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后手

3个月前 作者: 今夏的
第108章 后手

第108章 后手

傻柱一听,顿时瞪大了眼睛,跟着咧嘴一笑。

“杨哥,我就说,你不可能信任许大茂那小子,原来是有后手啊,这我就放心了。”

“嗯,你平时跟春草打交道,也稍微客气点,别代入情绪。

万一哪天许大茂想整你,春草也会示警的。”

杨卫彪这都给安排明白了。

刘海中那里有刘光天和刘光福作为他的线人。

许大茂这儿有春草盯着,基本上没问题。

至于阎埠贵那里,书生造反十年不成,就阎埠贵那抠搜的格局,蹦跶不起来的。

“明白!”

傻柱又笑了,差不多烟也抽完,就高高兴兴走了。

谁知道刚到中院,就见易中海从屋里出来。

“傻柱,伱刚是去找杨卫彪商量了?”

“没呢,我找许大茂有事!”

傻柱没提杨卫彪,这不能坑人。

“那我之前说的事,你想得咋样了,这做人啊,不能只想着自个儿。”

易中海又想长篇大论,他已经给傻柱灌输了多年照顾老人,帮助邻里的思想。

“一大爷,我琢磨着还是算了,贾张氏都不着急,你也别操心了。

你看老太太,就从来没麻烦过别人。”

傻柱变得精明了,知道用聋老太太来当借口。

“傻柱,这不一样,贾家的房子在这么被雨淋下去就要塌了。”

易中海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可经历了之前的事,他不敢牵头说修缮房子,所以想让傻柱出面。

“一大爷,这修缮房子不是小事,就算大伙肯帮忙,也要花一大笔钱,这谁愿意出啊。”

傻柱也会算账,材料在乡下是不贵,可找人运送到院里,工钱就不便宜了。

还有请泥瓦匠,一个人根本搞不定,得请两个,中午还得包饭。

有这花费,再添点钱,都够买一间房了。

这不是变相给贾张氏买房吗,谁乐意啊!

易中海咬了咬呀,低声说:“你来牵头,钱我可以先垫上,就说是你出的,然后在让大伙适当捐一点。”

傻柱一听就震惊了,“一大爷,你这不行,你凭什么帮贾张氏。

这真不行,你还是找别人的吧,我攒的钱结婚都花完了,拿出来别人也不信。

那啥,我还有事,先走了。”

傻柱说完就溜了,心里觉得一大爷这是疯了吧,既然要帮,干嘛不拿钱给秦姐买间房,或是交房租都好啊。

“唉!”

易中海叹息,觉得傻柱娶了媳妇后就变了,已经不那么适合给他养老了。

傻柱很快就推着自行车,带着媳妇走了,今晚上就不打算回来,明天直接去厂里上班。

……

转眼到了中午,杨家的火锅开吃了,就在厨房,牛油火锅的味儿大,若是放屋子里那味道久久不能散去。

因为要照顾几女,所以锅底调料只放了半包料,在以大骨鸡汤和醪糟中和一下。

口感好,也不会那么辛辣。

另外蘸水里面多放点芝麻油,把食材涮一下,就能缓解辣味,而且香味更足。

“好香啊!”

于海棠看着锅里,这都快忍不住了。

“杨大哥,这是你熬的锅底吗,比我哥做得还好。”

何雨水的厨艺也挺好的,但见到这种火锅就抓瞎了,她都没用过牛油。

“呃,算是吧!主要是作料齐全。来,先试试这肥牛和肥羊,烫一下就能吃。”

杨卫彪招呼三人都筷子,吃火锅人多才有气氛。

等确定可以吃了,于海棠眼疾手快夹了一片肥牛,却是放到了姐夫碗里。

这让于莉的筷子停在空中,最后也放杨卫彪碗里了。

“自个儿吃,今天的菜管够。”

杨卫彪面不改色,作为一家之主,本来就先吃。

这陋习家家户户都有,只要上菜一般都让当家的先吃喝着。

等菜都齐全了,做菜的妇女这才能上桌,甚至有些还不能上桌,在厨房就吃了。

他这会试了一口,就是这个味儿。

火锅的底料看是相差不大,其实吃多了就会发现每家的口感都略有不同,有得偏重香,有的偏辣,有的回甜,有的重麻。

只因调料的比例不同,就会有差别,而往往生意好的火锅店,锅底反而没那么突出,更注重大众口味,把心思花在了菜品上面。

“杨大哥,这火锅真好吃。”

何雨水是能吃辣的,加上牛油的口感,只觉得太香了。

“好吃就多吃点,你要在长点肉才好看。”

杨卫彪是想到原剧里,何雨水太瘦了,就随口说了一句。

“嗯!”

何雨水应了一声,也不知道是不是辣到了,好像有点脸红。

“鸭血好了。”

杨卫彪注意力已经在锅里了,他不太喜欢吃鸭子,但鸭血偏偏是例外,和火锅是绝配,而且也便宜。

他们在后院吃着火锅,那香味却传出老远,把隔壁院里的孩子都快馋哭了。

中院,贾张氏手里拿着窝头,抽着鼻子,一下就难受了。

“这谁家在做什么,也太香了。傻柱不是走了吗。

哎呀,这是诚心馋我啊,这日子过不下去了。”

贾张氏看着家里漏雨的破屋子,就剩那么点余粮,最多坚持一个星期,还剩下两周,她都不知道吃啥。

实在不行,就只能用几块钱的工资去黑市买粮票,或是买点红薯。

可她还想攒钱啊,想吃肉啊。

院里其他住户也闻到了香味,原本也有今天吃肉的,因为刚发了工资,也突然觉得碗里的肉不香了。

却说杨卫彪四人在厨房里,吃得满头大汗,这天本来就热,吃着火锅,在喝点醪糟酒,不要太美了。

醪糟酒也叫米酒或甜酒,都说度数低,但其实是不对的。

如果在酿造的时候,加的凉开水比较少,最后的出酒率就很低,十斤米也就出四斤米酒,比粮食酒的成本都高。

舀的时候,要把漂浮起来的醪糟往下压,才能舀出混着点醪糟的米酒。

直接喝的话,口感非常好,但超过半斤就容易上头略微发晕,但不会头疼,差不多微醺,不能算醉人。

杨卫彪喝了一大碗,有点微醺,反而觉得更清醒了,所谓古代诗人就需要这种低度酒来酝酿情绪。

“妈,这是什么味啊,太香了。”

“妈,我想吃,呜呜……”

许大茂家,大壮和小壮闹腾了起来,小壮都馋哭了。

也是因为今儿中午许大茂不在,才敢这么闹。

春草可是知道那味道是杨卫彪的家里传来的。

“你们俩就知足吧,这碗里都有鸡蛋了,还给你们留了几片腊肉。

妈好不容易把你们带到城里,就得听话知道吗。”

春草之前就嫁了两次,二婚的男人对她还算不错,也心疼俩儿子,可就是走得早。

她也这年龄了,就想把俩孩子好好带大,老有所依。

“知道了妈,可是太香了,是不是杨叔叔家里在做好吃的。”

大壮这脑袋瓜也聪明,猜都能猜到院里谁家日子最好过。

“嗯!你们要听话,尤其是对你们杨叔叔,等下午,妈找机会问问看,你们杨叔叔是做什么了,是太香了。”

春草自己闻着这味都馋嘴,更别说孩子,但她知道分寸,这时候要是上门,那成什么人了。

“妈,棒梗说杨叔叔是坏人。”

小壮忽说了一句。

“你们少跟棒梗玩,杨叔叔给妈妈找了工作,这是大好人。

妈要是没工作,你们能吃鸡蛋和肉么?

都跟妈记住了,这院里谁都能得罪,唯独不能得罪你们杨叔叔,不然你们就回乡下去。”

春草板着脸,她是心疼孩子,却从来不溺爱,只要犯错,是真敢打,也舍得打。

“知道了妈。”

俩兄弟都点头,可还是馋啊,只好闻着味扒拉碗里。

几乎同一时间,前院棒梗也在闹腾了!

“妈,这是什么味啊,我想吃。”

棒梗都流口水了,馋得不行。

“别馋了,咱家就这条件,你爸走了,你奶又把房子烧了,能吃上饭就不错了。”

秦淮茹也打得一手好太极,把仇恨拉了出去。

棒梗当即就嚷嚷着:“妈,都这怪奶奶。”

“是啊,怪你奶奶。”

秦母搭了句话,她跟贾张氏可不对付,之前还想赶她走,结果把房子给烧了。

这场火锅香水持续了近两个小时,杨家四人可都吃好了。

杨卫彪觉得可以把火锅作为特色招待菜,肯定反响热烈。

“姐夫,还有剩菜呢,咱们晚上接着吃。”

于海棠都吃撑了,但这味道根本无法抵挡。

杨卫彪摇头:“晚上不行,连着吃容易上火,剩下的食材晚上煮个清汤。”

“那这锅底呢,还有这么多油啊!”

于海棠睁大眼睛,感觉姐夫又要浪费了。

果不其然,杨卫彪开口就说:“偷偷倒了,这火锅的油太浓了,吃多了扛不住,等晚上偷偷拿出去扔了。”

这属于正常操作,火锅底料第二顿煮,味道就不对了。

虽然有些火锅店比较缺德会用老油,那也只取漂浮的油水,在经过大火熬煮提炼后,才会二次使用。

这种老油吸收了各种食材的味道会很香,但缺点很明显,大部分人吃了容易肚子疼。

“好吧!”

于海棠虽然心疼,可还是听话的。

“放心吧,我那还有火锅底料,等过两三周,咱们在吃一次。”

杨卫彪打算去定制一批鸳鸯锅,或是九宫格,吃起来会更有感觉。

饭后,就没他什么事了,由着女人们收拾。

大老爷们得感谢这个时代,很多男人到老了,都从来没下过厨,你敢信?

每月挣三四十块钱就能扛起一个家,当大老爷,你敢信?

哪怕每天稳定十个工分,那家庭地位也是杠杠的。

此时此刻,他想赋诗一首,多积累一点,明年没准可以去参加诗歌大赛,独领风骚。

半晌,憋出一句,“博雅塔到轧钢厂一万光年,那只是我们失梦之路的起点!”

“哇,姐夫,这是你想的吗?也太好了吧!”

于海棠刚好过来送茶水,就听到了这句不太像诗的小诗,只觉得太有意境了。

杨卫彪笑道:“谨以此诗赠与我心爱,呃,我家可爱的海棠!”

“姐夫,这真是送给我了吗?”

于海棠声音娇憨,高兴坏了。

“呃,你细品,退下吧!”

杨卫彪都懒得多说,这诗大有问题,看似积极,实则是一口毒奶。

于海棠回屋后,也没琢磨明白,不由念给何雨水听。

雨水也震惊了,“这是杨大哥想出来的,也太好了吧!”

“就是啊,听起来就振奋人心,积极奋发。”

于海棠满眼都是星星,这可是姐夫送给她的啊。

何雨水过了一会,反应过来,说:“这首小诗很好,但如果是送给你,就不是那么好了。”

“怎么说?”

于海棠连忙追问。

“海棠,诗里面的博雅塔是指的北大啊,咱们女生的梦想大多都是考上北大。

从北大到轧钢厂,失梦之路的起点。不就是说你考不上北大,最后去了轧钢厂,大学梦想破灭了,当工人才是新的起点。”

何雨水饮下了这口毒奶,只觉得透心凉。

“什么呀,我本来就考不上北大啊,去轧钢厂难道不好吗。”

于海棠这脑袋瓜也是可以的,防御力高。

何雨水想了想,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

两人收拾好碗筷就坐不住了,一起出去,把这首诗送给了同学们,大有一起恰烂钱,给杨卫彪扬名的架势。

现代诗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格式,直接就降低了门槛,有手就行,人人都可以写诗。

但想要出彩,犹重意境,其次才是韵律,至少念起来要丝滑,调子不能卡壳。

再有就是要有寄托,称为取“象”,比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泰戈尔的《生如夏花》。

杨卫彪近几个月都在研究现代诗,最后总结出就是瞎想,不会写难道还不会仿吗,稍稍改改就得了。

第二天,杨卫彪在办公室读报的时候,突然就震惊了。

上面有一首名为“赠学子”的诗,不就是他昨天送给于海棠的毒奶吗。

居然上报了,而作者署名是“卫彪诗人”,这简直一语双关,让他无话可说。

更让他意料不到的是,这首诗居然莫名其妙火了,后面几天连续出现在不同的报纸上。

还引来许多点评!

北大某教授点评:“这首赠学子,巧妙的用到了博雅塔,这是北大最高的建筑,实则为水塔,以水育人,寓意深远!

博雅塔的景色美,北大的景色更美。”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