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谁说太子软弱?比他爹还狠

3个月前 作者: 贪吃的乌贼
第138章 谁说太子软弱?比他爹还狠

第138章 谁说太子软弱?比他爹还狠

菜市口熙熙攘攘,人头攒动。

每逢行刑时,此处总能吸引无数百姓驻足观看,而今日,太子的銮驾亲临现场,更是让这场景平添了几分庄重与肃穆。

众人纷纷将目光投向行刑台上跪着的青年,都好奇。

这是谁啊?犯了什么罪?需要太子亲自监斩?

刚从书院后山出来的朱四爷,带着朱棣也在人群中,他也好奇:“那倒霉催的是谁啊?”

朱棣认出了跪在那的朱桓,冷道:“应该是皇侄朱桓!”

今天的朱六九又清醒些,向朱元璋恭敬一拜:“陛下,草民在京已有多日,是时候返回凤阳了。”

如果段落错误请您稍后用主流浏览器访问(Chrome,Safari,Edge...)

“你何罪之有?”

“老罗啊,你写到哪了?”朱四爷坐起来喊一声。

“太子此举,是在告诉天下人。”

话音刚落,一声怒斥传来:“放肆!你敢直呼陛下名讳?”

如今,还要打仗,陛下还能忍。

朱四爷懒洋洋一笑:“吕本!你特么是不是出门没吃药?来老夫书院狂吠。”

“老夫是来检查的,国子监有权监管各地书院。”他冷道。

乾清宫。

朱标殿下站起身来,义正言辞道:“朱桓虽为皇亲国戚,但既已触犯国法,就应当受到应有的惩罚。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今日,孤要杀一儆百,先从朱家人开始!天下所有贪污官吏,孤也绝不会放过一个!”

众人惊呼,这人竟然是皇侄。

这是刘伯温发明出来的词,此刻,李善长深有同感,这帮人自以为是天子袍哥,就认为自己该享受荣华富贵。

吕本又是一口老血,太子大老远的来到这玄武书院,向那个莽夫请教?这不显得东宫的师傅很无能?

“殿下,向老夫请教如何砍人吗?”朱四爷终于站起来。

他脑海中的气运天书却是一闪一闪,正在吸收浩然气。

见朱六九昏死过去,朱元璋大急:“来人,快,传太医!”

朱元璋沉声道:“标儿,你这次做的很好。”

吕本被气得吹胡子瞪眼。

他朝身旁的毛骧微微示意,毛骧立刻站了出来,当众揭露了朱桓的身份以及他在定远县的种种恶行。

朱四爷还大剌剌的坐在椅子上,没有起身相迎的意思。

要怎样告诉朱六九他儿子的事?他肯定会为他儿子求情的,那咱咋办?

国法无情,朱桓所犯之罪,够杀他好几回了。

朱四爷轻描淡写道:“食宿免费呢,没办法,老夫有的是钱。”

“陛下,六九爷惊吓过渡,昏了过去,并无大碍,过会儿会醒的。”太医皱眉,“不过他本就患了呆症,这么一下,会更严重的。”

然而,他心中却是在纠结。

他很享受这种掌控大局的感觉。

“老罗啊,老夫知道的可多了。”朱四爷端起一杯茶,“你呀,好好努力,将来名气没准比朱元璋还大。”

皇帝虽然一直拖延封爵,可这封爵迟早是要来的,到时候谁成为那开国第一公爵,非他李善长莫属。

朱四爷一口老血。

“特么一共120回,你写到何年马月去了?”朱四爷无语。

他的话语中带着几分赞叹,又似有几分讥讽。

“哦?”李善长顿感意外。

李善长坐在池塘边上,正悠闲的喂鱼,他的手指轻弹,鱼料如星点般飘洒,引得池水翻涌,鱼儿争相抢食。

实际上,最近这段时间他都胆战心惊。

“喝茶喝茶。”他笑着抬手示意。

朱四爷意外,他也想起来上次毛骧说要派人去定远,他没想到这么快,“太子监斩!看来是要告诉天下人,朱家的刀先杀朱家人!”

吕本带着一群国子监学生从走来,气势汹汹,像是来寻仇似的。

朱标猛地一挥手,全场顿时鸦雀无声。

朱标跪下一拜:“儿臣不想父皇为难,就私自去斩了朱桓,请父皇恕罪。”

“求见?他自己进来便是。”朱元璋心情烦躁,挥了挥手。

那天下安定之后呢?

“相国大人,悠闲的很啊。”

玄武书院,一片读书声。

特么,齐德这小王八羔子踩的真准。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良狗烹,怕是躲不过去了。

“也不是不可。”朱标一笑,“当然,主要还是上次院长说的本朝七大事。”

朱元璋微微颔首。

陆中亨像是才反应过来,连连点头:“是啊,不就买了点田吗?这个天下都是我们打下来的。”

朱四爷目光落在少年太子身上。

唐胜宗快速讲了朱桓案的经过。

朱标眼中含泪,迅速将朱桓的罪行一一陈述。

他环视左右,朝吕本道:“先生,这玄武书院建筑规格,木材用料,学堂和学舍的标准,比我们国子监还要好,没啥可查的。”

铁铉也在国子监学生队伍中。

他转头看了眼一直没说话的陆中亨。

三八.六.一六六.六九

……

一旁的朱六九也是一愣,随后面色大变:“斩了我儿子?怎么回事?我儿子不是在定远吗?”

他身旁的齐德哼一声:“连个像样的先生都没有,还书院?”

就在这时,太子朱标急匆匆地跑了进来,直接跪在朱元璋面前:“父皇,儿臣刚刚亲自监斩了堂哥朱桓,请父皇恕罪。”

书院弟子读书,能自动助力他修行,这才是他办书院的目的啊。

太监们把朱六九扶到软榻上,很快太医便过来诊治。

弟子还是少了,多了效果会更好。

“你们都退下吧。”朱元璋挥手。

烈日虽炎,却掩不住庭院之幽深,微风穿梭其间,如细语呢喃。

“太子殿下驾到~”

朱元璋微微一笑,示意他不必着急:“老哥哥,且慢些。咱有意不日回凤阳祭祖,伱便与朕同行吧。”

“那查吧?”朱四爷摊摊手。

吕本又一口老血。

……

吕本和国子监学生们大惊,连忙躬身相迎。他们心中奇怪,太子殿下怎么来了?

他曾经让丐帮的那些糙汉来读书,可惜,没那效果,气运天书对弟子还是有一定要求的,大字不识的肯定不行。

“你小子怎么知道的?”

淮西诸将都来拜访丞相李善长,他们纷纷踏入庭院,向李善长行礼。

他的声音铿锵有力,回荡在每一个人的耳畔。

丞相府。

朱标笑容温润如玉,抬手让大家不要多礼。

朱元璋来看朱六九。

……

虽然只有韩宜可,郑士元,楚香玉和宋礼四人,可读书声很大,相互之间像是在较劲,一个比一个声音大。

太监,宫女和太医都退了出去,殿上只剩下他们父子,还要昏睡的朱六九。

朱四爷在一旁树下闭目养神。

李善长微微一笑,那笑容中透着几分深沉与狡黠,他抬手示意众人入座,丫鬟们则轻盈地为诸将献上香浓的热茶。

砰砰砰!

鼓声响起,跪在行刑台上的朱桓早已吓得魂飞魄散,他颤抖着声音哀求道:“殿下,你不能杀我!我爹会为我求情的。你们朱家可是受了我爹的大恩。”

“你咋知道是120回?我都不知道。”罗贯中白眼。

“什么?”朱元璋惊愕不已。

可若杀了他,老哥哥就无后了。

因为那地宗的宗主玉清子死了,可玉清子给他吃了三尸脑神丹,若是明年没有解药,他就会死。

唐胜宗看了眼身旁的陆中亨问:“老陆,你咋有些心不在焉呢?有心事?”

现在已经是夏天,明年的二月便是大明首届科举,大家都在为科举考试做准备。

“相国,今日可发生了件大事!”唐胜宗道,“太子殿下亲自监斩了朱桓,百姓一片叫好。”

李善长停了下,目光扫过众人,沉声道,“他的刀连朱家人都杀,就更不会放过任何贪赃枉法之人。你们在凤阳,都收敛点。”

“哼!我们的功劳,是在战场上一刀一枪拼出来的。”唐胜宗冷哼,“再说,我们有没有触犯大明律。”

朱元璋轻叹一声,而后目光陡然锐利,杀气腾腾,“咱还会大开杀戒,直杀到天下贪官寝食难安,不寒而栗。”

《明史》上说太子朱标软弱,看来有被篡改,朱元璋看中的继承人,怎么可能是软弱之辈?

他分明已经有帝王之姿。

唐胜宗点头附和:“谁说不是呢!呵呵,太子年纪虽小,颇有陛下之风哟。”

“又写了十回。”罗贯中走过来。

李善长深深皱眉。

心想朱六九若是失忆了,或许更好,不会痛苦,到时候就在京城给他买个宅子,好好安置。

一群人簇拥着太子朱标走了过来。

正在朱元璋纠结之际,太监王景弘进来禀报:“陛下,太子求见。”

吕本一口老血。

“孤今天来,是特来向院长请教的。”朱标含笑走向朱四爷。

他想着去哪找三尸脑神丹的解药,可这事只能秘密进行。

陆中亨摇了摇头。

他在想如何保护自己,又能利用诸将为自己造势。

李善长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之色,微微皱眉:“太子年少,竟如此果决,只是手段未免酷烈了点,那毕竟是他堂哥啊。”

淮西勋贵,骄兵悍将。

但不杀他,如何服众?唯有杀了他,不仅正国法,还能震慑天下所有的贪官污吏。

原来如此!

朱四爷扶额,那都是老子根据前世看的网文,瞎比比的啊。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