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业余演出

3个月前 作者: 七七家d猫猫
第514章 业余演出

第514章 业余演出

“事情,是这样的。”

“格斯准备为有线电视台拍摄一部关于科伦拜的电影,项目已经基本谈妥,格斯也着手准备拍摄。”

“偏偏这时候,那部纪录片登陆戛纳,因为广范围的讨论,一下就再次把科伦拜事件推向风口浪尖,最近一段时间的讨论和争议根本停不下来。”

“电视台高层意识到情况可能和自己想象的略微不同。”

“一来,科伦拜事件的影响力依旧远远超出预期;二来,在电视屏幕上展现如此赤裸的血腥暴力可能不太妥当。”

“他们担心把自己推向风口浪尖的位置,引发争议,事到临头又退缩了,导致格斯的工作摁下暂停键。”

“得知情况之后,HBO表示愿意接手,但他们需要稍稍改变。”

“不能说是科伦拜事件,而是以事件为基础虚构创作一个剧本。”

果然,正是“大象”。

呼。

电话听筒里传来达伦的长长呼吸,隔着电话也能够感受到言语背后的沉重,这让安森不由轻笑出声。

“达伦叔叔,这一通电话就让你老了十岁。”

一句打趣,让达伦轻轻摇头,“最多也就三岁,哪里可能十岁,我现在这年龄,每老一岁都格外艰辛,你不要乱说。”

“哈哈。”安森大笑。

达伦紧绷的神经稍稍松驰些许。

“格斯的想法是,他准备在波特兰展开拍摄……”

“那个波特兰?”北美大陆不止一座城市叫做波特兰。

“俄勒冈那个。就在塞勒姆旁。”

原来如此,安森一下心领神会——

俄勒冈,加利福尼亚州和华盛顿州之间,距离科罗拉多州也不远,显然,格斯试图寻找一个类似于科伦拜中学的小镇,至少气质应该相通。

尽管城市选择在波特兰,但应该是选择郊区,科伦拜中学就位于丹佛郊区;同时,波特兰西南方向就是塞勒姆。

历史上,“塞勒姆女巫”案件赫赫有名,这在新闻学、传播学、心理学等等不同领域都带来深远影响;但那个塞勒姆位于马萨诸塞州,也就是北美大陆的东海岸,那片新英格兰地区依旧是目前整个北美最保守的地区之一。

而眼前这个塞勒姆位于俄勒冈州,在西海岸。

显然,这是两件事。

但从细节来看,格斯却隐隐在玩文字游戏,以波特兰对应丹佛、以塞勒姆对应塞勒姆,以一所虚构的中学对应科伦拜中学。

这,就是电影——

普通观众可能好奇,为什么许多电影人始终坚持实拍,并不是那么喜欢摄影棚绿幕拍摄?

原因就在于,一座城市的街道、建筑、环境往往沉淀下来时间的质感,呈现在镜头里的画面往往就自带一种气质。

在电影投入拍摄前,导演就需要到处选择拍摄地,这个准备动作就是构成电影独特气质的第一步。

以前,看电影往往就是看一个热闹,看故事、看特效、看情感;但现在进入电影行业成为一名演员,切换一个角度欣赏电影,慢慢就能够看到构成一部优秀电影的不同元素。

一来一往,一问一答,达伦自己也没有意识到,话语就已经脱口而出。

微微一愣,达伦眼底流露出一抹欣慰,“看来,和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合作,你确实学习到了不少东西。”

这是好事,看来,安森成为一名演员,的确是正确的选择。

“同时,格斯希望能够前往当地中学选角,采用非职业演员演出,真正营造出中学校园的日常氛围。”

“不过,格斯正在考虑,其中一个到两个角色,扮演关键钥匙的存在,还是需要真正的演员完成串联。”

“现在好莱坞十七岁十八岁这一批演员里,寻找到一名气质适合的演员出演这样一部特别作品的特别角色,并不容易;重要的地方在于,电影项目预算有限,格斯没有办法展开公开试镜,没有时间也没有费用。”

“而格斯自己熟悉的那批演员,最年轻的卡西-阿弗莱克也已经二十七岁。”

“看在上帝的份上,格斯绝对不希望二十七岁的演员扮演中学生,他认为这是破坏电影质感向商业妥协的行为。”

“所以,HBO需要一点帮忙,而我认为,也许伱可以尝试看看。”

兜兜转转一圈之后,达伦也就拨通了安森的电话。

并且,开了一个小玩笑。

“现在整个好莱坞都知道,安森-伍德,中学生专业户。”

安森一下就听出来达伦话语里的调侃,“抱歉,第一次登上小屏幕就已经毁灭形象了,那显然不是中学生。”

“哈哈。”达伦爆笑不已。

细细观察好莱坞主流电影,不管是商业类型片,还是艺术独立项目,主角往往都是三十岁到五十岁的年龄区间。

原因非常简单直观,因为目标群众、主流市场就是这个年龄段,所以电影公司以及制片人们持续不断地挖掘更多项目,讲述他们的故事、探讨他们的现状,就连超级英雄也往往都是这个年龄段的。

另一方面,校园电影的目标群众都是女生——小妞电影,那些浪漫而美好的幻想更加容易打动女生,自然而然地,活力逼人的青春少女也能够得到许多角色,但同样年龄的男孩却只能扮演花瓶配角。

于是,好莱坞的演员结构就呈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男演员们往往都是三十五岁左右,以这个年龄为核心辐射展开;女演员们往往都是二十五岁左右,永远青春永远美貌永远活力。

当然,这不是绝对,但主流情况确实如此。

这也就导致一个奇怪现象,女演员们超过四十五岁可能就没有戏演了,男演员们低于二十五岁可能也找不到项目。

眼前的格斯就是如此,他希望找一位十七岁十八岁的青少年出演“大象”,但放眼望去都是一群花瓶。

包括安森也不例外,“公主日记”里就是一个花瓶,“蜘蛛侠”则是一个特例。

显然,达伦推荐安森前往“大象”剧组,不止是帮忙HBO而已,同时也是为安森的演员职业生涯打开局面。

在达伦看来,和格斯合作,也许能够为安森的演员事业打开局面——

毕竟,同样都是青春逼人的中学生角色,安森总不能一直演花瓶下去吧?哪怕同样都是乳臭未干的中学生,安森也能够打开局面,展示自己的不同色彩。

但是,达伦也知道,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有一个问题,这部电影确实话题敏感,如果你担心卷入争议而拒绝的话,我也能够理解。”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