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积累经验,泥塑课程

22天前 作者: 齐东野老
第271章 ,积累经验,泥塑课程

第271章 ,积累经验,泥塑课程

周一下午。

姜哲刚刚上完大课,就带着一幅油画,来到秦教授的办公室。

两人通过电话,秦教授让姜哲把作品摆到画架上,自己调整座位,在合适的距离,静静的端详作品。

画面近景,是一片水湾,水边有几只白鹅。水湾周边,有几条弯弯曲曲的道路,连接水湾两侧的村落。

村落的诸多房舍与树木,依托逐渐升高的地势,形成层层叠叠的效果,几位村民,正在村中道路上行走。

画面的远景是天空。晨光的色彩,让天空澄澈通透。

整幅画,营造出山村清晨的生活场面,平静中带有烟火气。

天空的大片颜色与山村的丰富层次,形成疏密对比,颜料堆叠与笔触,造成的肌理效果很丰富。

秦教授点头:“画的不错,这是你重新整理的作品?”

“是。”姜哲答道:“我利用周六,周日的时间。把一幅比较满意的写生作品,重画一遍。”

秦教授说道:“经过深思熟虑的作品,看起来成熟一些。山村的房舍的高低前后层次多,但是不乱。颜色既整体又有微妙变化。你上次过来,我看过你现场写生的作品。那些作品是在野外完成,可能没那么成熟,但是也有优点——生动,直观。

我建议,在汇报展上,你把这幅作品和原稿都摆上去。”

姜哲说道:“可以吗,我多占一个位置?”

秦教授说:“别想多吃多占。你把两幅作品,摆到一个位置上,足够了,也许,展览效果更好。

你临摹过萨金特的作品,应该也读过一些资料。他会在展览前去,展览场地实际考察,选定画框和做相应的准备。很多画家也这样做过,你也要注意这一点。”

“谢谢老师指点。”姜哲说起另一件事:“老师,我想把这次写生的作品,整理成一套组画。”

“哦,怎么有的这个想法?”

姜哲说道:“我之前画的作品,没有形成系列。所以,想搞一组创作,就用写生的这些题材,为以后画更大的题材,积累一些经验。”

秦教授说道:“勇气可嘉。虽然你很年轻,生活阅历不够。但是有这个想法,就大胆的去做。”

他给姜哲倒了一杯水。“伱读艺术史,应该看过,从文艺复兴时期,到近现代。画家群体,也是有鄙视链的,能够创作出经典的历史题材作品的画家,往往瞧不起只会画风景画肖像画的画家。

达芬奇有《最后的晚餐》,米开朗基罗有西斯廷天顶画,拉斐尔有《雅典学院》。咱们国家近现代的一些大画家,也画过历史题材。将来,如果你能够画一幅重要历史题材的作品,也许就会成为你的代表作之一。

这些年,很多画家没办法完成历史题材的作品,是被外部条件或自身条件限制。

你现在有时间有精力,可以去研究一下,哪怕不成功也没关系。需要支持可以直接告诉我。”

“谢谢老师。”真需要支持的时候,姜哲可不会客气。

“你捐给学校的那幅画,学校已经帮你报名,参加加国家画院的一次展览,能不能成获奖,没有把握。学校能做到的,也就是这些了。”秦教授说起之前答应过的事情。

姜哲笑着感谢:“有这個安排,我已经很知足了。”

接下来,从周一到周三的时间里,只要有时间,姜哲就会为组画的创作,查资料,画草稿。已经定下内容的几幅画,其素描稿逐渐成型。

周四,新的专业课开始,学校安排的是泥塑课程。

主讲老师姓周。

周老师留着长发,说话风趣。第一节课上,他带来了自己的几件作品。

简单自我介绍后,他坐在椅子上,像闲聊一般对学生们说道:“你们都学过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应该知道,他擅长雕塑,但是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个伟大的画家。雕塑和绘画,这两者并不相悖。很多人不能同时擅长这两门艺术,纯属个人能力问题。

咱们学校给同学们开设这门课,是希望同学们掌握更多的造型技巧,从不同角度理解造型。在说更实际的问题,多掌握一门技巧,也许就多一门生存的技能。”

他指着桌上一个陶瓷作品说道。“大家看这件陶瓷雕塑。”

姜哲凝神观察,那是一个几何化的公鸡陶瓷雕塑。

周老师继续说道:“我上个月,接了一单。有位老板要去参加商品交易会,缺少商品样本,找我做陶瓷样本。我用三晚的时间,做了一百多个陶瓷的样本。

原本,那位老板和我商量好,200元一个。后来,他一看我完成的作品,自己就觉得,200元一个说不过去了。”

学生们分分惊叹:“100多件?”

“能做的完吗?”

“怎么做的这么?”

周老师为了调动起学生的情绪,继续说道:“熟能生巧。越练越快。你们如果把这个学好,出去给人做类似样本,那最少是100元一个。”

周老师聊起商业化的话题,很快让学生们变得活跃起来。

他接着介绍桌上的其他作品,某件是他自己做的,哪一件是他的朋友送给他的。

“这件变形的瓶子,是咱们滨海雕塑院的林院长的作品,他赠送给我的。哎,你们看,这件瓶子……”他讲解的时候,用手举起瓶子,但是,一不小心,手滑了一下,瓶子瞬间掉落。

哦——同学们惊呼出声。

周老师反应也快,像接球一样接住瓶子。

动作固然快,可惜用力过猛,瓶子是接住了,到瓶口在桌子上磕了一下。

啪嗒——瓶口掉下一块陶瓷片。

唉——同学们发出惋惜的声音。

周老师看着瓶子,是一脸肉疼,“你看看,这怎么弄得。哎呀!太可惜了。算了,回去再接上吧。”

他小心的放好瓶子。“好了,咱们开始说正课。”

老师们的讲课习惯不同。

周老师讲课,习惯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图,写知识点。

他讲解泥塑的基本工具,制作方法等基础知识后,布置第一个作业。

因为很多学生是初次接触泥塑,所以,第一个作业,用泥塑临摹石膏像。

周老师讲课结束,带领全班学生,领用材料,把做泥塑的转盘,泥料,工作台等等物品,一件件搬到画室。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