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嘉禾近况和收购准备

24天前 作者: 樟树下一书生
第152章 嘉禾近况和收购准备

第152章 嘉禾近况和收购准备

九月十日,教师节这天,刘周直飞香江。

钟俪芳在机场接到刘周之后,将他送到半岛酒店的总统套房。

在房间里,钟俪芳也给刘周汇报了她来到香江之后的一些情况。

“刘总,你这次过来是准备一举拿下嘉禾吗?”

“有这个想法,还要看看具体情况,你来这里也有几个月了,你是什么看法?”

“我觉得我们可以再等等。”

“说说你的理由。”

钟俪芳顿了顿,组织了一下语言说道:

“我是五月底来到香江,并且立刻开始建仓暗暗收购嘉禾股票。

当时嘉禾的股价堪堪过1港币,都快要退市了。

虽说股价低,但是嘉禾股票的流通性也很低,所以为了保密需要,我们也不敢大规模的扫货。

到现在三个多月的时间,我们才花了不到三千万。

我觉得我们可以再在暗地里收购一些股票,到时候要约收购的话,也能更容易一些。”

“现在嘉禾是什么情况?”刘周接着问道。

“嘉禾总共有三亿两千万股,每股1.3港币,比我们刚入场的时候价格高了一点,总市值4.16亿港币。”

“市值才四亿多?嘉禾现在这么不值钱吗?”

“没错,零二年自从程龙离开之后其股价就大跌,再加上现在香江的电影行情非常差,同时嘉禾已经有将近三年没有出品过一部电影。

所以这几年,嘉禾的股价一直都在跌,跌到现在都已经快跌无可跌了。”

虽然如此,但刘周还是觉得嘉禾的市值太低了。

不说其他,嘉禾不仅在香江,在弯弯已及整个南洋都是有院线资源的。

当初香江房地产非常火热的时候,邹文淮还以嘉禾的名义搞过房地产。

所以香江和弯弯以及南洋的部分影院都是自营的,而且是有产权的。

再加上嘉禾遍布整个亚洲以及漂亮国的强大发行能力,它的价值肯定不止四亿。

面对刘周的这些疑问,钟俪芳说道:

“刘总,嘉禾虽然有自己的影院,但是这些影院不像是以前的戏院都是独立建筑,几乎不能搞开发。

而且现在行情不好,影院基本没什么生意,不少都在亏损。

至于嘉禾强大的发行能力,现在嘉禾连制片能力都没有,发行能力就算再强都没用。

而且现在香江的片子,除了有限几人主演的,其他的在南洋已经没什么市场了。

所以嘉禾空有发行能力,但却没有片子可发行的。”

“原来如此,但是我觉得这对我们来说却正好,我们正缺少发行的能力。”

“没错,我来到香江之后,也对嘉禾进行了详细调查,发现这家公司除了制片不行,其他的底蕴都非常深厚。

而且其实也不是嘉禾制片不行,而是邹文淮退休之后,他的后辈基本无心于影视行业。

只有他的女儿邹重衍体量自己的父亲,勉力维持着嘉禾。

但邹重衍毕竟是外行,根本不懂影视行业的弯弯绕,接连被坑了几次之后,她就趋于保守了,以至于停止了制片业务。”

刘周脸上露出了笑容,说道:

“这么说的话,嘉禾简直就是为我们量身打造的。”

“没错,不过彻底收购嘉禾的话也不容易,零零年的时候寰亚集团的林建岳曾经尝试过去收购嘉禾。

但是却遭到了邹文淮的强势反弹,甚至通过自己的人脉,请来了李超人来充当白武士,最终才没让林建岳得逞。

现在我们收购嘉禾的话,也有很大可能也会遭到邹文淮的反击。

邹文淮虽然退休了,但是他在香江影视行业和商界打拼了几十年,人脉关系不容小觑。

这也是我觉得我们应该在暗地里再收购一部分嘉禾股票的原因。”

刘周听到钟俪芳这话,也不由地陷入沉思。

单单一个邹文淮的话,刘周倒不担心,但是里面还有个李超人的话,任谁都得掂量掂量。

李超人此时的声望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他连续蝉联了几届亚洲首富。

在内地商界,他被很多人尊称为商业教父。

他每到一个地方,当地的四套班子都会齐齐出迎。

这也是为什么他的长江实业能够在内地大肆圈地的。

有时候不是他想圈,是当地人求着他圈。

只是他们没想到,李超人这个亚洲首富,华人之光,居然会那么狠,就让地在那里荒着,坐等升值。

而在香江,李超人的势力更是无孔不入。

他能将自己无法继承家产的小儿子硬生生扶持成香江的十大富豪之一。

可想而知他在香江的影响力!

想在香江这个地方和李超人对上,几乎没有赢的可能。

所以如果这次李超人还会再出手帮邹文淮的话,那刘周来硬的也很难成功将嘉禾拿下。

但是刘周又想到前世,成天收购嘉禾那是顺顺利利,邹文淮甚至是将股份主动卖给了成天。

就是不知道提前了几年,邹文淮心态有没有转变。

“钟总,现在我们手里有多少嘉禾的股份?”

“我们手里有两千六百万股的嘉禾股票,大概占总股本的百分之八。”

“才百分之八?这太少了!”

“这没办法刘总,现在嘉禾的股票很少有人交易,几乎没什么人买。

如果我们大肆买入的话,很容易被人察觉。

所以我们只能慢慢地收购股票,但是尽管这样,嘉禾的股价还是有了细微的上涨。”

“我没有怪你的意思,现在嘉禾的主要股东有哪些?”

“最大的个人股东就是邹文淮,他持有百分之二十一点五的股份,第二大股东是李超人,他持有百分之十二的股份。

第三的是寰亚集团的林建岳,他持有百分之六的股份,当初因为没人接盘,这些股票就砸在手里。

还有几个不足百分之五的个人股东,因为不到举牌线,在不惊动他们的情况下暂时查不到具体是谁,但听说这些人是嘉禾当初的创业元老或者其后代。”

“这么说的话,嘉禾在市面上流通的股票超过百分之五十?”

“没错。”

刘周沉吟了一会说道:

“接下来需要你做三件事。

第一,在两个月内,将我们手里的搜狐股票全部清空。

第二,加大收购嘉禾股票的力度,不要仅仅局限于我们自己,也可以委托其他机构一起收购。

第三,你帮我约一下邹文淮,我准备和他谈谈。”

刘周见钟俪芳欲言又止的模样,接着说道:

“你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说。”

“刘总,我们现在就有一亿两千万的资金,就算是完全收购嘉禾然后退市,也不必卖掉搜狐的所有股票吧?

自从互联网复苏以后,这三家门户网站的股票可是每天都在涨,现在全卖了太不划算了。”

当初刘周花了一百二十万美元,拿下了搜狐百分之五的股份,恰好到举牌线。

但现在,搜狐的股价早已超过八十美元,市值更是重回巅峰,超二十亿美元。

就算按照二十亿美元算,百分之五的股份,那就是一亿美元,折合港币近九亿。

再加上自有资金,资金过十亿了,就算嘉禾翻一倍的溢价,也能完全把它收购下来。

刘周也知道完全卖掉搜狐股份有点不划算,在过两年张超阳拿下京城奥运会独家网络新闻,搜狐的市值一度超过网易和新浪。

那时候的搜狐可是市值过百亿美元的网络巨头。

但钱不是看数字的,而是将钱转化为影响力,那才是财富。

所以现在抛掉搜狐股票来套现收购嘉禾,刘周一点都不觉得可惜。

搜狐的潜力也是最小的,而且这些钱刘周也还有其他作用,他解释道:

“我明白你的意思,如果能够成功收购嘉禾,剩余的资金到时候全给我买新浪的股票。”

“刘总你是不看好搜狐?”

“也不是,而是我更看好新浪和网易,而且现在新浪推出的博客,与我们影视圈似乎有比较紧密的联系。

我想持有更多新浪的股票,加大在新浪的话语权,如果机会合适的话,我准备进入新浪董事会。”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刘周没说,那就是明年的时候,盛大的陈天乔就要对新浪动手了。

那将会是刘周很好的浑水摸鱼的机会。

如果运气好的话,刘周甚至能够趁机入主新浪。

就算无法拿下新浪的主导权,那也不亏,刘周同样可以赚取丰厚的利润。

“我明白了刘总。”

“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还有,就是我们邀请其他机构一起收购嘉禾股票的话,可能很快会被嘉禾董事会察觉。”

“我知道,但是我们也不用太偷偷摸摸,这样速度太慢了!

我就是要打草惊蛇,先看看嘉禾那边的反应。

如果他们反应激烈的话,那我们就要从长计议了,如果反应比较平淡的话,那就暂时停止行动,等我和邹文淮谈过再说。”

“刘总你是觉得邹文淮可能会主动放弃嘉禾的控制权?”

“我不知道,但过了年邹文淮就八十岁了,现在嘉禾又是这个死样子,我不相信他对嘉禾没有感情。

他绝对不忍心看着嘉禾就这样沉沦下去,而我们恰好可以让嘉禾起死回生。

因此我觉得只要邹文淮没有老年痴呆的话,就应该会放手嘉禾。”

“我明白了刘总,我这几天就去帮你约见邹文淮。”

“暂时可以不用这么着急,先等我们把嘉禾的股票增持到百分子十五再说。

虽说我们不怕嘉禾董事会知道有人收购嘉禾股票,但也不要闹得沸沸扬扬的,一个月之内能搞定就行。”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