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375,可控核聚变的原料

3个月前 作者: 一拥而入
第377章 375,可控核聚变的原料

第377章 375,可控核聚变的原料

两个孩子送出去上大学了,家里一下就变得空荡荡的了。

女儿还好,一两天的就跟家里开视频、打电话。

至于儿子?苏瑜都有一种错觉:自己好像从来就没有过大儿子。

这小子,就新生军校结束后,给他妈打了个电话,再就彻底失联了。

苏瑜不去想了,想多了能被气死,拿上公文包,苏瑜溜达着走出了家,走进了青胶糖大学的办公室。

“老师。”

看到干爸苏瑜进来,已经拖完地的张曦文立马给他递上了泡好的茶水。

“嗯,谢谢!”

苏瑜笑着点点头,曾经外界的舆论都是在说这个公子哥多么的嚣张、跋扈,苏瑜觉得他很好啊。

也不知道自己是真的变老了,还是最近接触的课题难度越来越大,现在苏瑜想写篇论文需要的时间很长。

“判断点火的聚变三乘积,根据传统的劳森判据,当等离子体温度、等离子体密度和约束时间这三个参数达到一定条件时,核聚变反应的能量产出率将大于能量损耗率,并且有足够能量使核聚变反应稳定持续”

不过这只是理论数据,不论是已经持续运行超过一年的“青胶糖一号”反应堆,还是其他新建的华夏可控核聚变反应堆,都受限于配套设备技术的限制,反应堆内部的压力和温度都没有达到最优状态,能量转化效率也并不是最优的。

苏瑜已经在办公室里泡了小半年了,张曦文也跟着苏瑜在这里泡了小半年了。

换算成电力单位即 46.7万kWh,约等效于73吨5500大卡煤炭燃烧或 20克铀 235裂变产生的能量。

苏瑜丝毫没有看到他的嚣张和跋扈,反而对这个少年身上的积极上进很是喜欢。

曾经年轻的时候,苏瑜想写论文,那真的是信手捏来的啊!

但现在,一方面自己是站在学术领域最前沿的开创者,每一篇论文都会影响世界的走向,所以苏瑜对自己写的每一篇论文都发自内心的“敬畏”;

另一方面,可能也真的是年龄大了,苏瑜今年都四十八,马上五十了。

喝了一口茶,苏瑜在桌子上铺开了一张洁白的稿纸,构思了一下,开始了新的论文的写作。

而在办公室里泡了小半年,也意味着苏瑜总算是有点收获了。

“青胶糖一号”为代表可控核聚变大型化路线里的热效率转换都受到限制,那也就意味着苏瑜一直想要走的小型化路线受到的限制更大。

氘氚聚变的反应截面是高出其他聚变反应两個数量级以上,2克的氘和3克的氚可以产生约 1.68万亿焦耳的能量。

华夏的可控核聚变获得了蓬勃的发展,同时也就意味着华夏的可控核聚变原料提取产业发展迅猛。

洁白的稿纸上,苏瑜根据各项数据画出了一个坐标轴,然后开始慢慢的对坐标轴上的相关参数进行解释:

世界上现有的,唯一的大规模的可控核聚变原料供应商只有一个——位于胶东市的华夏核能材料集团,该集团已经运行的有二十座反应堆,每座反应堆每年能生产2kg氚,内贸价格20万元/克,外贸价格可达100万元/克。

所以苏瑜在这半年里,一直都在解决这个问题,而他的解决思路就是通过原料入手。

而现在“青胶糖一号”聚变堆每生产 1亿 kWh电力就需要消耗约1kg氚,总的来说,这种能源还是十分廉价的。

但是苏瑜要的不是廉价,而是小型化,因为只有小型化,才能带领广阔的应用前景。

时间一分一秒地写着,坐在座位上的苏瑜不断的输出着自己的想法,积累了小半年了,现在往外输出的还是很顺畅的。

而且这几年世界在可控核聚变领域的发展成果还是十分傲人的,这也给苏瑜带来了很多新的养料。

一直以为自己老了,但是当专注起来,深处一种前所未有的冷静,全神贯注的思考,苏瑜还是很高兴、很沉迷这种感觉的。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苏瑜办公室里的空白草稿纸渐渐的被用完,然后又被送来新的。

在这期间,苏挽瑕给家里邮寄回来一张穿着军装的照片,看起来还是很帅气的,虽然整天被儿子气的半死,但是苏瑜还是很骄傲的;

苏婉苧在暑假时候拍的电影全球上映了,虽然有骂声,但是毫不影响它登顶全球票房第一的宝座,正在读大学的女儿一下子成大明星了;

苏挽瑭的考试又是全年级第一,苏瑜开心的不得了,相比大儿子,这小儿子让他省心很多;

张曦文写了一篇论文,苏瑜看了看,满意地点点头,开口道:“还不错,可能发《青椒糖大学学报》有的困难,但是发个SCI一区的其他顶刊,还是没问题的。”

“嘻嘻!”张曦文带着几丝兴奋和害羞笑了笑。

每个努力的人都在收获着,苏瑜也一样,这一段时间来像是“闭关”一样,整天家、办公室两点一线的生活,他论文里的思想也渐渐地完善、明晰了起来。

新一周的周一,一辆腾势商务车后面跟着两辆安保的SUV驶入了青胶糖大学的校园。

从车上下来的张韬走进了苏瑜的办公室,看着面积很大的办公室里堆满了各种文件,再看了一眼被埋进书里的苏瑜,笑着开口道:“我的天啊!听说你都在这里闭关快一年了,不闷吗?”

张曦文看了老爸张韬一眼,觉得老爸根本就不懂知识的快乐,觉得老爸有的丢人,皱着眉,不爽地对老爸开口道:“爸,你别说了,你不懂!”

儿子不但快一年没有任何绯闻了,而且都发SCI了,更关键是整个人多了一些精气神,张韬很高兴,儿子说什么就是什么,急忙对儿子点点头,开口道:“行行行!不说了,不说了!”

“哈哈哈!”苏瑜笑了笑,放下了手中的笔,伸了一个懒腰。

闷头了快一年了,苏瑜也闷的慌,面对老友的到访,苏瑜还是很高兴的。

喝了一口茶,苏瑜起身对张曦文开口道:“你爸当年也是很牛逼的,当下整个无人机设计、航空领域发电材料的应用,你爸是奠基人。”

“啊?”

听到这个张曦文一愣,很显然,他是真的不知道自己老爸竟然也牛逼过。

对比一下苏瑜的成就,再看一看自己糟糕的家庭,张韬立马挥挥手,开口道:“不说了,不说了!”

“你怎么来了?看儿子?”苏瑜对张韬笑着开口问了一句。

张韬一听,立马像是被踩到尾巴的猫一样紧张,脸上写满了不屑,对苏瑜开口道:“看他干嘛!我来看你的,给你带了箱茅台,这可是我们上大学那年年份的茅台,今晚一起喝点!”

“切!”张曦文也对老爸表现出不屑一顾。

华夏的父子关系,大多是一种玄妙、生硬的关系,张韬分明很想儿子,很为儿子发论文高兴,但就不表现出来;

张曦文虽然对老爸的来访很高兴,但也就表现的对老爸不屑一顾。

父子俩,谁的心里都想着对方,但是就表现的对对方不屑一顾。

作为局外人的苏瑜也只能无奈的耸耸肩,还好,他对儿子倒是没有这么生硬,那小兔崽子虽然把苏瑜气的半死,但关系也不至于这么生硬。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