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去太上皇那弹劾陛下!朱元璋:??

2个月前 作者: 贪吃的乌贼
第235章 去太上皇那弹劾陛下!朱元璋:??

第235章 去太上皇那弹劾陛下!朱元璋:???

奉天殿,早朝。

朱元璋至今没有升一个左丞相,右丞相汪广洋办事能力不足,所以许多事都得朱元璋亲自顾问,他又把大部分事情交给了中书省左丞胡惟庸去办。

他渐渐发现,胡惟庸这个人办事能力,甚至超过了李善长。胡惟庸聪明,很能揣摩圣意,朱元璋很多话不用说透,他就明白了,并且把事情办的妥妥的。

这让朱元璋用起来十分顺心,可他也知道,经常揣摩皇帝心思的人,久而久之,就会把自个儿的心思当成皇上的心思。他朱元璋要的就是这个,他要纵容胡惟庸。所以,他决定再助力一把胡惟庸。

“中书省上呈下达,左丞相的位置至关重要。”朱元璋目光扫过群臣,“诸位爱卿,你们都可上折子,举荐一個丞相。”

群臣面面相觑,举荐?陛下你这是又要坑我们吧?

洪武元年的时候,大家都举荐李善长为左丞相,结果,你让徐达做了左丞相,把李善长放在右丞相的位置上。后来,因为徐达实在是要外出征战,你把李善长提升为左丞相,可还让徐达为右丞相,不就是牵制吗?左丞相这么重要的位置,你会听大臣们的?

“臣等遵旨。”众臣一拜。

胡惟庸心中暗喜,他现在是中书省左丞,离丞相的位置只差一步。他知道汪广洋不可能成为左丞相,要成,他早成了,那自己的机会就很大。

不过,这样的时刻,千万不能让淮西勋贵们去举荐自己,那样会有反效果,陛下最厌恶文臣和武臣勾结在一起了。

……

“嘿,一大早的,你问咱要钱?”朱元璋瞪眼,“最近大将军急需军饷,户部把钱和粮都给他了,伱们的俸禄在等等。”

“好你个刘伯温,打咱内库主意了是吧?咱还一大家子要养活呢,咱没钱!”朱元璋哼一声,气呼呼的走了。

“刘伯温那厮,竟在奉天殿当众催促发放俸禄。”朱元璋边吃边怒骂,“这酸儒,丝毫不给朕留情面。朕岂会欠他那几个钱?”

“父皇,刘先生或许真的缺银子了。”朱标小心翼翼地提议。

“陛下,你内库有钱啊,臣听说娘娘赚了不少。”刘伯温继续道。

“何出此言?他一个月的俸禄,足够普通百姓一年之用。他还能有何额外开支?”朱元璋眼中流露出讥讽之色,“无非是那些书生的陋习,购买些孤本珍藏罢了。”

“有事你就说,快下朝了,你这时候站出来了。”朱元璋瞪眼,他急着回坤宁宫喝粥吃烧饼。

朱元璋手里还啃着烧饼,抬抬手:“惟庸啊,起来!你的折子咱看了,咱是激动的一晚上都没合眼啊。”

文华殿。

“没办法啊。”刘伯温摊手,“家里快揭不开锅了啊。陛下再拖欠俸银,我……我就弹劾他。”

“早就不想当了。”刘伯温吹胡子瞪眼,“这奉天殿啊,就是个大棺材,谁爱呆这?”

朱元璋怒气冲冲地归来。朱标已从坤宁宫携早餐至此,为了节省时间,朱元璋近日早朝后都直接在此用餐。

“或许…真的不够。”朱标试探着回应,“毕竟京官的开支颇为庞大。”

宋濂捂脸摇头,扶着他往外走。

朱标欲言又止,他想告诉父皇,账不是那么算的。他正要说,胡惟庸奉诏上殿来了,朝着两人一拜:“臣拜见陛下,太子殿下。”

群臣面色古怪,目光都落在刘伯温身上,宋濂笑着走上去道:“伯温啊,你这……这催皇帝的账,古往今来,也唯有你了。”

“陛下,臣有事启奏。”刘伯温站了出来。

刘伯温恭敬一拜,还跪下了,道:“陛下,两月没发俸禄了,臣请陛下不要拖了。”

“怎会缺?他身为诚意伯、左都御史,朕赐予的俸禄与赏赐难道不足以养家糊口?”朱元璋不屑地冷哼。

“……”宋濂无语,“你是不想当官了啊。”

胡惟庸心中暗自窃喜,但表面上依旧保持着谦卑与恭敬,深深一揖:“臣惶恐,若有不当之处,还请陛下恕罪。”

朱元璋擦了擦手,郑重地拿起那本奏折,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缓缓念道:

“五年之内,当使全国军民足食,八年之内,当使全国粮产恢复到元世祖年间水平,即岁入1200万担以上,十年之内,当使粮价降至唐太宗贞观年间水平,即斗米仅3钱。”

“胡惟庸,这些豪言壮语都是出自你手啊。”

他目光落在胡惟庸身上,胡惟庸深吸一口气,再次重重一拜:“是,但这并非只是豪言壮语,禀皇上,五年生养,十年富国,这前景定能实现。”

“说的好!”

朱元璋走到胡惟庸面前,声音低沉而有力:“胡惟庸听旨,朕现在任命你为中书省左丞相,希望你能不负朕望,为朕分忧解难。”

胡惟庸惊愕了片刻,随即反应过来,再次深深一拜:“臣胡惟庸领旨谢恩,定当竭尽全力,辅佐陛下共创大明盛世。”

他心中狂喜,终于走到这一步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

秦淮河街道。

朱棣最近在监视梁王使团,不过,没有什么发现,自从上次太上皇击杀了蚩殇之后,使团几乎是闭门不出。可越是这样,朱棣感觉越有问题。

他漫步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手中随意啃着一块烧饼。突然,耳畔传来一阵吆喝声:“快来看看啊,诚意伯刘伯温大师的真迹字画,机不可失!”

朱棣循声望去,只见一个中年男子正热情地向过往行人推销着字画,身后悬挂的几幅作品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朱棣眼神一凝,这不是刘府的管家吗?他怎么会在这里叫卖刘伯温的字画?

带着满心的疑惑,朱棣走到中年男子身旁,低声询问:“老蔡,这是什么情况?你该不会是偷偷把刘伯温的字画拿出来卖吧?要是这样的话,见者有份。”

中年男子抬头一看,认出了眼前的朱棣,,因为朱棣曾经跟着朱标去过刘府。他苦笑着说:“燕王殿下,你可真是说笑了。我哪敢做这种偷鸡摸狗的事情?这些字画是我家老爷让我拿出来卖的,家里实在是揭不开锅了。”

“什么?堂堂诚意伯、朝堂一品大员,竟然会缺银子?”朱棣满脸的不相信。

“是真没有银子了!”一个人从字画后面冒出头,正是刘伯温,他摊摊手,“燕王殿下,听说你炸天帮富裕的很,要不你买几幅字画?”

“刘先生?”朱棣连忙走到字画后面,“砸一下这么缺银子?”

“你父皇两月没有发俸禄了呀?”刘伯温没好气,“我又不是贪官,所以只能卖字画了。”

“呃……”朱棣扶了扶额头,“我父皇还真是古往今来最抠门的皇帝了。”

“这话可是你说的哦。”刘伯温打趣道,同时向朱棣投来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朱棣连忙摆手:“刘先生,你别这么看着我,我也没钱。”

刘伯温无语白眼:“你们朱家可真是抠啊!”

“咦!”朱棣眼中闪过狡黠,“刘先生,我倒是有个主意,你可以去太上皇那边参我父皇一本,说他拖欠大臣俸禄。太上皇肯定会帮你的,他最公平了。”

刘伯温面色古怪。

好一个四皇子啊,你还真坑爹啊。不过,这的确是个好主意。

“刘先生,我只能帮你到这了。”朱棣转身就要走。

“燕王殿下,来都来了,买一副字画呗,支持下臣呗。”刘伯温要去拉他,但是,朱棣一溜烟走了。

刘伯温无语吐槽,一个铜板都不留啊,比他爹还抠。

……

玄武书院。

朱四爷,姚广孝和罗贯中三人正在饮茶,桌子上是《三国演义》最新手稿。朱四爷边看边道:“老罗啊,你可是大IP啊。”

罗贯中虽然不懂“大IP”这样的现代词汇,但能感受到朱四爷的肯定,心中甚是喜悦。《三国演义》的创作已近尾声,在朱四爷的鼎力支持下,即将付梓刊印,与世人见面。

就在此时,楚香玉领着刘伯温走了进来。刘伯温一见到朱四爷,立刻跪下行礼:“臣刘伯温,参见太上皇。”

朱四爷挥了挥手,示意他起身:“在书院里,不必拘泥这些礼节。他们都叫我院长,你也这么称呼吧。”

姚广孝笑着插话:“刘夫子,你可是稀客啊。今日光临,是来找老衲的?”

刘伯温微微一笑:“其实我是来找太上皇的。”

朱四爷端起茶杯,轻啜一口:“找老夫有何事呢?”

刘伯温神色一正,大声说道:“臣要弹劾当今皇帝,他已经拖欠臣两个月的俸禄了。”

噗!

朱四爷一口茶水喷出,尴尬的扶额,好嘛,你刘伯温够胆啊,弹劾皇帝。

“太上皇啊,臣家里都揭不开锅了。”刘伯温继续拜道,“臣也知道北边打仗,要用银子,要么,太上皇你再借朝廷个几百万两?”

“我没钱!”朱四爷立马摇头,“我家也没余粮啊。”

刘伯温:“!!!”

特么,一大家子抠门货!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