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小妹的软件项目

21天前 作者: 领航
第387章 小妹的软件项目

倒是乔瑞达这个旁听者,非常的感兴趣,人工智能算法,数据挖掘,根据个人喜好,精准推送新闻,擦,这不就是今日头条吗。说起来这都过了13年春节了,按说今日头条这款软件,在去年八月份就应该推出了,却至今没有任何的消息,难道被他这只重生的小蝴蝶,一翅膀给扇没了。

乔瑞达拿出手机,打开浏览器,搜索了一下今日头条,搜索结果,只是一些今天发生的新闻资讯,并没有一款叫“今日头条”的app应用。他又搜索了字节跳动,显示出了一些莫名奇妙的东西,跟公司毫无关系。再尝试搜索张一鸣,这次终于有了结果,最新信息显示,张一鸣仍旧在九九房当CEO,目前正在推动公司海外上市。看来受到乔瑞达重生的影响,一些人的命运确实产生了改变,至少张一鸣至今还没有从九九房辞职,创建字节跳动的想法。未来的今日头条、抖音、TICTOC、小火山视频等经典软件,能否诞生,还是个未知数。其它两个软件没了也就罢了,如果抖音没了,那今后的人们岂不是少了一大娱乐项目。

“小雪,能给我看一下,你们编写的软件吗,如果确实好用,我可以给你们投资。”

听到哥哥对她们的项目感兴趣,乔瑞雪顿时高兴了起来,他哥哥可是全国首富,随便给她们投一些钱,也可以把软件推广出去了。她连忙说道:“哥哥,你把手机上的蓝牙开关打开,我给你传一个安装包。”

乔瑞达依言打开手机上的蓝牙开关,很快收到了联接邀请,点击允许之后,一个5M大小的安装包发了过来。软件安装完成后,手机桌面上,出现了一个大眼睛图标,软件名称为“新闻抢先看”。打开软件之后,一个灰色界面出现在手机屏幕上,一看就是程序员搓出来的产品,软件界面没有任何的美感可言,配色也是一塌糊涂,看起来相当的别扭。在软件首页上罗列了一些近些天的热点新闻标题,随意点击一个标题,就可以看到新闻的具体内容。将右边的滑块往下拉,还可以看到更多的新闻内容。除了首页显示的综合新闻,还有二级选项,可以观看分类新闻。如果软件上显示的这些新闻内容,都是软件系统,自动从网上采集的,那这技术就相当强悍了。至于智能推荐算法,这个就不是短时间内能够测试出来的了,需要使用一段时间,才能显示出效果。

“软件编写的不错,新闻采集也算是及时,就是这个软件界面搞的太粗糙了。如果拿这个版本的软件,给用户去使用,他们打开软件看一眼,就失去了继续使用下去的兴趣。”

“我们三个人都是高中生,搞搞数学算法还成,软件编程也可以勉强应付。让我们去搞美术,优化软件界面,那不是为难人吗。等有了钱,我们可以找几个专业人士,帮忙美化一下软件界面,肯定不会拖后腿。”乔瑞雪也知道自己这个三人小团队的不足之处,大方的承认,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现在软件上显示的这些新闻内容,是软件自动从网上采集的,还是你们手动录入数据库的?”乔瑞达继续询问道。

“当然是系统自己采集的,我们三人都是高中生,平时要上课,又要准备高考和奥数比赛,哪有时间手动录入新闻。我们写了一个爬虫程序,可以自动采集门户网站的新闻内容,而后自动进行分类,贴标签,分门别类的存储到网络数据库中。当手机客户端打开的时候,可以根据用户的喜好,从数据库中,提取一部分新闻内容,显示在客户端界面上。”

一连询问了几个细节问题,乔瑞雪都能够完美作答,看来编写这款软件的时候,妹妹出了不少的力气,对各种细节都了若指掌。

“不错,这个项目很有前途,我可以给你们投1000万,占股49%,剩下的股份,你们三个人自行分配。我建议你们,先成立一家公司,这样项目运作起了也比较方便。”

“可是我们还都是学生,哪里有时间管理公司。就不能先成立个工作室,先把软件完善,推向市场再说。好歹也要等我们进入大学之后,再考虑成立公司的事情。”

乔瑞雪和两个小伙伴,两个人高三,一个人高二,而且三人中有两个人获得了出国参加IMO竞赛的机会,又要面临高考,那学习压力不是一般的大,根本没时间弄公司的事情,而且他们不过是十六七的女生,学习上还有两下子,又哪里懂得企业管理呢。

“想要运作这个项目,成立公司是必须的,而且要招聘一些软件营销,和企业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咱们国人最擅长模仿,如果只弄一个工作室,草草推出软件,后续维护和推荐跟不上,信不信过个半个月,网络上就会出现跟风产品。只要跟风软件,做到不是太差,就可以借助资本的威力,进行铺天盖地的宣传,上演假李鬼打死真李逵的惨烈一幕。如果你们实在没时间管理公司,完全可以雇佣一个职业经理人管理公司,你们三个大股东,负责带领技术团队,不断优化智能算法,对软件进行升级维护,以提升新闻推送的精准性,增加用户粘度。”乔瑞达根据自己开公司的经验,给出了一些很有建设性的意见。

“好吧,你说的有一些道理,就按照你说的去做吧。我这就打电话,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小敏和云霓。而后让她们来一趟瑞达市,把公司注册下来。”乔瑞雪托着下巴想了想,觉得哥哥说的有道理,就答应了下来。

“亲自过来就不必了,你们高中生学习如此紧张,就别耽误她们的时间了。让她们把个人资料发过来,再签一份授权证明,公司注册的事情,我找人帮你们搞定。公司注册地,就选在京城吧,反正你们也要去那里上大学,在课余时间,正好可以管理公司。注册资金1000万,全部实缴。我们办公场地,我们瑞达科技去年刚刚完成搬迁,有一层写字楼,大概500多平米,还剩下半年多的租期,就免费借给你们公司,作为办公场地吧。对了,公司股份你们打算如何分配,软件编写过程中,”只是几句话,乔瑞达就将注册公司的事情,安排的明明白白。

“嗯,好的,哥哥,我这就给小敏和云霓打电话,把这些消息,跟她们说一下。至于公司股份,我们三个人就平均分配吧,每个人17%。”

乔瑞雪回卧室打电话去了,乔瑞达拿着手机,继续研究“新闻抢先看”软件。姚妙枝开口询问道:“儿子你花钱是不是太大手大脚了,先前捐款1000万给二中修操场,那是回馈母校,我就不说什么了。现在三个小丫头随手写出来的一款小软件,你就砸出1000万进行投资,会不会太宠着小雪了?”

“妈,妹妹编写的这款小软件,可是很不简单,运作好了,弄出一家千亿级别的企业也不成问题。算下来,还是妹妹带着我发财。”如果这个“新闻抢先看”,真的能发展到前世今日头条的高度,公司市值过千亿根本没问题,如果再把抖音这个大杀器弄出来,市值破万亿也不是不可能。现在投资1000万,未来会换来几千几万倍的回报。

“好吧,你们年轻人玩的这些东西,我也看不明白。既然你认为这个软件很有潜力,就帮着你妹妹,好好运作一下。”乔父乔母没有重男轻女思想,对乔瑞达、乔瑞雪,这对儿女,是同样的关心。现在儿子早早有了女朋友,又事业有成,不需要当父母的操心了,他们的心思,自然全部放到了女儿身上。能够在学生阶段,就帮助女儿成就一番事业,那自然是极好的。

一夜无话,第二天就到了传统节日元宵节,市里组织了一场企业家茶话会,给乔瑞达和乔景康,送来了两张邀请函。如果乔瑞达不在家也就罢了,现在正好赶上他在家里过元宵节,只能陪着父亲跑一趟了。

茶话会是在德诚市郊区的一处度假山庄里举行的,乔景康和乔瑞达父子俩驾车到达的时候,山庄外面,已经停满了豪车。好容易找了个空位,停好了汽车,在山庄大门处,两人正想往里走,却被两名穿着统一服装的服务员拦了下来,“对不起,两位先生,今天我们山庄被包场了,不接待外客。”

乔瑞达出示了两张邀请函,这才被放行。在一位穿旗袍的小姐姐的引领下,父子二人一路东绕西绕,最终来到了一处占地面积至少五百平以上的宴会厅,内部装修低调奢华,简约而不简单,一看就是出自知名设计师之手。宴会厅内布置了几十张圆桌,两三百把椅子,圆桌上,摆放了很多瓜果零食和茶水咖啡,还真是茶话会的布置。此时在宴会厅内,已经有上百位企业家就坐,其中还有几个乔瑞达认识的熟人,比如未来丈母娘唐小曼,再比如瑞达汽车的总经理邵和平,瑞达电子厂的厂长赵玉龙,瑞芯晶圆厂的厂长罗元凯,何有几家重要供应商的老总等等。

“咦,老乔来啦!”“老乔来这边坐。”“乔总,过年好!”“老乔,有日子没见了,最近在忙什么?”

乔瑞达常住京城,很少在德诚市企业家圈子里露面,因此认识他的人非常有限,只有几名手下,还有几个认出他首富身份的人,凑过来跟他打招呼。相比之下,乔景康的交游就广阔多了,路过的企业家,基本都认识他,纷纷招手和他打招呼。乔景康也很适应这种社交场合,热情的和那些人握手交谈,谈笑风生。

乔瑞达也没有和自己父亲抢风头,非常低调的走到邵和平身边,坐到了他们这一桌。和邵和平坐在一起的,就有赵玉龙和罗元凯,大家毕竟是兄弟企业,彼此关系紧密,有很多生意往来,坐到一起也说的过去。

“乔总,你这是第一次参加元宵节茶话会吧?”邵和平拿起茶壶,给乔瑞达倒了一杯茶,询问道。

“是啊,第一次参加,往年不到初十,我就回京城了,根本赶住上元宵茶话会。跟我说说,这茶话会,都有哪些内容?”乔瑞达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润了润干燥的喉咙,这才开口说道。

“这元宵茶话会,其实是市招商局和工商局共同筹办的,目的是给德诚市企业家一个彼此交流,互通有无的平台。同时市里也会来人,听取一下咱们这些企业家,对德诚市未来经济发展的意见和建议。”邵和平出声,解答了乔瑞达的疑问。

“那岂不是挺无聊的,早知道是这样,我就不来了。”

整个茶话会的过程,也确实如乔瑞达所说,挺无聊的。市领导、招商局领导、工商局领导,依次登台讲话,而后主持人出面,象征性的收集一下大家对市政服务,经济发展政策方面的建议。一个车上午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中午,山庄方面给这些企业家准备了一顿颇为丰盛的招待餐,使用的食材算不上多珍贵,卖相和口味却非常的不错,一看就是出自顶尖大厨之手。

下午是企业家自由交流时间,那些政府人员,就没有再露面了。乔瑞达认识的企业家没有几个,他也不喜欢这种应酬,就和父亲打了个招呼,而后独自一人,溜达到山庄附近的小河旁边,钓鱼去了。这个山庄本就有提供垂钓服务,鱼竿、鱼饵和鱼护,都有的卖。

乔瑞达小时候在农村生活过一段时间,从村里的小伙伴那里,学会了钓鱼,自此一发不可收拾,经常呼朋引伴的去河边钓鱼。钓的时间长了,也掌握了一定的技巧,空军的事情,几乎从未出现过。(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