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红火(下)

2个月前 作者: 墨落皇朝
第257章 红火(下)

第257章 红火(下)

跟老支书一路聊着,一边干预马店集的日常事务,跟在洼里不一样。

老支书王胜庭老了,马店集的位置也不一样,李胜利的做法也就显眼了许多。

马店集村的大食堂,离着已经拆毁的城门最多一两公里,城里的建筑依稀可见。

周围一两里地之内,也是楼房林立,说是城里也不为过。

“冀省的血肠、羊血豆腐、血炒肉、炒大杂、熘肝尖、爆肚,这类菜你都会?”

如果段落错误请您稍后用主流浏览器访问(Chrome,Safari,Edge...)

散酒也要备上,这玩意儿不要好喝,杀口就成。”

老支书真要发狠,这俩能在马店集待上半月,就算他们硬气。

炖羊杂的汤,要用炖头蹄的汤,别的不要,汤清味鲜或是汤白味美还是要的。

羊血、羊血肠也得有,炖好的头蹄,也要定好了价格。

“您就是胜利大夫啊,我叫徐老七,刚刚您说的我都会,以后就按您的安排来。”

见李胜利站在草围子门口处不动了,王胜庭也就做了简单的介绍。

再有就是女人,在村里看上谁家的了,你给老汉说,就是别家的媳妇,我也能让她空出来,你点我安排。”

见徐老七挠头,李胜利就知道马店集的食堂这是在胡来。

老支书因为公粮的事,对驻村干部没什么好感,虽说人已经换了,但事也出了。

我的标准简单,咱们不能比那些有字号的馆子,但你炒的菜要是比城里的食堂差了,开春就让你负责沤粪。

虽说手艺一般,但煎炒烹炸还是会的。”

“艹,这特么就有些凑活事儿了,白煮啊?”

“你们俩鼓揪一下账目,看看一挂羊下水能卖几个钱?”

大冬天的在草棚里里上班,挨冻也是肯定的。

走咱们去灶上看看。”

老支书,两毛高了,血肠弄个小碗的五分一碗,羊血也成。

刚刚在路上还说他是大手大脚,这一回身,羊蹄子上的毛都不放过了。

这茬,还是要跟公社还有区里打报告的,别自个儿就把事情办了,大事还是要公事公办的。

见干了好几天的营生,被李胜利说的狗屁不是,马店集的村厨也有些上头。

后来兵荒马乱了,就在村里住下了,您说的这些我都会,手艺还不错。”

粮食呢?

就是不烙饼,怎么也得弄点高粱米饭、地瓜窝窝之类,客人来了,硬灌羊杂汤啊?”

“胜利,我老汉算是看出来了,你是什么都会的能人,这两天别闲着,村里上上下下都给看一看。

虽说是半下午,但十几张桌上还是有客人的,至于板凳,更简单,桌旁的城砖就是板凳,嫌高矮不合适,自己随意增减。

村里不是有羊蹄子、羊头吗?

一边的徐老七也是听的直呲牙,有这么一位细到咂指头的货色,马店集能不红火吗?

“老支书,叫上徐老七,咱们找个僻静的地方说话。”

这一锅的香料,加辣椒、胡椒面,怕是一块钱都打不住的,一挂羊下水无非五块钱,再搭上一块钱的香料,买卖不得赔本?

扫了一眼热汤翻滚的大锅,老支书没发现什么不妥,炖羊杂,不就这个路子吗?

听完老支书说的,瞅了瞅土灶台上唯一的调料,半罐子的粗盐,李胜利有些挠头。

看了看十几桌客人,大都一色的装扮,跟李胜利差不多的短打扮。

“瞧外面石板桌上的油渍,这买卖也干了几天,一挂下水能卖几个钱啊?

吉祥,跑回村里一趟,让马凤霞去供销社买上炖肉的香料,胡椒粉、辣椒送过来。

瞪了一眼扶不上台面的村厨,这也是王胜庭老婆的本家,村里就是这样,有好的营生,自然要尽着关系近的亲戚本家先来。

“村宴的厨子,这是他家里的孩子还有几个徒弟。

进了草围子,李胜利就闻到了一股浓重的羊膻味,也就没大大咧咧的坐在桌前点菜,闻闻味道,李胜利就觉着马店集大食堂的起手式不怎么高。

大食堂的买卖红不红火,也不是一两天能看出来的,李胜利这边安排好了徐老七。

徐老七不是王庆平,在村里属于勤快人,而且受过李胜利的恩惠。

串树砸断马老三腰的就是这位,要不是李胜利出手,他家不摊上官司,也得给马老三养老。

“别特么吹牛,村里是不是有煮好的羊血,让伱徒弟回去拿,我试试你手艺。

按我的路子试试,看看一挂下水加上羊血能卖到多少钱。

这也算是代沟了,农村人过日子容不得一丁点浪费,浮沫虽说已经成了褐色,但上面多少还是有油腥的。

回身扫了一眼吃的正香的十几桌客人,李胜利还是挠头。

“胜利说话比我说话好使。”

“胜利,这就跟早前路边的大车店一样,后面专门开了场地,存放大牲口跟马车。

出了后厨,老支书也不客气,皴裂的大手一指俩驻村干部,这俩就老老实实的盘起了账目。

这货要是做不好,李胜利也有地方安排他,年前就让他洗羊肠子了。

“都会,早前儿我在城里的饭馆打杂,大小饭馆、食铺我都干过,还干过一段二厨。

这就属于人生惨事了,一个腰断了的马老三,就能让他家万劫不复。

这些手艺你们会不会啊?

等开春把路夯实一下,重载的汽车也得能停的进去。

三八.六.一六六.六九

有了账头,坐好之后,李胜利的问题直接就丢给了徐老七。

冬天不适合动土,马店集的大食堂,就是玉米秸跟高粱秸,绑在原木桩上,围成的一个草围子。

“老支书?”

回字型的门廊可以挡风,围起的场地做了简单的平整,里面又搭了一个个小的草棚,用来挡雪。

杂碎,尤其是羊杂,白煮的味道,一般人受不了,现在没那么多科技狠活,大股的脏器味,随着锅里翻滚的褐色浮沫,传到了李胜利的鼻端。

这些人多半都是车把式。”

我老汉没啥能拿的出手的东西,茬架,我们村吉祥这一攘的好几百个,以后就听你招呼了。

玉米秸跟高粱秸都是光秃秃的,上面的叶子,多半做了大牲口的饲料。

没搭理两个点头示意的驻村干部,老支书王胜庭带着李胜利就到了后厨。

那劳什子马小宝,也招呼一声,让他去我院里跪好。”

羊指甲、羊骨头这类物件,王胜庭也没想到能卖钱,这半大小子做事,还真是滴水不漏。

羊蹄子、羊头上的毛,村里不是有闲人吗?一遭剃下来,咱们做的是大买卖,能积少成多的。

咱们也不能只要买卖红火不赚钱不是?

李胜利跟老支书尝了尝徐老七的手艺,虽说锅里的羊杂炖的有些老了,但徐老七的手艺还凑合,不带油炒的菜,也有炒菜的味道。

“浮沫要打掉,汤里要放香料,胡椒面、辣椒碎也得有。

以后驻村的干部在村里做事,想得到这位老支书的支持也不容易,至于社员们,上了一次恶当之后,能让公社派驻村干部就已经是给面子了。

听了徐老七的回话,李胜利这边严重怀疑这厮在吹牛,一锅羊杂让他熬成了泔水,这茬口只能上手试试了。

一会儿的功夫,王吉祥先是抱着一包调料跑了回来,李胜利手一指,剩下就是徐老七自由发挥了。

再者,这位也是村里手艺不错的,只是事前李胜利也没详细安排,这事儿就有些随意了。

“徐老七,就按我说的来,缺啥粮食找老支书要,该上什么家什就上什么。

“营生做的不错,还知道把停车的地方放在后面。

要不做大牲口的饲料,要不做沤肥的原料,村里社员家烧的,只有一部分是村里分的,大部分还是要自己四处划拉。

两毛一大碗的纯羊杂,还是很受车把式喜欢的,许多人吃的长了,都带着家伙事儿来,连吃带拿,市场肯定是有的。

桌子也简单,有的是城砖架着门板,有的是城砖架着石板。

擦了擦鼻头,看着已经带了锅巴的铁锅沿儿,这活计就有些糊弄事儿了。

三人找了一个角落刚坐下,俩驻村干部的账目也弄了出来,不算锅里剩的羊杂,一挂羊杂能卖到十三块。

李胜利说的做法他不是不会,可村里没调料,现买不说村里的供销社有没有。

如果烙饼,该要粮票还得要,粗粮、杂粮试试看,尽量少要粮票,或者不要粮票,多听取一下食客的意见。

这食堂让这几块料,真开成了土灶,现在喂猪、喂牛,也一样要加点咸盐粒的。

李胜利拉着老支书转身就出了后厨的土灶。

得了食堂的账头,李胜利估了一下,这买卖还有提升的空间,羊血没算在内。

羊蹄子上的指甲,那也是中药,都收集好了,这边煮过的羊骨头还能做骨粉,一样要留好。”

看着站起来拉屎的李胜利,老支书王胜庭也是服气了。

伸手在灶上拿了根筷子,李胜利蘸了蘸锅里的羊杂汤,跟他想的一样,盐放的不多,入口就是一股子刷锅水味。

菜的滋味再好,买卖再红火,不挣钱,还得恢复成徐老七之前大锅烩的样子。

在驻村干部面前,李胜利就有了遮掩,给老支书说了一句,就站在了他的身旁。

羊杂,也不是一碗汤就算完的,炒大杂、熘肝尖、爆肚还是要的。

事情想解决,得从头捋一遍,让王吉祥回村弄点香料,同时安排好路上说的事。

将徐老七炒的菜,分别让驻村干部,以及剩下的食客尝了尝,得了一致的好评之后,马店集大食堂的路子也就被定好了。

“老支书,这几块料,以前是干啥的?”

这些秸秆被留下,不是做席子,就是做草帘用的,两季的秸秆,现在可不是做烧火草用的。

王吉祥回来不久,徐老七的徒弟也端着一盆羊血回来了。

马店集红不红火,就看你的了。

羊蹄炖好之后,露出的蹄筋剪下来,再弄个葱爆蹄筋这道菜,五毛、八毛的都成,看看行市。

两个公社的驻村干部,正坐在秸秆围起的柜台边,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

老支书那边安排好了驻村干部,这事儿也就挂在了路边,还是那句话不看广告看疗效。

老支书也不动换,直接在外面喊了一嗓子,徐老七就颠颠的跑了出来。

见了本事,老支书王胜庭没啥好说的,马店集能拿的出手的,李胜利还需要的。

通过这几次的交流,无非村里的房子、粮食、打手、女人,前两样已经说好了,剩的无非就是打手跟女人。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