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3个月前 作者: 张龙宝q
楔子:

楔子:魏忠贤残害东林党————袁崇焕宁远破金军

话说神宗在位期间,学士顾宪成办了一家书院,名曰东林书院。书院聚集文人学者,讨论国家大事。批判朝廷无能,官僚腐败。这些官僚把此文人学者,称作东林党人。明神宗为了自己的私欲,派出大量亲信和太监,在全国各地监督开矿和搜刮财物。这些太监随意拆毁老百姓的房屋、坟墓,奴役工人,抢劫财物,无恶不作。农民种不成地,商人做不成生意,百姓的生活得不到保障。东林党人许多官员批评明神宗派遣矿监税使压榨剥削百姓的恶劣做法,要求迅速撤销。批评最尖锐的是凤阳巡抚李三才,他在书上当中说,皇上喜欢珍珠美玉,民众也要图个温饱;皇上爱子孙民众也爱妻子儿女;为什么皇上想把钱库里的黄金,堆积得像天那样高?而不让百姓家中存有一升一斛的粮食呢?矿监税使的所作所为,一旦引起反抗,民众都成为皇上的敌人。皇上守着满箱满屋的珠宝,又有什么用呢?虽然那些矿监税使得到皇上的庇护,李三才动不了他,但是那些罪大恶极的爪牙受到李三才的打击。有的被捕、有的被杀。有一个税监的帮凶叫陈守训,贪污了几十万两银子,李三才掌握了真凭实据,向朝廷谈和。神宗不得不下旨,将陈守训和他的同伙带回京处以死刑。

万历四十八年,神宗皇帝驾崩。矿监税使还未撤销,神宗之子朱常洛继位,是为明光宗。不到一个月,光宗皇帝驾崩。光宗皇帝之子朱由校继位,是为明熹宗。东林党人拥立熹宗有功,一度受到天启皇帝重用。许多被万历皇帝罢官的大臣,又重新被启用。天启皇帝喜欢吃喝玩乐,他最宠信的是自己的乳母奉圣夫人和宦官魏忠贤。魏忠贤原本是个无赖,目不识丁。因为赌钱输得精光,经自己阉割成太监进了皇宫,巴结上奉圣夫人才得以接近还在做皇长孙的朱由校。因为他善于逢迎拍马,很讨朱由校的欢迎。朱由校做了皇帝,便提拔他做司礼监秉笔太监。这是代替皇帝草拟批文的重要职位。从此,魏忠贤与奉圣夫人狼狈为奸,引诱皇帝整天沉浸在听戏、听歌、打猎玩乐之中,致国家的存亡于不顾。魏忠贤不但掌握了替皇帝草拟批文,还掌握了特务机构东厂逮捕官员权力的锦衣卫,又在宫中组织上万的宦官武装。在朝廷中,对那些反对东林党人和政策相互勾结,控制了朝政大权。成为明朝后期最反动的政治军团,东林党人称他们为阉党。敢作敢为的东林党人,与阉党做不屈不饶的斗争。

天启四年,左都御史杨涟首先抨击魏忠贤。列举了他二十四条大罪,其中有专权、私自批达圣旨、罗织罪名、残害忠良、给魏家亲属滥封官职、在皇宫里练兵等等。接着,更多的东林党人对魏忠贤进行口诛笔伐。连国子监的书生一千多人,谈和魏忠贤。魏忠贤对此咬牙切齿,疯狂反扑。第二年,他找了一个借口,将人们称为“六君子”的杨涟和佥都御史左光斗等六个东林党人逮捕下狱,严刑拷打,逼他们承认根本不存在的罪行。六君子在狱中受尽了酷刑,杨涟的身上被压着沉重的麻袋,耳朵里钉进生锈的铁钉;左光斗全身被狱卒用烧红的烙铁去烙,脸上被烧的焦烂,面目全非。左膝盖以下的筋骨,全都露了出来。左光斗做考官的时候,在京城附近的寺庙里,遇见一个赶考的读书人,叫史可法。见那文稿写得很精彩,而衣裳单薄,便暗暗记住他的名字。史可法很佩服老师的学问,听到老师被阉党逮捕入狱,便买通狱卒来看老师。史可法看到老师这副惨状时,悲愤到极点,哭得说不出话来。左光斗从哭声当中,认出是史可法。左光斗用手硬把眼睛掰开,闪着怒火责备史可法道:“你真蠢,这是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国家到了这副田地,我已经不中用了。你还来自投罗网,万一你也被他们陷害,国家将来靠谁支撑?”

不久,六君子全部惨死在狱中。后来,还有更多的东林党人被罢官,被下大狱,被充军,被杀害。直到明思宗继位,罢免了魏忠贤。阉党受到打击,东林党人才得以平反。但是,明朝的局势早已经江河日下了。

朝廷内部君臣之间与宦官东林党人斗争愈演愈烈,努尔哈赤在辽东取得连连胜利。先是攻占开原,后又夺取铁岭。天启元年,农历三月,攻下了沈阳。沈阳是辽阳的屏障,明朝最高行政官员都住在辽阳。辽阳若失,明朝在辽东的势力就会崩溃。为了保卫辽阳,明军在城墙四周挖了三四道长长的壕沟,注入河水。城上又安置了火炮,但还是未阻挡住努尔哈赤的进攻。就在明军出城与金军拼死决斗时,混入城里的奸细忽然放起火来。城内城外的明军一片混乱,城池很快被金军占领。辽阳的高级将领战死的战死、自焚的自焚、上吊的上吊。辽东的七十余座大小城池,俱被金军占领。

辽阳南面有个广宁卫;辽阳失陷后,广宁卫是明朝在关外最后一道军事重地。为了挽回败局,天启皇帝重新任用重臣。由于用人不当和军事上的疏忽,广宁卫被金军占领。天启皇帝十分震怒,处死了广宁卫两员守将。辽东的明朝势力,也一扫而光。日益扩大的金军逼近山海关,威胁着明王室的安全。天启皇帝焦急,召集大臣商议。过了几天后,大将袁崇焕进谏道:“给我一些军队和钱粮,我就可以守住辽东,保卫京师。”他提出坚守关外,保卫关内的战略。袁崇焕的实战精神,很让兵部尚书孙承宗欣赏。经天启皇帝批准,袁崇焕被派到关外监军并给他二十万饷银,收拾残局。袁崇焕冒着严寒,虎狼遍野,荆棘丛生,连夜赶路,四更天就赶到了宁远。安抚难民,修复攻势。将士们都佩服他的胆量和精神,服从他的指挥。袁崇焕认为修建城防,把宁远城成为新的军事重地。孙承宗采纳了他的建议,进驻宁远。袁崇焕到宁远,立即组织居民加高城墙,创建炮台,储备粮食。训练士兵,救济难民,整顿好宁远的防务。他又在孙承宗支持下,派兵收复锦州、松山、杏山、右屯、大凌河等城池,形成新的防线,保证四面的安宁。很快,宁远成为明朝在关外的军事重地。商人百姓渐渐集中到宁远城来,使宁远变得热闹起来。

孙承宗遭到魏忠贤的排挤,魏忠贤和他的阉党利用孙承宗的部将马世龙打了次败仗,将孙承宗罢了官。让魏忠贤的爪牙,兵部尚书高第负责辽东军事。高第一上任便撤除一切防御,把军民赶进关内。袁崇焕坚决反对弃城逃跑,他说:“宁可战死在这里,也不撤回关内!”高第一意孤行,将其他地方军队全部撤走。装备和粮食,全部丢弃。路上饿死、累死的难民不计其数,哭声满天,宁远顿时成一座孤城。

努尔哈赤以为战机又来了,亲率十三万大军,直扑宁远城。袁崇焕做了必死的准备,他写了血书,与将士们一起宣誓。为保卫宁远,愿与城共存亡。他的精神感动了全体将士,大家都决心与袁崇焕死守宁远。袁崇焕收回城外的老百姓、粮食,火器燃放、奸细排查,都由专人看管。宁远城军民安定,团结一心,准备抗击努尔哈赤的进攻。

正月二十四日,努尔哈赤发动进攻。金军顶着盾牌,冲到城下。架起长梯,不要命地爬城。城上明军用火炮、弓箭、石块还击,像雨点一样密集。金兵像割草一样,一批一批倒下,又一批一批地冲上来。城上的明军则不断地向下面发射弓箭石块;这时,袁崇焕命令发射西洋巨炮,攻击金军的营盘,这才将金军打败。

第二天,金军再次猛烈攻城,努尔哈赤亲到阵前督战。突然,一发炮弹在他身旁炸开,将他炸成重伤。努尔哈赤不得不下令撤兵,宁远城的包围解除了。明朝与后金开战以来,取得第一次胜利。努尔哈赤遭受惨重损失,不久他就含恨而死。宁远大捷后,袁崇焕升任辽东巡抚,山海关内外的防务都归他管辖。他的雄心更大了,一心一意地想收复被金军占领的全部辽东土地。正是:新皇登基除恶尽,陕北饥民聚义来。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章分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