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4章 利在局势(上)

2个月前 作者: 墨落皇朝
第784章 利在局势(上)

第784章 利在局势(上)

见中医司令这边玩起了江湖盟誓的花活,李胜利只能无奈起身,跟这位老吕同志击了掌。

“誓成!

小李,不遵此誓,难免三刀六洞的!”

涉及中医大传承,李胜利一步不退,老吕这边差不多也是一样。

函授培训近五百万赤脚医生,那是真正造福万民的,而且功绩实效就在眼前。

与李胜利的玩笑不同,老吕这边可是当真的。

“吕老,我这缺的就是精医术、通地方的高手。

我之后,还要布局中医的博弈资本。

此时间,乃变局之始,我们的中医传承,虽说历时久远,但如你所说,还是有许多不足之处的。

不足之处补之,缺憾之处补之。

除了修修补补之外,还要防着当年团结中医的事再次发生。

但若有人欺我太甚,医武不分,也不是用来说笑的。

宦途之中,虽说也讲斩尽杀绝,但绝不会跟江湖手段一样直接。

利在局势,不在力耕!

小李,你的师门不错,教出了你这样的良才美质。

点了一下李胜利之后,老吕也知道,这样的年轻人是九头牛也拉不回来的。

看来胜利诊所的蒲老、岳老等人,也早就有了这样的觉悟,所以才唯李胜利的马首是瞻。

这规矩里面可没有老弱妇孺不杀,祸不及家人的江湖义气,有的只是斩尽杀绝的恶戾之气。

敢断我中医前路,我就让百行千业不通!

吕老,您说是不是这么个道理啊?”

听李胜利透露了一些信息,老吕脸上刚刚腾起的喜色,直接就变作了忧色。

外在与内在相合,一个江湖豪客,参与到了中医传承的博弈之中,这可不是什么好的开端。

如今又是一场变局,不行江湖的狠辣之法,只怕难有中医的出头之日。”

如今城里诸事落停,跟中医司令谈妥之后,李胜利也真是要开始布局了,不然博弈的资本不够,怎么能让百行千业不通呢?

这一路撑着自训班走到现在,我也算是既得利又得富。

“吕老,我听过一句话,叫做利在局势不在力耕,富在术多不在劳身。

“此语出自庄子天下篇。

您在城里坐镇,为中医培育良才,我接下来就要奔波各地,为中医蓄积资本了。

咱们且行且看,但我作为前辈也要劝你,今时不同往日,诸事落停,非是肆意妄为的时候了。

见李胜利嘴角带笑,露出了森森白牙,即便是见多识广,通江湖、战场与宦途的中医司令,心里也打了突。

老吕这边不禁起了深深的担忧,他担忧的不是李胜利,而是站在李胜利对面那些人。

真唠江湖磕,那李胜利说的也是端正平和的,你坏我传承,我灭你满门,这就是江湖规矩。

我尽量在遵纪守法的前提下成事。

李胜利的直来直去,风雨之中也是有所表现的,儿子姜民口中的‘外伤专治’,老吕这边也打听过。

许多事只能且行且看了,作为中医翘楚的李胜利,不是还有他老吕这样的前辈吗?

“小李,于宦途之中,行江湖术法,只怕隐患颇多啊!”

“吕老,那咱们就且行且看。

一个伤科顶尖,江湖高手,能让人神不知鬼不觉没了的手段不要太多。

但只有咱们清楚,咱们的中医有多么的博大精深,只是后辈无能,难以尽显于人前罢了。

当然这是老吕站在司里的角度,看出来的偏颇。

想着自家在草原上的儿子姜民,这两厢一比,自家儿子差了李胜利,择人而噬的凶悍。

风雨之中,我践行此语倒是获益良多。

以李胜利诨号的邪性,这事,这样的年轻人未必做不出来。

想及自己见过、用过的江湖手段,再想想李胜利外伤专治的名号。

在城里端的是威名赫赫,令人惊怖的。

对许多人而言,中医不过一土郎中,有与没有无甚所谓的。

无论是再次团结中医,还是断中医前路这话,李胜利说的都是有失偏颇了。

这些话,李胜利是不会跟杜老爹摊牌的,真要是摊牌,也是摊牌之后再说的,无非做的一个木已成舟。

你心意已定,我就不做劝说了,无非一代新人胜旧人。

到现在,老吕这边算是真正看清楚了面前的杜家女婿,看他功架也真是拳脚之中的好手。

或许大传承的契机,就系于你身。

凡人之富在术数,不在劳身。

此次深谈之事,还是不要透露到杜家为好,免得横生枝节。”

咱们俩可算是忘年交了,之后,我看伱所作所为。”

不然,以中医阻滞百行千业,杜老爹肯定是不会允许的。

至于为什么要说给面前的中医司令,原因也简单,中医函授学校,就是面前这位擘画的。

虽说之后无疾而终,但也实在是为中医培育了不少良才。

若吕老的函授学校,能维持下去,中医或许也是另一番景象。

“击掌盟誓!”

老吕这边也是干脆的,两人击掌之后,李胜利告辞,剩下的中医司令老吕,恐怕就要彻夜难眠了。

回到马店集的第二天,李胜利就开始了动作。

别的不做,先是找来了管着建筑合作社的马大队。

“马大队,咱们的建筑合作社,能起高楼吗?”

见面之后,李胜利也是开门见山,直接问起了盖楼的营生。

“胜利,不瞒你说,这事儿得试试,咱们的家伙事儿不成啊!

山上村那边的浇制基础,可是累坏了建筑合作社的社员。

要是有個搅拌机,能顶二十个人的,听说还有电机驱动的振动棒。

如果这俩工具有了,钢筋也足够,能起!”

说起建高楼,马大队这边也有些怵头。

山上村的那两座楼,他也领人在那干过几年,如今也不过将将盖到第一层而已。

山上村的中医传承楼跟藏书楼,也是马大队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巨型建筑。

以山体为根基,覆盖整个山体的两座巨楼,说是盖到了第一层,其实也不算的。

至今基础仍未完工,才是真正的说法。

那两座山的山体,差不多被山上村以及传承班的两万学员们,掏的差不多了。

建筑合作社这边,也是常年有人在那边干活,最少也是几百人的数量。

浇筑巨楼基础,浇筑山体内的防空洞,也仅是做了一半的样子。

按照这样的进度,马大队觉着,山上那两座巨楼建成,怎么也得再用上十年八年的。

建筑机械的不足,也是大大延缓了浇制的速度,全凭人工去做,马大队觉着十年八年竣工,也是速度很快的了。

“缺设备不早说,这两天我去找一下。

马大队我要问的是,咱们的建筑合作社,技术怎么样呢?”

建筑合作社,是李胜利给马店集谋划的支柱产业之一。

他虽说不管不问,投入的精力不多,但马店集所属、太平庄所属的合作社社员,也都是安排了长期培训的。

培训他们的人,还是李胜利风雨之中,专门从城里拉回来的。

这茬,李胜利虽说不咋关注,但前期的准备差不多已经做完了。

“技术?

这没的说,不说人人都是大师傅,能带人干大活,那也是差不多的。

别管是咱们马店集的,还是洼里、太平庄的,拎出一个来,能带人盖房子还是可以的。

咱们建筑合作社,人数差不多也是固定的,各村能常年抽调的壮劳力,也就那么一千多人。

村里的夜校教的东西,已经换了三茬了。

老支书在时,我就想停了夜校,但挨了老支书一脚。

老支书当时就说,你怎么说的咱怎么来。

按照城里那些先生的说法,咱们建筑合作社的好些人,跟学建筑的大学生比也不差的。

先生们也说了,再教,他们都没啥东西可教了。”

听着马大队的吹嘘,李胜利轻轻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

学建筑的大学生自然是没法比,那只是人家嘴上的夸赞之词而已。

但学了些基础的东西,也是肯定的,这样一来,许多事就能接着做了。

“马大队,我是这么想的。

山上村那边的活计,可以停一停,让人收拾一下,这两年咱们去南边正经拉起一支队伍。

最近这两年,城里也没什么大活,等咱们的人在南边学会了外面的盖楼技术,城里的活计也会慢慢变多的。

我想让你带着建筑合作社的骨干去南边,这茬你这边有什么顾虑没有?”

南下搞建筑,不仅是李胜利给马店集的营生,也是给自家姐夫王前进谋划的前路。

关口那边的事,虽说还有一年的时间,但建筑队伍的建设,还是要提前一下的。

“成,怎么不成?

刀山火海都成。

咱爷们交往这么久了,信不着谁也不能信不着你啊!

别说去南边了,闺女给你都没问题。

胜利,要不你把凤霞那没人要的捡回家吧。

让她上学,她不听话,不好好上学非要闹挺,这下好了,被人赶回家了。

我看那丫头,也就做小老婆的命了……”

南下与否,对马大队而言也是无所谓的。

自打老支书没了,马大队这边也是京郊、工地、南方竹子产地各处跑,早已经熟悉了跑外的营生。

要说困扰,还要说家里的女儿,当初马店集的卫生员马凤霞。

李胜利推她去了中医大的新割治派,风雨乍起的时候。

新割治派那边也分了家,愿意去街上的,李胜利跟祝师也不阻拦。

愿意留下继续学习新割治派技法的,也一样欢迎。

当初的马凤霞选择了离开新割治派,之后,下乡开始的时候,李胜利又把她送到了部里。

也让马大队这边给了马凤霞提点,可惜,人有的时候选择很重要。

自打马凤霞离开了新割治派,这运气一直就不咋好。

次次都踩在了十三点上,风雨之中蹦跶的厉害了,如今被人清退回家了,过上了以泪洗面的日子。

风雨这一闹一停之间,马凤霞也成了村里岁数最大的未婚女青年。

到了这个岁数嫁不出去,马大队这边对自家闺女可就没好话了。

“马大队,好赖是自家闺女,不能这么说的。

待会儿你让她来我这一趟,你这边筛一筛建筑合作社的社员。

敢打敢拼的优先,选那么三五百人出来。

给大家伙说说,出去干活跑外,别的我不敢说,一月一百以上的收入还是有的。

出去之后,咱们这边的说辞也简单,包吃包住包穿戴,挣的钱有一分算一分,都是净剩。

也让大家伙放心,出去之后挣不着钱,我来兜底。”

知道建筑合作社的人手可用,对李胜利而言也就够了。

村里人做事实在,李胜利根据现在的收入,也给了保底的收入,月入一百,在四个村子,也不算是特别高。

人均二三十的月收入,跟李胜利有关的这四个村子,还是可以做到的,平均数可能还会更多一点,但也不会超过四十。

壮劳力平均月入七八十,也差不多有谱,只是老弱妇孺一平均这个数字就小了一些。

这类收入,粮食也是不算在内的,如果算上,月入过百,虽说不普遍,但也有很多人能达到的。

“胜利,干活挣钱这茬,用不着你兜底。

老支书说了,你怎么说我们怎么来,准没错的。

凤霞我给你喊来,家里就不留她了,留着也是白吃饭的赔钱货。”

说完,马大队转身就走,李胜利也只能苦笑一声了事。

老支书王胜庭不错,马凤霞这个卫生员,可就走错路了。

她们家要是城里人家,马凤霞在家里应该不会被责难,在村里,闹腾成这样,马大队口中的赔钱货,也不是瞎说的。

如今马店集上下,讨不上媳妇的没有,中老年丧妻的鳏夫倒是有。

在村里选,马凤霞能找到的最年轻的,也得四十大几,闹不好四十大几的还看不上她呢。

老姑娘很多时候,还不如个寡妇吃香,这也是怪事一桩。

甭看马凤霞是大学生,但马店集、太平庄、洼里、山上这四个村子,就没有瞧得上她的适龄青年。

马大队之前都一一试过了,老鳏夫跟马大队的岁数差不多,父女俩也都瞧不上。

如果马凤霞就将目光放在这四个村里,能找的也就老鳏夫喽……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