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李家好儿郎(中)

2个月前 作者: 墨落皇朝
第94章 李家好儿郎(中)

第94章 李家好儿郎(中)

从北新桥回来的路上,李胜利又让赵有方拐到了板桥胡同,拉上捡好的两大包袱旧衣物,半袋大米、一扎汾酒。

衣服是李家的,大米跟酒要给柳爷送去,现在两人基本确立了信任关系,就不能把他当老骗子对待了。

至于衣物,李胜利是过日子的人,虽说自觉打造了铜皮铁骨,但谁知道风雨之中,会遇上什么事。

万一出了变故,攒点家底,也不至于冻死、饿死,至于被抄家,那就没话好说了。

之前李胜利被丁岚瞧不起的那一身,就是李老爹穿破的工作服。

自从得了两块金饼子,大儿子又买了房子,韩金花心里的焦躁、操切,也轻了不少。

如果段落错误请您稍后用主流浏览器访问(Chrome,Safari,Edge...)

李胜利走过去看了一下,跟仓库一样都挂着大锁头,开锁之后看了看,还真是军事防空洞的样子。

转到原本供销社的后院墙,还是一条夹道小街,而且算是个断头巷子,尽头才是通向仓库的巷道。

娘们之间骂战,最好的先手就是站在道理上,实在不成,才会去胡搅蛮缠。

原本绕着整个供销社的小街,分割房子的时候也被堵上了,L型的小街,都是属于夹道仓库的。

还有一条,房契上要标记明白,这条小街,归咱们所有。”

墙基用的是大块的花岗岩,一水四十多公分长的城砖砌墙,牢固程度不必怀疑,多少还有些粗笨的感觉。

四合院不是大院,李家也不是高干,没有跋扈的资本。

这样一来,又能在以后寸土寸金的四九城,多占百十平地了。

“对,就这么说着,加上小街断头,不吉利的说法,主要还是过去诉苦。

羊杂是从马店集带回来的诊金,一共给了三套,马凤兰娘家留了一套,给了肖家一套。

“别没事儿找事儿,街口那里用不了几块砖,让你爸带着你们兄弟自己砌了就成。

李胜利跟柳爷分了一下,羊肝、羊肚归了柳爷,剩下的肠肺杂碎归了李家。

柳爷那边要搬家,也是近在眼前的事。

只是效果一般,老妈韩金花如刀一样的眼神,又狠狠地剜了他一下。

但也没办法,罗汉床算是医疗床,画案是办公桌,药柜逼格高,加上几张官帽椅待客,哪一样都是必需的。

真正有了资本,也不好太放肆的,总会有清算的那一天。

这事儿,只能让老妈韩金花,再找一下居委会的人了。

打开一个大四间的仓库看了一下,跟老妈韩金花说的一样,向下开挖了至少三米,跟个大旱井似的。

仓库里太黑,李胜利也就没挨着看过,而是看向了角落里的一个小平房,那应该就是地下室的入口了。

没有夸赞做事很有长进的大儿子,韩金花知道李家爷们不经夸,一夸那尾巴就要翘天上了。

“妈,夹道仓库那边的小街,您去找居委会说一下,让他们给封上吧……”

一证两院的事,居委会那边亏了心,堵巷子占地,私人出面也不好说话。

不大的一会儿,一股淡淡的药味,就压住了要散出去的羊膻味。

碗柜里还有点苦丁茶,就放在酱罐里,你拿过去。

给了老妈行事方针,李胜利还不忘拍了一记。

夹道仓库,顾名思义就是两堵墙中间夹着道路。

这地方也算是灯下黑的所在,前面就是南锣供销社,风雨之中,人们也需要衣食住行。

拿着钥匙回到四合院,李胜利也不隐瞒,直接对看着锅的老妈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至于是怎么做的防水,李胜利就不得而知了。

屋里没有电灯,院里也没拉电线,不是当初没拉,就是分割房产的时候,全部给撤走了。

住人是别想了,作为仓库,还原它原本的用途,才是对李胜利而言,最好的选择。

这年月除了为肚子而活,就是为面子而活,活的太好别人嫉妒,活的太次别人鄙视。

还支使上居委会了,咋的,就你脸大啊?”

更生布的工作服虽说结实,但架不住老妈韩金花洗的勤,布料早就乏了,所以上山的时候,一刮就破。

占道,如果要补差价,咱们也不跟居委会的墨迹,只要合理,要多少给多少。

咱们也不是让他们白干活,工钱料钱还是咱们家出。

深入地下的建筑,没多少潮气,一股股的暖流顺着洞开的大门扑面而来。

衣服的岁数比李胜利小点有限,也是他最好的衣服,最贵重的财产了。

至于茶叶,高碎是需要挤破头去抢的,而且要票;高末那玩意儿基本不能喝,里面尽些土渣子不说,抢着要的人一样不少。

盐水煮白菜,都算是改善生活了,葱姜蒜在冬日的李家,也算是奢侈的配料了。

起身之后,韩金花也问了一下儿子的章程,腆着脸到居委会,直接说砌墙的事儿,只怕没人搭理她。

剜了大儿子一眼,强调了一下要脚踏实地,韩金花这才踩着坚实的步子,奔居委会去了。

巴掌大的锁头,挂在二指粗的钢筋门栓上,门口是四十多公分的城砖砌的,显得很是厚重。

李胜利自然要多储备一些,在洼里不就是凭着一套夹袄,换了谢公子的将校呢跟三接头吗?

门房本就不大,也就十平的样子,摆上药柜、画案、罗汉床,空间就显得有些逼仄了。

想封上街口,只能找居委会跟街道办。

三八.六.一六六.六九

凭票的好茶,也不是李家该有的东西,白开水待客,也能说的过去。

不知情的,只会以为这里是南锣供销社的后门。

回到家里,先跟肖虎、赵家兄弟,将家具一一抬进门房里。

谢飞家里做的就不错,还知道让他去基层镀金,保持了该有的吃相。

正门没有锁头,李胜利推开正门进了院子,因为是分割放弃的原因,院子里留的空间不多。

最正当的理由,还是儿子去乡下行医这一节。

整个夹道仓库的建筑质量,跟建材都是不惜工本的,而且提前做了防潮、防水。

越了线、过分了,大院里的人,也不是没人清算。

辣椒,也是李家唯一的香料,入冬之后家里葱姜蒜基本不买,因为家里没什么大菜可做。

打发肖虎跟赵家兄弟去了柳爷那边,这趟也算是让几人认认路。

向下的不是台阶,而是条石铺就得甬道,一米半的宽度,黑洞洞的让人望而生畏。

闻着锅里慢慢散出的羊膻味,李胜利起身去自己药箱拿了一剂四君子汤的药材,顺手就丢进了锅里。

不好不坏、不穷不富,肚子瘪了多喝水,补丁多了勤过水,这才是正常日子。

回到家里,老妈韩金花正在守着炉子白煮羊杂,看着铁锅里飘着的几段辣椒,这就算是香料了。

满意的锁上夹道仓库的大门,李胜利一路上都在想着,敢不敢把整座仓库填满。

开了锁头,里面还是一条夹道,地面跟外面的城砖道不一样,全部都是条石铺就得。

真正的仓库正门,开在了中间位置,也是一样的木质大门,钢条加固,只是比外门多了一扇,门口有四米多宽。

跟仓库离着后墙的距离一样,都是三米多的样子。

这大四间仓库,算是冬暖夏凉了,向下开挖,并没有让里面变成冰窖,显然是做过处理的。

听着大儿子还想支使居委会的给家里砌墙,韩金花剜了儿子一眼,说道:

仓库的正门,是接近两米宽的独扇木门,上面打着钢条加固,一侧还有一个支撑木门的铁轮,也能减少开门的难度。

李胜利的话,是妥妥的大实话。

跟老妈吃了简单的午饭,李胜利就要了夹道仓库的钥匙,趁着中午没人,一个人悄悄到了供销社的后面。

“就你们爷们讲究!

“别跟柳爷学的一肚子花花肠子,咱平头老百姓,脚踏实地最重要!”

听到老妈韩金花的声调逐渐拔高,李胜利稍微退了半步,这才仔仔细细的说道:

“妈,占道属于侵占公家财产,这事儿,咱们家不好自己去做,会惹很大的麻烦。

烟,你爸也准备了一盒,放在了床头,伱也拿过去,还有你拿回来的软瓜干,也装上一盘。”

李胜利顺着石质的台阶下到黑洞洞的仓库里面,地面很干燥,当初应该是做过防水的。

L型的小街,算是夹道仓库自用,封上了街口,再改一下房契,有居委会跟街道办出面,问题应该不大。

冲击供销社,那是蠢人才干的傻事,而且也不会成功,只要不闹出太大的动静,这地界就跟洞府差不多了,隐秘而牢靠。

还是拿着你去乡下行医做话头?”

“就你明白事理,看着锅,我先去打个招呼,问问成不成。

到了家门口的南锣供销社,李胜利还让肖虎去打了十斤不要票的散酒,买了几盒一样不要票的阿尔巴尼亚香烟。

与李老爹退下来的衣服相比,信托商店的旧货,质量杠杠的,洗过之后,跟新的差不多。

妈,您这脑子真好……”

特权最大的好处,其实还是保证公平,挡住不公平的竞争手段。

供销社后院,靠近小街的一侧没有开门,三米半高的锥形高墙,透着生人勿近的气息。

站在供销社边上的街口,李胜利看了看两边的青砖高墙,等回头找找居委会,让他们把整条断头小街封上,留下一个门口,这边就更隐秘了。

这段时间不管是脾气还是心情,都多少有些好转。

柳爷那老货虽说落魄了,但还挺讲究,羊杂只吃肝、肚,也是饿的轻了。

在风雨交加之前,私占一条小街,这壶苦酒,李家人是喝不下去的。

经历过后世的信息爆炸时代,李胜利很清楚一点,小人物想要活的平顺,依法依规才是正途。

院里的地面,是大块的石板铺就,四座大四间仓库,用料也极为实诚。

看着忙碌的大儿子,虽说能看到好日子的影子,但心里也有满满的担忧。

老爸的工友来了,一口羊肠一杯酒,就当招待了,咱们要给老爸维护一下面子。”

大院杂居,吃好东西的时候,也得遮掩一下,人家啃饼子嚼咸菜,你们一家吃大肉,即使说的过去,也会被人嫉恨。

羊杂虽说不是什么高端的食材,但味道冲,更能勾起人们心中对肉食的想象,用药材压一压味道,没坏处。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