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不堪重用

5天前 作者: 雨中城市
第374章 不堪重用

旁边的参军赵文华笑容满面:“大人深谋远虑,真乃天纵奇才也!”

“唉~”

忽然有士卒从北边飞奔过来:“大人、赵先生,不好啦!”

王志刚见对方跑到城门外面,厉声喝问:“慌慌张张成何体统?”

士卒惶恐不安地跪倒在地:“贼兵杀进来啦,请大人救命啊!”

“什么?”王志刚惊愕万分。

他立刻转身往城楼下面狂奔。

众人纷纷跟随,赶往北门。

来到北门,王志刚定睛瞧去。

只见数十名贼寇冲破守城的官兵防线,如同洪水般涌进城中,直接往县衙所在的街巷涌来。

官兵节节败退,眼看就挡不住对方的攻势,甚至有人弃械逃窜。

王志刚急得团团转,却毫无办法。

他很清楚济州城的状况——济州城没有像样的守卫,只能靠官府的护院抵御贼寇。这些护院都是临时招募的青壮,根本不堪重用。

若让这些贼寇冲入县衙,必然会给王志刚带来灭顶之灾。

王志刚急切地叫道:“快,快派人通知各家各户!请乡绅老财带人阻止贼人!”

“喏!”旁边有护院领命,匆匆离开。

“赵先生,快!快帮本官挡住贼寇!”

赵文华犹豫道:“大人,卑职只怕难敌贼寇呀!”

“你放屁!你要敢不听本官号令,本官便革除你的功名!”

赵文华闻言顿时变色。

他咬牙答应道:“卑职遵命!卑职绝不让大人失望!”

他当即取出佩刀,翻身上马。

这是两匹战马,他翻身跨上其中的那匹,然后双腿夹紧战马腹部,猛吸几口马腹内的空气。

“驾!驾!”赵文华扬起鞭子狠抽战马,策马迎着冲杀过来的贼寇撞过去。

“噗!”

长刀劈中贼寇的肩膀。

贼寇吃痛,抬手砍向赵文华的脖颈,赵文华躲避及时,但仍旧被划伤右臂。

“哈哈哈,杀啊!”贼寇见到自己得手,兴奋地大吼。

周围的贼寇见机不妙,拔出弯刀朝赵文华扑杀过来。

赵文华虽然是个文弱书生,但并非贪生怕死之辈。他挥舞刀盾牌,勉强抵御住对手。然后他抓住机会,挥刀将左侧贼寇斩于马下。

赵文华趁乱脱险,骑着战马往旁边冲去,终于摆脱贼人的纠缠。

贼寇们见到自己的目标脱离包围圈,不由得忿怒不已,再度追逐上去。

……

杨淩策马在贼人间厮杀,不断寻找机会击杀落单的贼寇。他已经在济州城呆得腻味透顶,迫切希望尽快攻陷济州城。

贼寇的数量太多,根本不是杨淩麾下的四千精锐能抗衡。

不过贼寇也占据劣势——官府的护院根本挡不住贼人的冲杀;官员们更加顾忌自己的性命,不愿意拼死拦截贼寇。因为这样会导致城中民众死伤惨重,甚至可能导致整座城市沦陷。

贼寇的冲杀速度极快,渐渐逼近济州县衙的位置。

“快拦住他们!快拦住他们!”

县丞王志刚指挥着护院们,试图拦截贼寇。

只是他们寡不敌众,根本挡不住对手的疯狂冲杀。

贼寇距离县衙的围墙只剩下十余米,只需片刻工夫,就能够突破护院们的防线,进入县衙内部。

“不!”王志刚仰天悲呼。

杨淩的嘴角勾起冷酷的弧度:“狗官受死吧!”

他催动骏马,径直撞向前方的官员群里。

那些官吏吓坏,纷纷躲藏。只是贼人的速度实在太快,他们躲不掉!

砰!

杨淩的长剑刺破对方的喉咙,那名官员捂着汩汩流血的脖子,缓缓摔倒在地上。

杨淩继续驱使战马,闯进护院群里,挥剑格挡,将那些护院逼退。

“杀啊!”贼人蜂拥上前,想要擒杀杨淩。

杨淩的长剑不停挥舞,将冲到身前的贼人悉数击毙。

这些贼人的数量不算特别多,大约只有两三百人,但都是悍勇之徒。他们的凶悍和悍不畏死,给予杨淩巨大的威胁,令杨淩疲于应付。

“怎么办?这些贼人太棘手。照着这种情形持续下去,迟早还会有贼寇杀来。济州府城必亡无疑!”

杨淩暗骂道。

就在杨淩焦头烂额的时候,他忽然听到前方传来喊杀声,正有大批官兵冲向这边。

官兵们举着火把,高声呐喊,冲向贼人的队伍。他们的喊杀声响彻云霄。

杨淩看到那些官兵,露出欣慰的神情。

杨淩松懈许多,专心对付贼人。

贼寇见到援兵杀来,不禁大为惊骇。

这些人都是乌合之众,根本无视官兵,依旧朝杨淩杀过去。

杨淩的长剑挥舞,轻易就解决掉最前面的几个贼人。他又腾挪闪避,避免遭遇敌人的集中火力攻击。

很快,官兵杀到附近。

这些官兵比较熟练地组织阵型,准备与贼人交战。

杨淩看着这场景,忍不住摇头叹息。

他们的这支队伍,完全不懂阵型作战。这些年在海外征战,官兵们都养成散漫的习惯。

以前他们在海外作战,官兵们从未遇到过今日这种情况。

杨淩觉得不能再打下去,否则必输无疑,他连忙调转马头往县衙跑。

“大人快走!小人断后!”杨淩的部曲大喝,纷纷舍命挡在杨凌身后。

“快走!”

杨淩纵身跳下马背,然后迅速爬上战马,催促坐骑往县衙奔驰。

“保护大人!保护大人!”部曲们纷纷喊叫起来。

他们不仅没有撤退,反倒主动发起进攻,企图拦住贼寇的步伐。

贼寇们见状,不由得愣住。

贼人们都不明白,这伙官兵为什么突然变得这么忠勇。

“快追!”

贼人们纷纷催马上前,试图掩杀杨淩等人。

“杀啊!”

贼寇们挥舞兵器,不断冲击官军的防线。

就在这时,忽然远处传来震耳欲聋的喊杀声。

“贼兵杀过来啦!”有人大声嚷叫起来。

官军们大感慌张。

“保护大人!保护大人!”护院首领高声喊道。

贼寇们也懵逼,不少人丢下武器,仓惶往济州城的方向逃去。

这些贼人原本是要来抢劫济州的财物,结果没有捞到半点好处,反倒折损过半。

杨淩率军返回济州城的途中,忽然见到济州城门敞开,城中涌出许多溃卒。

他急忙勒紧缰绳,然后带人赶赴济州县衙,却见到县衙已经空无人迹。

“大人!贼人已经夺取济州县衙,我们该怎么办呀?”护院首领问道。

“立刻派人通知各营、各团,严守岗哨,务必坚守济州城,绝不能让任何贼人进城。其余人跟着本官去救治灾民。”杨淩说道。

济州城已经失陷。

但是杨淩不认为济州已经被贼人攻克,济州毕竟是有五六万难民,且济州还有二十多个卫所。若真有这样的情况,官军早就派遣援军前去平叛。

现在济州城内空荡荡的,没有人居住,肯定是贼人用计骗取城门钥匙,打开城门之后便冲进去屠戮。

当初杨淩攻打济州,只花费三天时间就拿下济州城。如今济州城内的百姓早已逃光,哪里还有人阻拦贼寇攻城。

贼人们在济州城肆虐,官军却不敢追击。

因为济州城是杨凌负责镇守,杨淩不在城内,就没法调遣官军。

杨淩赶回济州城,发现这里的局势更加危急。官兵的阵脚已经崩溃,贼寇们不管不顾,不惜代价猛攻官兵。

官兵在贼兵的猛烈攻击下,已是节节败退。

“你们怎么搞成这副德行?”杨淩大怒,喝道,“快点顶住!”

他的声音传遍整个城区,官兵的士气顿时振奋起来。

官兵重新稳固住防御。

杨淩带着自己的亲信,在城里寻找百姓。他们很快在东市的位置发现百姓们聚集起来。这帮百姓都是附近乡绅家族的佃户,他们听说济州城沦陷之后,都非常惊恐。

他们见到杨淩到来,都像是看到救星般激动起来。

“杨大人!您可得救救咱们啊!”

“我们愿意归顺大人。”

“请杨大人做主啊!”

这些佃户纷纷跪在杨淩面前求饶。

杨淩沉默着,并没有答复。

佃户们都很害怕,纷纷抬头观望杨淩,不知道他会如何做。

过得良久,杨淩才深吸几口气,朗声道:“诸位乡绅放心!本官定然会保护尔等的周全,绝不会让你们出事。”

这话说得慷慨激昂,但是杨淩却没有丝毫豪言壮语,显得十分平静。

佃户们闻言,稍微松口气。

他们不再闹腾,安安静静站在旁边。

杨淩带着自己的部曲,在城里搜索,寻找百姓家里值钱的东西,尽量减少损耗。

济州虽是偏僻小县,但毕竟有五千多户人家,房屋众多,有些家具是不能随意乱搬的,否则会影响邻里关怀。

“这位官爷,借用贵宝刀。”杨淩向街道旁的士兵说道。

士兵犹豫片刻,将腰牌递给杨淩。

杨淩看着士兵的腰牌,不由得皱眉:这是锦衣卫的腰牌。杨淩和锦衣卫打过几次交道,对于腰牌很眼熟。

杨淩没有说什么,她把士兵的腰牌收起来。

这时候,官府里突然出来几名士兵,他们押送着几名男子。那些男子身材矮小,脸上带着凶狠狰狞之色,正是济州的盗匪。

“把他们抓起来!”杨淩大声吩咐。

这些盗匪都戴着镣铐,手上还插满木刺。

杨凌的部曲将这几个盗匪抓住,他们拼死挣扎。这些盗匪都有武艺傍身,很快就挣脱部曲的控制。他们想趁乱逃离这里。

“抓住他们,谁敢逃走格杀勿论!”杨淩喝道。

部曲们围拢过去,将几名盗匪捉拿。他们被绑得严严实实,动弹不得。

杨凌仔细查验几个盗匪身上的东西,果然有金银珠宝。

“带回去吧!”杨淩说道。

他的部曲押着这些盗匪返回官衙。

刚走到官衙门口,就见杨凌的弟兄们在门外焦虑地走动。他们看到杨凌,纷纷扑过来:“大哥,贼人太厉害,城墙上的官兵抵抗不住。”

“官兵不争气。你们继续留守,务必守住官衙。本官去增援!”

“大哥,我跟你去吧!”

“别胡闹!你们是本官最倚重的部曲,绝不能轻易涉险。”

“是。大哥。”

杨凌骑着战马,径直朝济州城外飞奔。他的身影很快消失在夜幕之中。

夜风凛冽。吹拂着杨凌的盔甲,发出哗哗声。

杨凌的目标是济水,沿河北上。

济州的贼寇在济州城大开杀戒,杨淩担忧贼兵会越过济水,袭扰昌化、青石岭两路援军。若真是如此,这两路援军恐怕会遭遇惨重的损失。

济州城的贼寇虽然凶残暴戾,但是他们并不擅长水性。即使是在陆地上,他们也比较依赖岸上的工具,不擅长水战。

若杨凌猜测是正确的,那么他们就会越过济水,偷袭两路援军的粮队。

如果杨凌的判断错误,济州城破也在旦夕之间。

不过杨凌相信自己的判断,济州的贼寇肯定会从济水出来,越过济州渡河作案。

果不其然,就在杨凌距离济水还有数里的地方,就碰到贼兵在渡河。

“准备战斗!”杨凌喝道。

官兵立刻拉弓搭箭,瞄准那些正在渡河的贼兵。

贼人似乎察觉到危险,纷纷停止渡河,举起盾牌或者弓弩防御。

杨凌冷笑道:“射箭!放!”

“砰砰砰”

箭矢划破黑暗,落入水里溅起无数浪花。

贼人慌忙躲避箭矢的攻击。他们的速度缓慢,很难完美闪避弓箭。

贼人终究还是没有能够成功渡河,只有二十余人侥幸过河。

他们刚跑出不远,杨凌的部曲又发起攻击。贼人又倒下七八人。剩下的人仓惶逃窜。

这时候,杨凌派出的斥候骑马返回济州城报告。

他们回来的时候,杨淩正坐在马背上休息。斥候说道:“启禀大人,敌军已经撤回济州城。我军占领城池以后,城里只剩下四五百名百姓,其他百姓都已经转移到山里。我军俘虏的贼寇有六百人左右,全部被捆绑住。”

“干得好!”杨凌露出喜悦之情,“传令各部,将贼寇押往县城!”

济州城破,贼寇已经无力反抗,任凭官兵处置。这些贼寇都是罪犯,他们的命运可想可知。

这件事情解决得如同神来之笔。原本杨凌想到的是强夺民宅。没想到贼寇竟然先抢劫民宅,他们没有时间烧掉所有财物,才造成济州城被洗劫的结果。(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