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6章 只读三页

1个月前 作者: 七七家d猫猫
第736章 只读三页

第736章 只读三页

自“星球大战”、“大白鲨”、“夺宝奇兵”等等作品正式形成类型电影的概念以来,好莱坞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体系,一个工业化产业——

剧本,也是如此。

从规格到字体,从对话到注释,一切都有模板,所以格式已经形成,往往一页剧本对应电影的一分钟。

根据导演风格可能存在些许差异,但对商业类型电影来说,整体就是如此。

自然而然地,从剧本页数就能够判断电影时长,一个剧本,少则九十页,多则一百二十页,全部阅读完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更何况,眼前摆放着五个剧本。

在好莱坞,不说绝大部分,但51%的演员不会在签订合同之前认真阅读剧本,这已经成为一种潮流。

在确定演出意向之前,演员们往往将这份工作交给经纪人或者经理人,乃至于助理、公关、家人朋友,等待他们的反馈信息,根据他们的总结或者判断,再决定自己是否感兴趣。

换而言之,如果经纪人或者经理人的审美糟糕,演员选择作品的品味可能也会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灾难。

观众常常纳闷,为什么某位演员会出现在一部莫名其妙的烂片里出演一个莫名其妙的角色?

但安森没有。

埃德加一愣,“好莱坞也有这样的说法,一部电影前三分钟就必须有包袱。”

现在?

所以,一些商业大片往往开篇就制造一个小危机,由主角解决问题,不仅能够抛出一个小高潮吸引视线,而且能够通过危机塑造主角形象。

在呼唤埃德加的时候,安森就已经想好了。

“你稍等片刻,我现场消消乐排除法一下,结果就出来了。”

“如果只是看包袱而已,现在好莱坞工业化如此完善,几乎所有编剧都知道这个黄金法则,他们都会在开篇设置一个高潮吸引眼球;但包袱写得好,并不代表整个剧本出色。”

不,安森并不准确这样回答。

这一幕,让安森嘴角的笑容完全绽放开来。

“你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吗?阅读一本书,只需要阅读前三页就知道是否值得继续翻下去。”

一惊!

埃德加转头看向诺亚,难掩自己的意外。

安森应该如何解释呢?

“嘿,船长,其实我是从未来穿越回来的,这些剧本,我只需要随便翻翻就能够完成判断,不需要浪费时间。”

“呵呵。”安森轻笑,“是,也不是。”

但不要奇怪,也许这就是助理的品味。

一句话,让埃德加稍稍安定些许。

特别是犯罪、动作类型。

难道安森也懒得阅读剧本,准备交给诺亚?

其实,安森完全可以留下剧本,等两周之后再告诉埃德加,自己全部阅读完毕,对哪个哪个剧本感兴趣。

“船长,冷静。这是我的作品,自然需要我自己挑选。”

显然,埃德加误会了。

正是考虑到这一点,埃德加已经经过第一轮筛选,最后挑选出值得阅读值得考量的几個项目带过来。

“剧本和小说一样,看开篇,主要看框架看骨骼。”

“如何构建一个故事,语言风格、文字形象,开篇切入营造的氛围和基调,这些往往能够凸显一个人的风格。”

“然后,再看最后两页的结局,尽管类型电影往往都是团圆结局,但不同的表现方式也代表创作者的个人色彩。”

“从这些角度切入,就能够在脑海里简单构建出一个人物轮廓以及故事基调,这往往是一个剧本的核心。”

“当然,这不能决定一个剧本的好坏,也不应该因此决定一个剧本的命运,但至少能够区分出自己的兴趣坐在;再根据兴趣高低决定阅读的先后顺序,乃至于阅读与否。”

前半部分,埃德加还有一些困惑,但没有打断安森,保持耐心继续倾听。

后半部分,埃德加的眼睛就渐渐明亮起来——

这是铁律吗?

不是。

但至少,这是一种全新可能。

埃德加看向安森,“你的意思是,阅读前三页和最后两页,完成一个初步判断,再决定是否继续阅读下去。”

安森展露一个笑容,“看,这就是我们需要沟通的原因。”

“我想,既然现在我拥有一些选择权,未来我们需要面对更多未知的选择,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那么我们应该展开交流,在发展方向上达成共识。”

“我喜欢哪些剧本,不喜欢哪些。”

“你喜欢哪些剧本,不喜欢哪些。”

“各自的喜好和原因又是什么,现在的沟通能够让未来工作更加高效,保证我们朝着同一方向前进。”

“你觉得呢?”

一边说着,安森一边举起手里的剧本示意了一下。

埃德加紧绷的心弦重新放松下来,笑容回到嘴角,“当然。”

停顿一下,“老实说,只阅读前三页和最后两页,我也有些好奇你能够得出什么感受,是否和我一致。”

在此之前,他们没有选择权,只能被动争取机会;当然,“蜘蛛侠”、“猫鼠游戏”的确是他们积极争取下来的,某种程度上,这也算是一种选择权。

现在,情况不一样。

他们掌握主动,个人品味和眼光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明知的作品挑选眼光也将决定演员的发展上限,埃德加有些好奇安森的选择,这是他们需要磨合与沟通的全新领域。

于是。

埃德加重新坐了下来,满怀期待地看向前方的安森——

欣赏安森读书。

这也是……一种体验。

短短一小会儿,安森就举起手里的第一个剧本。

“我不喜欢这个。”

埃德加眨巴眨巴眼睛,“为什么?”

安森歪着脑袋,“中学生?又?”

埃德加不由摸摸鼻子,这也是花瓶的最大局限,一旦表演一个类型角色获得成功,以后就清一色全部都是一样的角色,以至于演员始终在扮演同一个角色。

马修-麦康纳一直在演花花公子,桑德拉-布洛克一直在演傻白甜,休-格兰特一直在演儒雅书生。

等等等等。

久而久之,就这样被定型,其他角色提案根本不会上门。

现在,安森也面临相似的局面,他应该就是好莱坞最著名的中学生,不同类型不同风格不同剧本里的中学生全部都表演一个遍,刻板印象深入人心。

这是一件好事,至少安森已经拥有了一个标签;却也是一件坏事,因为框架和枷锁正在禁锢安森。

埃德加清了清嗓子,一下被安森抓住致命要害,他还试图辩解一下,“这不一样,同样的中学生不一样的感觉。”

安森手里的巨剧本赫然是——

“后天”。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