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朱元璋煎熬,大明百姓贫困如何解决?

1个月前 作者: 金街s
第34章 朱元璋煎熬,大明百姓贫困如何解决?

第34章 朱元璋煎熬,大明百姓贫困如何解决?

他真的无语了,他楚南再毒,也不会对老百姓下手吧,他们那么穷苦,贫困。

而且,他楚南什么时候毒过啊?他人那么善良。

“我这次……”

“皇儿们。”可楚南刚想说出自己的计谋,朱元璋却是打断了他的话,然后看向自己的儿子们。

“你们来说说,都有什么治理老百姓的计谋吧。”

朱元璋真怕楚南的计谋太毒,但是说出来又无法拒绝,到时候就真要苦一苦百姓了,所以就想先听听自己儿子们有什么好的见解。

“回父皇。”朱标一听立即说出见解。

“儿臣建议,应该效仿汉初无为而治,轻徭薄赋,减轻百姓生活压力,百姓就能安稳生活了。”

朱标自信满满,他这个计谋绝对没有问题的。

朱元璋一听点头:“有道理,朕这几年,也确实免除了很多地方的赋税了,效果还是有的。”

“不行。”可楚南一听却摇头。

“即便不收税,碰到了大灾之年,百姓没有收成,也还是不知道会饿死多少人的。”

“这……”朱元璋一听,好像是这个道理。

朱标面色也是不太好看,他确实没有考虑到这点。

“父皇,听听儿臣的。”但这时,朱棣又开口了。

“儿臣觉得,父皇最近不是再杀贪官吗?可以每年都杀贪官,然后把贪官贪污的东西,都分给老百姓。”

朱棣一脸得意,他这可是妙计,一定能得到朱元璋表扬的。

“有道理。”朱元璋一听点头,这老四最近进步不小啊。

老百姓贫苦,可是贪官有钱啊,把贪官的钱分给老百姓,有何不可?

“还是不行。”可楚南听完又摇头。

“贪官人数再多,也没有老百姓基数庞大,能杀多少贪官养老百姓?而且,要是碰到灾年,没有粮食,钱有什么用?根本问题还是在粮食上面。”

什么?朱元璋,朱棣一听震惊,这方案又被否决了?

“父皇,儿臣也有想法。”秦王朱樉又自信满满的开口了。

“儿臣建议,让四周其他的藩属国,连年给我们朝贡,这样,我们的粮食就够了。”

“不错啊。”朱元璋一听点头。

我大明的粮食不够吃了,找你们这些小国借点吃吃怎么了?这是你们的荣幸。

“不行。”可楚南一听直接摇头。

“大明四周那些国家,比大明还要穷,哪有多少粮食借了?就算全抢光了,对大明庞大的人口来说,也是杯水车薪。”

“而且对他们开战,也是要消耗大明国力的。”

“什么!”可这一下,朱元璋是忍不住了。

这也不行,那些不行,伱楚南到底闹哪样了?

他直接看向了楚南:“那你来说说,到底应该如何了?”

朱标,朱棣,朱樉也是有些不服了,凭什么他们的计谋都被否定了,以前许多王朝的皇帝,不也这样干过吗?

他们倒要看看,楚南有什么计谋。

可楚南也是无语了,说来说去,最后还不是来问我了。

然后他也是无奈的叹了一口气:“其实,我的计谋真的不毒,很善良的。”

“我的想法也很简单,大明目前的情况,是无论如何,都无法让全国的老百姓吃饱的,特别是大灾之年就更麻烦了,无数老百姓都会饿死。”

“理由很简单,大明的生产力太低了,粮食产量也太低了,一亩地也就产个两百三斤,怎能养活如此庞大的百姓了?”

“确实啊。”听完楚南的话,朱元璋也不禁深思起来。

楚南说得非常有道理。

大明时期,百姓主要种植的谷物,也就是小麦和水稻,可这两种谷物,亩产不过才两三百斤。

但这还是在年景好的情况下,要是年景不好,碰到大灾,一亩地可能也就几十斤粮食,或者颗粒无收。

所以在这种产量之下,大明每年饿死的人,都不计其数。

就算没有饿死的人,也是苟延残喘,卖儿为奴,卖女入妓院的人,数不胜数。

朱元璋是觉得楚南越说越有道理,粮食是一个国家稳定的基础,你粮食产量这么低,你各种政策搞得再天花乱坠有什么用了?

楚南也继续开口:“所以我们当务之急,是要提高粮食的产量,这才是根本,弄其他的别的,都是没用的。”

“那楚大人,您有提高大明这水稻和小麦产量的方法吗?”听到楚南的话,皇子们都期待了起来。

要真提高了,那大明就不用愁了。

朱元璋也是期待着楚南的回答,楚南会这么多吗?

“没有。”可楚南却直接摇头,他在后世又不是科学家,可提高不了水稻小麦的产量啊。

“没有?”听到楚南的话,朱元璋和皇子们直接失望。

“没有你说得这么认真做什么?那你的想法不还是空谈?”

“我们也知道要提高粮食产量啊,可是提高的方法是什么了?”

“怎么会是空谈了。”可楚南却一脸淡定。

“我虽然不会提高小麦和水稻的产量,但是我知道,比小麦和水稻产量更高的农作物。”

“什么?”听到楚南这话,在场人都惊讶了。

朱元璋也睁大眼睛看着楚南:“那是何物?”

他也是农民出身,种过地,所以知道,华夏几千年来,产量最高的也就是这水稻和小麦了。

要是能有产量更高的谷物,他早就种起来了。

所以现在真很急切,楚南说得谷物是什么了?

“这个谷物很简单。”楚南淡定开口。

“陛下,前几天臣给了您一幅世界地图,您可还记得吧?”

“在大明的西南方向,跨过重洋,就能到达一片雨林大陆,在那大陆之上,就有一种名为土豆的农作物。”

“而这土豆可是好东西,可以做主食,饱腹感很强,还能够做菜,无论炒着吃,煎着吃,炸着吃,蒸,煮,烤,烧,都是美味无比。”

“而且它还十分好养活,只要切成块,丢地里,就能成活,比水稻小麦容易养活多了。”

“什么?”在场人震惊了,这世上竟然有如此好的农作物?这不是天生就是来解决人的饥荒的吗?

不过朱元璋还是急了:“这些都不是重点,你还是说说他亩产多少斤吧。”

朱元璋觉得,大明水稻小麦亩产两三百斤,这土豆要是能有个六七百斤,他都值得派人,跨过重洋,把这土豆给弄回来。

“土豆的亩产吗?”可楚南一听,却是淡笑了起来。

“土豆的亩产,还算高吧,种植得差的话,亩产两千斤吧,种植得好的话,亩产五千斤吧。”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