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李东阳在扬州?高铨掀桌子!朱

2个月前 作者: 古拉格手艺人
第145章 李东阳在扬州?高铨掀桌子!朱

第145章 李东阳在扬州?高铨掀桌子!朱厚照:呵,加速是么?正合朕意!

“总统说事情,诸位爱卿可有章程?”

“我们大明银行,是否应该顺应民意,暂时取代钱庄?”

等朱佑杬说完,朱厚照再次征求意见,目光重点略过了高铨。

在场的文武百官,可以说是对银行很陌生,唯独有些人深刻体验过此事后,应该有切身之痛。

朱厚照相信,大明百官在这件事上懂的人应该不多。

毕竟金融权力,他也是第一次使用。

“不可!”

高铨果断下意识反对,脱口而出:“陛下,这,这是在与民争利!”

得,又来这一套了。

朱厚照脸一黑。

“高大人,这怎么是与民争利了?是你们……不,前几天的情况刚刚成国公他们不是说得那么清楚了,这事情是那些民间钱庄,拿了老百姓的钱反而不给兑现!反而是陛下英明神武,心系百姓,这才将这次民变给平息!这怎么又说到与民争利了呢?”

“还有,本官也相信,三天前的事情,在场诸公难道就没有受到波及吗?大發钱庄这么一倒,先前大家的银子怎么办?”

“要是再来一次同样的事情该怎么办?那些百姓莫非不相信陛下,不相信朝廷,选择相信这些不法商人吗?”

还好现在朱厚照已经有了狗腿子,黄宝直接就站出来用事实案例狠狠地打高铨的脸了。

“是啊,下官就损失了好些银子!”

“大發钱庄真的是天杀的,刑部和大理寺,还没有抓到大發钱庄的幕后老板吗?”

“黄副总统说得有道理,我存的三千,不,三百两银子也没了,不仅仅是我的,还有我邻居的……他们损失更多!”

黄宝例子一出,反而让其他文武百官感同身受了。

毕竟,金陵富裕阶层,基本上大部分都在这里了。

他们的一些损失,也绝对是最多的。

大明银行成立这件事,绝对有群众基础了。

“看!高大人!诸位同僚都因为那些不讲信誉的钱庄遭到了损失,反而是大明银行成立后,帮大家追回了不少银子。这还叫与民争利吗?试问……现在衮衮诸公,谁还敢信任这些钱庄?”

在那么多受害者的控诉之下,高铨显然孤掌难鸣,脸色再度难看了起来。

他都忍不住看了一下成国公朱辅。

“黄大人,不黄副总统,这话也有失偏颇。至少城中的大有钱庄、大通钱庄也还在正常保持兑换,他们也没有拿大家的银子。这件事,应该只是一个意外。再说……大明银行替百姓管理钱财,这……这好像也没有先例吧?陛下好像也说,这是一个临时的……”

朱辅硬着头皮为自家的钱庄说了一句话。

“的确没有先例!但先例不是用来打破的吗?再说了……成国公,你们督军府也在这次事情上很被动,要不是陛下心念百姓,屈尊到皇陵,派出禁军,这事单单是你们督军府,能平息吗?”

黄宝赫然成了朱厚照的冲锋军,一句话又怼得朱辅没话说了。

“要是这事情,来第二次,难道又要陛下去皇陵吗?”

黄宝的战斗力很猛,把朱厚照也拖了进来,讲了朱厚照的牺牲,衬托朱厚照的伟大。

“朕倒是没什么,只要对百姓好,朕权当多给太祖尽尽孝。”

朱厚照笑了,这无形中的拍马屁拍得他还挺爽,他也配合装了一下。

“陛下圣明!”

黄宝趁机再夸一下朱厚照:“这是陛下心念百姓,宅心仁厚。可也不能让陛下一番好心,当成天经地义吧?这次民变得到控制,万一要控制不住呢?”

“这的确是一个问题!朕总不能每次都跑吧……传出去,说得朕像是唐朝皇帝一般。”朱厚照也趁机给助攻。

伱跑得还不够快么?

这事情还不是你惹出来的。

众人看着两人的双簧戏,都忍不住吐槽。

这事情其实从头到尾,都是朱厚照弄出来的好吧。

“本总统也认为黄副总统说得对,也就是这次陛下在金陵,才完美的解决了这件事。可其他地方呢,其他地方的钱庄,万一有学有样,也卷款逃走了,那该怎么办?”

朱佑杬再次加入,把这台戏唱成了三角戏,

看似副总统只增加了黄宝一人,可是他也在有意无意培养金陵内阁权威了。

文武百官沉默,算是知道朱厚照又要干事情了,这次的切入点,是钱庄。

皇帝竟然想要开钱庄生意,可,开得起来吗?

“陛下,臣支持让我们大明银行取代钱庄,至少在当前我们金陵钱庄还没有恢复的时候,臣愿意第一个带头和带着家人,把老夫的棺材板存在大明银行!”

读出了朱厚照的意思后,郑纪忽然也加入了讨论,并且一下子表明了态度。

至少,当前的大明银行,是挂在他户部下的,也是他成立的。

朱厚照想要做大这个机构,他虽然感觉不妙,但好处显然更多,他没有不支持的道理。

“臣也愿意!”礼部尚书刘进紧随其后,生怕慢了可能再错过入阁机会了。

“臣觉得郑尚书的提议不错,臣也赞成。”

吏部尚书林翰犹豫了一下,也表态了。

虽然不知道朱厚照要成立这个银行的意图,但现在……他们显然只能支持这个新生事物,发生这种事情后,钱庄的确不能掌控在民间。

“好像,由朝廷来弄一个朝廷钱庄……至少不会担心找不到人呢,陛下,臣也觉得,我们朝廷有必要成立一个朝廷钱庄了!”

“臣也赞成我大明银行取代钱庄。”

“对啊……朝廷钱庄,能跑到哪儿去?”

风向很明朗了,其他文武百官,尤其是遭遇危机财富缩水的官员也忽然想通了一点。

私人钱庄他们的钱被弄走了就弄走了,有办法不多。

但如果朝廷涉及钱庄领域,朝廷不能跑吧,如果有贪官……挪用,那也不怕。

或许可以让朝廷光明正大的用盐引、粮食补偿吧。

主动权掌握在他们手中,他们还会怕亏钱吗?

想通这一点,很多官员也立即赞成了,很快,文武百官基本上都同意了。

只有寥寥几个人,高铨、朱辅等人感受这滔滔大势,脸色很不好看,最坏的局面还是发生了。

“好吧!既然大家都赞成了,那此事就交给黄宝你和郑纪去弄一个具体章程吧,还有……为了防止金陵之外的钱庄,也出现这种事情,你们最好也多想一下,怎么防止此事再演……”

朱厚照自然是顺水推舟同意了。

这事情那么容易通过,让他忍不住复盘了一下,这次的无心之举,收获很大。

他好像明白了一个道理,在大明想要做事,似乎要把事情闹大,让所有人都疼了,所有人利益受损后,他再去推动做事,就事半功倍了。

此前,他虽然有政治手段,但面对的都是李东阳、刘健那种老狐狸,用的也是一些很司空见惯政治手段。

他往往只是弄一个起手式,就被老狐狸们看到后面好几步,甚至结局,这怎么斗得过。

而现在,他有了美帝聊天群。

纵观整个大明朝,恐怕没人比他更懂经济危机了。

成立银行,只是第一步,他要的是金融权力,这下那些老狐狸总不能预判了吧?

“是。”

黄宝和郑纪欣喜的接下这个任务,尤其是黄宝,大明银行可是他一手促成也让他顺利入统,这可是他基本盘了。

“下面,还有事情吗?”

又办成一件事,朱厚照没有半点停的意思。

朱佑杬奇怪的看了他一眼:“臣没有了。”

“其他人呢?”

朱厚照看向其他人,大朝会自然不可能是他一人一言堂,也要给其他人说话的机会嘛。

“陛下,臣这里有事起奏。日前臣接到了内阁的消息,说内阁大学士李东阳李大人已奉命抵达扬州,舟车劳顿下,旧疾复发。臣与李大人有旧……先帝在时也对李大人身体颇为关心,臣斗胆请陛下派太医刘文泰前去扬州给李大人把把脉……”

朱厚照就那么一问,谁想到高铨在此刻,还真的打蛇上棍,在这种特殊场合,很是突兀的提起了李东阳。

此话一出,奉天殿文武百官的目光就齐刷刷的看向高铨。

林翰等人也无比意外的看着高铨。

开什么玩笑,你今天不就是差了两票入阁吗?

才失败一次,就想要求外援了?

高铨一下子抬出李东阳,可以说是一下子打破了金陵官场的政治默契。

你这个时候提李东阳干嘛?

是想掀桌子,还是想要给陛下压力,让其他三个副总统一下出来?

这是李东阳的意思,还是你个人的意思?

总之,这一刻,李东阳三个字一出,就引起了很多人的别样心思。

尤其是临时内阁,遇到真内阁,恐怕还真的是李鬼遇到李逵,要显出原型了。

皇帝要怎么表态?

这是给皇帝难堪?

“内阁消息?高大人,你从什么地方来的消息?怎么我们通政司没有见过这消息,还有……你确定是内阁李东阳李大人?他不是在京城好好的吗?怎么会突然到扬州?”

黄宝当场坐不住了,不就是压了你两票,用得着这么嫉妒吗?

掀桌子不想玩了?

他可不允许。

“是啊……内阁李东阳李大人,他不应该是在京城吗?还有……内阁日前不是已经让王华他们带了太后的旨意到了吗?太后旨意已到,内阁李大人怎么会多此一举来金陵?”

朱佑杬也表露了疑惑,这是装傻,同时也先从政治上否定李东阳来金陵的正当性。

哦,临时内阁先和真内阁斗上了吗?

这一刻,文武百官反而来了兴趣,看热闹不嫌事大,他们反正没入阁机会了,巴不得双方先打起来。

这个高铨,狠啊!

“陛下,臣确定,李阁老他已经抵达了扬州!”

面对朱佑杬和黄宝的攻势,高铨直接无视,反而好像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直接要朱厚照表态,甚至直接开叫李阁老了。

“高铨,你确定李东阳已经到了扬州吗?”

朱厚照笑了,预想到有人会因为入阁斗争引入李东阳,却没想到来得这么快。

不过,派刘文泰救李东阳?

朱厚照一时间都不知道高铨是想救李东阳还是想害李东阳。

“臣确定李阁老到了扬州!”

迎着朱厚照的目光,高铨没有退缩。

“好,那是好事啊!刚好朕接下来要说的事情,可能还需要朕的老师指点一下,李东阳来了正好,朕有些事情烦恼的事情,也可以交给他了。”

想激将?朱厚照反而将计就计,李东阳来了,看是你们着急,还是朕着急。

“朕准了,派刘文泰去看一下李东阳吧,老师要病情严重,朕就亲自去迎接他!”

呃……

朱厚照如此爽快的把当下的内阁和临时内阁直接摆在台面上,又是让林翰等人始料未及,陛下真不怕矛盾激化,所有的布局全完了吗?

他们自然不知道,朱厚照如今的政治底线又一次扩大,巴不得越激进越好。

两阁迟早要成立,也迟早要对抗,他们想要加速,那就加速吧!

如果不是政治布局要一步步来,朱厚照还真想一步到位直接搞两阁对立!

“还有吗?”

朱厚照再问。

奉天殿再次安静下来,这下轮到高铨也看不懂朱厚照了。

“没有,那朕想要安排几件事。”

朱厚照直接打破安静,直接开口宣布:“第一件事,朕准备在金陵恩科,文举武举双恩科,此时交由吏部和礼部研究,于太祖忌辰之后,拿出章程。”

嗯??

开恩科,还文武并举?

朱厚照的思路一下叉到了这边,直接让人始料未及,险些被闪了腰。

“陛下,开恩科?今年的秋闱……已经在京城筹备了吧。”林翰都坐不住了。

这个实质举动一出,真的相当于朱厚照彻底对京城内阁宣战了。

“是啊……陛下,开恩科……筹备阁也,也负责不了此事吧?”礼部尚书刘进更是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谁说负责不了?”

朱厚照直接道:“洪武年出了南北榜案让太祖痛心,那是国家初创,要过紧日子,只能招收有限人才。如今我们大明都到盛世了,人才辈出,区区一个秋闱,能够网罗天下人才吗?”

“一个北榜能招收多少人才,一个北榜,让多少学子黯然失色!这对那些寒窗苦读十年的学子公平吗?”

“朕觉得今年南北榜双榜并行,也能彰显我大明文脉之盛!让太祖看到我们大明盛世海纳百川群英荟萃!”

“有问题吗?”

这……

只能说太祖做的事情太多,看怎么解读。

朱厚照这种解读,似乎也没错,而且,这个政策一出,绝对受天下学子好评。

只是,稍微用屁股都能想,南边这边也搞了一个南榜,皇帝还在南边,到时候北榜,还有人吗?

还有,高铨不就只是试探一下,皇帝就索性直接宣战,这是要挖北方内阁的根啊!

更加严重点,直接造成南北分裂,真的可以吗?

奉天殿一片死寂,林翰、高铨等等这才发现,今天这个大朝会,原本黄宝入阁就已经引起轩然大波了。

现在看来,黄宝入阁,只是一个开胃小菜。

“没……没问题。”面对朱厚照的目光,刘进干咽了一口口水。

“下官遵旨。”林翰也只能硬着头皮先接下。

“好……还有第二件事……”

朱厚照这话一出,林翰他们的心又悬了起来,不是,陛下,还没完?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