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 正面撞墙

2个月前 作者: 七七家d猫猫
第643章 正面撞墙

第643章 正面撞墙

特别年份,特别格局,秋季档和假期档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好莱坞各大电影公司前所未有地忙碌起来,喧嚣热闹的表面底下则是市场重新布局的权力争夺,竞争的激烈程度超越想象。

华纳兄弟再次展现自己的魄力和雄心。

然而。

“哈利-波特与密室”的票房终究没有能够颠倒乾坤,诚然,电影票房依旧出色,再次证明系列电影的号召力,远远谈不上失败;但相较于华纳兄弟的殷切期待来说,票房表现还是令人失望的。

尤其是在“蜘蛛侠”改写历史的背景下。

不过,华纳兄弟也不必慌张,因为“哈利-波特”不是唯一一部感受到市场能量被掏空的重磅作品。

“007:择日而亡”,上映四周,累积票房一亿三千八百万美元,但周末票房数字已经滑落到七百八十万美元。

“星际旅行10:复仇女神”,首映周末票房一千八百万美元,甚至输给了小妞电影“曼哈顿女佣”。

“纽约黑帮”,首映票房九百万美元,仅仅在一千五百间院线上映的根本原因在于,口碑不曾引爆——

尽管这部马丁-斯科塞斯执导的电影更多还是瞄准颁奖季,但丹尼尔-戴-刘易斯、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卡梅隆-迪亚茨群星云集的卡司阵容足足耗资一亿美元制作,米拉麦克斯电影公司的期许显然不止如此而已。

失望。哑炮。低迷。

悄无声息地,这正在成为秋季档和假期档的主旋律。

当然,也不是全然没有好消息的——

“8英里”,这部说唱巨星埃米纳姆的半自传电影成为一匹黑马,制作成本仅仅四千万,却在一众顶级重磅作品的夹击之中杀出一条血路,引爆焦点,上映六周累积票房已经轻松来到一亿一千万美元,擅长以小博大的环球影业再次书写一笔。

但是,这不够,远远不够。

万众瞩目、殷切期望之下,结果——

就这?

整个好莱坞都显得意兴阑珊,尽管不少人暗暗嘲笑华纳兄弟的痴心妄想,但真正站在金字塔顶尖的枭雄们却扼腕华纳兄弟的大胆尝试没有能够成功。

他们不担心华纳兄弟的成功,因为一旦华纳兄弟成功在秋季档和假期档打开局面,其他电影公司也将毫不犹豫地加入战场,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一片萧瑟和扼腕之中,2002年转眼已经接近尾声,假期档还剩下最后一波——

一年一度的圣诞节。

“指环王2:双塔奇兵”登场。

和“哈利-波特”系列一样,去年年末,“指环王”系列成功打响第一炮,在口碑狂潮之中点燃市场,如今续集被寄予厚望,彰显华纳兄弟的布局野心。

结果。

票房,算成功,却依旧憋着一口气,没有能够完全引爆。

电影试图充分利用假期氛围,提前到周三全面公映,于是上映第一周等于放映五天,拉长阵线。

周末三天六千万美元,首周五天一亿零两百万美元。

首先,这是值得庆祝的成绩,因为导演彼得-杰克逊(Peter-Jackson)仅仅耗资九千四百万美元制作成本,电影的票房数字预示着华纳兄弟和新线影业能够轻松实现盈利,可能比“哈利-波特”赚钱。

其次,如此成绩依旧没有达到预期,不要说彻底引爆假期档了,首周五天的累积票房数字依旧比不上“蜘蛛侠”首映周末的数据,果然是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甚至可以清晰听到一片扼腕叹息之声。

“……就说彼得-帕克不是那么容易复制奇迹的嘛。”

“没有想到居然错过了。”

“所以到底是哪里不足?华纳兄弟志在必得却功亏一篑。”

“不会吧,难道还是野心太大?”

“假期档终究无法和暑期档媲美。”

“这情况,应该乖乖认输,还是依旧不甘心失败?”

窸窸窣窣,叽叽喳喳。

整个好莱坞的氛围略显怪异,但毫无疑问的是,谈资和焦点全部集中在华纳兄弟以及假期档身上——

并且,展开讨论。

就连“哈利-波特”和“指环王”这两个顶级王牌系列也还是没有能够复制“蜘蛛侠”在今年夏天引爆的能量,所以,这意味着什么?

一种可能,假期档终究还是无法抗衡暑期档的传统,也许华纳兄弟应该放弃在假期档开辟全新战场的计划。

一种可能,“蜘蛛侠”的成功是独一无二无法复制的,正如“泰坦尼克号”点燃世纪末的票房炸弹之后整整五年才出现第二部北美六亿一样,市场还没有达到这样的水准高度,电影公司们应该放慢脚步。

所以,前者,还是后者?亦或者还有其他可能?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猫鼠游戏”在圣诞节登场。

来了来了,为人们答疑解惑为市场打开局面的机会来了。

尽管“猫鼠游戏”不是“蜘蛛侠”,准确来说这是没有任何关系也没有任何可比性的两部截然不同作品;但在这样的背景下,却引发无数想象和猜测。

其一,“蜘蛛侠”的成功是否意味着安森的登顶?

其二,不久之前刚刚改写北美电影市场格局的安森在假期档能否掀起波澜?

其三,其他作品终究没有能够颠覆局面扭转乾坤的情况下,“猫鼠游戏”是否能够力挽狂澜改写故事?

种种。种种。

也许“猫鼠游戏”不是“蜘蛛侠”,但这样一部充满无限遐想的犯罪电影,囊括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汤姆-汉克斯和安森-伍德这样的顶级合作阵容,好莱坞有充分的理由关注电影票房的最后走向。

不止梦工厂,也不止华纳兄弟,整个好莱坞视线集体聚焦。

于是。

熙熙攘攘的滚滚热浪缓缓酝酿,并且伴随着“指环王2”首映五天票房统计数字出炉之后,达到巅峰——

“啊,扼腕!终究还是需要由‘猫鼠游戏’来解答。”

“不久之前,安森-伍德解答了暑期档这道难题,现在假期档这道难题再次摆在眼前,难道还是需要依靠安森-伍德?”

“安森-伍德:能否成为新世纪以来的第一个巨星?”

在2002年的当下,好莱坞暂时没有进入版权时代,这座名利场不夜城依旧是相信巨星效应的。

从汤姆-克鲁斯到布拉德-皮特再到威尔-史密斯最后到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整个九十年代始终笼罩在巨星光芒底下,一位顶级演员就能够号召整个市场的千千万万观众进入电影院为作品买单。

这是一个群星璀璨的年代。

一直到巨星死亡、版权闪耀为止,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成为世纪末的最后一个巨星,而现在好莱坞则提出一个全新观点:

安森-伍德能否成为世纪初的第一个巨星?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