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再回学堂

2个月前 作者: 荥开
第189章 再回学堂

第189章 再回学堂

李安一听刘和后面的话,就知道这事是他搞出来的,有些无语的看向刘和,没好气道:“让你去跟师傅学做生意,你又瞎折腾啥呢!”

“表弟,我听说那个《隋唐演义》的话本是你写的,你没觉得那个李元霸和柱子很像么?”刘和一脸激动道。

昨天他看到石柱用的那两个大锤子,简直惊为天人。

特别是他试过,单独一个锤子他都拿不起来。

脑子里就浮现出一個人名——李元霸。

之前李安并没有告诉他,三国演义和隋唐演义是他写的。

昨天无意中从石林那才知道。

刘和觉得李安写隋唐演义的时候,李元霸就是参照石柱写的。

便缠着石柱询问,然而石柱反应慢,也不喜欢听书,连李元霸是谁都不知道。

当刘和把李元霸的战绩跟他一说,石柱就十分兴奋,恨不得提着两个锤子大杀四方。

李安拍了拍脑门,让自己冷静下来,想了想说道:“可以用,没什么避讳,你们想用就用吧。”

李安:“……”

要不是石林知道后,把他骂了一顿,都要改姓了。

还想要改名李元霸……

“我的字是元霸!”石柱咧嘴一笑。

石林知道李安回汴京,今天肯定要去刘家,让他下午再去。

刘和却告诉他,不能改名却可以取字,就用元霸做字。

龙在古代虽然是皇室专用,那指的是龙纹和各种龙形饰品,对文字倒是并不限制。

别的不说,古代还有姓龙的,也没见不给用的。

石柱一听当即就要来找李安,被石林拦住了。

“阿牛哥,爹说让我问问你,元霸这个字有没有什么避讳?”石柱见李安不说话,开口问道。

“太好了,那以后我的字就是子龙了!”刘和激动道。

下午便跑过来找李安了。

石柱倒也没有闹脾气,拉着刘和,让刘和给他说关于李元霸的事迹。

“这个…”

刘和当时让石柱取字元霸,只是脑中灵光一闪。

后来越想越觉得这个办法妙,心里给自己也取了个字。

“对啊,表弟,我用子龙为字,有没有什么避讳?”刘和问道。

李安听完,整个人被雷的说不出话来了。

石林对此也很无奈,只能由他去了,不过他知道取字有些需要避讳的地方,让他问问李安,李安答应才行。

甚至还把他那对锤子起名为擂鼓瓮金锤。

算了,爱叫啥叫啥吧。

后世这种中二青年多的是,随他们去了。

得到李安的准许,两人乐呵呵的走了。

李安拍了拍头,他觉得不能让石柱和刘和待太久了,以后万一给石柱也带成中二青年就麻烦了。

……

第二天一早,李安收拾停当,带着给盛长柏等人准备的礼物,乘坐马车往盛家而去。

“见过李公子,听说李公子中了案首,恭喜了。”门房行礼笑道。

“多谢。”

李安感谢一声,看向德生。

德生掏出一块碎银子,递给了门房。

“多谢李公子赏。”门房高兴的接过银子。

李安点了点头,往学堂走去。

来到学堂的时候,整个课堂只有盛长柏和他的书童在,盛长柏手上拿着一本书正在看着。

自从来盛家读书开始,盛长柏基本都是每天第一个到的。

盛长柏听到动静,还以为是其他人来了,抬起目光,看到走进来的竟然是李安,微微一怔,露出笑容。

“子谦,你什么时候回汴京的?”

“则诚兄,好久不见。我是前天下午到的汴京。”李安笑道。

“一路舟车劳顿,怎么不多休息几日?”盛长柏说道。

李安来到自己的位置上,让德生把书盒放在桌上,一边打开,一边说道:“还有几个月就是乡试了,自然得抓紧时间。”

说着,李安从书箱里掏出一个盒子,来到盛长柏跟前,递了过去,笑道:“这是我从扬州带过来的上等绿杨春茶。”

“谢了,汴京虽然能买到绿杨茶,但喝起来总觉得差些味道。”盛长柏接过木盒笑道。

“那当然了,绿杨茶虽然没有那些名茶有名,却并不比那些茗茶差。绿杨茶最上等的就是春茶了,每年就那么点,汴京这边的都是春后的,自然差远了。”李安笑道。

绿杨茶,产自扬州一个叫仪征的地方,也叫仪征绿杨春茶。

虽然在品质上不输给其他一些名茶,却不怎么出名。

绿杨茶滋味鲜醇、汤色清明、香气高雅,十分受江南文人喜爱。

而自从西晋南迁后,北方的文风就超过了南方。

宋初,北方战乱比南方更家频繁,加上燕云十六州丢失,更多的文人往南边避难。

这样一来,就导致南方集结了众多文人。

如今朝中官员,南方籍始终占据着多数。

绿杨茶春茶最极品,产量也不多,每年出来就被扬州官员给瓜分了,市面上很少流传。

李安也只弄了几盒,每盒也只有三两,即便如此也是花了大代价才弄到。

盛长柏自然也知道这盒茶不便宜,但是以两人的关系,他并没有推辞。

“对了,前些日子,仲怀又来了一封信,说来年乡试若能考中,就会回京。”盛长柏说道。

“哦?”

李安闻言不动声色,问道:“除了这个,他没说别的?”

“还说了一些在白鹿洞书院的见闻,除此外倒也没说别的。”盛长柏说道。

“哦。”李安点了点头。

算起来,现在顾廷烨孩子都有两个了。

看盛长柏的样子,丝毫没有察觉到。

不得不说,顾廷烨瞒的倒是挺好的。

“子谦,看你的样子,好像不担心仲怀能不能过乡试?”盛长柏说道。

“呵呵,这有什么好担心的?仲怀那个人伱还不了解么,虽然看似平易近人,实则有着自己的傲气,若他没有把握,也不会来这封信。”李安笑道。

盛长柏一怔,苦笑道:“我倒是没你看的明白。”

他接到这封信,心里一直在担心。

顾廷烨说考中乡试会回来,其中的反意思,就是若不中,就不会回来。

若是等下次会试,又得等几年了。

担心之下,他倒是忽略了顾廷烨的性格了。

要是没有把握,以顾廷烨的性子,根本不会来这封信。

当然了,有自信,能不能中,又是另一回事了。

不过顾廷烨也不是那种盲目自信的人,把握还是很大的。

“而且仲怀既然有意回京,证明他的心结已经解开了,我觉得他中不中,明年都会回来的。”李安笑道。

有句话他没说,即便顾廷烨不想回来,曼娘都会想办法让他回汴京。

开玩笑,人家给他生儿育女,为的就是进入侯门,哪里会让顾廷烨待在外面。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