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一个赌约

19天前 作者: 叫天
第223章 一个赌约

第223章 一个赌约

朱元璋的这一招,就叫做驱狼吞虎。

当然,这么说其实算是看得起归顺的蒙古军和此时的高丽了。

但是,意思就是一个意思,不费他任何钱粮兵力,先让归顺过来的蒙古军去打高丽,不管怎么打,大明这边都不会有损失。

二十万蒙古军队,虽然他们士气涣散,没法和大明精锐打仗,但是让他们去打高丽,却是没任何问题的。

并且,两个高丽将领在最后关头拿出了所谓的交好明国的证明,虽然没有起到他们想要有的作用,但是却成功激发了蒙古将领的不满。

哪怕他们最终是归顺了大明的,但是高丽人这样两面三刀,也不是他们能容忍的。这时候,奉明国皇帝的旨意,自然是很乐意去打高丽人出出气,顺便立下功劳的话,还能论功行赏不是!

你要说这些蒙古军队的军纪严明,对地方上秋毫无犯,那压根就是扯淡。

因此,蒙古人杀入高丽境内之后,可以想象他们干了什么事情。

朱标这边,却是稳坐辽东,压着他的四个弟弟,不让他们跟入高丽境内。名义上的借口,就是军队需要好好休整。

休整来,休整去,最终休整得秦王和晋王都急了,便一起去找了他们大哥。

一听这话,秦王当时震怒,直接吼道:“想都别想,有本事你尽管去父皇面前说啊,反正我被父皇揍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晋王听到,忍不住呵呵笑道:“二哥,我可是听到了你说父皇的坏话,等回头回到京师,我就告诉父皇去。”

听到这话,秦王和晋王都是愣了一下,随后一起摇摇头说道:“不懂!”

说完之后,他想了一下,又补充说道:“你们这次的表现都不错,回头我会给海军贤弟好好说说的,想要短波对讲机,我给你们要。”

朱标还没回答,秦王就不得不服软说道:“三弟,伱说吧,你想怎么样才放过你二哥?”

晋王才不理会他的威胁,而是转头看向朱标说道:“大哥,你是可以作证的,他刚才就是说父皇坏话了吧?”

“没错!”秦王听了,马上附和道,“大哥,你不想想,我们就算再怎么强大,能有你这边强大?以你和神仙哥的关系,还用担心神仙哥给我们赐下什么法宝?”

因为有朱标的提醒,秦王和晋王两人都有注意高丽的人心向背,结果他们还真发现了,高丽人对于明军的到达,是非常欢迎的那种,有的地方会主动开门,有的地方会主动带路,如此等等。这也让他们两人都学到了这一招,暗暗的记在心里。

“因此,让蒙古人先去打。替我们大明朝拉仇恨,等到他们双方打的差不多了,我们才出兵,顺便收拾几个祸害高丽人祸害的厉害的。如此一来,高丽人恨的是蒙古人,对我们就只有感激之情。这其中的关键,懂了吗?”

朱标看到兄弟俩开始急眼了,便开口说道:“好了,好了,不要闹了。回去吧,好好休息。等到差不多的时候,还是要发兵高丽的。”

又过了三天之后,高丽那边传来消息,朱标在和徐达等人商量之后,觉得差不多了,便开始出兵高丽。

这一次,朱标敷衍了他们之后,秦王却不买账了,当即不满地说道:“大哥,你看看蒙古人都打到哪了?再不去的话,整个高丽都被他们给打下来了!”

这不,一听到这话之后,秦王便忍不住说道:“哇,父皇真的好阴险……不,不是,父皇真的好聪明,好聪明!”

朱标听得非常无奈,感觉要是再不解释的话,这两個弟弟估计会恨死自己了。于是,他只好对他们说道:“这是父皇的意思,懂吗?”

一听这话,不管是秦王和晋王,就开始拍起朱标的马屁来了。拍的朱标都感觉到肉麻,就赶紧把他们两人给赶走了。

秦王和晋王都不笨,只不过他们平时并不会去关注人心向背,还是我行我素为多。因此,他们两人一时半会都没有体会这背后的意思,此时听到朱标这么解释,他们要是还不清楚,那就真的是头猪了。

朱标见了,便只好给他们解释道:“父皇的意思,高丽已经立国多年,如果我们大明朝直接派兵征服的话,恐怕人心还是不服,要想治理就需要花很大的力气。”

秦王一听,立刻竖了眉头说道:“三弟,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说啊!”

他自己并没有去高丽,而是让他的四个弟弟领兵分四路,横扫高丽。一边收拾蒙古人留下的烂摊子,一边接收地盘。

晋王听到这话,嘻嘻一笑,然后便对他说道:“二哥,要不你的短波对讲机给我一台,我就给你保守秘密。”

晋王也跟着对朱标说道:“大哥,老实说一句,你是不是怕我们再立下功劳,这样神仙哥看在眼里,就会赐给我们好东西,以后我们的藩国就会变得强大起来?”

高丽这边的剧本,最终都是按照朱元璋所编排的进行。蒙古人把有钱的高丽贵族清洗一空,高丽国王不知所踪,也有传言说被秘密杀掉了。

明军到达之后,杀了几个民愤极大,劫掠最多的蒙古将领,然后把高丽收归大明版图,设行省,由徐达驻守。

随后,大军班师,到达辽东之后,曹国公李文忠驻守,整编蒙古军队,给辽东诸部族期限,特别是女真族,限时归顺大明,否则征讨之。

朱标和四个弟弟带着小部分有功将士一起南下,汇合信国公汤和,共计五千来人,押解了重要俘虏,回京师献俘。

等过了黄河,到了济宁之后,队伍中的绝大部分人就都惊讶了。

包括作为重要俘虏之一的天元帝,也同样是非常惊讶。因为他看到他们到达的地方,竟然有一个非常奇怪的东西,很长很长的一个个箱子,一个接一个地连在一起,安在两条地上的铁条上。

已经和押送他的汤和混熟的天元帝,便好奇地问汤和道:“此乃何物,为何看着如此怪异?”

汤和他们这些国公,是在去年的万寿圣节之前就离开了京师。那个时候,火车还没建好,但是他们知道有蒸汽火车在建的消息,随后也有收到有关蒸汽火车的消息。

此时汤和虽然是第一次看到蒸汽火车,但是不妨碍他可以像专家一样介绍道:“这个叫做蒸汽火车,是我们大明朝用神学打造出来的车子,日行千里。”

天元帝一听,自然难以置信:就这样的车子,能日行千里?

事实上,不只是他,在这个时代,任何其他不知道蒸汽火车的人,全都是不信:这么大一个车子,能开动起来就不错了,还能日行千里?

汤和看到天元帝这个样子,心中一动,便向他说道:“那要不我们来打个赌,如果我说的是对的,那你来向我们大明皇帝献上玉玺,在午门主动投降,如何?”

如果由元朝的皇帝向大明皇帝投降,这绝对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汤和之前从四个藩王手中接过这些俘虏的时候,就有了这个念头。但是,那个时候,天元帝并不同意,哪怕是威胁他,也还是没同意。

因为对天元帝来说,他好歹是伟大的成吉思汗后裔,大元王朝的皇帝,向一个造反的和尚、叫花子投降,实在让他心里过不去那道坎。

此时,汤和又提起这件事情,见到天元帝似乎还不想答应的样子,他就立刻又跟着说道:“我们大明皇帝可是有神仙相助,乃是真正的天之子。你就算投降了,那也不算辱没你的身份,对不对?”

“你之前见识过了短波对讲机和无人机这两个法宝,如今你看到没有,眼前这个可是神仙传下了仙界的学问,然后才由我们根据神学打造出来的好东西。”

“要不然,你说说,这天下哪有这样好的车子?”

天元帝好像没听到他说话,只是愣愣的看着前面的车子。说真的,他实在难以相信。

听到汤和还在说,忽然,他就开口回应道:“你还没资格和朕谈这个。你去把你们太子叫来,朕就和他打这个赌。”

汤和一听他这话,不但没有不满,反而心中大喜。因为他知道,这件事情要是成了的话,皇帝要是知道了,肯定会对首先提出这个事情的他很满意。

对汤和来说,如今已是世袭罔替的国公,有没有军功无所谓,最重要的是讨得皇帝的欢心。

于是,他二话不说,立刻就去了太子那边,向朱标禀告了事情经过。

朱标一听,顿时大喜。他当然也想看到,甚至可以说,所有大明朝的人,都想看到元朝皇帝向大明朝皇帝投降这一幕。

要想做到这一点,只能是元朝皇帝心甘情愿,如此才不会出错。

于是,他就很快来到了天元帝这边。

天元帝看着过来的明国太子,一脸欣喜的样子,心中很清楚他期待什么,于是,便说道:“神仙真的是一直在帮你们,而不只是路过什么的,随手赐了你们几件法宝而已?”

对他来说,这一点非常重要。

因为要是神仙只是路过的时候顺手赐了几件法宝,那并不能证明明朝真的是天命所在,是上天眷顾,都有神仙下凡来帮助了。只能说,是明朝这边和那个神仙有缘,所以才随手赐下几件法宝而已。

这其中的区别,是非常大的,甚至可以说是天差地别的程度。

朱标看到他严肃的表情,非常认真的样子,心中其实想笑,因为事情压根就不是他想象的那样。

但是,表面上,他也同样严肃了起来,认真的回答道:“那是当然,海军贤弟一直在帮着我们。不说别的,你就看眼前这辆蒸汽火车,这里面的学问,根本就不是人能想出来的。你要不信,孤把你的臣子都给你带过来,你们商量也好,讨论也罢,孤就说这个车子能把我们所有人都一次性拉走,并且日行千里。”

天元帝听了,表情严肃的说道:“好,就这么定了。要是我们真认为这不是凡间该有之物。确实如同你所言,那我就认了,这是上天在帮你们明朝,是上天眷顾你们明朝。那朕向上天眷顾的王朝投降,也不失我大元朝的体面。”

朱标听到这话,便二话不说,立刻下令,把天元帝的那些成了俘虏的臣子,都带到了他这边。

君臣再次汇聚一起,不少人心中都有点感慨。真的是没想到,他们这么多人竟然都成了明国的阶下囚。

天元帝看着他们,表情严肃的说道:“他们说眼前这个怪物叫做蒸汽火车,能一次性把我们所有人都拉走,并且日行千里。你们觉得如何?”

太子天保奴一听,第一个开口说道:“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哪有这么厉害的车子?不但把我们这么多人都拉走,还能日行千里,怎么可能?”

太尉蛮子听了,同样也是附和太子的话,一脸不信。

其他人也是差不多,反正都是不信。

于是,天元帝看着他们又说道:“你们且看看,这东西是不是凡间应有之物,你们能想得到,把它打造出来吗?”

听到这个问题,他的这些臣子便立刻开始重新打量蒸汽火车。过了一会儿之后,大部分人都是摇头,其中天保奴代表这些人说道:“谁会想到打造这样长的车子,纯粹是浪费铁,还在地上铺了那么多。”

不过也有少部分残元俘虏,大概是琢磨出了天元帝话里面的含义,便都是点头。

其中蛮子代表这些人说道:“这有什么难的,我就想得到,有什么打造不出来的?”

另外那几个人听了,也纷纷附和。

“没错,这么简单的东西,怎么可能打造不出来?”

“我们大元朝疆域无限,汇聚了天下各地的能工巧匠,就这种车子而已,无非是长一点,怎么可能会打造不出来?”

“……”

朱标看着他们嘴硬,便反问他们道:“好,那你们来说说,这车子是靠什么动起来的?又怎么样能把我们这么多人拉走,并且可以日夜兼程的行驶?”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然后看着他们又补充说道:“说不出来也没关系,只要把你们元朝有的车子,能做到这个车子的一成,那也行。有没有,说出来?”

听到他这话,蛮子等人便都哑口无言。嘴炮一下,他们都会,但是真正的拿出点证据来,说出个一二三来,他们自然抓瞎了。

就眼前这个车子,哪怕是他的一成,那是非常长的,以前又怎么可能有过这种车子!

不过他们自然是不死心,这不,就听到蛮子继续嘴硬道:“你说这车子能把我们所有人都拉走就拉走,你说能日行千里就日行千里?哼!”

朱标懒得理他,转头看向天元帝,问道:“你也都听到了,那要是这辆蒸汽火车真把我们所有人都拉走,并且日行千里的话。那就是你输了?”

天元帝自然是一直在听着的,此时,听到朱标的话,他最终点点头,认真的说道:“这个车子真要是如同你所说那样,那朕就认了。”

朱标一听,脸上露出了笑容,当即吩咐道:“所有人都上车,准备出发。”

朱标押着俘虏班师,火车站这边,自然早就做好了准备的。原本的火车还没有这么长的,也是事先预估之后再加多了车厢的。

这时听到朱标下令,便开始安排所有人上车。

朱标为了让天元帝能心服口服,便让天元帝等少数几个重要的俘虏和汤和他们一起坐那种带车窗的车厢。

这些车厢的车窗,都是玻璃镶嵌,并且有铁条拦着的,人是没法钻进、钻出的。

玻璃这东西,天元帝是见过的。因此,他并不怎么意外,最多是有点诧异,觉得玻璃竟然会用在这里。坐好之后,他只是看着窗外,并不说话。

因为天元帝打赌的原因,所以他是最后上火车的。在他上车之前,让他看着其他所有人都依次上了车,确认了这一点,他才最后进了车厢。

此时,他虽然看着窗外不说话,但是心中却是非常震惊的。

他又不傻,明国这边这么安排了,那肯定是这辆车大概率是能动起来的,但是他真想不明白,这么长的车子装进了这么多人,这得有多重,还能动起来?

他正在想着时,忽然之间听到了一个有点刺耳的声音。

天元帝正想问问是什么情况时,忽然,就感觉身子一晃,然后,他就发现这车子真的动起来了。

一开始,他非常震惊,这车子竟然真的动了,这么多人,这么重,竟然动了?

不过随后,他的脸上露出了冷笑之色,看向汤和说道:“就这速度,日行千里?”

汤和也是没坐过火车,这是他第一次坐,看到这个火车犹如蜗牛爬一样的速度,心里不由得也是“咯噔”了一下。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