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势变

1个月前 作者: 乐子树舍
第170章 势变

还有三天就是冬至,有了一箩筐铜钱,王书颜做的第一件事是給药厂的工人发工钱。

马车一到药厂,工人们听到动静神色皆是兴奋。

因为沈秀才说今日会发工钱,颜姐儿已经出去兑换铜板了。

王书颜的身影一到工厂,林水生和阿勇已经扛着一箩筐工钱下来。

大牛最厚脸皮,眼尖看到那一箩筐铜板,大声问:“颜姐儿,今日是不是可以领工钱了?”

王书颜点头一笑:“对!大家等着。”

所有人尖叫出声,乐坏了。

大方药厂开到现在,这是大家伙第一次拿整月工钱,上一个月要扣押半个月,所以只拿到七天的工钱。

从大方药厂到大方烧炭房,工人百人出。沈确让十个人一列到办公房排队,在他工钱账薄上按下红印后,就能拿走工钱。

有人是管事有人是杂工,有女工有男工,因此每个人的工钱都不一样。

因为有加班,又是按半天算,平均每人都多了八十文的工钱。

当然,工钱最高的自然是沈确,其次就是几个管事。

林水生笑得很开心,他的工钱居然近二两呢,这下可以給姥姥买点厚实的袄衫了。

刘金花和刘有田的工钱一样,知道林水生也当了管事后都好奇问他。

林水生如实交代,两人听完有些酸,不过一想到烧炭很脏很累,又心理平衡一些了。

这个收获是他们意想不到的,都把他们搞得想多加班了。

等全部发完,王书颜笑道:“大雪天还让大家过来上工,真是过意不去,药厂还有一个月停工,请大家再辛苦忍耐一个月,到时候我会把工钱都給大家全部结清的。”

所有人都是一脸欢喜。

刘金花:“颜姐儿,不辛苦,能挣到钱大家伙都开心。”

有工人激动道:“是啊颜姐儿,别人猫冬我们还能挣钱,还有啥不满意的,他们若是知道,肯定羡慕死我们了。”

“都快冬至了,发了工钱明日就去买点吃穿的。”李大夫笑呵呵的走来,知道今天是发钱日,他和周颂卿也赶过来凑热闹。

现场的气氛不错,大家都是享受收获劳动成果的喜悦中。

王书颜一听,立马放话:“那就放假三天吧,冬至过后再来。”

发完工钱头几天都是想花钱的亢奋期,还是放人比较人道。

也可以只放一天,但是吧,这大冬天的,路不好走,多放两天人家到镇上采买才比较宽裕,不会紧巴巴的。

村长却急道:“一天就够了,放那么多天做什么。”三天就少了六十文,想想他都肉疼。

是的,工钱按天数。

周颂卿蹙眉:“让李老和颜姐儿安排就行,你多嘴什么劲。”

村长:“行行行,算我话多。”

前段时间因为下雪药厂停工三天,全村就属村长最着急,亲自过来王家一趟,意思就是这雪不停但大家伙是每天都要吃饭的,应该先把药厂的订单做完再停工。

“这是大家伙的意思,在家里猫冬又不能挣钱,还不如上工去。”

村长这样一说,王书颜当然没有意见,她巴不得药厂正常运转,纯属是因为天太冷,怕大家不愿意在冬天干活。

原来,是她想多了,在挣钱和猫冬面前,大家都选择挣钱。

收到工钱的村民眼里全是钱钱钱,赶紧表态不用放假,连冬至都不用放,在厂里吃饺子就行了。

苏大娘脸一垮,气笑道:“去去去,冬至那天才不要上工。”

现场说说笑笑,有些人想休沐一天,有些人想休沐两天,有些人則是不愿意放假。

最后王书颜把难题扔給沈确。

沈确心领神会,笑得极好看:“休沐三天。”你们不想休沐他想啊,谁都别想耽误他休沐。

一时之间,有人欢喜有人愁。

回到王家,她还得继续发钱。

段影和飞离领章九临多少工钱不知道,然当时她让一群暗卫开荒伐木时是有提到工钱,所以,工钱必须发。

王书颜懒得折腾,直接算好总账塞一大袋給段离,让他们自个发下去。

开玩笑,那么多人她如果都要一个一个派发,今天她就虚度了。

她每天也忙着呢,天天在李大夫医馆忙着调配‘玉齿粉’折腾‘柳记好物’的一千份订单,都另请林木匠三房头猫冬在家里給他们赶制牙刷的地步了。

苏桂花也是闲不住的,一心想挣钱,每天带着几个针线好的好姐妹过来王家缝制月事带。

里面塞的是王书颜跟奉记订的丝棉,一件月事带配三个内芯棉,三个艾灰内芯棉,三个药灰棉,使用顺序都是按前中后,这样组合可以调节宫寒。

月事带一般都是自个做,但是权贵的小姐们却架不住柳记好物的月事带好看,样式也特别,竟可以全方位裹着,不用怕侧漏,再加上上面被王书颜做了植物花卉的拓染,又秀致又独特,小姐们看着都喜欢。

现在下雪,植物拓染很麻烦,所以有些改成绣花,这活則丢給张氏,也是人家的擅长。

张氏在家里闲着没事就在房里绣,因为是月事带,也不好如此招摇。

奉乐行和多笋則是负责封盒,根据客人的订单内容,装盒封好,統一归类。

只要有订单完成的,王书颜第二天就会亲自送上门,抬高服务质量。

国通候几个妇人看着王书颜亲自送来的精致小玩意,都啧啧称奇,喜不自胜。

“这个叫牙刷?”

“这个这么薄软如绸,真能代替手纸?”

“这个玉齿粉咸咸的。”

“唉呀,这月事带好别致啊……”

王书颜給她们笑咪咪的泡着时令茶,一一解释用途,再趁人家高兴的时候,把季萧那一沓信件拿出来。

送过去的对方都是在各洲各县,京都只有一封,就是孙太傅。

事关京都动态,此等大事邱氏没有推脱,直接派得力的章家军日夜奔腾送往。

村路的堆雪每天都用马车铲平,所以虽然下雪,村长和周颂卿咨询过黎山长后,义学堂可以正常授学,跟之前一样,上五天休沐两天。

元正每天负责喊醒赖床的二郞三郞,王书颜則每天驾着马车送他们上学堂顺道铲雪,一路卷起雪浪到学堂,把村里的小孩子都羡慕坏了。

去了一段时间学堂,二郞三郞回来第一件事就是吱吱喳喳的分享夫子教了什么,以及他们最喜欢谁,最讨厌谁,小孩子的世界也是有意思的江湖。

冬雪天一天就要烧不少炭,村里的炭除了自己有烧着备的,都跟‘大方烧炭房’买,十文钱一斤的夏价炭,村里人谁都买得起。

王书颜风雪无阻的出来吆喝卖炭兼送‘柳记好物’的货上门。

不过才几日,通州县的炭铺生意都被骂炭价太高。

镇上的几间炭铺掌柜觉得突然过来吆喝卖炭的人坏了规矩,一开始不降反涨,因为雪一直下,不烧炭就等着冻死,有些买不到的也只得去炭铺买。

但不降的结果是,人家一来吆喝卖得更快,或多或少影响了炭铺的收益。

无奈之下,炭价逐渐从四十文一斤降到二十文一斤。

价格一降,人家又不来了,稍稍抬价,人家就来吆喝,把炭铺掌柜们气得牙痒痒。

随着炭价一跌,粮价不知不觉间竟水涨船高,连连下雪,粮价也从十文钱一斤涨到了二十五一斤。

边境

章九临看着先后送到的三封公文,两封是京都的,一封是赵谦托梁上士捎回来的公文。

荣王已被岳羲擒住,三皇子还有勾结的嫌疑被软禁,四皇子还真是沉得住气,装傻充愣观虎斗竟真得了渔瓮之利。

现在文武百官已经起奏让奄奄一息的未帝传位給在皇陵守孝的四皇子。

而孙太傅有意让他送元正回京都。

通州县暂时保住了,但大未还是前途未卜。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