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五国伐唐?晋升一品王国!

2个月前 作者: 笙箫剑客
第202章 五国伐唐?晋升一品王国!

第202章 五国伐唐?晋升一品王国!

站在唐国角度,直接侵入墨特联盟境内作战,其实并非最优解。

因为没有国战之光加持。

鉴于此,唐景虽然调整了大军部署,三路大军却并不急着,在第一时间就侵入墨特联邦境内。

还是要等一等大湖行省、格玛行省的大战,消耗一波墨特联邦。

再者。

新组建的五个军团,也没办法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调整到位。

也需要时间。

在此期间,唐景又做了两件事。

其一,将霍去病统领的御林军更名为禁卫军。

原禁卫军团更名为禁卫军第一军团;

原羽林军团更名为禁卫军第二军团。

从战俘中挑选七万五千名精通骑射的三阶战士,再利用之前攻打烈阳国、西斯国缴获的优质战马,组建又一个满编重装骑兵军团——

禁卫军第三军团。

原第109师师帅秦琼,擢升为第三军团统领。

其二,将近卫军团从禁卫军中剥离,组建新的御林军。

原近卫军团统领白川,擢升为御林军统领。

以上做法,等于是将原御林军一分为二,之所以这么做,是在实际作战过程中,步兵军团跟骑兵军团经常出现战斗脱节的情况。

鉴于此。

唐景干脆让霍去病放手去干,统领一支纯由骑兵组成的集团军。

剥离之后的御林军。

则将奉旨调回长安城大本营,驻扎在长安城外,负责拱卫长安。

相当于是长安的一枚定海神针。

………

除了调整军队编制与部署,新占领的西海行省、比特行省、伊卡行省、卡兹行省、北原行省以及落叶行省,也需要一个消化过程。

之前。

为了“同仇敌忾”,共同对抗唐国崛起,可是有不少阿兹特克玩家降临荒野,加入各个领地。

而伴随着各个行省陷落,这些玩家便成了“弃子”。

连更换国籍都做不到。

不可避免的,这些人中的冒险者,或者是从军中退出的战士,就会成为当地治安的一大隐患。

虽然掀不起什么大的风浪来,但也挺让地方官头疼的。

鉴于此。

唐景毫不犹豫地祭出了又一张底牌——锦衣卫。

过去半年说,在雨化田的一手操持下,锦衣卫从无到有,时至今日,已经发展成为一支规模超过五千人的超级密探组织。

内里的锦衣卫,个顶个都是高手。

而像锦衣卫这等存在,最是适合来处理冒险者闹事。

绝对一抓一个准!

………

冒险者玩家闹事,其实还只是纤芥之疾,真正让唐国朝廷头疼的,是这些新占领行省内部,早就形成了形形色色的利益小团体。

哪怕是经历了战争的洗礼,想要打碎这些个小团体,也绝非易事。

除非朝廷破罐子破摔,杀杀杀。

那显然不大现实。

好就好在全民领主时代,一旦击碎领地石碑,便等于是破去旧领主们的存续根基,哪怕后续再难缠,只要有耐心,总能慢慢解决的。

却是急不来。

………

就在唐国大杀四方时,看似远离战争漩涡的尊龙国,也是风起云涌。

先是裴叶率领大军,一举攻占闽南行省周边的江川行省,成为尊龙国第一个据有两行省之地的大领主。

跟着。

便是大黑马陆鸣,趁着周边大乱,率部北上,一举攻占西海行省。

尊龙国内部割据加速。

而在裴叶、陆鸣接连出击的背后,尊龙国内部,隐隐已经有了传言,说两人其实都已经在背地里跟唐国结盟,获得了来自唐国的支持。

对此。

裴叶、陆鸣是既不否认,也不承认。

猜去吧!

聪明一点的领主,已经在悄悄跟唐景联系,希望也能跟唐国结盟。

对于这些个主动找上门求合作的领主们,唐景并未来者不拒,而仅仅只是选中位于北疆行省的草原领主格勒。

之前因为战马交易,格勒也算是唐景在尊龙国为数不多的好友之一。

即便是这样。

唐景也还是通过裴叶、陆鸣等人,从侧面打听格勒在尊龙国的口碑。

这才答应将格勒收编。

具体做法就是——

通过邮件,寄送给格勒五万套明光铠,五万架战弓以及一百万金币。

格勒收到之后,当即向唐国归附。

后续,格勒将利用领地资源以及五万套明光铠,打造一支精锐骑兵军团,足够驰骋北疆行省,完成行省一统了。

而为了有效指挥这支骑兵军团,唐景还提前给格勒派去一员大将——

原虎贲军团统领蒙恬。

虎贲军团新统领,则由原第71师师帅卢植升任。

如此一来。

唐国在尊龙国西部、北疆以及东南各落子一颗,三颗棋子组成一个铁三角,后续只要稳扎稳打,就能控制住尊龙国一小半的局势。

差不多也够了!

………

时间转眼进入十一月,天气开始渐渐转寒。

虽然墨特联邦派出百万大军,支援阿兹特克联盟仅存的大湖行省以及格玛行省,但仍旧无法解决“守不住城池”的难题。

韩信、李靖率领的两路大军,采取南北夹击战术,仍旧在稳步向前推进。

11月10日。

本就实力大减且缺少头部领地的大湖行省,率先被唐军攻占。

联盟仅剩孤零零的格玛行省。

而伴随着大湖行省的陷落,失去右翼掩护,格玛行省立时便陷入唐国大军的三面包夹之中,更是显得孤立无援。

就在墨特联邦犹豫,是否要往格玛行省派遣第二批援军时。

霍去病率领的前军,韩信率领的征东军,以及李牧率领的南路军,按照之前制定的作战计划,同时侵入墨特联邦境内。

悍然掀起对墨特联邦的灭国之战。

“来了!”

在唐国军队杀入墨特联邦境内的那一刻,不止是墨特人心脏抽搐,临近的墓月国、招摇国领主,也都是心事重重。

伴随着阿兹特克联盟的覆灭,一个事实已经渐渐浮出水面——

“愈发强大的唐国,已经不再满足于在阿兹特克联盟称雄,甚至不再满足于在西大陆称雄,而是要独霸蓝星。”

野心之昭昭,已经是人尽皆知。

鉴于此,无论是墓月国,还是招摇国,都在悄悄跟墨特联邦接触,商讨,三国结成同盟,共同对抗唐国崛起的可能。

倘若墨特联邦覆灭,下一个,就该轮到他们了!

甚至就连跟墨特联邦并不接壤的南洋联盟,也遥遥感受到了来自唐国的威胁,继续加速内部的整合,同时整备兵马。

倘若不是唐国与尊龙国同出一源。

蓝星战场怕是要上演“五国伐唐,阻止唐国东出”的历史一幕了。

当然。

如果硬是要算是残存的阿兹特克联盟,勉强也能说成是五国伐唐了。

………

11月15日。

不等唐国三路大军,率先在墨特联邦取得战果,被墨特联邦“抛弃”的格玛行省,先就扛不住,被李靖、白起率部联合攻破。

阿兹特克联盟,灭!

同一时间,唐景耳边响起系统提示音。

“恭喜唐国一举攻灭阿兹特克联盟,第三次完成灭国成就,特奖励荣耀值五千万点,杀戮值两百万点,以资鼓励!”

“阿兹特克联盟覆灭,国战之光、国战先锋BUFF随之取消。”

系统还真是吝啬。

联盟一灭,立即就取消了国战之光,连国战先锋都给取消。

唐景正郁闷呢。

系统提示音再次响起——

“恭喜唐国攻灭阿兹特克联盟,获得’灭国者’称号,以资奖励!”

【灭国者:采集效率+35%,建造速度+35%,军队士气+325%,军队战力+20%,功勋值+20%】

相当于是加强版的4级国战之光。

“不错,不错!”

眼见系统给予了如此“补偿”,唐景也是心情大好。

只是

灭国者buff只适用于唐国,尊龙国领主却是再不能跟着沾光了。

也挺好的。

………

接下来三天,在“灭国者”buff加持下,霍去病率部攻克钢铎行省,韩信率部攻占塞斯行省,李牧率部拿下奥斯行省。

不到半个月时间。

墨特联邦就丢了三分之一的国土,形势岌岌可危。

于此同时。

唐国,却再一次迎来了晋级的契机。

“唐国已满足全部升级条件,是否升级?”

“升级!”

“恭喜唐国晋升为一品王国,功勋值+100万点,领地经验值+1亿点,领地资金+500万金币。”

这是基础奖励。

“唐国系全球首个晋升为一品王国的领地,所有基础奖励翻倍,再额外奖励6级晶核1枚,荣耀值一亿点,B级人才召唤卡牌三张,A级召唤卡牌三张!”

“您的领主职业提升至46级!”

“恭喜领地晋升为一品王国,可再开通一座传送阵,请选择传送阵位置。”

【友情提示:传送阵权限可自行设定,不可被破坏,具体情况请自行探索。第六座传送阵,可设置在领地任何一座城池之内。】

为了便于大本营对墨特联邦战场的支援。

同时。

也是为了更好地控制新占领的地盘。

唐景当即决定,将第四座传送阵放置在刚刚占领的塞斯行省。

墨特联邦在地形上呈南北狭长带,塞斯行省大体位于墨特联邦中部,又毗邻里海,正是控制墨特联邦的绝佳枢纽之一。

【领地石碑】:紫曜级

【领地面积】:1279万/1500万平方公里

【领地人口】:3亿/4亿

【因着陆鸣、格勒的先后归附,早在攻占格玛行省之前,唐国疆域面积就达到一千万平方公里,就是卡在人口上】

【等到攻克墨特联邦三大行省之后,才总算补齐剩余人口】

【流民刷新】:64000名/天

【政治指数】:69(民心归附)

【经济指数】:58(经济繁荣)

【文化指数】:71(文化繁盛)

【军事指数】:96(军力强盛)

【下辖行省】:烈阳国、西斯国、阿兹特克联盟、巴蜀行省、西海行省、北疆行省、钢铎行省、塞斯行省以及奥斯行省等

【晋级条件】:

【条件1:1枚6级晶核】

【条件2:领主爵位为天子爵】

【条件3:领地人口达到上限】

【条件4:领地面积达到上限】

【条件5: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四项指标,不得低于60点】

老规矩。

唐景一口气消耗八千万点荣耀值,将爵位提升至天子爵。

晋升帝国的其他四项条件中,领地面积也好办,应该很快就能满足要求,唯独是四亿人口上限,非常之难办。

怕是真要等到快一统蓝星,才能做到了。

………

晋级之后。

唐景第一时间使用刚获得的召唤卡牌,三张A级人才召唤卡牌,没有再选择兑换为B级,而是全数选择武将召唤。

“王翦!”

“卫青!”

“徐达!”

“拜见王上!”

果不其然,召唤到的,都是一等一的神将。

王翦,战国时期秦国名将。

年少的时候喜欢军事,随侍秦王嬴政。率军攻破赵国都城HD,扫平三晋地区,攻破燕国都城蓟,又消灭楚国。

王翦与其子王贲,成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开疆扩土的最大功臣。

统一华夏后,王翦急流勇退,没有辅佐秦始皇建立德政,巩固国家根基。和白起比较,可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

卫青,西汉名将领。

汉武帝皇后卫子夫之弟,大司马骠骑将军霍去病之舅。

从小做牧童,受尽苦楚。成年后,在平阳公主府中为骑奴。后因卫子夫被选入宫,而受到武帝青睐,被提为建章监、侍中,常随武帝外出围猎。

后迁太中大夫。

元光六年,升任车骑将军,在抵抗匈奴入侵的四路汉军三路均遭失利的情况下,于龙城之战大胜而归,得封关内侯。

元朔二年,率军突袭匈奴,发起河南战役,一举收复河套地区,置朔方郡。因功进封为长平侯。

元朔五年,匈奴分三路大举南下,卫青利用匈奴右贤王傲慢轻敌、麻痹大意的弱点,乘夜奔袭,围追堵杀,又获大胜。

战后进拜大将军。

次年,两度统领公孙敖等六将军出定襄,重创匈奴单于主力。

元狩四年,与外甥霍去病分兵北伐,在大漠遭遇单于主力,力战破敌,并追逐至赵信城,烧其积粟而还。

此战后,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

卫青因功加拜大司马大将军,与霍去病同掌军政。

元封五年,卫青病故,汉武帝赐谥号“烈”,允许其陪葬茂陵,并按照阴山形状为其修筑墓冢。

………

徐达,元末明初名将,明朝开国元勋。

出身农家。

元朝末年,徐达参加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为淮西二十四将之一。元至正二十三年,在鄱阳湖之战中大败陈友谅。

次年,被任命为左相国。

至正二十五年,麾师攻取淮东,并于两年后攻克平江,灭张士诚。旋即出任征虏大将军,与副将常遇春一同挥师北伐。

至洪武元年攻入大都,推翻元朝统治。

此后连年出兵,打击元廷残余势力,收取山西、甘陕,大破扩廓帖木儿等,唯有岭北之战因孤军深入致败。

洪武六年后长期留守北平,训练士卒,推行屯田,修浚城防,巩固边防。累官至太傅、中书右丞相、参军国事兼太子少傅,封魏国公。

洪武十八年,徐达去世,享年五十四岁。

朱元璋追封其为中山王,赐谥号“武宁”,赐葬钟山之阴;又为他御制神道碑文,允许其肖像功臣庙、配享太庙。

徐达为人谨慎,善于治军,戎马一生,为明朝的建立与巩固立下不朽的功勋。朱元璋倚之为“万里长城”,后世亦公认他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

………

得王翦、卫青、徐达三员神将相助,唐国可谓如虎添翼。

剩下的三张B级人才召唤卡牌,则被唐景兑换为九张C级人才召唤卡牌,然后悉数选择召唤文臣,以缓解文臣紧张问题。

一口气。

召唤到苏辙、曾巩、裴蕴、张仪、包拯、宇文凯、田文镜、杨秀清以及杜思敬九位历史名臣。

为唐国后续开疆拓土,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