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朱元璋:老四是永乐大帝?

3个月前 作者: 贪吃的乌贼
第116章 朱元璋:老四是永乐大帝?

第116章 朱元璋:老四是永乐大帝?

朱元璋心情复杂。

他当然最希望朱四爷能恢复记忆,那一切都会水到渠成。不然,强行认爹,那也不可能啊,再说他现在是皇帝,哪能随便认个太上皇回去。

“哟,你们都在啊。”常遇春推开门走了进来。

他手里还提着酒和一个礼盒,往桌子上一放道:“三天后我就要出征了,来跟四爷你告个别。”

朱四爷阻止不了常遇春出征,心中还是无比担心,想借此机会在好好提醒下常遇春。

朱元璋一边听着一边皱眉:“应昌府离北平府更近了,顶多三天的马上路程,他们不会来这吧?”

如果段落错误请您稍后用主流浏览器访问(Chrome,Safari,Edge...)

“多谢四爷成全。”齐德抱拳,“那我们就告辞了。”

怎么锤炼文胆呢?

上书皇帝,把皇帝骂一通?

朱元璋曾经下旨,就是平民也可以直接上书皇帝。

朱棣更郁闷了,垮着脸,握着小拳头。

他正闭目养神。

目前是‘蕴灵’境,就是需要修身养气,锤炼文胆。

……

三人继续喝,跳过了这个话题,可这段话却留在了朱元璋脑中。

朱四爷没注意朱元璋的异样,而是一脸认真的对常遇春道:“老常,上次我跟你说的卸甲风,你定要牢牢记住了,马虎不得。”

常遇春猛饮一杯,摊摊手:“那还不是敌人不让我们歇息?我军主力目前在关中,扫清那边元军残敌。哼,北元丞相也速抓住这个机会,从上都出兵,直至北平府。”

“来,喝酒。”常遇春举被。

“何止,老夫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前知八百年后知五百载。”朱四爷笑道。

“是!”朱标颔首。

朱四爷微微皱眉:“才过完元宵,怎么这么急出征了?”

朱四爷躺在椅子上闭目养神,他脑海中的气运天书持续散发光芒。

“父皇,你咋随便打老四呢?”朱标都看不下去了。

“有何不敢!”韩宜可跨步而出。

“哼,那北元皇帝不是喜欢搬家么?”朱元璋哼一声,“这回再让他搬次家,搬到大漠去。”

“父皇,你说什么呢?我对你和太子大哥可是忠心耿耿。”朱棣小脸委屈,“你喝了假酒,别找我撒酒疯啊。”

朱四爷端起酒杯小酌一口,继续道,“北元实力犹在,接下来会与大明来回拉扯,这不是一次北伐就能搞定的。”

“不过,北元的灭亡,得在下一代君王了,永乐大帝朱棣嘛。要论打仗,他比他的老子朱元璋更猛,七征漠北,封狼居胥,打到草原靓仔都急眼了。”

朱元璋不甘心的追问:“你咋知道的?”

“那今天好好喝一杯。”他一笑。

他是感觉最近似乎有突破的征兆,所以才急着书院能进更多的学子,到时候借助他们的力量,一句突破到神宫境。

“四爷,没想到你还懂打仗。”常遇春道。

啪!

朱元璋挥手又是一巴掌。

……

“刘伯温啊?他算个俅呀。”朱四爷挥手。

韩宜可跃跃欲试:“院长你就瞧好吧。”

朱四爷扶额:“这话你跟谁学的?”

朱元璋拧了拧眉。

不过,他看着四个儿子如此和睦,心中高兴。

“没想到,这书院还这么大。”

果然,老二老三老四都在这里,和他们大哥在练武。

……

“咱看这小子有反骨啊。”朱元璋盯着朱棣。

不过,整合我意,到时候应天城的学子都来了,一方面好宣传玄武书院,一方面你们辩论,正好助力我修行。

他总感觉还缺点什么。

常遇春摊手大笑:“你徒弟啊。”

朱四爷摊摊手:“老夫猜的。”

“是啊,父皇,你去别地儿发酒疯去。”朱樉附和。

齐德虽然年少,但已有大家之风,他目光青朗的看着朱四爷,微微一笑:“我看玄武书院够清静,不如我回去跟师傅说,论辩就在这里举行吧。”

“若说要彻底打垮北元,还需要二十多年,还是得交给年轻一辈的蓝玉来收尾。”

罗贯中,郑士元,韩宜可:“???”

朱四爷盼星星盼月亮,还是没有盼来新学子。

“是啊,环境也不错呢,可惜了,是个莽夫开的。”

“院长,你也别急。”罗贯中道,“到时候外地学子进京赶考,书院只要打出免食宿的牌子,保证很多人加入。”

玄武书院。

“行吧,老子就放过他。”朱元璋朝朱标道,“你这个当大哥的,要管得住弟弟,知道吗?他们将来有没有出息,就看你怎么调教了。”

郑士元在一旁安慰道:“院长,这不才过完元宵节么,他们就是现在出发赶来京城,不也得需要十几天?”

“诸位,可是来求学的?”朱四爷走了出来。

他心中也是不相信朱棣会背叛父兄的,就是想削他。

朱棣:“???”

说话的是齐德,也就是吕本的得意弟子。

三八.六.一六六.六九

书院交给他,迟早得黄,还是靠我们自己吧,院长,你不捣乱就行。

“也是,急不得,走,回去睡大觉去。”他挥手。

朱元璋回到宫里,直奔东宫。

“老常,伱这次不要放过他们,千里奔袭,直捣上都。如果老夫所猜不错,北元皇帝会再次搬家,逃向……这个位置,应昌府。”

罗贯中,郑士元和韩宜可都跟在他的后面。

然后,他在桌子上一边划动一边道:

原来如此。

他也当朱四爷喝醉了,瞎几把说。

罗贯中继续写他的小说,郑士元和韩宜可继续读书。

“这里是北平府,也速看上去来势汹汹,但只要我们的援军到了,他肯定北逃。大明军的实力已经超过北元,这是不争的事实,我们明白,他们也清楚。”

朱四爷莫测高深:“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可!”他摊手,“你们回去挑个时间吧。”

朱元璋听了,不服气:“四爷,瞧你吹的,那你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彻底打垮北元?”

朱四爷心中暗笑,你们这是要上门来给下马威啊。

“老常,你们这次出征肯定是必胜。”朱四爷伸手到酒碗里沾湿了手指。

朱元璋和常遇春暗暗心惊。

“参见父皇。”四兄弟朝着朱元璋一拜。

我招谁惹谁了?今儿就在太子大哥这里,哪也没去啊。

“你看你看,他这倔强的样儿。”朱元璋指着朱棣怒瞪,“还没反骨?长大了肯定跟他爹和大哥对着干。”

朱元璋气笑了。

朱四爷扶额。

他当然不懂打仗,只不过前世看《明史》,记得这么一段。

因为这就是他们这次北伐的目的,竟然被朱四爷猜到了。

他们齐家在应天城,那也是豪门世家,今天跟着他来的,多数是应天城世家子弟。

听起来不错,很威风。

“也对,这年头没高铁没飞机。”

“哼,大有个屁用,这连个学子都没看到。莽夫开书院,终究是个笑话。”

……

“冷飕飕的,回小院吧。”罗贯中也招呼。

修身和养气是有了,还没有锤炼文胆,要让自己变得有胆气,说出去的话能让人信服。

朱四爷转头看向郑士元和韩宜可文:“论辩,你们行不行?”

“确定,都来信了。”两人肯定的点头。

院长果然不靠谱。

朱四爷捏了捏眉,转头看向郑士元和韩宜可问,“你们确定有同乡答应来书院了啊?”

“就是,你要说老四干啥啥不行,闯祸第一名,我信。”一旁的朱棡道,“说他会背叛父皇跟大哥,我第一个不信。”

“八郎,你要不信,我们可打个赌。”

平时胡说八道就算了,还一下急不可耐,一下就彻底摆烂。

常遇春朗声一笑:“四爷,你就把心放在盆骨里,我会记住的。”

朱元璋却是猛地站了起来,双眼瞪的圆鼓鼓:“怎么会是老……怎么下一代君王是朱棣?太子不是朱标么?”

“他这是喝醉了,说醉话呢。”常遇春一笑,“哪有人真的前知八百年后知五百载?军师都不敢这么吹牛,四爷你可比军师还会忽悠。”

永乐大帝?七征漠北?封狼居胥?

四人回到了学舍小院。

朱元璋心满意足的走了。

他带着那些世家子弟转身缓缓远去。

“父皇,你就别瞎说了。”朱标无语。

忽然,听到有阵阵脚步声传来,还伴随着喧闹。

父皇你是不是又贪便宜,喝到假酒了?说的什么乱七八糟呢?

三人围着桌子坐下,开始慢饮。

之前北元皇帝带着一家老小逃到了上都,主力还在。他们这是想夺回大都。

朱元璋冷着脸,直接走到朱棣面前,挥手就在他后脑勺一巴掌:“就你小子,还永乐大帝?还七征漠北?封狼居胥?”

“得了吧,一口吃不成胖子。”朱四爷道,“北元虽然退出了中原,但依旧有着强大的实力,这一次北伐的目的是肃清在中原地区的北元残余势力,彻底稳固大明的统一。”

这一点,朱元璋和常遇春深以为然的点头。

朱四爷又猛饮了一杯,面色微红,已经有些晕乎乎的了,他沉思片刻道:

齐德看到朱四爷,心中有些怕,不过还是镇定了心神,抱拳道:“四爷,听说你这边成立了书院,我师傅,还有宋濂宋先生等,他们要举行一场论辩,邀请你们玄武书院参加,不知你们敢否?”

他记起来了,《明史》记载,这韩宜可那可是嘴炮的很,怼朱元璋就怼过三次。

求追订,求票。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