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好心有好报的口罩生意

6天前 作者: 黑白肉
第300章 好心有好报的口罩生意

第300章 好心有好报的口罩生意

王援朝在羊城只呆了几天,便回了香江。

他提醒了两个哥哥两个妹妹都要注意最近流行的感冒,给几人送了一些口罩,一些保安堂配制的感冒药颗粒。

特别是展会,人流拥挤,来源复杂,好心让大家来涨涨见识,可别中招了。两个哥哥一个妹妹都不需要他亲自带,他也懒得带,对他们新鲜的展会,对他来说如鸡肋,食之无味。

有这個时间陪陪郑娟你侬我侬多好。

特别是郑娟和家人,就在羊城,必须得小心。他第一次过来的时候,就把药材都给郑娟准备好了,反正她弟弟郑光明、苏迟也略通医术。

本来准备先带郑娟的两个瞎子弟弟去香江的,但香江现在流感肆虐,还是算了吧。

就这么几天,大哥要的药材都对接好了,这样以后大哥来这边,理由也很充分。

等大哥熟悉了这条线路,他就可以把郑娟一家都带去香江了。以后大哥来当这个信使好了。

郑娟这么听话的姑娘,留在这边就太浪费了。

虽然郑娟从来没问过,诸如:

“援朝哥,你什么时候要了我?”

“援朝哥,你会不会不要我?”

“援朝哥,你会带我去香江么?”这类王援朝有肯定答案,但郑娟却一无所知的问题。

郑娟越是乖巧、听话、体贴,王援朝越是心疼,觉得这就是自己的双儿!

当然,还有另一个乖巧、听话、聪慧、机灵的小妹,王利。

他又给小妹一曲新作,让她背的烂熟了,才将原稿收回,丢进了空间。

有过《我爱首都红城门》“创作经验”的王利,对于此次作品的“创作历程”,也算是一回生二回熟了。

她得抓紧时间,走南闯北,赶在圣日之前,完成“创作”素材的积攒,然后爆发出硕果。

这个事,大哥二哥都不知道,他们只晓得喝酒、吹牛,喝多了鬼知道发生什么事。

王利不得不感叹,三哥心思缜密到如此地步,她也不能给三哥丢脸。

她也暗下决心,好好表现,以后好好照顾内地的三嫂们,算是报答三哥的鼎力支持了。

……

香江,保安堂,人头攒动,一如既往,已经持续有半年了。

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带着口罩,屋子里一股石灰水、消毒水和酒精喷雾的味道。

不是谁都有钱去医院看病,也不是谁都舍得去医院看病,更不用说医院那边死掉的人很多,口口相传之下,那么,来保安堂抓几幅中药,就十分物美价廉了。

别的不说,王援朝旗下的口罩厂,口罩生产供不应求,很多经销商和大客户,都是直接在工厂门口蹲点拉货的。

一来报纸和电台的宣传,二来大家或者周边人的实际经验,口罩确实大大降低了感染风险。

原时空,有统计的,感染了50万左右,没进入统计的,就更多了,是吧?

香江三百七八十万人,这个比例很恐怖!

口罩这玩意,不是大家想生产就能生产的。

一来没有熔喷布,二来从国外进口,先不说外面也是供不应求,单单时间上,起码得两三个月,谁特么的那么早就像王援朝开始布置?因为国外也进入了流感肆虐的高峰期,有的地方死的人比香江还多!

他们甚至把这个流感叫做“香江流感”啊!因为最早就是从香江开始流传出来的。

所以王援朝的口罩厂,只此一家,别无分号,价格也是越来越高,跟进口产品比,还贵了呐。

王援朝设计的口罩,比进口货更好用啊。

别的不说,就那个鼻贴,轻轻一捏,贴合鼻翼,防护效果肉眼可见的比外国货还要好啊!

反正穷人用不起,而有钱人不差钱。

谁要是送人几幅口罩,那可真是十分拿得出手的礼物了!

在黑市,口罩几乎1块钱1个!就这样,还供不应求。

王援朝的职工们有的甚至舍不得用,拿出去倒卖,逼的各个公司不得不每天一早回收旧口罩,再分发新口罩。

没口罩不能上班开工,如此大大扼制了流向黑市的口罩。

各个车间都有人来回巡视,一旦发现哪个工人状态不对,立马拉去测量体温。

开始王援朝只是准备给职工的福利,结果这会还能额外大赚,真是,好心有好报啊!

意外的很。

他定期给亲友、核心伙伴送口罩,每次送的数量不多,一来口罩确实珍惜,二来不畏病毒,在当下人人自危的香江,更显得真诚可贵。

他隐约知道身体的特异之处,仗着有现代感冒消炎药,和师公马二琴以及擅长瘟病的赵昭琴在,之前就经常带着过期的口罩往病人堆里跑,一直都没感染过。

可能也不是没感染过,他记得也有难受过一会,但想继续观察确认一下,都轮不到吃药,优秀的身体素质,已经让人自行康复了。

王援朝这招,收获了不少好感,以及生意。

老大腿周家,自不必说。

旗下公司众多,一统计,真发现好几十例病亡。

周家名下工人员工得有万把人规模,这个比例很吓人的。

周家于是也大量采购口罩,还向东华三院等医疗慈善机构赠送了大批口罩,周家有钱,也不差这点口罩钱,也想落个济世救人的好名声。

东亚银行的李家,恒生银行的何家、林家、利家等等股东和经理人,莫不如是。

又比如九龙巴士董事局主席邓肇坚爵士,觉得王源潮这个小友确实很够意思,便市价从王援朝的口罩公司订购了一批口罩,给旗下巴士司机和售票员使用。

必须得市价,不市价就不是感谢人家王源潮小友,而是抢劫了,谁都知道现在口罩供不应求。反正公司的钱,又不用他一人掏腰包。

公交公司确实是人员密集场所,比那些银行人员更密集,已经有不少司机和售票员感冒甚至去世了。

如此种种,导致原本为王援朝旗下员工生产口罩的生产线,不得不继续扩充产能,并实施三班倒。

如此,还不够,王援朝甚至把柴湾大厦空出来的楼层都拿来出租,欢迎大家来生产口罩。

他的熔喷布产能是足够的,但他不会对外售卖的,港府当局都没来管过这事,他做什么好人?垄断不香么?

给那些大大小小的老板们留一点差价,那些老板还要感谢他王援朝给了大家一口饭吃!

还能给各大友好机构(主要是警局、马会、学校)适量赠送,这个时候就显得尤其珍贵。

又能赚人情,又能赚房租,还能赚原料钱,还为社会提供了大量合格的口罩。

多赢到发麻啊!

娄晓娥就十分听王援朝的话,也可能是担心儿子王晓,严格按照王援朝的防疫说明来执行:

出门必带口罩,儿子尽量也不带出去人多的地方,还叮嘱父母及家里的帮佣特别注意防疫安全,每个人每天一早一晚都要测量两次体温,就是要防患未然。

柳家也不必多说,既是丈人家又是单位下属,也是严格执行到位,不管是广播电台还是报社,都能接触到大量的病例数据信息,怵目惊心,实在不敢有一丝不小心。

陈雪茹也很听话,门店内的店员都戴口罩服务客户,还给老客户和新成交的客户赠送口罩!她从王援朝这拿口罩,量大管饱。

乐蒂就不行了,她很拼,然后拍电影也没法戴口罩啊,然后就很不幸的中招了。

王援朝知道消息的时候,她已经躺在医院好几天,看起来都要奄奄一息了。

王援朝直接冲进了圣玛丽医院。

看到昔日丽人,数日不见,居然如此干枯憔悴,心疼难过不已。

他一把抓住了乐蒂干枯的手,手心滚烫,一摸脑袋,更是如此。

然后才想起来自己也是国手大医,便连忙深呼吸平复了一下心情,开始把脉起来。

他这么一折腾,乐蒂也醒过来了,睁开了虚弱的眼睛,才发现是王援朝,挣扎道:

“你,带口罩。”

继而似乎想起来什么,试图以手捂脸,未果,别过了脑袋。

她连抬手的力气都没有了。

王援朝摸出对乙酰氨基酚退烧药和阿奇霉素抗生素,将她半扶起来,就着旁边的白开水,道:

“来,吃药。”

乐蒂愣了愣,木然的张嘴,艰难的吞咽吃药。

缓了一会,王援朝道:

“我带你去我的药局治病,跟不跟我去?”

乐蒂的病情十分严重,可谓病入膏肓。倒不是担心自己一个人看不保险,王援朝手头的西药有限,只能做救急之用,更多中医治疗,自然在保安堂才更合适。

乐蒂知道王援朝有开了一间保安堂,也知道自己的病情严重,也知道医院死了不少人,她甚至都不让哥哥嫂子带女儿来看望她!害怕女儿也感染了病毒!

但指望医院的护工么,实话讲,护工压根忙不过来。

因为她说话声音小,王援朝便凑耳来听,她怕他被自己感染了,于是尽量努力大声道:

“我怕是治不好了……”

王援朝只是目光炯炯的盯着她,重复了一遍:

“跟不跟我去?”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