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咱大清又得回关外了!

8天前 作者: 烽火连城k
第194章 咱大清又得回关外了!

第194章 咱大清又得回关外了!

“好好好!”

“有你们这些好奴才在。”

“本督有望了!大清有望了!”

佟养和见状大喜过望,不禁喜极而泣道:

“待李闯进城后,本督自当设宴款待闯逆。”

“等到一众闯贼酒醉之时。”

“汝等便率本督的督标亲军发难!”

“如此必能尽屠闯逆高层!”

“给我大清创造喘息之机!”

佟总督越说越激动。

似乎是看到李自成等一众闯贼授首,咱大清中兴的场面了

但是杜弘场和贾一选二人心中却是苦笑不已。

人家李自成带着十几万兄弟来到武昌。

他们就这几百人,还在想啥呢!

这武昌的天还能被翻了不成!

一番布置后佟养和自信满满,便长舒了一口气让杜弘场和贾一选二人下去准备了。

“摄政王!请您放心!”

“我一定会杀了闯逆,让我大清得以中兴!”

佟养和躺在摇椅上渐渐地陷入了梦乡之中。

这一刻,他仿佛看到了多尔衮站在他的面前。

竖起了大拇指。

直呼了一句:好奴才!

但是还没等他激动地下跪行礼。

喧闹声由远及近,整个总督衙门顿时乱做了一团!

“不好!”

佟养和如梦初醒,顿时手脚冰凉。

砰的一声!

他卧房内的大门被人一脚踹开。

郝效忠看着自己的上司,两眼放光道:

“来人啊,把造反的佟养和拿下!”

“是!”

一众剪了辫子,光着脑袋的士兵。

将佟养和五花大绑,拖出了房内,拉出了总督衙门。

“郝效忠,你这个王八蛋!”

“本督就算是做鬼也不会放过你!”

佟养和疯狂地挣扎,破口大骂。

然而在一处酒楼上,看着骂街的佟养和。

杜弘场和贾一选二人眼含热泪,跪了下来。

“佟督,奴才对不住您啊!”

这两人重重地磕头。

而后抱在了一起,相拥而泣。

佟养和让他们带着几百名督标亲军在十几万闯军眼皮子底下除逆。

这不是明摆着送死呢?

杜弘场和贾一选不想死。

所以也就只能苦一苦佟养和了!

三月十五日,佟养和试图谋反,被杜弘场、贾一选二人告发。

这位湖广总督被袁宗第下令压赴菜市场斩首。

临死前,佟养和破口大骂,直呼自己是大清忠臣。

最后一口大刀结束了这一切。

第二天,数千艘战船抵达武昌。

李自成带着十万大顺军来到了这座九省通衢的重镇!

袁宗第带着郝效忠、贾三省、张应祥、杜弘场、贾一选等人夹道欢迎。

武昌遂正式宣告光复。

在攻取武昌后,李自成将袁宗第和郝效忠等人的一万多生力军编入大军之中。

只留下数千老弱兵驻守武昌。

而后大顺军继续顺江东下,剑指江西之地。

与此同时。

在李自成东下顺利之时。

刘希尧和刘世俊兄弟的北征行动也进展很快。

刘希尧率四万大军从荆州北上。

建阳、新城等人不战而降。

当阳和荆门又早已经李过收复。

于是大顺军乘胜指扑宜城,并且分兵攻陷了承天府城。

此时此刻,宜城之中并没有什么多少清军。

王光恩的几千能战兵马大多集中在襄阳城中。

剩下的也都留守在他的郧阳老巢中。

面对数万大顺军来袭的情况。

宜城士绅们顿时就陷入了两难之地。

现在满清的包税令已经下到了宜城。

这让城中以张、林两姓为首的士绅们不仅纠结无比。

到底是为了独霸一方,抵抗顺军。

还是举城而降,保住家业呢?

张家家主张元翔和林家家主林浦南一时间皆无法下定主意。

“张兄,你说说你我两家该如何吧。”

“这宜城好不容易等来了甘露,结果闯贼又来了!”

“这到底是什么样的世道啊!”

林浦南唉声叹气道。

大顺军来了,这原本是一件好事。

湖广士绅一向是支持大顺的。

毕竟在左良玉左大帅的大恩大德下。

哪怕是大顺的追赃助饷,湖广士绅咬咬牙也能认了。

这大顺只是要钱。

可左良玉的祸祸兵可是连命都要的啊!

按理来说,现在的大顺就连要钱也收敛起来了。

早已停止了追赃助饷,只需要士绅按时交税并且限制地租即可。

宜城士绅应该无条件喜迎王师才是。

可是架不住满清扰乱市场秩序,打出了包税牌啊!

在包税面前,宜城士绅又如何能够经受得住啊!

张元翔闻言也是唉声叹气不已。

现在的宜城已经成了他和林浦南的天下了。

若是迎了大顺,那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可就要重新被人管了。

但要是不迎大顺,搞不好就是全族诛灭的下场啊!

“我张家的团练编练的怎么样了?”

“能否和闯贼一战!”他迅速开口,询问起了张家新编团练的情况。

“族长老爷。”

“现在我张家已经招募了壮士两千余人。”

“还收集了铁盔甲三十六身,棉甲一百八十七副。”

“鸟枪七十三杆,弓箭三十四张……”

管家一一开口,将张家团练的情况缓缓道来。

听到一半后,张元翔顿时脸色铁青。

“别念啊!”他轻喝一声,而后扭头看向了林浦南。

“林兄,你们林家的团练组织的如何了?”

“和你们张家差不多,也是差不多两千人。”

“但是在装备上,由于时间仓促。”

“我林家团练的盔甲、鸟枪也是十分不足。”

“大多数人只能用木棍和竹枪进行操练。”

林浦南叹气道。

“既然如此……”

张元翔满脸苦涩道:“那咱们还抵抗闯贼干什么?”

“就咱们两家的这点实力,只怕闯军一个回合就打上了宜城。”

“既然如此,也唯有恭迎大顺天兵这一条路可走了。”

林浦南见状,心中颇为不舍。

这迎了大顺天兵,宜城就要恢复旧制了!

三百年了!好不容易等来了包税!

结果一转眼,又要回到从前。

从今往后,宜城仍旧有官府坐镇。

他们林家独霸一方的日子何日才能重新到来啊!

张元翔是打心底里不愿意迎大顺。

可是宜城团练却是这样一副吊样。

要是不迎,在数万闯贼面前。

宜城可是旦夕可破的啊!

所以眼下,也只能行此下策。

迎了大顺了。

“朝廷愚昧啊!”

林浦南闻言仰天长叹道:“若是能够早一年让我林家开办团练。”

“今日在宜城之中,便有数千可用之兵。”

“又何至于在闯贼面前毫无抵抗之力!”

“要是早一年,八旗兵还没灭的时候。”

“多尔衮又哪里会让我们在宜城包税!”

张元翔意味深长地看了林浦南一眼。

随后吩咐道:“打开城门,杀猪宰羊。”

“做好迎接大顺天兵的准备!”

就这样汉江边上的宜城不战而落入大顺军的手中。

刘希尧的兵锋已经逼近襄阳了。

而除了宜城外。

整个江汉平原在大顺军攻破荆州后,几乎都是不战而得。

满清在江汉地区,只有荆州地区的郑四维稍微有点实力。

其余府县的地方驻军皆不堪一击。

满清官军靠不住。

而江汉地区的士绅虽然在包税下,有意抵抗大顺。

但是面对数万大顺军。

他们那些刚刚兴办的团练,显然也是不堪一击的。

既然如此,江汉地区的士绅也只能怀着对包税的想念。

扭扭捏捏又重回了大顺的怀抱了。

在收取宜城后。

刘芳亮统率大军向着鹿门山进军。

大顺军哨骑已经出现在襄阳城周围了。

而刘世俊再拿下承天府后。

除了分出一支五千人的兵马,继续进攻德安府外。

其余的大顺军水路并进。

沿着汉江迅速北上。

准备和刘希尧会师后。

一举合攻襄阳!

时间进入三月下旬。

二十余万大军在西至松潘东抵九江的两千多里战线上。

发起了对满清的全面进攻。

在西线,李过和刘芳亮统率六万大军。

北出秦岭,和吴三桂、姜瓖等部展开了交手。

在中线,刘希尧、刘世俊两路大军北上。

五万大顺军威逼着天下中心——襄阳!

在东线,李自成收取了武昌。

十万大顺军顺江而下,朝着九江发起了冲击。

虽然李自成的重心在江南。

可是由于八旗兵已经大部被灭。

在种种因素下。

这位永昌皇帝直接嚣张地三线进攻。

从陕甘、中原、东南三個方向。

发起了对满清的总攻!

一时间,天下大震!

满清处处告急,令多尔衮不禁焦头烂额起来。

“闯贼!闯贼!闯贼!”

“这李自成难道有百万大军不成!”

“竟然能让吴三桂、王光恩、博洛同时告急!”

睿亲王府上,大病未愈的多尔衮又剧烈地咳嗽起来了。

现在李过出秦岭,刘希尧逼襄阳。

李自成更是御驾亲征,已经快打到九江了。

收山陕之精锐。

剜中原之腹心。

断东南之漕运。

大顺将三大套餐一块给多尔衮安排上来。

这让这位手中已经没什么预备队的皇父摄政王如何不忧、如何不怒、如何不惧啊!

陕甘、中原、江南三大重地。

咱大清现在但凡失去一个便会有亡国之危。

如今却是三大方向皆是告急。

这可让多尔衮如何处理啊!

“皇父摄政王!你切勿焦急!”

“至少在现在,汉将和士绅们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

“吴三桂和姜瓖在陕甘,正在和李过搏杀!”

“王光恩在襄阳,金声桓在南昌,也是在紧锣旗鼓的备战中!”

“李成栋在福建,更是差点抓住了隆武。”

“他把前明余孽尽数驱赶到了海上,保住了福建安宁!”

“江西、江南、闽浙、中原、陕甘、齐鲁等地的士绅亦是在摩拳擦掌!”

“纷纷武装团练,想要保卫咱大清的江山!”

“只要咱大清挺过闯贼的这一波攻势。”

“这天下依旧是咱大清的!”

固山额真谭泰迅速开口,劝慰起了多尔衮道。

多尔衮闻言,这才脸色稍微。

是呀,汉将和士绅们都已经在发力了。

若不是如此,只怕在三大方向上就不是告急。

而是直接崩溃了!

若不是吴三桂和姜瓖力挺大清。

此时此刻李过已经收复了关中。

然后收山陕精兵了。

若不是王光恩还在襄阳抵抗。

刘希尧也已经开始北伐中原,剜中原之腹心了。

而要是金声桓等人没有站队咱大清。

李自成断东南之漕运的目的,也将毫无压力!

谭泰说得对。

李自成果然如同自己所料,没有选择承认永镇和分封。

大清麾下的汉将和士绅们也已经开始发力。

只要顶住闯贼的这一波攻势。

这天下,依旧还是咱大清的!

可是现在的问题却是咱大清要怎么样才能顶住大顺的这一波攻势!

“陕甘、中原、东南!”

“三大方向都被闯贼所威胁。”

“而现在,阿济格和多铎的两路大军尽丧。”

“本王麾下只有济尔哈朗这唯一的一支大军可供机动。”

“三大战略方向,本王又该如何才能尽数守住啊!”

多尔衮攥紧了拳头,苦涩地摇了摇头。

的确,只要抗住大顺军的这一波攻势。

他便有机会重建满清的八旗兵。

而地方上的汉将和士绅的实力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强。

但是此时此刻。

这位皇父摄政王手中却只有济尔哈朗这唯一的一支战略预备队可以使用。

这支以三王兵为核心的三万大军。

若是投入到陕甘方向,那么在李过面前的确可以保住陕甘。

可是这样一来,中原和江南就保不住了!

同样的道理,若是将其投入到襄阳。

中原方向是保住了。

但陕甘和江南又该怎么办?

要是投入到江南方向。

陕甘和中原又将不保!

满清现在是四面漏风。

从江南的脑袋到陕甘的屁股。

多尔衮是顾头不顾腚,顾腚不顾头啊!

“保首则尾溃,保尾则首溃,保腹则首尾皆溃!”

“难啊!难啊!”

“我这个皇父摄政王怎么就这么难啊!”

多尔衮趴在病床上,哀嚎不已。

要是事态再这样发展下去。

他在关内兜兜转转这么久。

咱大清又得回关外去了!

然而就在此时。

刚刚从陕甘返回的亲信刚林却咬牙开口道:“皇父摄政王,咱大清还有一支兵马能用!”

“什么!”

多尔衮闻言顿时心中一惊,连道:“快快快!”

“快跟本王说说,咱大清在哪里还有兵马可用!”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