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第164章 谢谢老公

2个月前 作者: 地摊上的拖鞋
165.第164章 谢谢老公

“老师,金丝楠木的珠子你要不要?”

“等我车出来了,给你也寄一串?”

宝友看上去像是个懂礼貌的人,如果他没有告诉张扬,这块金丝楠木是死人枕过的话,那就更有礼貌了。

“感谢兄弟的厚爱,你这个东西,我虽然阳气很旺,也无福消受啊。”

“东汉实在是太凶了一点。”

“伱如果自己也戴的话,最好请一尊钟馗像放在家里。”张扬非常真诚的说道。

送走这位对车珠子有特殊嗜好的宝友,下一位持宝人的IP,显示他人在英吉利。

宝友一上来,就给大家展示了一件挂在橱窗里的龙袍。

这是在博物馆吗

赶紧偷回来,直接黄袍加身

五爪为龙,这应该是真的龙袍

“宝友,你不会告诉我,这是你祖传的龙袍吧?”

张扬看着视频里这件明黄色龙袍,正面三条龙,两肩各一条,圆领,大襟右衽,有“十二章”的纹样,基本符合清朝龙袍的特征。

“当然不是祖传的。”

“其实我是穿越过来的,我本来是清朝的雍正皇帝,这就是我以前穿的衣服。”

宝友说话的语气很正经,就是话的内容很抽象。

张扬重重的点点头:

“对对对,雍正皇帝,穿道光的龙袍,你这不是第一次穿越了吧!”

“你这种症状持续多久了?家里人知道吗?”

“啊?这是道光的吗?”宝友对张扬说的话感到很惊讶。

他马上把镜头对准了橱窗下面的标签。

标签牌上用英文写着“清王朝;雍正龙袍;售价五万英镑”。

“年代标错了,还是老师你看错了?”

“你这是在英国的古董店吗?”张扬反问。

“不算,这算是一个小型的传统服饰藏品交流会。”

宝友给屏幕前的各位展示了一下他周围的环境,有点像在画廊里,墙上大大小小的橱窗,挂着各式各样的服饰。

远处甚至有骑士的甲胄。

这件龙袍附近的,都是华夏传统服饰。

“老师,我想买件龙袍回去试穿一下,看能不能找到遗失的记忆。”

宝友的话逻辑自洽,是很科学的发癫。

“那我建议你多买几件,清朝每个皇帝的都试一遍。”张扬热心的帮忙出主意:“如果都没有反应,就继续往前,试试明朝的。”

“这样啊……”宝友好像陷入了短暂的思考,接着指着面前挂着的这件龙袍问:“这件五万磅买,亏的多吗?”

这问题问得好,知道会亏就还有救

龙袍都是有价无市的

真品肯定不亏啊

五万磅,还不到五十万,便宜啊

“亏得不多,也就一半吧。”张扬根据最近几年的拍卖价给出答案。

“但是。”他话锋一转:“如果你能想起皇太极入关的时候,宝藏都藏在哪儿了,这点钱算什么?”

“这不是道光的龙袍吗?就算皇太极和多尔衮藏了宝藏,他也应该不记得吧。”

“那也没事,慕陵知道吧?”

“就是道光帝的皇陵,到现在还没被盗呢。你懂我的意思吧?”

“老师,你这样一说,我有点心动了。”宝友点点头:“这样吧,我出一半,老师你也入股一半,等拿到财宝了,我们六四分。”

“嗯?”

张扬抬头看了看头顶,伸手在空中胡乱挥舞了两下,好像在挡什么东西。

“老师你怎么了?”

“没事,就是刚才,你的算盘珠子差点崩我脸上了。”

秦始皇打钱也就算了,道光皇帝也配?

“你不识货呀!”宝友有些遗憾的叹了口气。

“那我只能买便宜点的了,老师你看看这件。”

下一个镜头,宝友给到了一件标价两万磅的龙袍。

光看工艺就知道,比刚才那件正品的道光龙袍要便宜不少。

店家给到的标签说这是“清晚期的九爪龙袍”,连具体年代都给不出来,所以只要一万英镑。

张扬凝神看去:

「……」

「生产时间:1918年」

「详细信息:近代民间戏班里常见的戏服,工艺粗糙,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老师,这个能买吗?我感觉尺码和我还挺合适的。”

“可以买,买完可能还会有额外的收入。”

“什么收入?”宝友疑惑的问道。

“观众的打赏啊。”

“在这件戏服火的时候,你穿上它,在街上走一圈,什么臭鸡蛋、烂菜叶子,都往你身上招呼,够你炒好几个菜的了。”

懂了,这是近代的

没老师说的那么夸张吧,近代还是有人怕皇帝的

怕个卵,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没听说过?

张扬的话,让宝友陷入了深思。

他的历史是体育老师教的,想不明白张扬话里的意思。

还是看了弹幕的提示才反应过来:

“这是件近代的戏服啊?”

“多新鲜呢!皇帝多少也是位鱼肉百姓的主儿,能穿这粗制滥造的玩意儿?”张扬拷打道。

“那我还是回去买五万欧的那件吧。”

“道光皇帝,不错,也有二十三个妃子呢!”宝友嘀咕道。

“牛啊,你想的原来是这个。”

张扬为宝友针对性的历史知识点赞,原来有的人想做皇帝,只是为了开后宫?

老师,清朝的龙袍15万能收吗?

断开连麦后,张扬的耳边突然传来一个桂省老表的声音,有点像aI合成的。

“谁在说话?”

“老板,这是观众花三十块钱发的语音弹幕。”耳机里徐杰小声解释道。

去霓虹这几天,逗音的直播间,上线了小破站的醒目留言功能。

这样大家消费起来就更开心了。

“韭菜还得是一鸣表哥会割呀!”

张扬想到自己这就收入了十五块,心里很舒坦。

人家都花钱留言了,他赶紧回答问题:

“宝友,清朝的龙袍也是看年代的,溥仪自己卖的,和墓里挖出来的,那肯定不能是一个价。”

“你说十五万,大概是清晚期的了,价格有点偏高,十万左右可以接受。”

“如果是乾隆以及之前的,东西保真的话,那无脑捡漏啊!”

谢谢老公

宝友又发了一条语音留言,这次声音换成了萝莉女声。

“停停!”张扬做了个中止的手势:“发语音弹幕问我问题可以,感谢就不用了。”

“你们宁愿花三十块发弹幕,都不愿意花一毛钱连麦我,我已经很能感受到你们的诚意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