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朱元璋:确认!四爷是咱爹

3个月前 作者: 贪吃的乌贼
第133章 朱元璋:确认!四爷是咱爹

第133章 朱元璋:确认!四爷是咱爹

乾清宫。

所有的太监和宫女都被赶了出来,站在外头,面面相觑。

太监总管王景弘时不时探头往里看,一抹难以抑制的笑意挂在嘴角。

有丝丝烟雾从宫里冒出,还伴随着烤糊了的焦味。

原来,皇帝朱元璋正与来自凤阳的朱六九在宫内烤肉。两位大男人手艺生疏,手忙脚乱地翻烤着。

朱六九正瞪大眼睛要看看这是何方神圣,当他看清朱四爷的刹那。

如果段落错误请您稍后用主流浏览器访问(Chrome,Safari,Edge...)

朱元璋骇然失色。

“四爷,最近京城有鼠疫。”朱元璋急道,“我带个郎中给你检查下,大都督府那边每个人都检查了。”

“啊……”他惊呼一声。

双眼满是惊恐,头脑一阵昏眩,咣当摔倒在地,两腿一瞪,昏死了过去。

朱元璋带着朱六九过来见朱四爷,目的是想唤起朱四爷的记忆。

朱六九跟在皇帝身后,内心充满了好奇与忐忑。他暗自揣测,皇帝此行究竟要带自己去见何方神圣?

当他们接近小院时,朱元璋的目光被门口新添的两尊巨石狮子吸引,他微微皱眉:“什么时候整来两这么大的石狮子?”

他想起小的时候,还和朱六九一起上山打过猎,两人也偷偷烤肉吃来着。

慢悠悠来到飞燕楼,进门就看到飞燕在那指挥什么,一袭紫色长裙,勾勒出妖娆身姿,举手投足间散发着妖媚的气息,越发韵味迷人。

朱元璋一个白眼。

“陛下,草民不敢啊,折煞草民了,草民只是一介农夫啊,担当不起啊。”朱六九跪拜。

朱元璋心头一震:“呆症?这是何意?”

“是不是该放盐了?忘放盐了吧?”

“呃,晚辈不方便说,前辈去了自然明了。”李玉珍沉思片刻继续道,“是关于道门玄妙洞府的事。”

两人继续享用美食,这样的轻松时光在宫中实属难得。朱元璋轻抿一口酒,随口问道:“对了,朱桓在定远县的表现如何?”

朱六九含笑起身,坐下继续烤。

没一会儿,太医取下那些银针,朱六九的双眼微微睁开,露出一片茫然之色:“这是哪里?我怎么会在这里?”

朱元璋坐在椅子上,朱六九坐在他对面,双手拿着肉串在烤,阵阵烟火熏的他快睁不开眼。

他伸了个懒腰,感觉腰子又好了,信心爆棚:“好久没有九凤齐飞了呀。”

李玉珍听了,大喜:“多谢前辈。”

爹的尸体是被人挖出来的?脑中还被人打了一根针?

“四爷,有人找你。”飞燕轻盈地走到朱四爷身边,亲昵地挽着他的手臂,语气中带着一丝调皮的笑意。

“衙门有些事是对民间保密的,你就别管了,坐那别动。”朱元璋道。

朱四爷突然大吼一声,双手各紧握住一尊石狮子,猛地将其举起。

太医坐在旁边,正在给他用针,在他的头部扎了许多银针。

朱四爷一头黑线。

尤其是朱六九,他望着朱四爷那满头银发的背影,看着他哼哧哼哧地轻松举起那两尊巨石狮子,他心中暗惊,那还是人吗?

“老哥哥,这就是我要你见的人。”朱元璋一笑。

说到儿女,两人的话题便又多了起来。

朱元璋慌了。

“谁啊?”朱四爷微微侧头,闻到那诱人的幽香,心中不禁一荡。

他没想到见面是这个结果。

他自己当年就是佃户,还不清楚这里面的弯弯绕绕?

“陛下,臣会开个药方。”太医继续道,“他的身体还好。”

特么,谁跟你说老夫常在飞燕楼的?这不是损坏老夫的名声吗?

“嚯哈!”

朱四爷无语白眼,不过想到这厮还专门带郎中来为自己检查,心中很暖。

正在他疑惑时,小院的门缓缓开启。

朱元璋身后的郎中连忙到他的身后,双手轻轻按着他的脑袋,仔仔细细的摸了过去。

太医微微皱眉,来到朱元璋身边一拜:“陛下,臣诊断了,六九爷脑部血脉不通,他得了呆症。”

“一个奇怪的人,好奇怪好奇怪。”朱六九像是还在后怕,“他向你爹脑袋上扎了一根这么长的针。”

赤着精壮上身的朱四爷走了出来,背对着他们,蹲在那两石狮子前面。

于是,他转了个话题:“老哥哥,改日我带你见个人吧。”

如今因为凤阳不仅出了个皇帝,还出了一大批文臣武将,都是开国勋贵。

若是将来跟着太子殿下,那未来之路就顺畅了。

次奥,不会直接把六九老哥吓死了吧?哎,咱应该先跟他提醒下的。

朱桓是朱六九的独子,因其皇侄的身份被委任为定远县令。

朱六九心中快速权衡着利弊。

女子闻言,立刻站起身来,恭敬地行了一礼:“晚辈武当山李玉珍,拜见前辈。”

两人说起小时候的一些事,时不时传出笑声。

他带着朱六九快步走了过去,喊了一声:“四爷,这么早啊。”

朱元璋眼中精芒闪过。

“一个姑娘,哦不,是女侠。”飞燕嘴角微翘,似笑非笑地说道,“四爷,我家殿下才离开多久,您这就在外面搭上了女侠?”

“伱特么别装了!”朱元璋没好气,“咱们兄弟知根知底的,装啥呀,咱倒是希望你像小的时候,不服气就和咱干一架。”

朱元璋闻言,双目瞬间变得锐利如刀。

“呃,还行。”朱六九含笑回答。

朱六九闻言,暗自松了口气,笑着应道:“好啊。”

可当地官府巴结权贵,隐瞒这事不上报。

不行,咱得尽快去检查一下朱四爷的脑部有没有一根针。

朱六九起身笑道:“桓儿那孩子心气高,还需陛下多加磨砺。”

朱元璋焦虑地来回踱步,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担忧与不安。

朱元璋摆了摆手,太医退了下去。

朱四爷笑着摆了摆手。

黄昏。

太医沉思了下,组织下语言继续道,“这病症会使得人的记忆逐渐消退,甚至到最后,可能连身边的亲人都不再记得。唯一可能留下的,只有那些深深刻在心中的记忆。”

朱六九口中咀嚼着烤肉,又抿了一口酒,心中却泛起了波澜。

“姑娘找老夫,是为了天人之争的事?”朱四爷问。

李玉珍坐下后,仍然显得有些不自在。她深吸一口气,说道:“晚辈打听了很久,才得知四爷你经常在这飞燕楼出没。”

“听说干的很好。”朱六九面色得意,“草民没去过定远县,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咯,不让我去看他。”

朱元璋见状,佯怒道:“你看你,又跪下了。”

三八.六.一六六.六九

朱四爷坐在椅子上。

“怎会如此?”朱元璋轻叹。

朱六九刚刚叫自己重八,或许这是他小时候那段时间的记忆,当年他看到了什么?

当年咱和大哥满山找爹尸体的时候,的确在村口碰到惊慌失措的朱六九。当时没注意,现在看来他肯定事看到了什么。

“草民自家耕地都还好,不过啊,去年不是发生了灾荒么?”朱六九一笑,“一些百姓没办法,就把自家的田地卖了,成为了佃户。”

而朱元璋呢?坐在那瞎指挥。

朱四爷望着朱元璋背着朱六九远去,他挠了挠头,老子现在都能把人吓昏死过去了?

不过,两人也常干架。

“啥?鼠疫,老夫咋不知道?”朱四爷疑惑。

他快速写了各方子递给朱四爷,然后,老实的回到朱元璋的身后。

“行了行了,老哥哥,”朱元璋抬手示意朱六九起身。

朱元璋边吃边随口问:“老哥哥,凤阳现在如何了?”

……

“没事,只是昏过去了。”朱四爷蹲着检查了下,扶额,“这谁啊?怎么见着老夫就直接吓昏了呢?”

“呃,一言难尽,咱先把他带回去。”朱元璋也是无语。

朱四爷听到朱元璋的声音,双手举着石狮子缓缓放下,稳稳的把两尊石狮子放回了原位。

朱六九对独子朱桓寄予厚望,在凤阳时家中虽宠爱有加,但他也明白溺爱不可取。他希望儿子能在外历练成长,成为大明的栋梁之材。

“重八?”

噗!

朱四爷一口茶水喷出,心中哭笑不得。

……

清晨,秦淮河小院。

他刚回来,就看见朱元璋带着一个人闯了进来。

朱元璋和朱六九目瞪口呆。

这郎中,实际上就是太医,一脸不可思议:“有!简直匪夷所思,有根针,他竟然还活的好好的。”

“是。”李玉珍颔首,“不知前辈是否愿意随晚辈去一趟武当山?”

朱六九躺在软榻上,依旧昏迷不醒。

朱六九猛地坐起来,面色无比惊恐,“重八,我悄悄告诉你啊,我昨夜看到你爹被人挖出来了,那个人在你爹脑袋上砸了一根针!”

“为何?”朱四爷好奇。

这绝对是有人低价强买百姓的田地,而且手段狡猾,看似合法合规。

朱四爷没有在飞燕楼过夜,还是回到了秦淮河小院。

朱元璋朝着朱四爷挥手:“咱走了!”

乾清宫。

爹被挖出来了?怎么回事?难道朱六九当年看到咱爹被人从坟墓里挖出来?

“老哥哥,咱爹被谁挖出来的?”他急问。

朱元璋带着那郎中急急出了小院,来到街上,走了一段距离后,他沉声问:“咋样?四爷头部是不是有根针。”

朱元璋含笑点头:“吏部对他的考评也是极佳。看来我们朱家又出了一位栋梁之材。等他在地方再历练几年,咱便将他调至太子身边辅佐。”

然后,开始来来回回的举,原来他是用石狮子来练举重的。

“哦?武当山的弟子?”朱四爷心中一动,指了指旁边的座位,“请坐吧。”

朱四爷沉吟下,一笑:“这样吧,老夫空了就去,好吧?反正老夫答应你,定然是会去的。”

他自嘲一笑,前往飞燕楼。

……

“咱理解,咱家的那几个兔崽子,还不一样?一个比一个气咱。”朱元璋摊手。

朱六九心中暗骂自己还是那么急躁,连忙跪下:“哎哟哟,君前失仪,草民罪该万死啊,陛下恕罪啊。”

朱元璋一愣,面色陡冷。

他也记起来了,李玉珍就是这次代表武当山参加天人之争的人。

“咱问过凤阳的官员,他们都说好。”朱元璋哼一声,“但是咱不相信他们,就相信从凤阳来的老哥哥你,你说说。”

“然后呢?”朱元璋追问。

找了这么多天,还是没有赵璇蓁那娘们的半点消息,他感觉还是得从飞燕楼那些姑娘们身上找线索。

“八郎?来的正好,一起喝酒。”朱四爷招手。

被烟熏的睁不开眼的朱六九火气上来了,他猛地扔下烤肉串,怒道:“你有完没完啊?你要是觉得我烤得不好,就自己来烤!”

“我好怕,好怕……”朱六九双眼一翻,又昏了过去。

“就是……他会忘记很多事情。”

……

……

“姑娘,你找老夫有何事?”朱四爷微微一笑。

那时候,他朱元璋虽然年纪小,但指挥朱六九。

乡里老人想进京告状,又被勋贵们派人截杀,所以这事一直未传到京城。

然后,他转头。

“快,翻翻面,再翻一翻,嘿,你笨手笨脚的,这都不会啊?”

他脑海中想起一首凤阳当地的民谣: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三年水淹三年旱,三年蝗虫闹灾殃。大户人家卖骡马,小户人家卖儿郎;奴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方。

他们在凤阳老家,强买百姓田地,已经造成大量百姓流离失所。

他心中对那玄妙洞府也是好奇的,只是不急着去。

“太近了,离远点,这不又烧糊了吗?”

他心中不禁感叹,自从登基为帝后,身边便再无可以随心所欲、畅所欲言之人了。

……

肉烤熟后,两人围坐对酌,尽管烤肉有些焦糊,却吃得津津有味。

没多久,他面色剧变。

“四爷,我给你留个方子,防鼠疫的。”郎中一笑。

朱六九闻言大喜过望,连忙跪拜谢恩。

他来到雅间,推开门,只见一个英姿飒爽的女子端坐在那里,面色略显拘谨。她手中提着一把长剑,扎着利落的马尾辫,秀美中透露出一股英气。难怪飞燕会称她为女侠。

朱元璋走到床前,看向朱六九问:“老哥哥,你感觉咋样?”

不过,朱元璋并未再深入追问,他深知朱六九生活在凤阳的复杂环境中,心中难免有所顾忌。

朱元璋心中惊涛骇浪。

确定了,朱四爷就是咱爹。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