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今日敌手,汉末三大良将

1个月前 作者: 神纹本神
第134章 今日敌手,汉末三大良将

第134章 今日敌手,汉末三大良将

“文优,你说得轻巧!若不严惩朱儁,今日朱儁敢反,他日就有更多的人反!”董卓杀意凛然,对朱儁恨之入骨。

李儒却是不在意的轻笑一声:“朱儁虽然有些名望,但对于关东那群人而言,也不过是会稽一武夫罢了,即便有卢植相助,也成不了什么气候。”

“相对于朱儁和卢植,太师更应关注南阳的袁术。”

“袁术遣麾下战将孙坚,正向梁东进兵。”

董卓冷哼一声:“又是那个自称江东猛虎的孙坚吗?在鲁阳吓退了胡轸就得意忘形了。”

“胡轸那个废物,到了鲁阳连城都不敢进,反倒让孙坚竖子成名。”

董卓很不满。

去年冬天,孙坚在鲁阳聚兵。

董卓遣东郡太守胡轸引兵奔赴鲁阳迎战。

而当时的孙坚正在东门外集合官属,设帐饮酒给长史公仇称送行。

原本这会是白送给胡轸的战功,结果胡轸见孙坚在城外谈笑自若、部队又十分整齐,直接不敢妄动了。

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孙坚引导将士有条不紊的进入城内布防。

等孙坚紧闭城门后,胡轸才发现上了当。

但此时的孙坚兵士气已经变得旺盛,而胡轸兵却被孙坚给吓着了。

无奈之下,胡轸只能引兵撤退,这让董卓对胡轸十分的恼怒!

若不是胡轸一直对董卓忠心耿耿,早被董卓给砍了。

待董卓发完脾气,李儒这才徐徐开口:“孙坚骁勇,又能用计,需有大将才能抵挡。”

董卓冷哼一声:“区区孙坚,调徐荣前往迎敌即可。”

“至于朱儁和卢植,若不杀鸡儆猴,这长安城的公卿一个个都得有心思,可调李傕郭汜出战朱儁卢植!”

西凉诸将中,论军中地位以董旻为首。

其次就是牛辅、董越、段煨、杨定、徐荣、吕布。

牛辅是董卓的女婿,也是董卓最信任的将领,掌管董卓最精锐的兵马。

李傕、郭汜、张济、樊稠、贾诩等西凉骁将都在牛辅麾下。

徐荣虽然地位偏低,但能征善战,也颇得董卓信任,去年更是杀得曹操人仰马翻!

让徐荣出战孙坚,董卓颇有信心。

李儒没有对董卓的调兵遣将提出质疑,这对董卓而言是犯忌讳的。

虽然跟牛辅一样,都是董卓的女婿。

但李儒是在洛阳的时候才跟着董卓的,原本李儒只是个洛阳一博士,虽然有才华但一直不被重用。

刘辩被废,李儒被任命为刘辩的郎中令。

这让李儒更是苦不堪言!

谁都知道,一个被废的皇帝,即便还有弘农王的爵位,一辈子也只能在监视下生活。

而身为弘农王郎中令的李儒,地位更是连公卿府中的一个奴才都不如。

不甘心的李儒,暗中寻到了董卓,直言告诉董卓“天子就两个儿子,若少帝尚存,新帝如何能有帝威?”

董卓见李儒颇有才华,又指出了废帝立新的隐患,于是招李儒为女婿,入宫毒杀刘辩、何太后等人。

李儒也是个狠人,当即将家中妻儿都撵出了家门,然后迎娶了董卓的女儿。

更是不顾声名,率众入宫将刘辩、何太后等人毒杀。

以此为投名状,成了董卓身边的亲信谋士。

但董卓虽然用李儒,对待李儒的态度跟牛辅是完全不一样的。

董卓可以将麾下最精锐的兵马交给牛辅,但不允许李儒有任何的调兵权。

李儒也深知董卓的忌讳,因此遇事只献策,但从不逾矩。

就在此时。

门外走来一名器宇不凡、高大威猛的战将,正是跟董卓的义子、中郎将、都亭侯吕布!

“孩儿自归义父,尚未立下寸功,请义父许孩儿出战!”

董卓自知残暴,常遭人行刺,因此时常会让吕布当护卫守在身边。

但吕布却不想只当一个护卫,时常惆怅叹息,因此在门口听到董卓调徐荣、李傕、郭汜出战时,吕布再也忍不住了。

去年关东群雄举兵,吕布就没能参与,如今又遇到了战事,吕布哪里还忍得住。

“吾儿勿急!杀鸡焉用牛刀!”

董卓眯着眼睛,婉言拒绝了吕布的请战。

倒不是董卓不信任吕布,而是董卓担心吕布统兵出战,这身边就没个勇武亲信能护卫周全。

对于董卓而言,统兵作战有牛辅、董越、段煨、杨定、徐荣等大将就足够了。

吕布,还是当个护卫更适合。

见董卓还是不肯让自己出征,吕布不由暗叹。

自归入董卓麾下,吕布虽然身居高位但时常被西凉诸将鄙视,这让高傲的吕布如何能忍?

对于一个习惯于征战沙场的骁将而言,只能当护卫是很憋屈的。

久而久之,董卓麾下的武将就不将吕布当回事,一提到吕布,就会用区区护卫来鄙夷。

“可恶!”

吕布暗恨董卓,只能悻悻的返回岗位。

李儒动了动嘴唇,有心想劝谏。

但想到劝谏的后果,李儒又将劝谏的话给吞回了肚子。

在董卓这样喜怒无常的豺狼身边办事,须得深谙明哲保身之道。

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都得仔细的斟酌。

虽然调兵遣将了,但董卓还是下了命令,让御史中丞皇甫嵩来见自己。

而且态度一如既往的嚣狂,更是让传信的人传原话“滚过来”!

董卓跟皇甫嵩的恩怨,自凉州平叛的时候就有了。

如今董卓得势,自然不肯饶过皇甫嵩,一有机会就会对皇甫嵩进行羞辱。

不多时。

皇甫嵩满怀怨恨的来到中阁。

虽然心中恨不得手刃董卓,但皇甫嵩又忌惮董卓的武力以及身边的爪牙,只能强忍憋屈来见董卓。

“下官御史中丞,参见太师!”皇甫嵩低着头,礼数标准到让人挑不出一丝毛病。

但显然,董卓今天要借题发挥、再标准的礼数也没用:“皇甫嵩,听说你跟朱儁和卢植的私交都不错?”

皇甫嵩不明所以,小心翼翼的回答道:“略有交情。”

“略有?”董卓冷哼一声:“本太师可是记得,你当初冒死替卢植求情的,若无深交,岂会冒死?”

皇甫嵩头都大了,不知道董卓忽然在这里发什么癫。

“太师,那都是过去的事了。”皇甫嵩强忍怒气,尽量少言少问。

董卓见皇甫嵩这般模样,心中更是恼怒,当即起身怒斥道:“皇甫嵩,伱可知罪!”

“回太师,下官不知有何罪。”皇甫嵩紧蹙眉头,以为董卓又在无端羞辱。

但想到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也只能默默的忍下这口恶气。

董卓冷笑:“你可知,朱儁勾结卢植谋反,如今正在攻打洛阳?你三人关系匪浅,你莫不是在长安城当了内应?”

皇甫嵩吃了一惊。

朱儁跟卢植联合的事,皇甫嵩并不知晓。

倒不是朱儁不信任皇甫嵩,而是朱儁担心勤王失败,董卓会寻到理由杀皇甫嵩。

皇甫嵩如今还能活着,就是因为董卓没能寻到杀皇甫嵩的理由。

毕竟皇甫嵩的名望在这里摆着,若是轻易杀了,这长安的公卿就不好约束了。

即便杀袁隗父子,也是用的袁绍谋反、袁隗父子要当内应来定罪的。

而这一次,董卓同样是故技重施,要趁机给皇甫嵩定罪。

但皇甫嵩也不是个傻的,这明显的欲加之罪又如何不明白,当即辩解道:“太师,下官只是个御史中丞,手中又无兵马,如何能当内应?这定然是小人谗言构陷,还请太师明鉴。”

“若太师不信,下官愿替朝廷征讨叛逆、以证忠心!”

董卓见定不了皇甫嵩的罪,皇甫嵩反而趁机要兵权,顿时如鲠在喉。

“本太师麾下自有大将讨贼,何须一个御史中丞统兵?岂不是让人笑话本太师麾下无人了吗?”

“滚吧!”

董卓恼怒呵斥。

皇甫嵩暗暗握紧了拳头,也不辩驳,默默退出了中阁。

“文优,可有办法替我诛杀皇甫嵩此贼!”

董卓没能给皇甫嵩定罪,反而给自己惹了一阵不痛快,这心中的怒火更甚了。

“太师,何不给皇甫嵩一支兵马,令其征讨朱儁和卢植。”李儒淡淡开口。

“给皇甫嵩兵马?”董卓眉头一皱:“文优,皇甫嵩能征善战,若给他兵马岂不是给他立功或倒戈的机会?”

虽然恨不得立即杀了皇甫嵩,但对于皇甫嵩的征战能力,董卓却是认可的。

李儒轻笑提醒:“太师,长安城最近有新募的新兵,皇甫嵩再厉害,还能统新兵打赢朱儁和卢植吗?”

“若担心倒戈,可再遣一亲信督军跟随,一旦皇甫嵩有任何异动,立斩不赦!”

董卓凶目闪过一阵杀意:“以军法处置,倒也是个不错的主意!来人,速传都尉华雄!”

回到府中的皇甫嵩,一脸的惆怅。

长子皇甫坚寿见状,连忙来询问缘由:“父亲,太师召你何事?”

皇甫嵩长叹一声,将朱儁和卢植勤王一事告知皇甫坚寿:“太师以为我当了内应,想以这理由来杀我。”

皇甫坚寿顿时急了:“父亲勿忧,我去求太师。”

皇甫嵩眼神复杂。

论关系,董卓跟皇甫嵩是死仇,恨不得对方立即死。

但偏偏,董卓跟皇甫嵩的儿子皇甫坚寿又很友善。

这复杂的关系,让皇甫嵩更是惆怅。

因为皇甫坚寿跟董卓的关系,很多事皇甫嵩都不想跟自己这个儿子商议。

这是天道报应我皇甫一家吗?

惆怅间,董卓的军令到来,以皇甫嵩为骑都尉、华雄为监军,率长安兵三千人前往洛阳征讨叛逆朱儁和卢植。

皇甫坚寿顿时喜道:“父亲,太师肯让你统兵,必然已经消了火气。只要父亲立功返回长安,再有孩儿从中斡旋,一定能让太师放下跟父亲的私怨的。”

这儿子,真的是我皇甫嵩的吗?

皇甫嵩更是惆怅。

对于皇甫坚寿结好董卓这事,皇甫嵩一直都想不明白。

为什么自家儿子会去结好仇人?

“吾儿,你在长安照顾好家人。”皇甫嵩没有跟皇甫坚寿多解释。

自家儿子看不明白,皇甫嵩却是看得很明白。

董卓这是要借刀杀人!

要么战死,要么战败被问责而死。

至于赢?

董卓会那么好心将精兵给他皇甫嵩统帅吗?

三千长安兵能有一成老兵就不错了。

交代了皇甫坚寿,皇甫嵩来到了军营。

扫了一眼董卓调配的三千兵,皇甫嵩眉头都紧蹙了。

如预料中的一样,除了华雄率的一百骑兵,这三千兵全是刚招募的新兵!

显而易见的是,华雄这一百骑兵肯定不会听皇甫嵩的指挥。

“皇甫御史,太师有令:军情紧急,十日内抵达洛阳!”华雄横刀立马、一脸的煞气。

皇甫嵩眼一眯:“华都尉,长安至洛阳八百里,这些都是新兵,十日怎么可能抵达?”

华雄冷哼:“新兵又如何?军令如山,违令者斩!即便太师让我一日抵达洛阳,我也会照办!”

“若是在路上迁延时日、丢了洛阳,这罪责你担得起吗?”

皇甫嵩握紧了拳头。

十日八百里,等于十日都得急行军!

若是身经百战的老兵,在长年累月的训练和大量的肉食补充下,或许在行军之后还能有一战之力。

但这些新兵.

别说一战之力了,到了洛阳能不能剩下三百人都是个未知数。

“董贼,就这么想杀我吗?”

卢植自邺城率兵南下,在中牟县驻扎。

经过十来天的时间,将十万石粮食尽数搬运到了中牟城。

而在这期间,陶谦的三千丹阳兵也如约抵达了中牟城,统兵的是陶谦的亲信武将曹豹。

“卢师,南阳方向的探子来报。袁术麾下战将孙坚,挥兵杀向梁东。破了梁东就能直接杀入洛阳。”

“我等是否也趁机进兵?”

关羽一身轻甲,刘备亲赠的绿袍、虽然已经多了补丁,但关羽依旧舍不得丢弃。

丹阳兵曹豹战意昂然:“既然孙坚都进兵了,那我等还等什么?卢尚书,末将请为先锋,看我丹阳兵之威!”

先登营麴义同样不甘落后:“卢尚书,先登士随时待命!不破敌军,誓不回返!”

第三更要晚一些,估计得四点了。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