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横城和竹海

3天前 作者: 剑如蛟
第379章 横城和竹海

离开了卞下城,杨谦腾云驾雾一路疾行,在当天夜里总算到了地方。

但杨谦不急着从云里落下来,而是站在云上,远眺整个横城以及眼前已经很近的万里竹海。

相比起双庆府府城或者杨谦才离开的卞下城,横城的整个城邑格局都要小得多。

说是一座城,可实际上也就是一个修筑了城墙的大一些的镇子。

里面建筑都很破旧,并且大部分都是石屋为主,这一点跟府城很像,主要原因就是这边有不少青石山,开采方便,而大木却很少,所以石屋更划算。

在城邑周边,依稀可以看到不少围聚的小村落。甚至神念扫荡之下还能发现里面分散的人都不少。

这在别的地方很少见的,即便是府城周边也没几个村落,失去了城墙的守护,普通人在双庆府里可谓九死一生。

这横城有些不一样?

杨谦想起了胡鸣给他提到的一句话:横城是双庆府散修聚拢之地,走单帮的那些人都喜欢聚在这边。

这句话当时杨谦并未在意,如今看来散修不只是喜欢朝这边聚,而是直接把这里当成根据地了。

杨谦用神念扫荡了数城外的村子,的的确确发现了不少普通人,但同时也有数量差不多的修士。

若城里也是如此的话,这座不起眼的横城恐怕就是双庆府内修士最多的一座城邑了。

往前差不多二十余里就开始不见树木只见竹了,并且全是粗如小腿的大竹,一道清晰的分界线表示从那边开始就是万里竹海的地界了。

乍一看,万里竹海与寻常的山林似乎没什么区别,顶多就是名字听上去很大一片而已。

但实际上万里竹海放在整个洪武朝都是极为特殊的一个地方。

首先是这边不知为何并不在仙盟的势力范围内,别说巡天眼了,仙门弟子都极少踏足这边。

其次就是霸占了万里竹海的缠丝洞和飞云谷对于进入万里竹海的旁人一律管杀不管埋,虽不言,但实则将万里竹海视作自己的地盘,等闲不许进去。

这就让万里竹海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传说。

诸如万里竹海里面有宝藏,有遗迹,有什么仙人留下来的大机缘之类的总是在话本小书里面屡见不鲜。即便是如五雷宫那样的仙门,对于万里竹海的了解也一样所知甚少。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万里竹海里面有很多特别的生灵,它们只会生活在竹海里而极少会跑出来。

比如毒虫,比如异兽。

天色慢慢放亮。落在了一座小村子外面,走进村子可以看到不少人已经起来开始忙碌了。

和别的村落那种一家一户的格局不同,横城这边的村落更像是一个装成村子的大驿站。一座一座的房屋或者小院会聚拢相熟的人住一起,但却不是一户人家,吃喝都要靠村子上的食铺供应。

所以虽然一大早,村子里最热闹的地方就是已经开张的食铺了。三三两两需要进城的人都往这边聚拢。

虽说修士可以辟谷。但那需要至少结丹境中后期才可以。并且辟谷并不意味着不需要进食,而是选择进食辟谷丹,减少自己花在吃喝拉撒上的时间,可以更好的潜心修行。

大部分修士即便可以辟谷了也不会这么干。因为食欲本身就是本能的一种,刻意的去更改完全没必要。吃顿饭就让你修为停滞不前了?这不扯淡嘛。

包括杨谦自己,除非必须要抠吃喝拉撒的那点时间,又或者没办法吃饭,不然他还是习惯的一日三餐尽量不落下,有时候心情好点还会加一顿夜宵。

修士最好的一点就是,吃再多,只要自己不想胖那就肯定胖不起来。

“一笼包子,一碗粥,再来两张肉饼。”

“好嘞!您稍等,马上给您送过来!”

杨谦找了一个角落坐下,不在屋里,而是外面搭的棚子,一共摆了足足二十几张桌子,看得出这边吃饭的人不少。

杨谦刚坐下不一会儿,伙计就给他端来东西,看起来还不错,让几日都未进食了杨谦食欲大振。

不过刚才吃了两口,就有人凑了过来,搭桌坐在杨谦身边。而此时尚早,周围明明还有空桌。

杨谦心里好笑,他本就是来摸这边的情况的,没想到还有人比他急。

“小民李三才见过杨大人!”

不等杨谦开口,凑过来搭桌的那人先小声的恭谨拱手一礼,压着声音,脸上一片讨好的神色。

杨谦有些意外,他没想到自己就这么被认出来了,还是在他第一次来的横城。毕竟他到双庆府也没多久,半年都不到。唯一以此大张旗鼓的露面还是不久前在卞下城那次。

“怎么认出我的?”杨谦笑了笑,同样压着声音跟对方聊了起来。神念里,认出他的这人是一个练气境后期,似乎快要突破到结丹境的修士,年纪差不多近五十了。身材中等偏瘦,模样带着几分沧桑,梳着发髻,一身文士袍打扮。

“大人,我昨天才从府城那边回来。您在府城声名赫赫,小民就找人要了您的画像看,所以认得。”

“你是干什么的?”

“小民是挖药的,有时候也帮人做点零散活计。”

“杀人做不做?”

“嘿嘿,大人说笑了,这个小人也没胆子干的。不过要是大人有什么差遣,小人就算上刀山下油锅也绝不皱一下眉头。”

杨谦笑了笑,心里明白对方这话听一听就行了。在双庆府这种地方混的散修会不敢杀人?会一门心思的跟着官面下死力气?

估计找过来是想要找点事做同时捞点好处。

杨谦跟对方聊了聊关于“采药”和“零散活计”的事情,等把桌上的东西吃完,然后就招呼这人跟上。

出了村子,一路进了横城,杨谦像是逛街,边走边问:“李三才,你一般在哪儿接零散的活计?”

“北边的来凤楼,或者南边的茶摊子。”

“都是些什么人在那边找人做事?”

“一般的事情都是各城邑之间的车马行,也有官衙找人充门脸。嘿嘿,有时候也会有一些买卖缺人手会临时组一伙干票大的。

大人,我这些可都是听人说的。”

“嗯,那你可听说过做这一行的一些名人?”

李三才点头道:“那可就多了,不知道大人想知道谁?”

“林家俊,听说过吗?”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