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效果虽好,就是臭

1个月前 作者: 乐子树舍
第57章 效果虽好,就是臭

第57章 效果虽好,就是臭

四位妇人喝了药后睡一觉都说病有好转,也不会想要如厕,除了本身身体因长期劳作略显虚弱,脾胃方面的问题算是控制了。

李大夫的病人五个男子喝完药后都有明显好转,但有一位胸闷干呕未全消,有一位头疼尚存,见此,李大夫只得帮他们扎针。

对比其他八位大夫开的方子从昨天到现在虽然奏效,症状的减轻程度与他们对比起来明显绵软微薄,不是没效果,就是有点慢。

药方起效,最高兴的就是赵谦了,心里都已经琢磨着要让大夫全部换方了。

赵谦的想法一跟王书颜说出来,她立马拒绝:“他们并非没有效果,只是不敢下重了,有些大夫谨慎,都是逐一调方的。”

医学一沾都是要沉浸十几年的功底后才敢接诊,这里有一部份人是不再对科举抱有希望才愿意从医的,别看年纪不小,大多都是经验和理论知识不成正比的阶段。

再加上同行本就相轻,一般大夫的脾气多古怪,否定他的方子就是否定他的医术,容易起争执。

李老爹一生行医,经验自不必说,再加上人家那岁数摆着又德高望重,人家多少会敬重一些,就算要统一方子,也得是按照他的才合规矩,如此才不会觉得受辱。

总之就是告诉赵谦,别把行医之人的脾气想得太好,大部份都是傲慢又脾气大的。

又告诉赵谦:“这些大夫,不管是不是为了那十两,都是做到了挺身而出,我们面上都是要敬重的。”

赵谦听完也觉有理,确实,虽然治疗的效果赶不上传染的,但是所治之人确是在慢慢好转。

王书颜自知自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获利,并不觉得人家的医术就不好,倘若人家请教,她也会敞开胸怀分享老祖宗流传下来的宝贵经验。

敢揭医榜的都是对自己的医术比较自信的,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道理自然也会明白,所以发现李大夫和王书颜开的方子有奇效,每个人都前来虚心请教。

李大夫拂须娓娓道明:“长处山岭瘴气症见寒甚热微,或但寒不热,呕吐腹泻,苔白厚腻者可用温药散寒袪湿,也可以芳香化湿,主要就是辟秽化浊,和悦脾而治之。

因此,表里同治而以除湿治里为主,脾胃同调而以升清降浊为要。”

王书颜迎上八位大夫的期待目光,简言扼要:“正是。”

八位大夫:“……”真能捡漏,都等着别人说完。

都是经验人士,一点就通,然而每人情况不同,那方子思路虽然可以一样,却不能完成照搬,除了君味不变,其它的都会根据病人的情况调整。

陈大夫对王书颜没多少透露而有些不满,面上却不显的虚心问:“可否问一下王姑娘为妇人敷‘神阙’穴的药为何物?”

王书颜也不藏着掖着:“五倍子。”

众大夫这才恍然大悟,其中一大夫道:“对,五倍子有涩肠止泻之功,王姑娘与醋相调,可以提高收涩之力,令其止泻,真真是妙啊。”

大夫们因救疾会医,偶有收获,不管内心是否真心诚服,大部份的大夫面上至少是客气的。

金大夫听完王书颜的话隐显不屑,语气略带傲慢:“可否问王姑娘师承哪个医家?”语气是长辈问晚辈后生的姿态。

李大夫阅人无数,自然看出他语气的不服,正要说什么,便听王书颜眉眼恭顺道:“我幼时病重家离一老郞中医馆较近,我这人闲不住便常叨扰他。那老郞中见我识字记性不错,便常给我讲些医道医经,今日和李老过来便斗胆拿来一试。”

李大夫嘴角抽抽:睨她一眼,人家问的避重就轻,夸起自己倒是不害臊。

没有听到什么名医世家,那位金大夫听完内心冷嗤,也觉得对方一点都不谦逊,面上隐显不耐,道了声‘原来如此’便转身走了。

其他大夫此时看向王书颜的表情有些微妙,对李大夫作揖后,也走了。

李大夫侧耳对王书颜解释道:“他是十里镇的金大夫,其它人有些是北镇和五里镇的,有些我没见过不知道,你跟他们打交道表面功夫就行了,你的方法再好,他们也不一定心服,都是客套话。”

主要是一个小姑娘师出无名,一般大夫都会斟酌一下,哪怕看到效果也会觉得是你运气好。

李大夫从刚刚几个人的交谈中就能从他们的言谈眼色语气听出多少诚服,虽然有,但不多。

在那丫头说出自己并没有正经跟名师名医后,那脸上的表情轻漫就显露遗,跟听完自己的话后的表情全然不同。

王书颜心里门儿清,朝他莞尔一笑:“明白了。”

大夫们交流完心得医诊思路大调整,改方抓药熬药的忙碌着,直到赵谦把干粮命人分发到他们手上,才得空歇息。

人多力量好办事,王书颜将自己负责的病号诊治完,便对赵谦道:“赵大哥,里面的人虽然控制了,可是还未害病的人更要预防,不如,我煮一大锅药汤,你让他们每人喝一碗,这天气时而阴雨时而烈火骄阳,别说这里的流犯,就是普通老百姓也是会中招的。”

中医最大的精髓与高明是在治未病,而不是病来了才管。

赵谦闻言也觉有理:“就依你说的办。”接着就催人把灶台涮干净。

王书颜将自己的想法告诉李大夫,正好与他老人家的心思想一处去了,两人便和大夫们商议后,他们负责防护,其余的大夫负责救治害病的,彼此分工合作。

王书颜和李大夫各自开了一个方子,李大夫细细斟酌,最后选择用王书颜开的预防方子。

两人思路一样,君药选择却不同,都是选择芳香化湿的,李大夫选择用‘砂仁’,而王书颜选的是‘藿香’,都是温药,但君药不同效果也会不同。

两人抓好药在锅里熬制的时候,李大夫忍不住吐槽:“你那方子不错,就是有点臭。”

王书颜不以为然:“药要那么好喝干嘛,又不是喝补汤。”

她这药方是经历了无数岁月在诸多名方中脱颖而出的,在末世有流疫期间也是家家户户日常的看门药,可受欢迎着呢。

赵谦想进来帮忙,呆了没一会儿,整个人被药熏得神清气爽的出去,呆不住,实在呆不住!

扭头安排人摆好桌子,等着药熬好给流犯发药汤。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