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马上假期了

9天前 作者: 我被风吹走了
第254章 马上假期了

第254章 马上假期了

“我也后悔晚生了好多年呢,哈哈。”

大家有说有笑的把准备好的绳子之类的捆到野猪身上,然后大家一块抬着兴高采烈,有说有笑的下山去了。

“抓到野猪了,抓到野猪了,今天吃肉,今天吃肉。”

还没进村子,一帮已经冻得满脸通红,却舍不得走的娃娃们吆喝起来。

“收获这么多啊,以前怎么就打不到这些畜生呢?”

村长得到消息也出来了。

“别说了,咱们的方法不对,还是多亏了小王大侠的办法,咱们才打到的,要不然还是白搭,今天咱们可以痛快的好好的吃一顿了。”

“不愧是能赤手空拳打死老虎的人,抓个野猪都与众不同,怎么样,你们学会了人家小王大侠的方法了吗?”

村长关切的问到,主要是这野猪不是一群啊,还有很多呢,不但有野猪,还有狼之类的。

“学会了,人家都教我们了,村长叔啊,打野猪就跟咱们以前打鬼子差不多,还是要劲往一处使,采取合围啊,咱们以前都是单打独斗,硬撵着这东西跑,咱再能跑,也跑不过它啊,就是笨啊,咋就忘了咱们的老本行呢。”

刘队长在一边跟村长小声的嘀咕着,说着打野猪,抓兔子的心得。

“还是没转过弯来啊,以前咱们哪知道这些啊,鬼子好歹属于人类,没想到现在看看也跟畜生没两样。”

野猪的到来,所有人都是兴奋的,他们村今年还没吃到过几次猪肉呢,哪怕这是野猪肉,一股子骚味也不在乎,肉啊,那可是好东西,这时候也就过年的时候,村子里才能杀只猪尝尝肉味,其他的都是任物猪,是要上交的,就这猪还是瘦吧拉吉的,人都吃不饱,还喂猪呢,顶多让村里的猪倌们去放猪吃点草就不错了,粮食那是没有的。

村里的杀猪匠,厨子之类的早就在打麦场等待已久了,冒着呼呼刮的西北风也抵挡不住猪肉的诱惑啊,全村老少齐上阵,都在围观着呢。

大家都围着看热闹,王洛也不例外,本来他是被邀请到家里喝水,但他喜欢这个热闹的场景,这样的集体生活在后世是没有的,大家都是自己顾自己,一切都是朝钱看,没那么多的闲暇时间顾着别人,所以就想围着看看,也就是他没有相机,有相机的话照下来在后世也能回忆一下。

王洛抽着烟,拿着个大茶缸子吸溜着热水,在看杀猪匠杀猪。

“刘队长,这杀猪匠是你们村专门杀猪的?一般人可干不了这个活啊。”

王洛没话找话的问了起来,反正在京城,杀猪的都是专门的人杀猪,自己院子里傻柱那也是厨子,杀個猪,宰个羊是没问题的。

“不是,我们这哪有专门杀猪的啊,那还不饿死了,这杀猪匠以前也是民兵,后来年纪大了,就下来了,平时也是在家种地,就是胆子大,刀法不错,所以村里有动刀子的工作,一般就交给他干了。”

听着刘队长的话,王洛不由得陷入了沉思,好像他前世在老家的时候,村里的爷爷,叔伯们都是有一技之长的,什么木匠啊,石匠啊,还有包括盖房子之类的,一般都是村里人来帮忙,也没请过外人,管烟管酒管饭就行了,大家都是这么互帮互助,仿佛他们在自己的记忆中什么都会,什么都懂,简直是属于万能工,大家想一下自己的记忆中是不是这样。

其实农民并不是天生就是万能的,由于从土地里刨食吃,汗珠子滴到地面上被摔上八瓣,所获得的收入有限,不得不将个人的聪明才智发挥到极致。凡是农民种地、生活所需要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尽可能自己利用天阴下雨、农闲的时候,自己进行制作,目的非常明确,就是为了减少不必要的开支。

华夏是一个农业大国际,这个年代,农民进行农业生产,除了大件农具,诸如各种车辆、犁地、种地用的犁、耧是由集体解决的。剩余的小件农具全靠农民自己购买或自己制作,多数情况下还是由自己制作为主。

他们大字不识,除了农村所有的农活无所不会外,编篓子串筐子,用麻绳编织农村人睡觉所铺的草苫子,还有其它许多农家人生活所需要的各种生活用品,甚至还学会了给T人推拿按摩的技术。所谓“农民都是万能的”,生活所迫不万能就需要个人掏腰包去购买,囊中羞涩没有钱去购买,只有个人想其它的办法去解决。

物资匮乏,农民收入极端有限的条件下,制作、修理农具是每一位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必备的技术,个人不会就需要求人帮助,求人容易开口难,一次两次还好说,次数多了讨人嫌。

在工业产品和技术不普及的情况下,农民种地全靠简单的生产工具,凭借人们的血肉之躯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穷快乐之后,仍需面对残酷的现实。

王洛前世在农村长大,也是随着年龄的变化,才更多的了解了父辈爷爷辈们,对农村老百姓们事关衣食住行问题的解决了如指掌,农民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品的制作和工艺流程也是略知一二的。农村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受其环境的影响,耳濡目染,只要稍加留意,学会简单的生产工具、简单的生活用品制作和修理并不困难。俗话说艺多不压身,个人会一项技能就少作一项的难。

总体而言,原始农业耕种的条件下,由于用于农业生产所需要的机械少之又少,小件农具、农民生活所需要的用品,包括人们所穿的衣服、鞋袜都是靠农民手工制作出来的。不万能就得吃稀的穿烂的。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各种专业化的农业服务组织与机构应运而生,农民也不需要万能的。农民种地从种到收,包括田间管理只要个人需要,一个电话就能解决个人的难题。

别看我们在城市里,觉得自己学了很多知识什么的,但在一些方面还真不如他们这些人,王洛也说不好这种社会的发展是好还是坏,总之像父辈这种万能工,在后世年轻人中基本没有多少了。

王洛很崇拜一位农村方面的一位专家,那位可不是自封的,人家是真才实学,可不是挂羊头卖狗肉,那就是温某军温教授,他说的一番话很发人深省,那就是“一个村子就是一个小社会,这个村子里干啥的都有,打铁的,种地的,养猪的等等,战争的时候,他基本上受到的影响不大,因为它能自给自足,但城里人不行,所以发生战争,城里人都往乡下跑不是没有道理的。”

现在的王洛看着这些村民,再回忆一下温老的话,真的很有道理,因为他们什么都会一些,生存是不成问题的,就是过得不太好,自己等改开了,成了大佬了,一定要帮帮农民,可不能对不起现在在背负着整个国家前进,享受不到多少好处,顶着巨大的工业剪刀差的农民们继续这样。

“想什么呢,这么投入?烟都要烧到手指头了。”

刘队长碰了碰王洛,王洛搓了搓手。

“没想什么,只是感觉到咱们国家农民的伟大罢了,以后自己学有所成,一定要多帮帮农民兄弟。”

“嘿,说这些干什么,再怎么帮咱们也是种地的,为国家种粮食本来就是咱们的本职工作,什么伟大不伟大的,你们有学问的靠脑子,子弟兵拿枪保卫国家,我们农民种地,只是分工不同,现在已经很好了,别想太多。”

猪杀好了,村里的大厨把猪骨头,猪杂碎之类的一点都没浪费,直接放到前些日子办食堂的大锅里一勺烩,顺便加点白菜,土豆之类的,当天中午大家美滋滋的都吃了一顿好的,有的小孩子馋肉馋的,那是肚子都撑得溜圆了,还继续往嘴里塞,以至于都有的吃吐了,被当老子的一巴掌乎到屁股上:“没出息,这么好的东西就被你白白糟蹋了。”

这事还真没法说,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不要觉得夸张,这种事他都听自己母亲说过的,母亲是57年生人,正好赶上这么个年景,那时候家家户户吃的不是地瓜,就是棒子面,地瓜一人一碗,都吃上了,闻到地瓜味胃就反酸,什么地瓜粥,地瓜煎饼,地瓜窝窝头,多的是,过年的时候才蒸一锅馒头,还不是都是白面的,其中还要蒸一些高粱面的,黑乎乎的,那时候也没有电灯,等到馒头蒸好了,从床上光着屁股爬下来,快速抓起一个,也不知道是什么的,躲在被窝里啃,结果,好嘛,高粱面的。

还有煮肉,也就过年的时候才煮一些,能让孩子痛快的吃一顿,有的孩子馋啊,把自己活活给撑死的也不是没有,煮好的肉汤子也不浪费,过年来客人了,抓点海带,白菜之类的煮一下,端上桌去,这就是招待客人的好菜了,是真穷啊。

能正儿八经的吃上白面馒头,不再以各种杂粮维持温饱问题那要等到82年单干以后才解决,说这些就是想让大家知道咱们的生活来之不易,希望大家养成一些爱惜粮食的好习惯,还要教育好下一代,不要随便觉得自己不喜欢的食物就随意丢弃掉,这简直是在犯罪,哪怕咱们生活过得不错了,也不应该这样,这都是咱们的老一辈辛苦了几十年才给咱们创造出来的。

“小王大侠别见外,主要还是咱们这穷,好不容易托您的福吃上一顿肉,哈哈哈。”

村长热情的招待着王洛喝酒吃肉,边做着解释。

“没什么,乡亲们穷,这咱都知道,但还是让大家注意一点,平时油水少,这肉吃多了,容易窜稀,别下午的时候没有力气了。”

“知道,知道,咱们中午少吃点,其他的都分给大家,另外最大的那头野猪,您拉回学校,给学生们也改善一下,如果不是您啊,咱们可抓不到野猪。”

“这个不用,我们学校那边靠着昌平,周边老林子不少,没事我自己就去林子里溜达一圈就能打回野猪来,你们腌制一下,过年的时候也能吃上一顿肉馅饺子。”

看看这村里的人的样子,实在不好意思拿啊,反正可以打,要么猪圈里还有呢,国家还没饿着学生娃呢,哪怕最困难的时候,对中专,大专,本科学生都没委屈了。

中午就这么结束了,到了下午三点来钟,王洛才跟大家来到水库,看了一下情况后,才说了一声:“收网吧。”

随着王洛的喊声,大家忙活起来,几头犍牛使劲的拉着绞盘,随着第一条鱼露出水面,其他的鱼也陆续上来,这一网一直持续到晚上7点多才结束,结果很不错,大丰收了,这一网下去最少有个6万来斤鱼。。。。。。

忙了一段时日,终于帮大家把鱼给弄完,王洛也结束了自己的任务,回到了学校,回到了学校以后,很多单位也不断有人过来拜访,因为王洛抓的鱼太多了,各个单位都多少分了一些,吃水还不忘打井的呢,都知道王洛玩捕鱼玩的溜,各自带着不少东西就送了过来,送的东西也是五花八门,食品厂送的罐头之类的,棉纺厂送的布匹,反正啥都有,这次焦校长看到满满的一仓库东西,乐的后槽牙都露出来了,好几年了,今年终于要过个肥年了,不容易啊。

这是可持续发展,既然王洛这么厉害,那么打好关系后,明年也要用着人家了,可不能搞个一锤子买卖,小气巴拉的,明年人家不帮忙了。

鱼捕完了,也迎来了期中考试,拿着蜡印的试卷,王洛那是奋笔疾书,就这点考题对他来说太简单了,把题打完,直接交卷,然后走人,前后都不用半个小时。

监考的老师知道王洛是个什么能耐,也不用跟其他学生一样,叮嘱检查一下啥的,挥了挥手,就让他离开考场,自顾自的拿着他的试卷开始看了起来,边看还不停的边点头。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