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采风活动,思考,展示

1个月前 作者: 齐东野老
第104章 ,采风活动,思考,展示

第104章 ,采风活动,思考,展示

姜哲坐在客厅沙发上,手里拿着几本小宣传折页,正在劝说父母。

“苏杭,魔都,黄山这几个地方都很好,咱们一起去旅游?”

因为陈嫣被她父母拉着出去旅游,姜哲也生出旅游,顺便写生的想法。

姜益夫妇毫不犹豫的拒绝。“这么热的天,还要到处跑?去哪儿都不如留在家里舒服。出去旅游,要花不少钱。

咱们家还有贷款,你该要去读大学。就算手里有点儿钱,也别浪费。你如果实在想去玩,可以约着同学一起出去。另外,你还养了小狗,出去旅游,它怎么办?”

姜哲劝了几次,见父母态度坚决,只好放弃。

这个话题刚结束,汪真打来电话。

“汪经理,是不是大赛的事儿?”

“不是,咱们滨海的美术学会要组织一次采风活动,去岚山村,伱要不要一起去?”

“我不是会员,能去吗?”姜哲问道。

“我们画廊也是组织方之一。你如果有时间,就来画廊。正好有个客户想买一幅画。”

“好,我马上出发。”

姜哲站起来,对父母说道:“爸妈,我去画廊一趟。”

“是有什么事儿吗?”

“美术学会组织采风,另外还有卖画的事儿。”

……

姜哲来到画廊。

汪真先谈卖画的事。

姜哲的一副八开的静物画,被人看中。

汪真建议姜哲把画卖掉:“这个价格真不低了,按尺寸计算,价格比你以前作品价格还要高。”

姜哲同意卖掉这幅画。不通过系统,就能卖画,也能证明自己的成长。

汪真先办好卖画的事,又讲解采风的安排。

“采风的地点,风景不错,保留了一些原汁原味的民居。采风时间三天,回来之后,会有一次汇报展出,机会不错,你考虑一下?”

姜哲也觉得机会不错,省去自己安排路程住宿的麻烦。“还是那个问题,我不是会员。”

汪真说道:“你放心,画廊作为组织方之一,可以推荐。

你有过获奖和卖画的经历,正好想借这个机会,接触本地圈子。我听说,很多学校的专业老师也会参加,或许有你认识的人。”

姜哲考虑片刻决定参加。

“你准备一下,明天出发,坐画廊安排的车。”汪真详细告诉姜哲要做的准备工作。

“谢谢。”

……

姜哲回到家,把消息告诉爸妈。

姜益夫妇觉得这是个好机会,同意姜哲参加活动。

时间有限,姜哲开始外出写生的准备。

外出写生的条件有限,不能带太多画具。他考虑再三,决定这次写生期间,主要创作水彩画。

第二天的早晨,姜哲背着画具和生活用品,搭乘出租车赶到画廊。

汪真站在一辆中巴车前,对姜哲招手:“这里。”

姜哲走到汪真近前:“汪经理,我没迟到吧?”

“没有,上车。我给你介绍。”

姜哲跟着汪真上车。

车上已经坐了五个人。

汪真给姜哲介绍,其中有三个是职业画家,一个文化宫的老师和一个职业学校的专业老师。

姜哲和先到的几个人依次打招呼。

这五个人当中,年龄最大已接近60岁,最小的也超过三十岁。

他们看在汪真的面子上,热情的回应姜哲。

姜哲找了处空位坐下,用mp3听音乐。

陆续有会员和画家上车。

不久,他看到尹老师居然也来参加这次活动。

尹老师也看到姜哲。

姜哲站起来,和尹老师打招呼,帮他把画具放好。

尹老师和朋友们打过招呼,对姜哲说道:“这次写生,是个好机会。

以前你们写生,都是为了艺考,现在就不一样了,要学会感受美,寻找合适的表现语言。哎,对了,你能不能喝酒啊?”

他突然换了话题。

“酒量不好。”姜哲实话实说。

尹老师指点:“晚上吃饭的时候。你就说,你不会喝酒,这帮人里面,有不少酒鬼酒仙们。”

人员到齐,车子出发。

经过两个小时的车程,来到岚山村。

渔村背山面海,大大小小的民居院落,错落有致的分布在山脚缓坡上。

村里的部分房子已经改成砖瓦房,但也保留了很多茅草顶的土房。

车子开进村旁一家宾馆的院落。

众人下车,分配房间。

尹老师告诉姜哲,村子附近的景色中,最有特点的就是与地势结合的民居。大部分房子就地取材,别有趣味儿。

活动组织方给众人安排的住宿条件不错,这里没有标准房间,但每人一个单间,能保证休息。

很多画家刚刚安顿好住处,已经邀请好友出发去写生。

画家们也有各种小圈子。有人选择去海边的小码头,也有人去村子,还有人先去爬山或去寺庙。

姜哲背着画箱,和尹老师几人一起走进村子。

村子前有公路。

村子内有几条石子路,通往不同方向。

姜哲几人沿着小路,在村里走动。

因为地势的起伏和树木的遮挡,几乎每走一段路,就会看到不同的民居和景色。根据地势布置的院落,几乎没有重复的样式。

村里的老民居,有以石块垒成的墙壁,也有土墙,每一栋老屋,都留下了时光的痕迹。

姜哲几人走到一处路口。

站在这里,能够从不同方向观察村子。

几人在这里分开,寻找各自的喜欢的景物。

姜哲继续沿着小路走,边走边观察。

想学习绘画,成为画家,需要学会从生活中感知美。

每个人对美的感知不同。有人天生就敏感,说不出来,但能通过训练画出来;有人需要通过欣赏,训练对美的感知。

姜哲在系统帮助下,掌握技能的同时,通过了解大师的感受,已经不知不觉的开始培养对美的感知,寻找自己更欣赏的美。

他在一条弯弯曲曲的小径前停下脚步。

小径向高处延伸,被院落和树木遮挡,看上去被分成七八段。

姜哲从小径与附近民居关系中,发现一种独有的韵律。

他拿起速写本,画出几个草稿,确定把握住这种美的韵律,就摆开画具,在一张四开水彩纸上,快速起稿。

民居和道路的固有色非常朴素,需要利用光线变化,表现出层次和空间。其次,一些带有鲜明特色的形象,也要利用好,才能成为非常好的画面元素。

姜哲画完一张,觉得不太满意,用系统审阅,只能算普品。

他也不气馁,连画几张,终于画出一副精品。

下午5点,姜哲和尹老师几人回到住宿宾馆。

下午,又来了一批会员,宾馆里已经满员。

主办方的一位工作人员,通知参加活动的人,傍晚六点去餐厅吃饭。

姜哲来到餐厅,看到已经有人自备酒水,邀请几个好友,开始畅饮。

尹老师也被拉去喝酒。

姜哲不想凑热闹,就找了个角落吃饭。

“你是谁的学生?”听到声音,姜哲回头看去,看到是一个男子询问自己。

这人额头窄,下巴宽,很胖,皮肤粗糙。

男子继续问道:“你是跟着谁来参加活动?”

姜哲明白,自己太年轻,在这些人的眼睛里很突兀。

“汪真经理的画廊,推荐我参加活动。”

“哦,你还不是我们的会员。”男子听到姜哲的情况与自己的想法不同,嘟囔一声转身离开。

姜哲也没在意。

吃饭的时候,也不知是谁最先提议,今天已经有作品的人,把画都贴到大厅里,大家一起观摩学习。

立刻有人带头,把自己的作品搬到大厅。

姜哲没动。毕竟,在这里,自己的年龄最小。

之前问话的男子,在人群里穿梭,热情的与很多人聊天。

他走了一圈,看到姜哲没动,就说道:“朋友,把你的画也摆上。”

姜哲说道:“我就不献丑了。”

“大家帮你找问题,进步更快。”

这时,尹老师也把自己的画拿过来。

他看到这一幕,对姜哲说:“把你的画摆上,没问题。”

他见过姜哲的画,所以,非常放心。

姜哲也不怯场,去房间拿来一幅画。

大厅里已经摆开几十幅画。

他把自己的作品摆到边缘位置。

众人围着感兴趣的作品,欣赏评论。

姜哲看到了尹老师的作品。

尹老师的画注重色彩关系,因为不用给学生示范,所以,画的更放松。

与姜哲搭话的男子,看到姜哲把作品摆好,特意绕路过去观看。

当他看清楚姜哲的作品,半晌无言。

姜哲的拿出来的这幅画,运用了萨金特的技法,用笔果断爽利,但是画面效果与萨金特不同。他大胆运用半透明色彩,让一些形象变得朦胧,强调虚实对比,让画面视觉层次鲜明。

尹老师看到了姜哲的作品。

“姜哲,你的水彩画与以前可大不一样了,就该这么画。如果硬要找问题,就是有些地方画的太像了。如果能画的自由一点,就好了。”

姜哲对尹老师表示感谢。

他知道尹老师的艺术观念,明白这是真的想指点自己。

不久,几个主办方的负责人与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走进大厅。

殷老师告诉姜哲,老人是学会的会长,叫崔倚柱。

恰在此时,姜哲听到了系统的提示音——玩家触发随机任务。

感谢书友读者的推荐票与月票。

谢谢大家的订阅和支持。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