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5章 回归本质

15天前 作者: 七七家d猫猫
第775章 回归本质

第775章 回归本质

道理,是这样的。

在2003年的当下,好莱坞依旧对巨星效应深信不疑,一个项目能够拥有一位顶级演员的加盟,整个筹备过程都会事半功倍,甚至开始盲目地追求巨星,于是资源如同螺旋一般集中在少数人手里。

然而慢慢地,好莱坞终于意识到,可以相信巨星却不能盲目相信也不能把希望全部压在巨星身上,最直接的案例是两年后的“十三罗汉”。

尽管“十二罗汉”的票房成绩就已经低于预期了,但“十三罗汉”在口碑和票房层面的双双失败则给予直接证明——

仅仅依靠巨星效应,电影终究无法成为真正的电影。

于是,全新课题出现了:

如何正确地运用巨星?

这需要过程也需要时间,“钢铁侠”采用小罗伯特-唐尼纯属一个意外,如果不是他们三番五次试图说服汤姆-克鲁斯全部宣告失败,可能好莱坞还需要花费更多时间才能够把项目重心从巨星效应转移到作品本身。

眼前,也是一样。

金-凯瑞和安森-伍德,妮可-基德曼和凯特-温斯莱特。

这都是具有份量的名字,随便一个名字都能够帮助一個籍籍无名的独立电影项目进入的制片公司的视野范围内,现在“暖暖内含光”能够把他们列为候补并且陷入甜蜜的烦恼之中,这已经是一种凡尔赛。

所以,从票房、从奖项、从公关策划、从宣传模式等等角度展开分析,最后只能得到一个各有所长各有利弊的结果——

没有正确答案。

那么,不如撇开演员,回到剧本回到角色。

在“暖暖内含光”里,两位主角乔尔和克莱门汀的角色设定并不是随随便便写的,因为查理-考夫曼喜欢深入角色的精神世界展开探讨,自然而然对角色的形象、性格、心理等等都有一定的轮廓。

乔尔和克莱门汀从设定开始就是截然不同的两种风格:

乔尔谨慎小心、规矩稳重;克莱门汀则狂野肆意、敏感冲动,不说截然不同却也是相去甚远的。

而且,查理留下一定想象空间,由导演和演员去发挥去碰撞,允许他们注入自己的色彩,让普普通通的文字拥有灵魂,演员的重要性一下越发凸显出来。

“我喜欢凯特。”

“她的身上有一种矛盾气质,介于高贵和草根之间,介于优雅和狂野之间,一种不可琢磨的未知性,就好像夏天的午后一样,毫无预警就迎来暴雨,却还没有来得及撑伞,天空就这样放晴了。”

“我相信凯特能够赋予克莱门汀这样一个矛盾综合体的角色更多令人共鸣的特质;而妮可的话,相对克莱门汀来说,则太精致了。”

“这是一种微妙的感觉。”

“老实说,就我个人而言,克莱门汀有些躁郁症的影子,外人可能只看到克莱门汀高潮或者低谷的一个侧面,但在朝夕相处之中,却没有那么容易,每天都好像过山车一般,刺激得有些过头。”

“这样一个角色,稍稍不注意可能就令人厌恶,巴不得乔尔彻头彻尾地忘记克莱门汀;但我们都知道,事情不应该是这样,而凯特就有能力诠释这样一个角色,并且让她讨人喜欢。”

“和露丝一样。”

洋洋洒洒,絮絮叨叨。

安森没有停顿也没有保留,分享自己的全部想法。

一旁,查理依旧面无表情,看起来好像局外人一般;但细细观察他的眼睛,就能够注意到聚精会神的专注和陷入沉思的汹涌,完完全全沉浸在安森的话语里。

而米歇尔呢?

米歇尔微微张开嘴巴,现在已经没有时间担心苍蝇会不会飞进去,眼睛里的亢奋和激动就要满溢出来。

“就是这样!”

拍案而起。

米歇尔按耐不住自己,猛地一下站立起来,因为激动,一头卷发也跟着身体的动作上下弹跳着。

“这就是我说的嘛,凯特!凯特不一样,她的表演质感就不一样,她赋予角色的特质也不一样!”

“这是一个男人视角的故事,由一个男人构想一个男人撰写剧本一个男人导演,整个故事就是站在爱情里男人的一方去窥探这个神秘莫测的世界。”

“但我相信,凯特能够摆脱男人凝视被物化被禁锢的牢笼,为角色带来更多可能,不仅仅只是我们单方面想象出来的一个角色,而是……而是富有生命力的。”

“而妮可?”

“不要误会,我喜欢妮可,认为妮可是一位了不起的演员;但她不适合,她在故事里看起来会好像是囚禁在牢笼里的金丝雀一样,让故事的架构崩塌。”

“制作电影没有那么简单,那些家伙为什么就不懂呢?”

一顿风卷残云——

从洛杉矶开始就绷着一张脸的米歇尔终于摘下面具显露出本来的模样,手舞足蹈、口沫横飞地停不下来,说着说着就脸颊胀红,然后微微一愣,看看查理再看看安森,动作拘谨地僵硬在了原地。

米歇尔也难掩尴尬。

他承认,他还是倾向于金-凯瑞,所以在见到安森之前就已经秉持偏见;但真正面对面交谈之后,安森的表现却在一点一点改观,最后彻底推翻他的印象。

刚刚安森的那番话,虽然米歇尔喜欢安森对凯特的支持,这意味着他们两个人站在同一个阵线;但真正重要的部分在于——

安森的理解。

对角色、对剧本的理解,言语之间还能够看到安森对故事画面的描绘。

这里所说的画面,不是电影镜头拍摄出来的画面,而是角色的脉络、对手戏的场景以及表演的重点等等。

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尽管好莱坞也有不少天才,但能够在脑海里构建如此画面确实不简单。

金-凯瑞就没有,所以米歇尔需要向他解释角色的“画面”如何构成。

当然,金-凯瑞的表演天赋不容置疑,除了喜剧之外,他十分擅长用一些看似简单的表情和动作让情感具有一种鲜明的画面感,他更倾向于用自己的身体去表演去感受去探索,这是另外一种演员模式。

但是安森?

米歇尔确实没有预料到;而且,这也证明安森反反复复阅读过剧本,不只是背诵台词或者阅读故事而已,而是透过文字真正深入角色的心理以及查理-考夫曼构建的世界。

这,才是真正难得的地方。

米歇尔还以为安森最近一段时间沉浸在欢呼和掌声之中浑然忘我,根本没有时间搭理其他事情呢。

显然,他错了——傲慢与偏见,从来都不会过时。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