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4章 没有意外

21天前 作者: 七七家d猫猫
第764章 没有意外

第764章 没有意外

短暂交锋过后,凯瑟琳和安森没有再继续,视线双双看向舞台。

一切平静下来,安森嘴角的笑容渐渐平复,刚刚短暂分神而暂时遗忘的紧张情绪又重新翻涌起来,并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据整个胸膛,顺着血液遍布全身,指尖一下变得冰凉冰凉。

卡梅隆只是一个引子而已,现场的氛围才是罪魁祸首:

密集的鼓点、聚焦的镜头、期待的目光,瞬间营造出一种紧绷的氛围,悬念即将揭晓前的紧张猛地抓住心脏,如同风暴一般将安森也卷入其中。

安森真的一点点期待也没有吗?

这是假话。

期待,终究是存在的,只要入围提名,就难免产生联想,毕竟候补名单一共就五个人,每个人都有机会。

如果得奖,这就是一個突破、一个肯定以及一个证明——

从前世到今生,他似乎从来不曾证明过自己的价值。

以前是不懂后来则是不能,而现在?

他喜欢表演,也享受表演,并且真正开始品尝到表演的乐趣和魅力,不管是否得奖,他都希望自己能够继续表演下去;但如果能够得到奖项认可?

那就再好不过!

艾美奖喜剧类最佳客座嘉宾的奖杯,就不再孤单了。

也许,眼前就是机会呢?

渴望,如同一枚种子,生根发芽之后,转眼就占据安森的整个胸膛,不止是紧张,同时还有期待和喜悦浩浩荡荡地弥漫开来,整个胃部开始翻江倒海起来,不由自主屏住呼吸,视线也落在舞台之上——

灼热而汹涌。

下意识地,安森握紧拳头,深呼吸一口气;却没有试图控制这一股情绪,反而是放任紧张和激动遍布全身,那种滚烫到了极致以至于指尖冰凉的战栗感,让安森清晰而真实地感受到生命力的蓬勃。

显然,他不是什么清心寡欲的圣人。

嘴角稍稍放松,重新找回了笑容。

大屏幕之上,正在播放五位提名者的表演片段:

里察-基尔,“芝加哥”。

尼古拉斯-凯奇,“改编剧本”。

休-格兰特,“单亲插班生”。

亚当-桑德勒,“私恋失调”。

一个,接着一个,难以想象在一群业内顶级巨星的名字中间能够看到一张年仅二十岁的新鲜脸孔。

毫无疑问,这是新鲜的特别的,一下就脱颖而出。

安森-伍德,“猫鼠游戏”。

与众不同,独一无二,如同春天雨后的山谷清风拂面而来,和其他四位候补者的差距猛地一下拉开。

詹妮弗-康纳利的话音才落——

“一切好像在拉斯维加斯,庄家总是赢。”

大屏幕上,出现安森那张英俊的侧脸,音轨里传来的却是汤姆-汉克斯的声音,安森手握听筒侧耳倾听。

略显意外,金球奖居然选择“猫鼠游戏”里的这一段,小弗兰克-阿巴内尔第二次在圣诞前夜给卡尔-汉拉蒂电话的场景。

光线,并不明亮,甚至隐隐有些昏暗,却能够明显地看到光影在那张脸孔之上的流转,一点点勾勒出鼻梁和眉骨头投射下来的阴影,那一刹那流露出来的落寞、苦涩和挣扎,让时间就这样定格下来。

明明没有台词,明明此时此刻正在开口的是电话另一端,但安森却轻而易举地把全场视线全部抓住。

一秒,记忆复苏,又重新回到“猫鼠游戏”的故事里,电影的画面和情景全部苏醒。

这一份共情能力,绝非等闲。

人们观看过“猫鼠游戏”,人们听说过专业人士赞赏安森,人们也知道安森是“猫鼠游戏”剧组赢得提名的唯一成员,但观感从来没有如此直接过。

此前,“哦,金球奖嘛,音乐喜剧类对吧?我就知道,那个提名多水,就没有必要讨论了。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肯定是瞄准话题热度了”,这样理所当然的偏见在无数讨论里出现。

一直到现在。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哪怕只是一个单独片段,也能够令人刮目相看,整个感觉就马上不同起来。

然后。

“卡尔,抱歉,我必须先走一步。”

小弗兰克低垂眼睑,慌乱地掩饰眼睛深处的情绪,匆匆挂断电话站了起来,离开画面。

片段结束,宴会厅现场再次礼貌性地响起一片掌声;但有那么转瞬即逝的刹那,精神却有些恍惚起来。

思绪万千。

有些人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实地在电影里看到这个片段;有些人则不由自主地,陷入电影的回忆里;有些人产生些许好奇,自己刚刚看到的是一种错觉还是那个偶像花瓶居然真的有演技?

当然,不是所有人,只是一小部分而已——

屏幕的魅力,终究无法和舞台剧比拟。

但安森自己也陷入恍惚之中。

在这一刻,真实感前所未有地清晰而厚重地扑面而来,牢牢抓住心脏,瞬间掐断呼吸。

时间,仿佛摁下暂停键。

观看自己的表演片段,和其他提名候补摆放在一起,然后就看到自己的脸孔出现在大屏幕上实时呈现,正前方摄影机的红灯亮起,显示一切正在直播——

不可能不紧张。

安森没有掩饰自己的紧张,反而是满脸坦然地看向镜头,不自在地抿抿嘴角,意识到自己的紧张被摄像机捕捉到而略显尴尬,重新试图展现一个笑容。

可惜,失败了。

这不是表演,而是真实,这就是安森此时此刻最真实也最直接的反应,没有掩饰地呈现在众人面前。

有什么好掩饰的呢?

这一幕,被少数嘉宾捕捉到,嘴角隐隐露出些许笑容,如此青涩又如此真实的反应着实太难得了,却让他们意识到,安森只是一个二十岁的年轻人罢了。

在座每个人都经历过自己的二十岁。

熙熙攘攘的视线之中也就增添了些许友善和亲切。

不过,转瞬即逝,注意力马上集中到詹妮弗-康纳利身上。

噗通,噗通。

宴会厅陷入短暂的安静里,心脏狂跳不止的声音持续轰炸耳膜,一直到詹妮弗-康纳利抽出那张记录得奖结果的那张卡片,一切短暂地安静下来——

“……里察-基尔,‘芝加哥’。”

答案,揭晓。

没有悬念,没有意外。

安森轻轻吐出一口气,紧绷的神经缓缓松懈下来。

失望?

一点点。

另外还能够品尝到些许苦涩。

但也只是暂时而已。

这样的结果,并不算是意外,安森也已经预见了,因为现场气氛烘托以及身临其境感受而迸发出来的期待与想象缓缓降温回到地面,思绪跟着安静下来。

今年,不是他的年份。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