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时尚浪潮

3个月前 作者: 七七家d猫猫
第320章 时尚浪潮

第320章 时尚浪潮

尼古拉斯-弗林再次拆开一颗戒烟糖丢进嘴巴里,快速咀嚼起来,试图缓解焦虑,重新找回平静。

然而,这并不容易。

一般来说,电影宣传期主要集中在首映式之前,比如“公主日记”八月第一周上映,那么宣传从六月开始:

杂志的宣传集中在六月号和七月号上,如果等到八月号再上,其实就有些晚了;报刊、电台以及电视的采访则集中在七月,必须在首映式之前展开。

原因就在于,北美电影市场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已经渐渐规范化,票房数字的走势规律也已经相对固定下来。

首映票房,往往最高。

从第二周周末票房开始,根据一定的比例以及口碑的影响,呈现递减式的下跌,一直到电影下线。

影响后续票房跌幅的因素有很多,但最明显的则是两个:一个是宣传效果,二是口碑评价,整体而言已经形成相对固定的弧线,让票房数字是可以预测的。

正是因为如此,电影公司和院线之间的票房分红也形成相对应的规律,往往是前三周、前十二周、十二周之后这样的阶梯式结构,越靠近前面电影公司分红比例越高、越往后面推院线分红比例越高。

当然,也有例外。

像“泰坦尼克号”这样,首映票房远远低于预期甚至接近扑街却在此后二十三周持续展现强大后劲的电影就是异类。

像“我盛大的希腊婚礼”这样,首映票房只能说是中规中矩,后续票房曲线居然匪夷所思上升的情况更是难得一见。

不过,整体而言,市场规律已经形成稳定的脉络。

所以,宣传必须在首映式前展开,所有能量和重点都需要放在首映周末票房的推动上,早早展开布局。

对媒体来说,他们也已经习惯这样的宣传模式。

比如现在。

在八月,暑期档的电影宣传已经全部提前安排妥当;而九月的电影则是淡季,宣传力度和密度都下降明显,所以娱乐记者们可以稍稍松一口气。

然而,“公主日记”却是一个异类——

临时展开第二波宣传。

一时之间也分辨不清楚,迪士尼到底是对电影有信心还是没信心,如此莽撞如此匆忙的策略让人摸不着头脑。

问题在于,杂志也好、电台也罢,八月的档期早就已经排满,当前谁都没有空位塞入任何形式的采访或者报道,即使迪士尼出面,情况也一样棘手,毕竟暑期档的竞争本来就是刺刀见红的较量。

那如果推迟到九月,档期和版面是有的,却已经帮不上“公主日记”的票房,更多是杂志安排暑期档胜利者专访的时刻,迪士尼也用不上这些版面。

其实,有些媒体还是想接的,利用机会和迪士尼建立关系,并且顺势采访安森,也算不错的机会;但时间紧迫,需要在“公主日记”次周周末票房出来之前登场,同时又要保证质量,这不是强人所难吗?

万一,搞砸了呢?

兜兜转转的最后,还是尼古拉斯冒险接了下来。

“纽约时报”主编自己也不确定,因为报纸是每天发行,版面和档期倒是可以挪出来,一份专栏或者深入专访报道也符合报纸的调性,不会太突兀,但重点还是在于:

有必要冒险吗?

主编再三询问尼古拉斯,闹得尼古拉斯自己也不确定起来,但牙一咬心一横,还是点头答应下来。

但现在,事到临头,尼古拉斯又开始迟疑起来。

他觉得,他肯定是疯了,果然,冲动是魔鬼呀。

尼古拉斯愿意接下这个临时任务的原因只有一个:

安森。

“公主日记”首映式结束后,安森就再次引爆了话题——

时尚狂潮。

细细回想一下,安森的每一次登场都和时尚紧密相连,在2000年、2001年的当下,时尚是有性别属性的,“女性”,尽管男人也需要西装革履,但千篇一律的西装着实没有新意可言。

唯一例外?

大卫-贝克汉姆(David-Beckham)。

说来有些荒唐,目前唯一一位能够将时尚和男人联系起来的却是一名足球球员,但这就是现实。

准确来说,人们关注大卫-贝克汉姆,也不是关注他的时尚,而是关注这位帅哥在维多利亚-贝克汉姆(Victoria-Beckham)的操刀下演变为一个时尚偶像,在足球领域之外制造更多的影响。

每一次服装造型、每一次发型,大卫-贝克汉姆总是能够成为话题焦点。

但重点在于,关注归关注,人们并不认为这是一种潮流一种时尚,更多只是茶余饭后的一种谈资。

安森,则不同。

看似大胆却不冒险,看似破格却依旧在框架之内,看似简单却带有时尚精神,真正诠释出一种时尚。

简单来说,人们看到贝克汉姆夫妇,会谈论会好奇,却不会模仿,甚至可能带着一种戏谑吐槽的口吻;但人们看到安森,惊叹好奇与欣赏之余,忍不住想要模仿,学习安森的风格,复制黏贴整个时尚造型。

这,就是区别。

就好像此次首映式红地毯。

一件简单却又不简单的衬衫,穿在安森身上焕发截然不同的气质,以至于整个时尚圈都惊动起来,各大时尚杂志的视线全部第一时间朝着安森聚集。

传闻,首映式后,致电安森经纪人希望预约杂志拍摄的电话直接打爆,他们纷纷开始预约十一月十二月的拍摄档期,希望能够再次在杂志上看到安森。

而且,时尚圈和电影圈里几乎所有人都有同一个疑问,那件衬衫是什么牌子的?哪怕他们不穿同款,但同一个系列呢?他们是否也能够穿上这位设计师的作品?

以至于迪奥和艾迪-斯理曼一下就站在聚光灯之下。

尼古拉斯认为这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他隐隐能够嗅到一场变革的风暴,他想要深入探索一番。

然而,这里有一个问题——

尼古拉斯自己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切入。

一切来得太快太急,尼古拉斯也没有能够整理好思绪。

但现在,后悔也已经来不及,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远远地,一个身影由远及近,骑着一辆宝马摩托车,穿着黑色皮衣和条纹衬衫,尽管墨镜遮挡住眼睛,但身影轮廓以及举手投足散发出来的气质一下就抓住了眼睛。

尼古拉斯甚至没有来得及转动大脑,下意识就端起照相机,摁下快门——

一种本能。一种直觉。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