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大功一件

4天前 作者: 上山打老虎额
第115章 大功一件

第115章 大功一件

邓千秋却显得冷静,他心里盘算着这份圣旨的份量。

百户所的地位算是确立了。

同时,经过一次次的嘉奖,他邓千秋在百户所中的威信,也算是彻底确定。

至于各种恩荣,自不必说。

最重要的是,邓千秋终于可以放开手脚。

邓千秋忙道:“请公公回禀陛下,就说臣定当尽心竭力,鞠躬尽瘁,继之以死。”

也该先则笑起来:“别,别,别,邓百户,你可不能死,咱们大明还需要你呢。”

他以为自己很幽默,笑了起来。

邓千秋扯了扯嘴角,意思了一下。

也该先道:“还有,陛下还有一句话,不便当众宣读。这百户所实在局促,因而要赐一块地你,至于如何处置,方圆多少,伱自个儿拿主意,到时陈奏即可。”

邓千秋听罢,这次是真心的笑了起来,喜不自胜地道:“这地方确实太小了,我不自在,陛下当真圣明无比,这一下子倒是解决了大麻烦。”

也该先笑了笑,告辞走了。

邓千秋则大手一挥,对着还沉浸在兴奋中的诸人道:“干活,都干活去,待在这儿做什么!”

牛十三人等个个振奋:“喏。”

一哄而散。

邓千秋回到了公堂,刚刚落座,外头有人探头探脑。

“邓百户,邓百户。”却是佥书文原吉。

邓千秋假装没听到,捧起案牍上的书假装去读。

文原吉尴尬地小步进来,赔笑道:“学生真该死,三心两意不说,背后还辱骂过邓百户。”

邓千秋似笑非笑地抬头看他一眼:“噢?是吗?”

文原吉心里想,小小年纪,心思深的可怕,果然……小看了他,很厉害,老夫佩服他。

文原吉苦着脸道:“我……我……我也是一时糊涂,只是从侍御史贬谪到了百户所,学生心理委屈,因而不免满腹牢骚,其实……学生并没有那样憎恨邓百户。”

“噢。”邓千秋心不在焉地看书。

文原吉见他雷打不动,心想:如此镇定,真有大将之风,当初真是瞎了眼。

“学生甚至还认为,百户迟早要遭罪,继续留在这百户所,迟早要受牵累。可学生万万没有想到,百户的能力,能受陛下如此的欣赏。这非是学生慕强,因为如此,才特来认错,而是此时方知邓百户乃是大才,能添为百户座下,亦是幸事。”

邓千秋只淡淡地颔首:“嗯。”

文原吉看他依旧冷冷淡淡的样子,再接再厉道:“学生想好了,以后踏踏实实地在百户所里干,学生还是有一些才名的,百户所已有几个文吏了,学生领着他们,一定将百户所的公文转呈以及账目料理好,为邓百户分忧。”

邓千秋这才搁下书,抬头看他:“知道了。”

文原吉讪讪道:“明日邓百户讲课,不知可否让学生……在旁记录。”

“记录在案?”邓千秋的脸上终于有了些许的波动。

文原吉一直观察着邓千秋的脸色,此时忙道:“不是这个意思,不是这个意思。学生的意思是,邓百户难得给大家伙儿传授一些知识,自是弥足珍贵,这既是学问,当然要记录整理,将来也就不必邓百户费心,可以在整理造册之后,给人传阅。至于这归纳整理,却是学生最在行的。”

邓百户之所以要授课,其实还是为了提升一下百户所上下人等的能力。当然,他也不禁止其他人来听讲,有些东西,他若是不讲,那么岂不是白白穿越了?

他既走到了征税这一条路,那么就绝不可能单打独斗,必须得有一批志同道合之人。

邓千秋见文原吉主动请缨,不免带着怀疑的眼神看他道:“你不会记录的时候,故意添油加醋,做那该死的小黑粉吧?”

“啊……小黑粉……邓百户,邓百户……”文原吉苦着脸道:“学生是真的错了,这些时日,见了邓百户的所为,思来想去,确实是学生有不对的地方,学生这是将功补过。”

邓千秋终于点头:“好,那你辛苦你了。”

文原吉一下子轻松起来。

邓千秋突然想起什么,随即道:“对了,待会儿你撞到了牛十三,叫他晚上来我的廨舍。”

文原吉精神一震,却是用一种可疑的眼神看着邓千秋,幽幽道:“大半夜的……”

邓千秋嫌弃地瞪他一眼,道:“走走走。”

“噢。”

…………

次日。

朱元璋显得很疲惫,早膳也只是草草吃了几口。

这令也该先很是担心,平日里陛下的胃口极好,哪里像今日这般。

过了一个多时辰,有宦官来奏,魏国公徐达觐见。

朱元璋当即道:“宣他来。”

徐达踏步入殿,见朱元璋的脸色,不由担心地道:“陛下今日脸色不好……”

朱元璋摆摆手道:“坐。”

早有宦官取了锦墩,徐达端坐。

朱元璋道:“朕有些不明白,这税银,怎么就涨了这么多,这邓千秋,莫非真能点石成金?徐卿家,你如何看?”

徐达也沉吟起来:“昨夜臣也在想,这到底怎么回事?可臣确实不甚明白。其实臣本以为,这是否可能是横征暴敛,可沿途在江宁所见所闻,却又不像。”

朱元璋叹道:“打天下难,坐天下更难,这打天下,只需行军布阵,争取人心即可。而坐天下,却是处处捉襟见肘,要思虑的事实在太多,朕做了这天子,每日殚精竭虑,和你那嫂子,也算是勤俭了,可你猜怎么着?省下的这点零碎银子,不及人家一日半日的税银。你说……天底下真有这样的咄咄怪事吗?”

徐达苦笑道:“陛下……百闻不如一见,陛下何不去问个明白?”

朱元璋冷冷道:“朕亲自去求教一个小儿,岂不是一点脸面都没有?朕等着他自己来告诉朕,亦或者……旁敲侧击。”

徐达一时无语:“可陛下这样苦思冥想,长久下去也不是办法。”

朱元璋想了想,道:“也该先……”

也该先赔笑上前。

“昨日邓千秋和你怎么说?”

“他只说陛下圣明,又说要继之以死。”

朱元璋愁容满面,道:“还有呢?”

也该先深深地看了朱元璋一眼,道:“陛下,好像今日,邓千秋要授课,讲授他的杂学。”

“嗯?”朱元璋抬眸道:“这家伙倒是好为人师嘛,是在哪里授课?”

也该先道:“就在百户所,不过听闻,想听的人都可去听。”

朱元璋看了徐达一眼。

徐达立即知晓了他的心思:“陛下,要不去听一听看?”

朱元璋嗯了一声,摆出一副极有气度的样子,斟酌着道:“朕不是那种宫中妇人养大的天子,乃开国只君,巡阅四方,遍访天下遗珠,也是理所应当,徐卿家,你陪朕出宫走一走。”

徐达听罢,道:“喏。”

…………

这大清早,邓千秋便又将牛十三叫了来:“都准备好了吧?”

牛十三颔首:“百户放心,安排布置的妥妥当当,到时……一定手到擒来。只是……百户,当真会有……”

邓千秋打断他:“你啰嗦什么,听我的布置就是了。还有……大家都放松一些,此事成了,我保你们一年之内,加官进爵。”

牛十三憨憨地挠挠头道:“我娘交代了,现在不求我做什么大官,只求俺这辈子能跟着邓百户,好好听邓百户的话,跟着邓百户,日子就有盼头。”

邓千秋叹道:“你娘是个深明大义之人啊,比我爹强,我爹最近总想跟我避嫌。”

想到这个,邓千秋就忍不住露出一副憋屈之色。

随即摇了摇头,才又道:“再回头去吩咐一下,教大家打起精神,待会儿关系重大,一定要做到一击必杀。

如若不然,错过了这个时机,那么就前功尽弃,再想找这个机会,可就难了。”

“喏。”

……

午时过后。

所有人吃饱喝足。

这百户所的中堂,却已聚集了许多人,有百户所里清闲下来的校尉、书吏,还有不少慕名而来的,有的头戴纶巾,有的则是穿戴着丝绸的小商人,当然,还有几个好事者。

邓千秋泰然自若地走到了布置好的高台上。

他一上高台,突然看到了熟悉的身影,一时之间,邓千秋神色微微一愣,显然觉得意外,等人群之中那人朝他微微一笑,仿佛让他不必有所顾忌,邓千秋索性,也就稍稍放松起来。

那熟悉的身影,正是朱元璋。

邓千秋开口道:“今日讲授的乃是经济之道,我先问你们一个问题,我大明两京十三省,是钱多呢,还是钱少呢?”(注:这个时候已经有两京十三省的概念了,一个是南京,一个是北京开封。)

众人都沉默。

角落里,文原吉在一个小案后头,提笔,唰唰地记录。

有些尴尬,或许是因为大家拘谨的缘故,居然没人回答。

文原吉于是立即搁笔,打圆场:“邓百户,我认为钱少。盖因为天下穷苦者甚众,饥馑、衣衫褴褛的百姓还是多数……”

众人都暗暗点头。

朱元璋沉吟着,似已开始思索了,在这一点上,他认同文原吉。

…………

求月票。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