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周山文学与发展规划

24天前 作者: 樟树下一书生
第131章 周山文学与发展规划

第131章 周山文学与发展规划

2003年八月,刘周将榕树下、奇点中文网以及红袖添香三家网站正式合组成周山文学。

与此同时,刘周也对周山文学的内部架构进行了大规模改组。

刘周担任周山文学总裁,曲河担任副总裁兼榕树下总经理,原榕树下主编李寻欢担任总编辑,安妮宝贝升任主编。

吴文晖担任奇点中文网总经理,他的创业伙伴之一的宝剑锋调任红袖添香担任总经理。

除了人员的调整之外,刘周也将三家网站的开发和维护人员放入到一个部门。

由这个技术部负责三家网站的维护以及后续升级。

为了方便办公,刘周在中关村的一栋大厦重新租了一整层办公室,将周山文学搬到这一起办公。

等这一切都忙完,时间已经来到九月份了。

坐在中关村的总裁办公室,刘周看着外面一直忙忙碌碌的员工,嘴角不由微微翘起。

榕树下这个网站他当然知道,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和《萌芽》还比较类似,算是竞争对手。

自己还不到四十岁,曲河也想再为自己拼一把,去了京城,说不定能见识更广阔的天地。

最后在刘周三番五次的邀请下,曲河最后还是咬咬牙,向杂志主编递交了辞职信。

自己的很多关系人脉以及亲戚朋友都在魔都,去到京城相当于要重新开始。

刘周没有太大的野心,他就想试试自己重生这一回,看能不能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大文娱集团。

虽然一直加薪,但是职务却升的比较慢,毕竟《萌芽》杂志也是一家老牌的杂志,里面的位置同样是一个萝卜一个坑。

曲河是刘周特意邀请过来的。

下午下班之后,刘周叫了曲河去自己家吃饭。

二十年后,刘周希望内地的娱乐圈不仅仅只有企鹅圈和阿狸圈,还要有一个周山圈。

所以在刘周收购榕树下之后,想到的第一个人就是曲河,也在第一时间向他发出邀请。

面对刘周的招揽,曲河也纠结不已。

或许比不上企鹅的大文娱板块,但至少今后也要能与之分庭抗礼。

盛大集团前世提出来的盛大盒子是个非常有前瞻性的计划。

待在《萌芽》杂志还需要一直熬资历,但是去到榕树下,却需要面对新的环境和挑战。

没有人走就不会有位置空出来。

但最后这个计划被企鹅给搞出来了,而且搞得还更好。

成立周山文学是刘周计划的第一步,现在看来是走的非常踏实稳当。

他在《萌芽》一直都是刘周的编辑,而且因为刘周,他在杂志的地位也水涨船高。

更何况,三足鼎立才更稳定。

和曲河相处了这么久,他的能力刘周是非常清楚的。

只是当时陈天乔太着急了,以至于扯到蛋,最后胎死腹中。

所以虽然主编极力挽留,曲河还是背上行囊,踏上了前往京城的列车。

这一段时间,刘周在理顺周山文学的事情,曲河也在理顺榕树下内部的事情。

他在《萌芽》有十多年的工作经历,专业能力是杠杠的,再加上又发掘了刘周这个当红作家,让榕树下的人也都服他。

现在两人的工作都告一段落,自从曲河入职之后,刘周都没有和他好好交流过。

两人也是非常好的朋友,趁此机会,刘周也邀请他到家里做客,顺便谈谈未来公司的一些规划。

当两人来到刘周的别墅家里的时候,桌子上已经摆满了菜肴。

这都是刘周叫曾梨提前定好的。

两人也是有两年多没见了,虽然经常通电话,但是自从刘周不搞签售之后,两人就没见过面了。

但是尽管如此,也丝毫不影响两人的情谊。

在愉快地吃完晚饭之后,刘周也将曲河请到自己的书房。

“曲哥,这次真的非常感谢你能过来帮我,不然这家公司我是真的没人可用,我平时比较忙,没一个自己人放在里面,心里总是不踏实。

现在有曲哥你坐镇周山文学,那我就放心多了,可以心无旁骛地去拍电影了,哈哈!”

“刘周,其实我现在都有点搞不懂你,现在你都这么有钱了,事业也不小,怎么还一直想着当导演拍电影?”

“没办法,这是爱好,也是小时候的梦想,说起来之前我一直拼命搞钱,还就是为了拍电影。”

其实曲河说的也没错,现在还好一点,将来他的身家单单凭借手里的股票就能登上内地的富豪榜。

那时候还一直拍电影,就有点本末倒置了。

所以刘周也准备趁现在多拍两部,今后还是以稳住自己的财富和事业为主,电影可以少拍点。

“算了,你现在是我老板了,我也不敢再说你了,不然你一气之下把我给炒了,那我哭都没哪里哭了。”曲河笑着说道。

刘周也不由跟着笑了起来,说道:

“哪敢啊,说起来多亏了你才让我赚到第一桶金,我有现在的成绩,曲哥你的功劳起码占一半。”

两人寒暄了一会之后,也进入正题。

“曲哥,对榕树下我是抱有很大期待的,所以今后可能也需要你多辛苦。”

“你有什么计划直接和我说,我从魔都来到京城,就是想干一番事业的。”

刘周沉吟了一会说道:

“首先一点,我准备办一本同名的杂志,做月刊,将榕树下网站里比较精品的文章或者小说,在杂志里刊载发行出来。”

“刘周,办杂志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说后续繁杂的工作,单单是这个刊号,就不是民营企业能够拿到的。”

“这我知道,这方面的事情我早就准备好了,我们的杂志可以挂靠在中戏,那边我也已经谈妥了,到时候你去签个合同就行。”

内地对报纸杂志的管制比较严,一般民营企业是不可能也不允许发行报纸杂志的。

后来这个管制放松了很多,允许民营企业以挂靠的方式进入出版和杂志行业,但是报纸同样不允许。

后世很多私人出版社和郭小四自办的杂志以及江南他们搞的九州杂志,都是通过挂靠合法运营的,每年给挂靠单位支付一定的费用就行。

弄一本纸质杂志也是刘周深思熟虑的结果。

现在榕树下的品牌非常的好,不像后世,到了盛大文学手里的时候,不仅编辑和作者流失严重,流量也下滑严重,那个时候甚至已经比不上奇点了。

所以好好的一个品牌就这样给糟蹋了。

现在榕树下近一年虽然在走下坡路,但是所有东西都还在,刘周当然想要将其做大做强。

网络文学虽然越来越普遍,但是在大家心中,还是纸媒更有逼格一点。

未来的文学杂志同样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像《萌芽》就不用说了,还有《读者》、《青年文摘》,都卖的非常火。

就连郭小四办的《岛》系列杂志以及江南几人弄得《九州》杂志,销量都非常不错。

再加上榕树下也具有充足的稿件来源,天时地利人和都具备,刘周不相信《榕树下》杂志办不起来。

“既然最困难的事情你搞定了,那就没问题了。”

“那后续杂志的运营需要你多费点心,我会再给榕树下注资五百万,主要就是用于杂志的成立和发行。”

听到刘周给予这么大的资金支持,曲河笑着说道:

“那我就更有信心将杂志办起来了,榕树下的编辑部门都是精兵强将,他们也完全可以胜任杂志编辑的工作。”

“这方面你自己做主,我不过问。除了杂志以外,我希望能够让榕树下多和中戏还有北影合作。

榕树下有非常多的作品,都适合改编成话剧甚至是电视剧和电影,与这两所院校合作,也能扩大榕树下作品的名气。

今后等我旗下的影视工作室规模大了以后,也会选择一些榕树下的作品改编成电视剧或者电影,全方位运营作品版权。

所以今后我们也需要重视旗下作品的版权管理,要有一套合理的,能够让作者和网站都有收益的版权管理制度。”

曲河也认真地点了点头,说道:

“还有吗?”

“还有一点就是加大和各大出版社的合作,作者们创作作品,肯定也是希望能够出版的,如果我们能够打通这一环节,也能增强对作者的吸引力。”

“我明白了,刘周你这脑子还真是好使,想得这么全面。”

“我这也是这几天瞎捉摸的。”

“你这瞎捉摸都能想出这么优秀的措施方案,那我得羞愧到无地自容了。”

“哈哈,曲哥你就别取笑我了,我不信你会没有什么好的计划。”

“计划倒是有一个,那就是我们可以模仿《萌芽》杂志,他们不是搞了一个新概念作文大赛吗?

我们没有他们那么硬的关系,可以打通那些名校的关系,但是我们可以打造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榕树下原创文学大赛。

只要是你有才你就可以参加,并且将奖金设置地高一点,然后获奖作品除了奖金外,我们榕树下也可以全方位推介获奖作品。

让获奖作者既得名也得利!”

这个方案不错,有很大的搞头,民间可是有很多大神的,他们苦无发表的渠道,我们有自己的网站,大大降低了他们写作的门槛。”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