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离阳使节顾大将军

7天前 作者: 勤奋豆豆
第91章 离阳使节顾大将军

第91章 离阳使节顾大将军

大兴城!

巍峨的城墙在阳光的照射下带着一种别样的气势。

城墙下方,来来往往的行人驻足而立,目光注视着东边方向,眼神中透着好奇和打量之色。

那是一支规模庞大的车队。

一队队着铠持枪的骑兵,整齐的护卫在车队两侧。

单看人数就足有上千人。

当然,对这大兴城的百姓来说。

军队并不是什么太过稀奇的东西。

别说区区千人,就是数万数十万规模的军队出行,他们也不是没有见过。

而之所以引得周遭百姓如此好奇。

最大的原因还是这支队伍的着装打扮。

无论是兵器铠甲样式,还是队列旗帜,只要稍微有点见识的人,都能看出,这不是大隋的兵马。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

这支队伍着装的颜色。

每个骑兵的铠甲都是红色。

从头到尾,从上方的头盔,到身上的甲胄,甚至是手中的枪箭,全都是一水的红色。

而且不是寻常军中常见的那种透着杀气的赤红,是大多女子更喜欢的那种粉嫩鲜红。

如此样式,实在是无法不吸引人的眼球。

甚至连骑兵身下的战马,还有那队中马车的周围,都环绕着一条条粉色的丝带。

一眼望去,整支队伍就像是一只正在对着异性开屏的孔雀。

“这,这,不知是哪国的使节,怎的如此的特立独行?”

一路行来,看到队伍的打扮,周围的路人,都是不由自主的露出呆滞的表情。

“呃……不知,难道是西面的大宋,我听说大宋的行事风格,颇为文秀……”有人开口猜道。

不过话音一落,就瞬间引来了一颗颗白眼。

大宋可不算是什么默默无名的国家。

当然,大宋朝廷的执政之策一直都是重文轻武,所以武德稍显颓弱。

但相对而言,大宋的文风算是周边诸国最鼎盛的。

不管怎么说,大宋也算是中原大国之一,而且重儒重文的风格下,也最为看重礼节。

若是大宋使团,是不可能做这般打扮的。

“估计是哪个异族国家吧!”

有人开口道:“我大隋攻灭高句丽,齐国公少年英豪,一战动天下,周围异族自然震恐,派出使节也情有可原。”

“此言有理!”话音一出,周边之人纷纷附和。

就在两边行人纷纷议论,同时像车队投去注目之礼的时候。

车队中的几人也在互相交流。

庞大车队的前方,骑在马上的一共有三人。

两个中年,一个青年。

位于左侧的一个中年,面白无须,双眼阴沉。

有经验的人一眼就可以看出,此人必定是出自宫廷的宦官。

而此时,这位泛白的的脸庞上,正不断的泛起青紫之色。

眼光中也似有怒火在积压。

在他的右边,也就是三人的中央处,一个中年男子,正昂头看着前方,身躯随着马匹的震动肆意摇摆,脸上布满着红光,和旁边的宦官完全是两个极端。

“大将军的安排真是别出心裁,让人大开眼界。”

此时位于最右侧的年轻人突然笑着开口,颇有兴致的打量着四周,在发现周遭的一双双目光后,也是迅速挺了挺胸膛。

话音刚刚落下,最左侧宦官的声音就是同时响起:

“这些兵士的服装,不知顾大将军有什么解释?这就是大将军的安排?”

声音阴森低沉,可以清晰的听出其中压抑的怒火。

“哈哈哈,有什么不对吗?你看看,一路上多少行人在关注着我们?既是出使,自然要光明正大,让所有人都知道我们,如今我们已经成功了一半了。”此人赫然是之前在岭南出现过的,那位离阳大将军,顾剑棠。

男子哈哈直笑,对大路两旁调侃打量的目光置若罔闻,反而是非常享受这种状态。

听完此话,右侧的青年,不自觉的点了点头。

顾剑棠似乎感受到了青年的反应,瞬间扭过头,嘿嘿笑道:

“我看公子是懂得欣赏的识货之人,不像韩公公,在深宫呆的太久,难免有些古板。”

对这年轻人的身份,顾剑棠心里一清二楚,原先他倒并不在意,不过如今一观,倒是颇为有趣,让他起了一些兴趣。

此话一出,最左侧的宦官脸色再次一沉,尤其是看到年轻人受到顾剑棠话语的影响,不由自主的点头之后,眸间火光更是浓郁了几分。

“顾大将军,咱家希望你做任何事之前,心里都要先权衡清楚。”

“此次陛下能让将军为主,出使大隋,机会是何等的难得,相信将军自己也清楚。”

“如此机会,若是将军自己不好好把握,坏了陛下的事,到时候的后果,可就不好说了。”

话语说的隐晦,但此时左右的都是了解情况的人,自然清楚话中意思。

顾剑棠作为离阳只在徐骁之后的名将,声明不可谓不显赫。

但也正是如此,因为害怕离阳出现第二个徐骁。

这么多年,离阳皇帝一直把顾剑棠死死的按在太安城,就像是被锁在牢笼里的蛟龙一般。

听到此话,顾剑棠的双眼中,也是瞬间闪过一丝厉色。

龙困浅滩二十年,空有一身武力,一身抱负,却无一丝施展机会,那种感觉,没有人比他更清楚。

“哈哈,韩公公放心,本将军对朝廷的中心,人人皆知,陛下更是一清二楚,怎么可能误了正事。”

“那就最好不过了。”韩貂寺深深的看了一眼顾剑棠。

“咱家自然相信大将军的忠心,不过像之前那般,突然离开使团消失不见的事情,最好不要再出现了。”

“毕竟整个使团由大将军做主,主心骨突然消失,难免会出现动荡。”

“当然,咱家也理解,大将军二十年未出太安,这番外出,肯定要顺便看看老朋友的!”

“不过这种事,最好还是等出使结束之后再谈,您说呢,顾大将军?”

顾剑棠闻言摇头一笑:

“韩公公误会了,你都说本将军已经二十年未出太安,就算在离阳,也早就没多少老朋友在世了,更不用说在这异国他乡。”

“先前本将只不过是在外观景,一时间迷了路而已。”

“原来如此!”韩貂寺摇了摇头:“那看来是咱家误会了,先像大将军赔罪。”

“咱家听闻那岭南宋缺,素来有天刀的称誉,而大将军是我离阳刀道第一人,原以为顾大将军是见猎心喜,去找那宋缺探讨刀道了。”

说话的时候,韩貂寺的眼睛一直死死的看着顾剑棠的脸庞。

而听到此话的顾剑棠,却丝毫没有被揭穿的尴尬。

只是摇头笑道:

“哈哈,韩公公可是太看得起我了!”

“本将在太安城修身养性多年,早就弃武从文,一身刀法早就丢的干干净净,如今连刀柄都已经不知道怎么去握,哪有那个本事去挑战别人。”

韩貂寺没有再继续开口。

顾剑棠如今完全是一副滚刀肉的状态,就算他真的把事实证据摆在对方面前,想必他也会摇头否认。

有那么一句话,水至清则无鱼,人至贱则无敌。

韩貂寺并不知道这句话,若是他知道,绝对会举双手同意。

很显然,如今的顾剑棠正处在这种状态。

脱离牢笼,离开太安的顾剑棠,此时颇有种彻底放飞自我的感觉。

没有再去看顾剑棠,韩貂寺把目光转向了另一边。

“公子,大兴城内情况未明,公子行事,一定要多多注意。”

“知道了,大师傅!”

韩貂寺点了点头,继续开口:“据咱家所知,大隋北方战斗已经结束,而且那位齐国公已经提前班师回朝。”

“此人惊才绝艳,必是日后大隋未来的兵道领袖,朝堂砥柱,公子可以想办法和他接触一二。”

两人没注意,一旁的顾剑棠在听到两人口中的名字后,眼中瞬间闪过一道精光。

就在离阳使团闹闹腾腾进入大兴城的时候。

大兴城的另外一边,某座靠近外城的偏僻酒楼中。

两个人正惬意的对坐而饮。

在两人身侧,一个红光满面的老者,正端着酒壶给两人倒酒。

“啧啧,帝王百官,出城相迎三十里,高兄可算的上是功成名就了。”

爽朗的笑声响起。

很明显,两人正是提前回京的高长生陆小凤。

现在身旁为他们倒酒的,正是高府管家,高伯。

听到陆小凤的笑声,高伯脸上也是瞬间浮现笑容,迅速提壶给陆小凤倒了一杯。

“不过有一点我倒是好奇。”

陆小凤笑着开口。

“高兄昨日入城,如今不正应该是享受殊荣的时候吗?”

“皇宫大宴,城中各家邀请,酒席歌姬,应该让高兄应接不暇啊?怎么会有时间和陆某在这小酒馆饮酒呢?”

高长生轻饮一口酒后,才抬起双眸:

“看来陆兄是觉得此处太为简陋,缺少歌姬相陪了?高伯?”

“老奴知晓,这就去为陆公子安排!”

“陆公子放心,以齐公府如今的面子,整个大兴城内的所有歌姬倌人,都是任凭公子挑选。”

“等等,高伯,陆某不是那个意思!”陆小凤连连伸手阻拦。

“哈哈!”

高伯哈哈一笑:“年少风流,本就在所难免,陆公子所有需要,随时可以直言。”

陆小凤脸上尴尬之色一闪而逝,转头瞪向了对面:“高长生!”

高长生自顾自的喝着酒,根本没理会对面的声音。

倒是高伯哈哈笑道:

“这事,老奴可以给陆公子解释。”

“陛下虽带着百官出城相迎,但靠山王和大军还没有班师,皇宫大宴自然也会延后。”

“至于城中邀请嘛,大多是一些趋炎附势之人,少爷自然不用去搭理。”

陆小凤点了点头,很多事他本就明白,之所以那般说,本就是为了打趣而已。

“高伯,大军出征这段时间,大兴城可有什么事发生?”

高长生轻声开口。

高伯闻言摇了摇头:“倒也没什么大事。”

“大军北征,整个朝堂的注意力基本都在前线。”

“除了前段时间,陛下突然下诏,召集民夫修建运河之外,也就册封少爷那次算是大动作了。”

“运河吗?”

高长生轻声呢喃了一句。

运河开建之时,他早就已经知道。

这条宿命一般的运河,突然出现,自然让高长生有些感触。

而且杨广这般突然的下达命令,甚至还是前线正在大战情况,让高长生的心中难免疑惑。

此世的杨广,虽然不是前世很多人吹嘘的那样,是什么兆古一帝。

但也绝对不是什么昏庸无能之人。

就算真的好大喜功,从常理看也不可能在这种时候做动作啊。

隋军数十万大军出征在外,万一有个闪失,可不是开玩笑的。

毕竟这个世界,大隋周边的局势可是无比复杂的。

开建运河,甚至大规模调动后方粮草,这种种的行为,简直就像是疯了一样。

而且,杨广可不是不懂兵的人。

当年灭南陈时,他就曾在军中,后来也执兵在岭南和宋缺大战过。

虽然败在后者手中,但至少也还保持了手中建制的完整。

从这点看,杨广其实是有着统兵能力的。

一个知兵懂兵的人,又怎么可能会在大战的关头,如无端端做自毁长城之事呢。

而既然出现了此事。

要么就是杨广真的疯了,要么就是此事有什么必要性。

轻轻摇了摇头,高长生没有再继续细想,而是转头看向了高伯:

“江湖中呢,江湖中可有什么消息?”

高伯点了点头:

“江湖中,最近还真的出现了不少事!”

“首先就是四大圣僧同时出现,有传言,他们是为了再次追杀邪王石之轩。”

“另外,慈航静斋和阴癸派这一代的传人都已经出世,两人碰头后发生了数次大战,有看到的人形容,两女容貌都好似月宫嫦娥坠入凡间。”

“哦?出世了吗?”高长生挑了挑眉。

“对啊,这可算是如今江湖最轰动的事情了。”高伯笑着开口。

“不过前段日子,阴癸派圣女绾绾似乎遭到了静念禅院高手的截杀。”

高伯再次诉说:“而这番行为,也招来了阴癸派的高手,对静斋的师妃暄围追堵截。”

“双方的高手你来我挡,彻底打出了真火,最后甚至引出了血手厉工和散人宁道奇,双方进行了一场大战。”

听到这里,高长生眼中终于升起了一丝兴趣。

不过他并没有询问双方的战况,而是突然问起了另一件事。

“对了,高伯,对于杨虚彦,最近可有他的消息?”

“杨虚彦?”

高伯脸色一怔,提壶倒酒的手,也在空中顿了一顿。

“没,没有,此人就像是完全消失一样。”

正一边喝酒,一边津津有味听江湖消息的陆小凤,不自觉的就是眯了眯眼睛。

快速抬头看向了高长生,下一秒,他便看到了高长生眼中一闪而逝的笑意。

嘴角动了动,陆小凤没有说话,只是继续举起酒杯,朝嘴中送去。

“高伯,楼下似乎有府中人来了,你去看看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啊?”高伯愣了一愣后,才回过神来,转头向远处看去,果然看到几个熟悉的身影,正是高府中的下人。

“高兄……”

看到高伯远去,陆小凤这才抬头开口。

不过高长生没有回应,只是随意摆了摆手。

陆小凤见状,也没有再继续多问,而是和高长生聊起了隋明两地的江湖传闻。

直到片刻之后,高伯的脚步声再次响起,才打断了两人的交流。

“少爷,府中有人来报,是宫中有人来传讯了。”

“哦?何事?”

高长生抬起头。

“是陛下召见少爷。”

“那今日就到此为止,高伯,你先带着陆兄回府。”

“少爷放心,老奴省的!”

看着高长生清冷如霜的眸子,高伯不自觉的便低下了头。

轻轻一笑,对着陆小凤挥了挥手后,高长生便径直离开了酒楼。

路上未做任何停留,但也没有刻意加快速度,只是以正常速度朝着皇宫所在之处前进,而等到高长生看到皇宫正门时候。

几个在宫门焦急等候的太监,也是眼睛一亮。

“齐国公,您可终于来了。”

为了通知高长生,他们先是去了高府,再听说高长生在酒楼后,又急匆匆的朝酒楼而去,但等他们到达酒楼时,又听到了,高长生得到下人汇报,已经朝皇宫而去的消息。

几人只能再次马不停蹄的朝皇宫赶去。

此时看到姗姗来迟的高长生,自然是又急又喜。

“公爷,您快跟小的来,陛下已经等您许久了。”

高长生也没拒绝,以眼神示意对方在前面带路。

很快,在几个太监不断加快速度的情况下,几人来到了目的地。

“陛下,齐国公到了!”

“请齐国公入内!”

随着两声尖细的呼喊,殿门缓缓打开。

高长生也不犹豫,直接迈步入内。

不过很快,他的身体就僵在了原地,眼中也露出浓浓的疑惑。

因为在大殿中心端坐的,并不是预料之中的杨广。

而是一位身着凤袍,容貌绝世的女子。

女子端坐在椅榻之上,面容清冷,但那水波流转的双眸中,却是天然的会带着一种媚意。

清冷,妩媚,高贵,种种不一的气质,竟是同时出现在了一个人的身上。

“齐国公不用惊慌,陛下有事在身,所以由本宫代替陛下来见见你。”

“拜见皇后!”高长生拱手开口。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