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多尔衮的末日!

11天前 作者: 炖烂的肉汤
第23章 多尔衮的末日!

第23章 多尔衮的末日!

雪花纷飞,瞭望远处的荒野,一片苍凉寂寞,除了风声刮起的呼啸,再无其他声息。

一层层冰霜砸在地上,带出来一层层的刺痕,随处倒伏的马尸和人的手脚。

两个时辰之前的混战,仅仅持续了半个时辰不到,便已经分出胜负。

满清鞑子压根就没有看来的到底有多少人,只是看到明军的旗帜,便已经开始逃跑。

这也使得李定国一连追杀了十几里,到处都是鞑子尸体,就这么倒在荒野之上,埋进雪中。

而这一战,李定国的部下也有三十六人受伤,李定国让另外六十号正常兵勇,押送多尔衮的嫔妃回盛京,而他自己则是继续带着人追击。

“大伙儿都过来,一起研究一下接下来下一步怎么走。”李定国深吸了一口气,将一块番薯干塞进自己嘴里一边嚼着,一边说道。

“这条路既然刚林走了,那多尔衮大概率便会走另外一条路。”

众人点头,其中一个参将忍不住问道:“将军,与其在路上去追,不如直接去满清的祖地等着。”

“祖地?!”李定国目光灼热若虹。

是啊,与其在路上去堵,不如去满清的祖地,费阿拉去等着,多尔衮逃离盛京,他最可能前往的便是此地。

因为赫图阿拉如今被岳託给占着。

如今的岳託被多尔衮列为叛徒,大概率不会与之妥协。

费阿拉,东依鸡鸣山,西偎烟筒山,位置在苏克素护河支流加哈河与首里口河之间的三角形河谷平原的台地上。

努尔哈赤在费阿拉居住了16年,在这里他统一了建州女真,吞并哈达部落。

相比赫图阿拉,虽然资源少了一些,但费阿拉周围的小部落众多,可以更好的补充兵源。

……

相比盛京之战,战役更大的意义及变化在于大明各地。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陛下,万岁……”

朝堂之上,满堂朝臣跪倒在地,呼声震颤天地。

随着《大明时报》在各地的宣发,一时之间,大明各地所有的总督、巡抚之前抵触廉政司入驻的奏疏如猛地拽住了缰绳。

猛地停了下来,漠南蒙古和朝鲜在大明的使臣也不约而同地递交朝拜的奏疏,希望面见大明皇帝陛下。

就连额哲等漠南蒙古诸旗主也全都递交贺喜的奏疏。

各地天灾频仍、流寇难平、边饷匮乏、吏治紊乱等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各地的官员也一窝蜂地开始向朝中递交奏疏表明自己的立场。

而在此之前,皇帝将这些问题抛出来的时候,大明的朝臣却极尽应付。

除此之外,还有皮岛,尚可喜的奏疏也紧随而至,态度之谦卑,言辞之恳切,奏疏上丝毫不吝啬赞美和奉承之意。

朱常淦再一次对内阁进行了大改组。

他先是在此之前把户部尚书毕自严和兵部尚书杨嗣昌给免了阁职。

这样内阁之中便彻底铲除了坐师制度滋生出来的利益集团。

不仅如此,内阁人数也降了下来,除此之外,朱常淦再次出题考试,让吏部等衙门走了一趟会推的形式,抬许赐复和李邦华入阁。

而这次,满朝文武没有一个再站出来反对。

“既然众卿无异议,那便退朝吧!”朱常淦看着朝中众臣,一直以来,大明的内阁成员大多是词臣出身。

对于大明各部门的实务却是贫乏的未必比农民强,所谓的顾问辅佐,都是屁话。

而大明需要的是有实际工作经验又通达干练的大臣集中在内阁里,形成一個通晓六部公务,有实效的班子。

……

而更大的意义在于东南,郑芝龙第一次送来贺表以及奏疏,他表示愿意将自己的儿子郑成功送入大明的京都来学习。

“很识趣嘛!”朱常淦不由笑道。

所谓的前来大明学习是假,送质子入京是真,看来满清的失利,让他真切的感受到了大明的强大。

生怕大明腾出手来,将他给直接归拢了。

“传朕的旨意,东南水师的舰船,拨三分之一给登莱水师,另朕欲建松江水师,问他是否愿意前往?”

“是,皇爷!”王承恩领旨出去。

一切朝着自己预想的方向,这让朱常淦突然有些寥寥之感,就在这时候,周皇后走了进来。

“陛下,刚才御医来过,陈妃有身孕了。”

“哦?”朱常淦猛然起身,脸色大喜,陈圆圆竟然真的中了?

“走,随朕去看看。“

……

辽东,一只庞大的白色人马在雪地中行进着,四足崎岖的踏在积雪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

无论是战马还是人员,全都因为雪地的覆盖而布满了霜花,看起来十分壮观。

人马行进的位置是一片深邃的森林,林中的树木缀满了雪,在鹅毛般的雪花衬托下显得格外清冷幽静。

雪地上没有留下丝毫的踪迹,随着人马的行进,周围一片宁静,只有风声和人的呼吸声和马的唏律声。

人马在森林中穿行,这时雪花开始变得更加猛烈,野兽们也不时发出嘹亮的吼声,它们躲藏在了雪地深处,似乎等待着猎物的到来。

满清八旗兵却是极度的谨慎,他们偶尔还会停下脚步仔细嗅嗅,仿佛在感知着周围的气息。

满人血管里燃烧着猎人的血,自打他们进入林子,那股子被打崩的自信再次浮现在脸上。

“皇上,再往前就是祖地了。”

“到了吗?”多尔衮嘴唇干裂冒泡,看着天上掉下来的一片片红色的雪花,“我等愧对祖宗,愧对太祖啊!”

直到现在,他依然无法相信,大明为何会一下子变的如此强盛?

“他朱由检难道是妖精吗?”

将时针拨回到去岁,明明大清的入关已经让明廷的形势变的不能再坏。

明廷西北局势也已经彻底溃烂,无可挽回。

就连朱家的祖坟都被张献忠给挖了出来,而清兵的入关更是让杨嗣昌、孙传庭、卢象升等人十余年的努力全都付之一炬。

可……为何明军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就形成了五大营的兵力和战力?

“入城吧!”

随着一声声呼喊,大队人马

“等等,皇上不可……”一个满清甲喇章京将地上的浮雪扒拉开,眼珠子猛地暴突而出,“马蹄印?!”

……

ps:感谢书友们的票票!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