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新车间

3个月前 作者: 今夏的
第78章 新车间

第78章 新车间

“卫彪,我已经通知机械厂继续生产轧钢机了,一个月内就能组建新的轧钢车间。”

“这好,咱们厂的发展会越来越好。”

杨卫彪自然也高兴啊,这事带给他的隐形好处太多了。

这会已经超出了下班时间,但依旧有很多工人没走,大家都在聊着以后的好日子。

也有人在行动了,托关系想搞到学徒名额。

一般厂里招人的流程是,先解决内部的,比如有儿女顶替老工人的岗位。

还有如工伤顶替等,杨卫彪自己,还有之前的贾东旭都是顶替岗位。

再有就是厂里工人推荐,这就比较难了,名额不是说给就能给。

之后就是把岗位需求发给街道,街道就会安排适龄的待业青年来上班。

如果街道还没招够,才有可能把名额下放到公社,由公社推荐合适的人选。

“卫彪,你这忙完了吧!”

刘海中来了,这一直都在等着的。

“二大爷,今天没招待啊,等我干嘛?”

杨卫彪这会正在洗脸,轧钢车间温度太高了,热了一脸的汗。

“那啥,你知道二大爷的情况,家里仨孩子,老二和老三还在读书,可老大光军这都在家一年多,也没安排上工作。”

刘海中的老大,原名叫刘光齐,后来改了名字叫刘光军,是想安排去当兵的,最后没去成。

“二大爷,你是想要一个轧钢车间的学徒名额?”

杨卫彪倒是挺意外的,原剧里光军,好像是去了外地上班,回来的次数屈指可数,都没存在感。

“可不是吗,伱看这能帮帮二大爷吗。”

刘海中就喜欢大儿子,跟阎埠贵的情况差不多。

“名额应该不是问题,但车工辛苦啊,虽然没锻工费体力,可里面温度太高了,夏天顶不住的。”

杨卫彪也是说的实话,这会别看轧钢工人是荣誉,但等到改革后,那情况就急转直下。

不仅工资低,还危险,工作环境差,如果本身不是城市户口,这连老婆孩子的户口都解决不了。

而且普通工人干一辈子,几十年后,退休工资也就两千多。

“顶不住也要顶,现在工作岗位多难啊。光军班上四十多个孩子,听说有十几个都被动员下乡去了。

我看这趋势还得发展下去,光军要是在找不到工作,就得被赶着下乡去了。”

刘海中居然还有这见识,也是难得了。

“准备一百块钱吧,礼品我来安排。新车间组建要一个月,先送礼搞定名额。”

这次只是安排一个普通学徒工,而且刘光军本身就是城市户口,待业青年,在街道申请排了队的。

再加上刘海中也是轧钢厂的七级工,所以没难度。

“好嘞,我今儿回去就拿钱。”

如果是以前刘海中会心疼,可现在感觉一百块钱那就不是个事儿。

等刘海中一走,杨卫彪回头就在方工那里要了一个名额,小赚一百块,这得会过日子啊。

但刘海中也赚到了,也是正好轧钢厂这次要普招三百人,才能这么容易。

杨卫彪想了想,他在工人群体中的威望差不多够了,现在就差契机来搞定主任的位置。

刘海中骑着自行车回到家,第一时间就是找钱。

“当家的,你这次又想买啥。”

二大妈觉得自家男人变了,这花钱大手大脚,都刹不住车了。

“给杨卫彪拿一百块钱。”

刘海中这把床都移了位置,才把藏好的钱拿了一百出来,院里有贼,这得小心再小心。

“当家的,你这花不少了。你不是跟着杨卫彪赚钱吗,怎么还给他钱?”

二大妈觉得这事蹊跷,自从老刘当了采购,钱不见往家里拿,尽往外出了。

“你懂什么,卫彪那是照顾我来着,这一百块是给咱老大解决工作岗位的,别人杨卫彪还倒贴礼品。”

刘海中板着脸,这妇道人家就是不懂大道理。

“你是说老大能上班了?”

二大妈顿时激动了,这老大的事都快成心病了。

“那可不,是进轧钢厂,先拿到名额,等一个月就能上班。

对了,老大呢,怎么不见人?”

“出去钓鱼去了,这不一天天给闲的吗。”

“哎呀,这个不长进的,看我不给来几下。”

刘海中跳脚了,当即就跑去河边找人。

二大妈却顾不上了,连饭也不做,就去了院里吹嘘,这老大有工作了,还不够有面儿啊。

不过一小会,这事就在院里传开了。

易中海也听到了,正好见傻柱回来,就把人叫住。

“傻柱,还是上次那事,贾张氏工作没了,真不能给想想办法?”

“一大爷,这真不行,我就一炒菜的,还是二灶。”

傻柱摇头,他哪管得了贾张氏啊。

“我不是说你,院里都传开了,杨卫彪帮刘光军解决了工作,能进轧钢厂。”

易中海这也是为难,贾张氏已经找了他好多次,这又要断粮了,到时候又是麻烦。

“这事你问二大爷吧!”

傻柱这也聪明,猜测肯定是二大爷去求人了。

恰好,刘海中领着刘光军回来,没到河边,半道遇上了。

“老刘,你看光军都有工作了,要不一起想想办法,给贾张氏也找一个活,她这都分家了,不挣钱过不下去的。”

易中海觉得刘海中作为二大爷,也要担起责任,维持院里的和谐。

“我家光军多大,贾张氏多大,这能比吗。”

刘海中有点生气了,老大可是他以后养老的希望,贾张氏能算什么?

“是不能比,但路子是一样的,你在找杨卫彪说说,他最近跟你走得比较近。”

易中海上次都找过了,但杨卫彪那里说没办法,也不好在上门。

“这我说不了,老易,你不会以为这工作白来的吧,得送礼打点。”

刘海中相信只要肯掏出一百块钱,贾张氏的工作就不是问题,可问题在于这钱谁出?

还有,贾张氏能挣几个钱,这回本太慢了,不值当。

“这样啊,那要不我们三个大爷一人给出点?”

易中海这又想道德绑架,拉着人一起了。

“老易,要出你出,我没钱了,就这样吧,我得回去吃饭。”

刘海中赶紧走了,这老易是越活越回去了,贾张氏像是能好好上班的人吗?

“傻柱,要不你去找杨卫彪说说看?”

易中海见人走了,还是不想放弃。

“一大爷,我这说不了,贾张氏没工作,可以去捡破烂啊。”

傻柱给想了个法子,现在捡破烂是允许的,还有像拉板车,卖冰棍也合法。

一个是挣辛苦钱,一个是从国营店进货,利润清楚,不算投机倒把。

“唉,我明儿找厂长问问看,能不能在厂里安排个临时工的活吧!”

易中海心想趁着这次厂里普招,没准真的可以。

“嗨,您这可以去试试。不过,我觉得你该找李新民,他那人不讲规矩,杨厂长那里肯定不行。”

傻柱突然间就明白了杨卫彪上次说的话了,李新民确实不讲规矩,但是不讲规矩才好啊,很多事,就得不讲规矩才能办下来啊。

傻柱说完就回屋去了,今天厂里没招待,中午的菜也不行,他这得自个儿做饭。

就在这时,贾张氏从屋里小跑出来,紧张的问,“老易,我那工作有消息了吗?”

“唉,老嫂子,这事暂时办不了,老刘那里是托杨卫彪给送礼了,光军才能进轧钢厂。”

易中海看着贾张氏,仿佛就看到了退休后的自己,这没人给养老,日子就不好过了。

“那咱也送礼啊,老易你先帮我垫着,等我挣了钱就还你。”

贾张氏就是这么一说,她要有钱肯定买粮食买肉,有多的也得攒起来养老。

“老嫂子,你先回去歇着吧,我还有事。”

易中海宁肯先饿着肚子,也要先出去躲一下。

这送什么礼?以为就买点花生瓜子就能解决吗?

“哎呀,这可怎么过啊!”

贾张氏哭了,她那二十斤白面是棒梗偷的,到现在棒梗都不肯叫她奶奶。

秦淮茹只肯赔十斤二和面,她这又成每天半斤的量了,吃不饱啊,还有下月的粮食咋整,就剩两块钱,全买棒子面都不够啊!

“老贾、东旭啊,你们怎么不开开眼啊,我都快要饿死了啊。”

贾张氏在院里哀嚎了一阵,可她名声不行了,偷了老许家两回,如今连儿子也没了。

还跟儿媳妇分了家,又到了退休的年龄,没个工作,就没有收入来源。

这情况谁敢帮忙,不是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吗。

见没人搭理,贾张氏这也哭的没力气了,只好回家躺着,晚上就吃了一个二和面窝头,根本就不抗饿。

到了夜里,她实在饿得受不了,就跑厨房想偷点粮食来吃,可根本就没有。

秦淮茹很精明,每天就换那么点粮食,多了没有。

既怕贾张氏偷吃,也怕棒梗偷去卖了。

这是真正做到了,不留余粮。

“哎呀,这真没法活啊。”

贾张氏骂骂咧咧出了屋子,一溜烟去了后院,跑到杨家屋外。

可从春节开始她天天跑,就没见过杨家的垃圾桶了,就是想捡点吃剩下的都不行。

她这记恨上了,可还不敢叫骂,怕被当成贼,那就更别想找工作了。

“这饿啊!”

贾张氏东看西看,突然看到许大茂家门口挂着一串菜干,这是拿出来晒给收漏了。

贾张氏赶忙过去取走,没等走几步就往嘴里塞,是咸的,腌过后做咸干菜。

味儿还不错,就是嚼不烂,她吃了一串菜干,这实在吞不下去,用手一拉,整个菜干又从喉咙里拉了出来。

“天杀的啊,要饿死人了。”

贾张氏叫骂着也没舍得把这烂菜干扔了,拿回去放水里泡着,明儿用刀切切,蒸熟了还是能吃。

……

【每日签到,此次选择地点情满四合院。】

【奖励:金钱三百,一头羊,大葱一百斤,小葱一百斤。】

杨卫彪看着签到奖励,这都俩葱了,还好一只羊也算大爆。

早晨起来后,他就和团队成员一起出去了,办公桌的事前期调查已经差不多,今天要去跑木材厂。

这毕竟是一个长期生意,而且有一个隐形的好处,能用得起办公桌的人就是干部,要不就是岗位特殊。

像轧钢厂的话务员、放映员、广播员就需要办公桌。

建筑材料总公司旗下有六家木材厂,东郊北郊、南郊,这些地方都有。

“大茂,你骑自行车跑不了多远,郊外的厂子我去,你和二大爷跑城里的三家。

三大爷,你呢,也有个任务,按照这个单子,跑菜市场,把这方面的物价给调查清楚,一定要详细,我这有大用。”

他给分配了一下任务,同时行动。

“明白!”

三人都表示没问题,随即就骑着自行车走了,如果晚上有必要安排招待,会通知秦京茹和傻柱做准备。

杨卫彪想了想,也出发了,他给阎埠贵的单据是傻柱寻摸出来的食堂采购单。

现在让阎埠贵调查一下,他准备要对食堂的周主任出手了。

如果这人只是拿到回扣,证明人品还行,但如果从中吃差价,就别怪他不客气了。

……

轧钢厂,易中海上班后,忙完手里紧急的活,就擦了擦汗去了办公楼。

他没听傻柱的,依旧去找了杨厂长,在易中海看来,这种事得一把手拍板才行。

“易师傅,稀客啊。”

杨厂长见易中海到来,还是给面子的,因为厂里就没几个八级工。

“杨厂长,我有话直说,不耽误你工作。

是这样的,之前咱们厂有个工人叫贾东旭……

他现在已经过世了,留下孤儿寡母和老娘,他媳妇秦淮茹在二车间当钳工学徒,老娘现在没工作。

人也分家了,这没饭吃,你看能不能在厂里安排一个临时工的活,工资少点也没关系,就给老人一口饭吃。”

易中海已经琢磨一宿,这会快速把情况讲明白了。

杨厂长皱了下眉头,摇头说:“易师傅,按说我该给你面子,这人也是厂里工人的老娘。

但这事啊,不归我管,厂里牵扯到工人的伤病,抚恤等安排,都是李副厂长在处理,你还得去找他。”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