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第一百零二章 导演与制片人

1个月前 作者: 翻滚的肚皮
第102章第一百零二章 导演与制片人

第102章 第·一百零二章 导演与制片人

广德楼内,看向那些惶惶如丧家犬般离去的背影,郭德罡的脑袋嗡嗡作响。

“就这么……解决了?”

就算是亲眼所见,他依旧不敢相信。

自己磨破了嘴皮子,说尽了好话,这帮混混任然不为所动。

他甚至已经开始考虑换个场子,但又心有不甘。

如今,却如此轻松,完全没有戏剧性,没有任何打斗和放狠话,这就解决了?

若是按照他擅长的评书或者单口相声中的内容,这情况少说也得大战三百回合,打个昏天黑地吧。

难道我这些年的“长拳短打”都学岔了?

在评书行,《水浒传》,《三侠五义》这种大部头叫“长拳”。

《康熙私访月明楼》,《武松打虎》,《醉打金枝》这类单独小故事或者大书中截取的内容,叫做“短打”。

郭老师转头看向面前这十来位着装统一的黑西装,尴尬的点了点头,不知该如何道谢。

此时,对方却一抬手,示意不用客气。

“受人所托,不必多言。”撂下一句话,转头就走。

“青山不倒,绿水长流!”郭德罡还是按照江湖规矩道别,对方只是挥了挥手,便潇洒离去。

“德罡,这帮人看着不像是混混。”张老爷子这会儿才从后台出来。

“嗯,若是流氓,办完事多少也得要点什么,没这么痛快的。”郭德罡同意老爷子的说法:“张远真有那么大能量?”

之前老爷子让他找张远询问时,他可是一点希望都没抱。

心说他是影视演员,我是相声演员,大家都是演员,我岁数还比他大上不少,我都解决不了的事,他能平了?

现在看来,还真平了!

郭德罡心想,我大他这几岁,果然是虚长了。

“记得之前我说过的话吗?”张文顺老爷子歪着肩膀:“我就说,他看着像贵人。”

“你甭管他是怎么平的事,但两回了,人家都是药到病除,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那我们……”

“等着就好。”张老爷子依旧淡定:“看他有什么想法。”

“再次,也比咱们这饥一顿饱一顿的强。”

广德楼内,除了扫除碎茶碗的沙沙声外,便只剩下郭老师手机拨号的动静。

……

剧组。

“那就好。”张远接到了对方的电话,确定已经搞定,心情放松了不少。

毕竟他对这相声社有想法,老有人闹事可不是好兆头。

“兄弟,这次多亏了你,算上上回,我已经欠你两次了。”

【收到来自郭德罡的感谢,相声基础+6,单口相声基础+8,太平歌词+4,舞台经验+5!】

“都是朋友,一家人不说了两家话……”

又聊了几句,便道别,放下了手机。

“龙哥,这次我得好好谢伱。”张远立马拿起了整瓶的啤酒,用筷子撬开盖。

啵!

顿顿顿……

直接一个小旋风,干掉了一整瓶,以表谢意。

“好,爽快!”黄巨龙也立马跟上,同样炫了一瓶。

“龙哥,你都找的是啥人呀,这么灵?”

“嗨,就是一帮老同事,带头的大哥跟着程丽华十多年了,就是唐僧的老婆。”

张远这就明白了,那老太太可不是一般人。

当年这位可是靠着倒腾“抄家”得来的名贵红木,卖去港岛和海外赚的第一桶金。

相当于在古代,有商人把内务府的东西往外卖,朝堂里没个大靠山,能干得了这活?

老太太还在长安街买下一块地盖楼,顶层开设了“长安俱乐部”,位列全国十大俱乐部,港岛李也是其会员。

这种身份的人,那身边的保镖头子能次的了?

又干了杯,再次道谢,和黄巨龙的关系又亲近了不少。

“我听国利叔说,你对传统曲艺很感兴趣,甚至还会不少,这次的相声团体是你的队伍?”李彧开口问道。

他爹李保田和张国利关系要好,再加上他自己拜师学过评书,有这两层关系在,他与张远也非常亲近。

“只是朋友,不过也从人家哪儿学了不少相声和评书的技巧。”张远看了眼属性,实话实说。

“你还会评书呐!”李彧立马来了精神,这算是他的本行之一。

“一点点。”

“那正好,你给我们说一段呗。”黄巨龙也起哄,反正喝酒逗闷子,就当个消遣。

龙哥刚给自己帮完忙,他的话张远无法拒绝。

当即,他拿起手中的诺基亚当御子使。

“大将生来胆气豪。”他提起中气,带着在酒精作用下微红的脸庞,章口就来。

“腰横秋水雁翎刀。”

“风吹鼍鼓山河动。”

……

“太平待诏归来日。”

“朕与将军……”

说到此处,张远将手机用力一拍!

反正是诺基亚,也拍不坏,倒是怕桌子碎了。

只听到啪的一声脆响,随后接着吐出三个字。

“解战袍!”

“今天就来说一段《天龙八部》!”张远挑了自己最熟悉的内容,毕竟天天看剧本。

“好!!!”李彧带头鼓掌。

他是行家,不需听正文,单单这首定场诗一出口,他就能确定。

“这是内行!”

吐字,韵脚,尺寸,节奏,全都有明显的训练痕迹,绝不是看电视学的那种票友。

而且这还是酒后,吐字依旧那么稳。

李彧那是不知道张远还有个室友,那位以后还能醉酒说相声,意识流捧哏呢。

“说的规矩,摔御子也摔的是时候。”李彧夸道。

“这还有讲究?”龙哥不明白。

“摔御子这一下,摔在定场诗最后一句里头,那是关里的评书。”

“摔在最后一句结尾,那就是关外的手法。”

“张远说的是标准普通话,用山海关以里的手法正合适。”

“若是用关外的手法,那就得用东北口,这是评书的规矩。”

“还有,像我师傅李伯清,怹说的川式评书,就有索性不摔御子的,每个地方都不一样。”

“而且这段定场诗最好的地方,就是合适。”

“这段的内容是皇帝为出征前的将军状歌送行。”

“《天龙八部》中,萧峰后来可是被耶律洪基封了南院大王的。”

“这几句放他俩这对故事中的人物身上,刚好严丝合缝。”

黄巨龙和晋松听李彧说完,这才明白过来,里头弯弯绕绕原来那么多。

“远,你说你演戏也行。”

“武术也会。”

“就连相声评书都会。”

晋松挠挠头:“你到底还有啥不会的?”

“你这年纪轻轻的,也太多才多艺了吧!”

张远说着,他们听着,有滋有味。

……

第二天起了个大早,来到片场。

和往日一样,他换好戏服,这就开始边走边背诵台词。

但很快他就发现,今天剧组的气氛好像不同往日。

工作人员的表情都格外紧张,有种坐立不安的感觉。

“军哥早……你怎么也紧张兮兮的?”

他上前和胡軍打了个招呼,发现就连这位大哥都一脸焦虑。

“你还不知道呐。”胡軍贴到他耳旁:“老张来了。”

哦,原来是大胡子到剧组视察,怪不得。

想到这里,张远也是面色一沉。

“周导……能挺过去吗?”

到拍摄现场一瞧,大胡子搬了个凳子,就坐在周小文身后不到一米处。

这是打算现场监工。

“张导好。”

“恩。”

张远上前打了个招呼,对方的回答有些不咸不淡。

他挑了挑眉,没有多言,照例去做自己的事。

而大胡子则在他转身后,盯着他的背影连看了好几秒。

他昨晚半夜到的剧组,但没有声张,直接去了副导演马鹏的房间。

半夜敲门可不是潜规则,当然这事也不少。

马鹏是他安插在剧组的钉子,相当于锦衣卫,监察百官。

他有好几个剧组要跑,还得和投资人打交道,没时间一直耗在剧组,所以才有了这么一号人物。

到剧组先找他,便是为了了解情况。

而交谈下来,马鹏夸的人不多。

当然,把他安排在《天龙八部》压根就不是为了提名优秀员工。

坏的倒是说了一堆。

其中排头名的,便是周小文。

而老二,则是张远。

没办法,利益之争,算是有私仇在。

所以大胡子对他的态度冷淡。

上午正常拍戏,倒是没啥大岔子。

可到了中午吃饭时间,剧组提供,让演员们临时休息的帐篷中,传来了大胡子和周小文的争吵声。

不久后,便见周小文一掀门帘,从里面怒气冲冲的走了出来。

“周导,咋了?”张远赶忙给递上一根烟。

“艹,老张一来就整事,说是要重拍雁门关和少室山大战。”

周小文猛抽了一口,面色不善:“说我拍的太小气,没有武侠的家国情怀。”

“没有那种惊天动地的感觉。”

张远面色渐淡,果然该来的总会来,终究逃不过。

“其实我也看透了,这老家伙就是想从投资人手里坑钱。”

“重拍,不就能追加预算,他也有机会蹭一手油。”

周小文三四口就抽完了一整支烟,肺活量堪比谦哥。

“就像开机前,他非要用高清摄像机拍摄。”

“这年头高清技术还不成熟,大家都用标清的。”

“而且电视台播出标准也是标清的,就算用超清的拍摄,结果一放就糊了,还不是白搭。”

“后来我才明白。”周小文撇嘴:“高清没人用,成本不透明,老张能借此报账,向投资人要钱。”

“说来说去,还是钱!”

张远当然知道,大胡子成天上蹿下跳,溜明星如遛狗,不就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15,16年后就基本不再拍戏,这老头说是投资人都要用流量明星,自己为了剧作质量宁愿不拍。

其实大家都清楚,坑人坑多了,霸道之名在外,投资人也不傻。

特别是影视投资进入互联网时代,那帮互联网大佬个个都是成本控制的行家,账目门清,大胡子便没了操作空间。

“周导,正所谓忍字头上一把刀,忍的过去是英豪。”张远苦口婆心的劝解道。

“都拍一半了,忍忍就过去了。”

“呵,没想到,你比我年轻,思维反倒更成熟。”周小文苦笑着说道:“行,我尽量吧。”

张远看向这位胡子拉扎的中年人。

希望你能撑过去……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