立刻接话道:“耶耶,女儿那里有一个庄园闲着,可以先在庄园当中试种,等到摸索成熟之后,再看情况普及到整个大唐。”

李世民叹了口气道:“百姓并不知道白叠子可以御寒,就算是朝廷推广,若是百姓心中不愿,也是无计可施。”

“那就由朝廷签订合同呗,朝廷用粮食按照比例收购白叠子,让老百姓旱涝保收,自然就愿意种植了。”李象笑着说道。

李世民伸手轻轻拍了一下李象的脑袋:“你这小子,粮食又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若是百姓改种白叠子,到时粮食没了收成,你待如何?”

没粮食?那有办法啊!

不怕你担心没粮食,就怕伱不问。

只要你问,大象就有办法!

“阿翁有所不知……”李象说着,便从一旁找出绘制得有些凌乱的地图——大致是那个意思。

“您看,这里是占城,这边是中南半岛——啊,别问为啥叫这个,反正这个地方的稻米一年三熟,土壤也极其肥沃,那地方的人们在地上随便撒上种子,什么都不用管,等到成熟的时候直接去收割就行。”

李世民闻言,虎躯一震。

竟有如此的好地方?

“南方虽说是瘴疠之地,不好通行,但是我们可以走海路,等到海船修好,不仅可以用在高句丽,也可以派船队南下,派人用丝绸和瓷器去换粮食。”李象嘿嘿笑着说道。

中原王朝对于粮食的渴求,可是刻在DNA当中的。

尤其是李世民这样雄心勃勃的帝王,开疆拓土就需要充足的粮草去支撑,而现如今大唐的产粮……的确是不太够他消耗的。

“这种福地,是真的存在的吗?”李世民痴迷地看着地图,喃喃地自语道。

“老师骗过我吗?”李象呵呵一笑。

李世民恍然,有之前那么多事儿打底,他当然是相信李象和他那梦入神机的。

毕竟在他看来,我圣祖玄元皇帝肯定是不会骗人的。

这叫啥?这叫自有二凤为我辩经……

“到时,半岛上的统治者见粮食可以换来自属于我大唐的丝绸和瓷器,定然会逼迫百姓种粮食供自己挥霍。届时天怒人怨,咱们自然可以以天朝上国的名义去吊民伐罪。”李象继续说道。

“此等粮仓重地,本就应当属于我大唐所有!”李世民怒气冲冲地一捶桌子。

“就是,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李漱也在一旁帮腔,就连李明达和李丽质两个娴静的女子,都对李漱的话表示赞同。

李象十分满意地看着屋里鹰派父女四人,心里十分满意。

既然激起帝国皇帝对土地的欲望,接下来……中南半岛就该刷新唐军了!

“既然如此,那朕便派人去查探一番。”老李拈着胡须,心中在思考着人选。

嗯……恰好天竺使节要归国,原定是派朝散大夫李义表为正使,王玄策为副使送他回国,莫不如就让正使李义表出使天竺,王玄策再任一个正使,去象儿所说的那个什么半岛上转一圈儿,打探一番消息。

说真的,李象还真把王玄策这个猛人给忘了,但由于历史的惯性,老李还真把这个人给想了起来。

想着的时候,还觉得那个什么中南半岛不好听。

“象儿所取这个中南半岛,不好听。”李世民沉吟片刻,指着那半岛说道:“四面环水才是岛,这算是甚么岛?还叫甚么‘中南半’,不好听。”

沉吟片刻后,李世民想到了一个好名字。

“这明明是我汉家交趾郡,等到光复以后,便划为交州道吧!”

李象诚心诚意地竖起大拇指,要不然爷爷怎么叫天可汗呢。

瞧瞧这……这文学素养,这历史觉悟,这使命感,他就是不一般。

时间紧任务重,李象也没在立政殿多待。

由于这一次是加急,李象只是草草选调一批人,由自告奋勇的李景仁带队,又给他配了几个老成持重的掌柜,前往草原收购羊毛。

本来打算让纥干承基带队,后来一想这家伙在江南那小暴脾气……还是算了。

一切还是求稳为上。

当然纥干承基还有大用,他之前本来就在齐王府当过一段时间的侍卫,现在派他去调查李佑,也算是正好。

这次带的货物主要以茶砖这种必需品为主,还有一些药材、瓷器、丝绸等物品。老李给出的命令是尽快、从速,以便能够尽早开展羊毛纺织的试验。

李象并不担心羊毛到底能不能纺织,毕竟这可是经过后世检验过可行的。

李道宗不放心儿子,特地还去找太史令算了一个吉时,才让他出发。

太史令选了十四日的辰时三刻,说是什么“帝旺”的时间段儿,正好适合此次出行。

大上午的,还下着雪。

彤云密布,北风猎猎,李象和一群小伙伴儿哆哆嗦嗦地在十里长亭送别着李景仁。

“兄长!请留步!等着兄弟的好消息!”李景仁坐在马上,冲着李象一拱手。

只是他穿得像个棉花套子,看起来实在是滑稽。

“景仁!”李象真心实意地叉叉手:“一路注意安全!”

李景仁挥挥手,等到回头再也看不到兄弟们的身影,他决定不再装逼,哧溜一下钻进盖着厚厚皮裘的马车当中。

“回去吧。”李象缩着脖子,其实本来不是很冷,但这小风一呲,把雪扬进脖子的感觉是真不好受。

送李景仁的时候,李象派人分别去房玄龄府上还有长孙无忌的府上,去请两位姑姑到酒楼,商议下一次商队进货的事宜,以及建立作坊的事情。

李景仁出行很仓促,带的货物不多也不全。

趁着李景仁前往草原做生意,来回之间需要时间,李象便拉出一个长长的清单,让纨绔们去采购货物。

昨晚无事的时候,他还把如何洗羊毛去油,纺线还有织毛衣的技术,都大致地写在了纸上。

回到酒楼之后,李象便拉着兄弟们给他们介绍。

“众位兄弟,这位是我的姑母长乐公主,这位……你们都认识,是我的高阳姑母,你们也跟着叫姑母就好。”李象笑着介绍道。

“见过二位姑母!”众人叉手应道。

李丽质第一次见这么热闹,以手掩唇笑着让众人平身,笑得岁月静好。

李漱则神采飞扬,早就对这种场面见怪不怪了。

李象将清单和写着技术的纸交给李丽质,嘱咐道:“二位姑母,这上面是我昨晚写下的补充货物清单,还请您二位仔细过目,看一看是否完善,有没有需要补充的地方。”

李丽质轻轻颔首,娴静得如同一副画卷。

“放心吧小象儿。”李漱笑着说道。

“这上面,则是关于羊毛的技术,您仔细收好,回去安排工匠先研究一番。”李象沉吟片刻后说道:“现如今大内尚有不少绵羊,我已经让王德将那些羊的毛全部剃下,等到明日一齐送入姑母府上。”

“好的。”李漱郑重地点头道。

又扯了两句,把兄弟们托付给两个姑姑去管辖后,李象便溜溜球了出去。

两位姑姑的能力出众,李象也信重她们二人,所以便做了甩手掌柜。

老萧教育的好啊,做领导,最忌讳什么事情都亲力亲为。

除非身体特别好,好得像朱元璋那终结者一样的身体,否则还是不要自己多熬,下场请参考诸葛亮。

再说管的多了,手下也委屈的很,觉得领导不信任他们,无法发挥才能。

当然……也是他有点懒的缘故。

李象也深知高阳公主的性格,她是一个喜欢聚光灯照耀的女子,喜欢受人追捧。

既然如此,那就把舞台给她搭建好,让她好好的去享受众人的追捧,让她全心全意地帮自己卖力。

酒楼已经推出了火锅,还有水盆羊肉这两种冬季主打菜品。

李象回到酒楼当中,打算细细地吃上一顿火锅,暖一暖身子。

死冷寒天的,就适合吃点热乎的。

可李象左右一看,却恍然发现兄弟们都被他安排在姑姑的麾下,分配任务去了,一时之间也找不到人陪他吃火锅。

左思右想之下,李象想到了之前在酒楼里见到的苏定方。

念到此处,李象便派人前往左卫,去寻苏定方来酒楼一叙。

反正他是个十二周岁虚十四的孩子,也不怕被人说什么风言风语。

不多时,苏定方便风风火火地赶到了酒楼当中。

“末将见过郡王。”苏定方叉手行礼道。

“苏将军。”李象伸手拉住苏定方的手,笑着和他说道:“方才见得鹅毛大雪飘落,便念及昔日兔园雪落之时,梁王召邹生,延枚叟。今见此雪,不得不赏,又值火锅正暖,故邀将军酒楼一会。”

好在苏定方也是读书人,倒也不是听不懂。

“郡王既然相召,末将怎敢不从?”

李象刚想说话,便看到苏定方将目光看向他身后。

他回头看去,身后是一位年轻人,身旁站着一位娉婷的女子。

(三更送到,脑袋开锅了!)

(猜猜这女子是谁?)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