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他是正统

10天前 作者: 荥开
第426章 他是正统

第426章 他是正统

何堃把俸禄跟两人说了一下,就离开了。

李安和盛长柏则是拿着范文看了起来。

古代的官员真是清闲,一上午时间,内侍省那边只送过来两道需要拟诏的命令,何堃随便安排了两个人,用了不到半个时辰就完成了。

其余时间喝茶的喝茶看书的看书,有的还凑到一起小声讨论起了花魁。

不过翰林院这边的午饭很不错,因为在宫里的原因,饭食都是宫里御膳房那边做好送过来的。

这一点是别的衙门享受不到的。

看了一上午范文,李安和盛长柏看的有些头晕脑胀,午休后,便去藏书馆借了一些书看。

申时刚到,何堃就通知大家该下值了,翰林院的官员便各自收拾了一下东西,下班了。

申时大概是后世的三点到五点。

之所以下班这么早,除了大宋官员下班本就早,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宫门要关闭了。

皇宫宫门,每天天黑前必须落锁,春东时节是申时半,而秋冬则是申时末。

也就是说春冬下午四点就关宫门了,而夏秋则是五点。

翰林院在宫内,自然要在宫门落锁前离开。

平常除了早朝外,其余时间巳时前抵达翰林院即可。

也就是说上午九点上班,下午最迟五点就会下班。

中午午饭午休还有一个时辰,不算早朝时候,平常每天工作岁多三個时辰,也就是六个小时。

春东宫门落锁早,更是只有五个小时。

不得不说古代官员比后世的可要舒服太多了。

……

“这官当的真有点消磨意志。”这天从宫里出来,李安忍不住叹气道。

此时距离他们到任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

每天的工作不是看范文就是喝茶看书。

除此外,早朝的时候跟着前辈一起去坐堂。

不过他们没有执笔的机会,只能在一旁帮忙研墨。

学习的机会确实不少,每次早朝都能听到群臣和官家商议处理国家大事。

就是没有发言权。

短短一个多月,李安都有点习惯这种悠闲的生活了,甚至觉得这样一直过下去好像也不错。

“这种话可不要乱说,其实庶吉士的位置就是给我们学习的,这段时间我们不也把各个衙门的职权关系给弄清了么。”盛长柏说道。

“那是你弄清了,我好没有呢,不知道朝廷设立这么多部门做什么,很多部门权利都有重合。”李安摇头道。

了解的越多,李安发现朝廷的弊端越多。

或许是因为官员太多,为了安置那些官员。

本身一个部门就能搞定的事被分成了几个部门,相互之间职权还有重叠。

一个多月时间,李安甚至没有完全弄明白朝廷各个部门的职权关系。

“算了,不说这些了,明天休沐,仲怀叫我去他那喝酒,你去不去?”李安问道。

“过几日就是永昌伯爵府去我家下聘的日子了,我没时间去,你替我跟仲怀说声抱歉。”盛长柏说道。

“嗯。”李安点了点头。

李安和盛长柏各自上了马车回家。

进了家门,还没到正厅,李安就听到父母的笑声。

“爹娘,什么事这么高兴?”李安走进厅内问道。

“采儿她有身孕了!”刘氏笑道。

“嗯?”

李安惊讶道:“这么快?”

“快什么快,柱子他们成亲也两个月了,有身孕不正常么?倒是你,亲事都定下这么久了,人还没娶回来。”刘氏一脸嫌弃道。

李安无语道:“娘,不是说了么,明兰和她祖母回宥阳老家了,确定婚期不需要她在,但是盛老太太总得在吧。”

“这都去了一个多月了,怎么还没回来?”刘氏嘀咕道。

“应该快了。”

李安没有告诉母亲,盛老太太是出去散心的,要等墨兰出嫁后才会回来,而是转移话题道:“娘,师傅他作为公公很多事不方便,柱子又什么都不懂,你平常没事多去帮忙照看着点,给送些补品过去。”

“这还用你说,今天我和你爹闲着没事过去看看才知道的,回来就买了一些补品,准备明日给送过去。”刘氏说道。

“我明天休沐,也没什么事,跟你们一块去看看。”李安说道。

去和顾廷烨喝酒,上午去就行了,倒也不急。

生怕刘氏又拿娶妻的事来念叨,李安说完丢下一句回房换衣服去了就溜了。

“海棠,伱今年也不小了吧?”

李安看着给他整理衣服的海棠问道。

“回公子,奴婢已经十八了。”海棠说道。

“十八已经不小了,也到了该嫁人的年纪了,你觉得德生怎么样?”李安问道。

德生是老师刘学文送给他的,一直跟在他身边当长随书童,已经有好几年了。

说起来德生比他还大一些,李安如今都已经十八岁了。

海棠自然明白李安的意思,羞涩的低下头说道:“全凭公子做主。”

作为李安的贴身丫鬟,她也生过给李安通房,以后有了孩子被抬姨娘的想法。

但是李安平常沐浴那些根本不用她伺候,时间久了也熄灭了这个念头。

她并不是汴京附近的人,而是小时候家里遭了灾才被父母给卖了的。

这么多年过去,她早就记不清自己家在哪了,就算李安要放她归家,她都不知道去哪。

而她只会一些伺候人的活,没有田地没有家人,还了她身契没去办法生存。

德生是李安的长随,嫁给他还能一直留在李家,她又有什么不满意的。

“成,回头我跟母亲说说,把你调到她身边伺候,回头挑个日子,让你和德生成亲。”李安说道。

海棠要是嫁给德生,再留他跟前伺候也不方便。

“多谢公子。”海棠感激道。

“你这些年做事认真,这是你应得的。”李安说道。

让海棠把官服拿去洗了,李安把德生叫了过来,跟他说了一下。

德生得知后可是高兴坏了,海棠长的算不上漂亮,但也十分不错,他自然喜欢。

“别傻乐了,等你们成了亲,我就把生契还给你们。”李安说道。

“公子,你不要赶小的走!”

德生一听急了,噗通一声跪了下来。

“你先起来。”李安皱眉道:“谁说要赶你们走了?你总不想自己的孩子出生还是奴籍吧?你这些年跟在我身边,我都习惯了,只要你自己不想走,我自然不会赶你走。”

“公子你吓死小的了,我还以为你要赶我走呢。”德生挠了挠头笑道。

“行了,下去吧。”李安摆了摆手道。

“是。”

德生行了一礼,高兴的走了。

“汪汪汪!”

踏雪从狗窝里窜出来,对着李安不停的叫着。

“踏雪你干啥?”

李安摸了摸它的头,说道:“你该不会也想娶媳妇吧?”

“不对你是母的,想嫁人了?”李安嘀咕道。

算起来踏雪也快三岁了,好像狗一岁多就算成年了来着。

这么一算,踏雪确实是老姑娘了。

不过这些年虽然没栓它,却一直关在宅子里,没有放它出去过。

“汪!”踏雪又冲着李安叫了叫。

“行了,我知道了,回头给你找个上门夫君回来。”李安没好气道。

这一天天的,为人做媒就算了,还得给狗做媒。

……

第二天一早,吃了早饭,李安就和父母一起乘坐马车去了城外石林开设的武馆。

或许是因为儿媳有了身孕,石林笑的很开心,整个人看着都好像年轻了许多。

倒是石柱没有因为要当爹而感到开心,反而一直跟李安抱怨他爹不让他晚上跟媳妇睡。

这倒是把李安给逗笑了。

石林不让柱子跟采儿同房,也是怕他傻愣愣的伤到孩子。

柱子有点缺根筋,儿媳又刚怀上,他这么安排也没错。

李安还笑他以前说两个人睡觉挤的慌呢。

结果柱子说两个人睡暖和,还说媳妇身子软。

李安:“……”

……

在师父这边待到将近中午,李安就先离开了,乘车回到了汴京,来到顾廷烨家。

刚进门,得到消息的顾廷烨迎了出来。

“子谦,我还以为你不会来呢。”顾廷烨笑道。

“有点事耽搁了,不过则诚肯定来不了了,他家四妹妹近日要下聘,忙着呢。”李安笑道。

“你来就行了,我有些事跟你说。”顾廷烨说道。

“什么事?”李安疑惑道。

“等会慢慢说。”

顾廷烨拉着李安进了正堂,余嫣然正在照顾两个孩子吃饭,见到李安进来,起身福了福。

“嫂子,我和仲怀跟兄弟一样,你无需客气。”李安连忙回了一礼。

“娘子,你带昌哥儿和蓉姐儿去后院吃,我和子谦喝点酒。来人,把这些菜撤了,重新做一桌送来。”顾廷烨说道。

“别麻烦了,我看好些菜都没动,就这样吧。”李安拦住了顾廷烨。

“这哪成啊,你别管,我家娘子和孩子也得吃呢。”顾廷烨说道。

李安闻言也没再说什么。

丫鬟把桌上的菜撤走,余嫣然则是把两个孩子领走了。

“子谦,先坐下喝点茶。”顾廷烨说道。

“看样子,嫂子和两个孩子相处的挺好?”李安笑道。

“呵呵,我家娘子性子好,孩子也都喜欢他。”顾廷烨高兴道。

之前他只是觉得余嫣然性子好,加上两人有点同病相怜,算不上真正的喜欢。

如今两人成亲近两个月了,这段时间相处下来,他是真正的喜欢上余嫣然了。

等丫鬟送上茶水,顾廷烨把丫鬟打发了下去,神情严肃道:“子谦,你之前说的事我原本还有些不信,如今看来很可能要发生了。”

“你指的是兖王?”李安问道。

“没错。”顾廷烨点了点头,压低了声音,说道:“石头的兄长嫂嫂是漕帮的,你早就知道了。前不久他们跟我说了一个消息,最近有船从江南那边运送了一批妙龄女子来汴京。在路上的时候,他们停靠在同一个码头,无意中看到船上的护卫竟然有弓弩。”

宋朝民间并不禁刀剑这些,但是弓弩可不同,这些是禁止携带,严格管制的。

弓这个东西,民间一些猎户还会制作,也有一些。

但是弩不一样,这个东西民间是绝对不许有的。

“这批女子被送去哪里了?”李安闻言就猜出了几分。

“我开始得知消息也是好奇,派人跟踪了一下,却发现这些女子都被送到了城外的一个庄子里,而这个庄子是荣家的。”顾廷烨说道。

“荣家买这么多妙龄女子做什么?若只是买婢女,不需要如此大费周章,专门去江南采买吧?”李安故作疑惑道。

“若是婢女自然不需要如此麻烦,但是这些女子都被荣显通过各种手段送给了他手下的将校了。”顾廷烨神情凝重道。

“你是说荣家在拉拢殿前司禁军将校?”李安惊讶道。

“没错,所以我说你担心的可能要发生了。”顾廷烨神情凝重道。

“荣家就算拉拢禁军将校,也不敢行大逆不道之举,这背后应该是兖王吧?你找到证据了么?”李安问道。

“没有,我得知这个消息后,就派人监视了荣家和兖王府,没有发现了两家有任何来往过的迹象。”顾廷烨说道。

“你现在有什么打算?”李安沉默了一会问道。

“继续监视,但凭荣家拉拢禁军没有任何用处,背后即便不是兖王,也会是别的宗室。只要监视下去,肯定能找到蛛丝马迹,一旦发现,向官家揭发。”顾廷烨说道。

李安沉默许久,说道:“仲怀,你别傻了,谋逆可是死罪,若是拿不到确凿的证据,就以同罪论处。荣妃可是贵妃,宫里必有耳目,一个不好被其得知,销毁证据,有该如何?”

“所以我才找你,只要我找到证据,你把证据交给海相公,由海相公告知官家,绝对不会被察觉的。”顾廷烨说道。

“仲怀,咱们先不说能不能找到确凿的证据,就算你揭发了兖王又能如何?你觉得邕王当了皇帝,能是一个好皇帝么?”李安说道。

“子谦,你难道是想从逆?”顾廷烨脸色冷了下来。

“你先别急,我又不傻,怎么可能从逆,我就问你,你觉得邕王会是一个好皇帝么?”李安直视着顾廷烨。

顾廷烨和李安对视许久说道:“他是正统!”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