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天赋异禀朱雄英,太上皇亲自调教

2个月前 作者: 贪吃的乌贼
第269章 天赋异禀朱雄英,太上皇亲自调教

第269章 天赋异禀朱雄英,太上皇亲自调教

年关将至,朱四爷思量再三,决定在过完春节后再返回北平。边疆暂无硝烟,北平又有徐达坐镇,他深感安心。而那传说中的兵藏,似乎还未到现世之时,他也不必急于一时。

书院后山,寒风如刀割面。

朱四爷在廊下潜心修炼,为即将到来的破境做着不懈的准备。然而,下一阶段的大儒境远比之前的境界更为艰难,他必须将自身的气运与大明的国运紧密相连。仅凭他个人的气运,已难以支撑他继续突破,即便他的气运已颇为强盛。

毕竟,到了大儒境,基本能使用言出法随了,能够运用天道规则,可一定程度地拨弄气运,可聚拢也可摧毁。

再后面就是亚圣境,不仅能言出法随,还能形成自己的规则,镇压气运。最后是儒圣境,可用众生之力,可斩断天道规则。

朱四爷之所以这么想突破,是因为离洪武十五年没几年了,那一年是朱家厄运的开始,皇长孙和马皇后会先后薨逝。

正当他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时,一个清亮的声音打破了他的冥想。

“爹!”

朱梦瑶领着胖乎乎的朱雄英走了过来。还不满四岁的朱雄英恭恭敬敬地向朱四爷行礼:“拜见太爷爷。”

“梦瑶,你怎么把雄英带到这儿来了?”朱四爷皱了皱眉,“后山这么冷,小心冻着他。”

朱四爷嘴角含笑,脑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据史书记载,这皇长孙朱雄英是因病早逝的。如果能让他的身体变得更强壮,不就可以抵御疾病了吗?于是,他决定给朱雄英直接灌入一股真气,这样既能增强他的体质,抵御百病,又能助他加快修炼速度。

他惊讶地发现,这朱雄英小小的身躯内竟然已经有真气在流动,难道他在这个年纪就已经炼出了真气?他忍不住一把握住朱雄英,手掌紧贴在他的背上,将自己的真气缓缓渡入他的体内。

“雄英可没那么娇气,”朱梦瑶不以为然,“我娘已经开始教他练武了,他现在身体可结实了。”

“不行!你娘所练的是魔功。”

“他才三岁,就已经开始习武了?”朱四爷感到十分惊讶。

朱四爷手掌紧贴着朱雄英的背部,将源源不断的真气渡入他的体内。这些真气在朱雄英的丹田中聚集,渐渐形成了一个旋转的太极图案。

朱四爷开始仔细打量起朱雄英,这一看,他震惊了。

“太爷爷,雄英一定会好好学的。”朱雄英恭敬地行礼。

朱四爷瞪了她一眼,严肃地说道。他知道婠儿那一身惊人的修为都源于魔功,虽然威力强大,但修炼过程太过凶险。于是,他决定亲自教导朱雄英,“雄英啊,以后太爷爷会亲自传授你武道。”

……

说完,他领着朱雄英走到屋外,开始了拳法的传授。

“当然可以,你四叔的武功就是我教的。”朱四爷肯定地点头。

“好了!”朱四爷眼中闪过一丝精芒,“从今天起,太爷爷会教你武道。我们就从杀拳开始学起。”

当真气在朱雄英的体内运行一周,经过全身穴道,朱四爷震惊不已:“这小子根骨非凡,显然是个练武的奇才啊。”

“雄英,你站好了。”朱四爷沉声说道,“太爷爷会直接给你灌入一团真气。这团真气会聚集在伱的丹田之中,只有通过你自己不断的刻苦修炼,才能慢慢吸收它。”

“谢谢太爷爷,雄英记住了。”朱雄英认真地点头。

“三岁已经不小了嘛,”朱梦瑶哼了一声,“不是你总说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吗?”

……

朱梦瑶站在一旁,不以为然地翻了個白眼:“爹,你现在才知道啊?娘亲早就看出来了,所以才亲自教他习武。”

“真的吗?”朱雄英的大眼睛闪烁着期待,“那我以后也能像四叔那样厉害吗?”

黄昏,乾清宫。

朱四爷和朱元璋父子俩对坐喝酒,窗外寒风呼啸,两人面前是热腾腾的火锅,在配上美酒,别有一番意境。

“重八,你废丞相制,确实强化了皇权,但随之而来的,是政务的繁重。”朱四爷语重心长地说道,“你如今精力旺盛,可以日理万机,但后世的君王能否如此,就很难说了。”

朱元璋哼了一声,显露出傲气和自信:“咱朱家的子孙,岂能轻言受不了?”

“你死后,后世的事情,你还能管得了吗?”朱四爷哼一声,“你可曾设想过,没有了丞相,朝堂局势会如何演变?”

朱元璋无奈地摊了摊手,“爹,咱不是依你所言,设立了内阁吗?选拔一批青年才俊为皇帝分忧,他们品级虽低,但小相亦能治大相也。”

朱四爷轻抿一口酒,摇头道:“此举治标不治本,问题依旧存在。若后世之君懈怠政务,恐将形成两种局面。你可知道是哪两种?”

朱元璋皱眉沉思,终是摇了摇头。朱四爷沉吟片刻,缓缓道出:“皇帝若懈怠政务,又需人辅佐,他最信赖的,莫过于身边的太监。因此,后世太监的权力将会变的很大,甚至超出你的想象。”

“绝不可能!”朱元璋断然否定,“咱的《皇明祖训》有明文规定,内监不得干预朝政。”

“届时你已是黄土一抔,谁还会顾忌你的《皇明祖训》?”朱四爷不无讽刺地说道,“何况,时代在发展,大秦大唐的政令规章,难道还适用于当今的大明吗?”

朱元璋欲言又止,朱四爷却未给他反驳的机会,“别自以为能洞察百年后的世事。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他们比你差了吗?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没人能阻挡。”

“那第二种局面呢?”朱元璋终于放弃了争辩。

朱四爷再次举杯,一饮而尽后娓娓道来:“第二种局面,便是内阁的崛起。未来的内阁首辅,其权力或许会比昔日的丞相还要大。重八,你在挑战历史的规则,而这规则,终将会狠狠打你的脸。”

朱元璋眉头紧皱,觉得眼前的酒菜瞬间不香了。

……

“难道这事不能改变?”朱元璋问。

朱四爷拧了拧眉。

他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去改变,毕竟,他穿越前只是个程序员,特么哪懂这些?不过,他喜欢看史书,记得唐朝是没有权相的,因为唐朝是群相,相互牵制,后来的清朝自康熙之后,也没有权臣,是因为清朝大量提拔寒门,组军机处,最后的大事都由皇帝拍板,而且清朝的皇室亲王,是没啥权力的,就是铁帽子王犯罪,也是域庶民同罪,从这两方面,断了权臣之路。

“重八,我只能给你提供个思路。”朱四爷摊手,“最后怎么办,你自己拿主意。”

于是,他便把自己的设想,都跟朱元璋说了一遍。朱元璋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因为这些与他最先的设想肯定是不一致的,他还想着大量封藩王呢,朱家的天下,朱家人自己守,他不信外人。

“呵呵,其实啊,还有个办法。”朱四爷一笑,“就是我们都能活个几百年,到时候后世出了不肖子孙,就吊起来打。”

“哪那么容易活个几百年?”朱元璋轻叹,“尤其是皇室中人,身负大气运,享受荣华富贵,还想着长生啊?天下的好事都让你全占了?这不可能,咱是不信的。”

“你分析的有道理。”朱四爷朗声一笑。

朱元璋这个皇帝清醒的很,他不追求长生,也不怕后世骂名,只干实事。

“其实,咱也不求万年的王朝。”朱元璋一笑,“从秦开始,王朝超过三百年都难,咱还是看的清楚的。儿孙自有儿孙福,咱死后,也管不了那么多。”

“就是嘛,想那么多干嘛。”朱四爷举杯,“来,喝酒。”

朱元璋一头黑线。

爹,可像你这样一点也不为后世子孙想想的,也太不负责了吧?

……

“哦,对了,我今天来找你还有另一件重要的事情。”朱四爷放下手中的酒杯,正色说道,“我们不是从胡惟庸的府邸中抓到了两个东瀛人吗?经过一番审问,我发现了一个极好的机会。”

朱元璋立刻被勾起了兴趣,好奇地问道:“什么机会?”

朱四爷的嘴角勾起一抹深意的笑容,“现在的东瀛正处于南北朝的分裂时期,两个天皇之间战争不断。他们派人来我们这里,实际上是想要学习我们的火炮和火枪的制造技术。这说明他们对这些武器有着迫切的需求。”

朱元璋立刻警觉起来,“你打算怎么做?”

“很简单,卖给他们。”朱四爷的眼中闪过一丝狡黠,“我们可以这样操作:由朝廷出面,下一道旨意承认东瀛南朝的合法性,并与他们进行武器交易。同时,我的大明贸易公司则可以秘密地与东瀛北朝进行武器销售。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让他们自相残杀,加剧其内乱。”

“这招真是太绝了!”朱元璋大喜过望,“这样不仅能解决倭寇的问题,还能让东瀛的内乱进一步升级,而我们还能从中获利。”

说完,父子俩相视而笑,举杯痛饮。随后,他们开始详细地商讨这个计划的每一个步骤。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