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黄盖老儿的诈降之计

6天前 作者: 大米爱吃鱼
第265章 黄盖老儿的诈降之计

第265章 黄盖老儿的诈降之计

而此时,蔡瑁也是在一旁小声说道:

“方才我问他一些江东那边的琐碎。”

“他都能答上来,确实不像是假的。”

于禁闻言也是点了点头,又问:

“正所谓,兵不厌诈。”

“如今两军交战,敌我难容。”

“你家将军派你来做甚?”

老卒闻言又赶忙跪下说道:

“我家将军差小老儿,来请求投降。”

刘巴此时也是机敏,笑了笑道:

“江东没人了吗?”

“为什么派你这把年纪的人来此?”

那老卒闻言也是一本正经地说道:

“实话说,这次请降是专门为了我家将军。”

“并非为了那周瑜!”

“如今赤壁军营往来巡逻很多。”

“江面上还有赤马队,如果不是我这样的老人装成渔夫。”

“那些个兵崽子不太注意,小老儿怎能渡过江北来?”

闻言众人也是面面相觑。

只觉这老头说得,倒也有些道理。

于禁此时也是摩挲着下巴,又问道:

“空口无凭,可有家将军的手信?”

“有!不过……”老卒说着眼中闪过一丝犹豫。

“不过这事关乎重大。”

“我得见到你们主帅于禁才能拿出来。”

于禁一听也是咳嗽了两声,坐直身子说道:

“本将军就是于禁!”

那老卒一听还有些怀疑道:

“啊?果真是于禁?”

蔡瑁闻言也是破口大骂道:

“放肆!这位就是督帅荆州的于将军!”

老卒闻言赶紧第二次跪下。

这次趴在地上直发抖:

“哎呀呀,小老二冒犯了!”

“还请将军恕罪!”

“周瑜常说将军乃虎狼之辈。”

“今日一见原来这般和颜悦色。”

“真乃朝廷之上将军。”

蔡瑁张允闻言也是捂嘴偷笑起来。

这老头绝对是个军中老油条!

马屁拍得太自然,一点不留痕迹。

于禁闻言此时也是也笑骂道:

“少啰嗦,把信拿来。”

“是!”老卒应了一声。

不掏袖子也不解衣襟,而是先是脱了整件蓑衣。

然后脱外袍,再脱里面的麻衣。

眼看肋骨都露出来了,还准备解腰带。

张允见状手按着佩剑在一旁盯着。

生怕这老家伙是什么深藏不露的老剑客。

暗藏着利器要当众行刺。

谁知他身上别说武器,连块铁片都没有。

脱去内襟,只见那皱巴巴的肚皮上缠着一段布头。

老卒颤巍巍解开绑头。

捣鼓半天才从里面抽出一张薄薄的布帛书信。

如此地谨慎地绑在身上。

一来是为了士兵不易搜到。

二来是摆渡时也不容易掉进江里。

众人一看这架势,也是暗自点头。

只觉得这人虽是个老滑头,办事倒是挺靠谱。

张允接过帛书,不敢私自打开。

恭恭敬敬地用双手递给了于禁。

于禁接过来侧过身和刘巴一起细细查看。

信上的字还算清晰,只是稍微受了点潮。

还带着一股难闻的汗味。

抬眼看去,却见信上写着:

于将军敬上,老朽黄盖乃江东宿将。

深受孙氏家的厚恩。

然今天下大势,在曹丞相一身.

省略前面的一番客套话。

大概意思就是,今天我黄盖选择归顺。

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决定。

届时一旦交战,我黄盖愿意做先锋。

会根据实际情况阵前倒戈,誓死效忠朝廷。

于禁看完也是把信捧在手里。

反反复复默读了好几遍,眼中精芒一闪。

然后递给了蔡瑁,压低声音吩咐:

“找找看军中有没有认识黄盖笔迹的人。”

“仔细鉴别一下。”

说完,他猛地转头拍了一下帅案,假装生气地说:

“好大的胆子!”

“这分明是黄盖老儿的诈降之计!”

“借此引诱我军出兵!”

“就凭你这老头也敢来欺骗我?”

老军慌忙跪下,连衣服都没顾上穿。

一个劲地磕头说道:“冤枉啊!”

“小的再大胆也不敢骗将军。”

“我家将军确实是真心归顺的。”

“我亲眼看见他写的……”

“不过,他!他到底写什么我也不知啊!”

原来这老头根本就不识字。

又哪里知道其中的弯弯绕绕。

刘巴见状也是冷笑道:

“写的是什么你不需要知道。”

“我倒想问问,你家将军服侍过孙氏几任主上了?”

“先是跟着孙破虏,后来是孙讨逆。”

“现在的孙权已经是孙氏,第三位主人了。”

“黄盖为孙家两代人效力,辅佐了孙氏三主。”

“如此老臣,怎会有二心?”

“这不是诈降,还能是什么?!”

刘巴此时有理有据,直接点出了问题的关键。

老军闻言也是叹了口气:

“大人既然说道这。”

“那我就实话实说了。”

“我家将军确实是孙家的老臣。”

“绝不会轻易背叛主公。”

“但如今真的是被逼无奈,没有别的办法了……”

刘巴闻言也是眉头一皱问道:

“哦?这其中莫非有什么隐情?”

于禁却是都不眨眼地盯着这老头。

仔细观察着他脸上丝毫的表情变化。

却见这老卒跪起身,唉声叹气地说:

“我家将军从年轻时就追随老主公。”

“自长沙起兵,身经百战。”

“立下了汗马功劳。”

“虽然如今的官位不高,只是一個都尉。”

“但他毕竟和主公父子感情深厚。”

“所谓高官厚禄不过虚名。”

“其实上了年纪的人都多少会念旧。”

“就比如我,我是十九岁就跟随着……”

于禁听到这,也是皱着眉头打断道:

“扯你自己做什么?说正事要紧!”

“是!是”老卒此时也是一脸诚惶诚恐。

“我家将军虽并非江东本地人,但在军中深得人心。”

“两代主公皆对他敬重有加。”

“但是自从周瑜鲁肃这些年轻人掌权后。”

“对待我等老臣们便十分轻慢。”

“这次出征本应是程老将军与周瑜分别担任左右都督。”

“但周瑜仗着与当今主公关系亲近。”

“便大权独揽,事事都独断专行!”

“根本没把程老将军放在眼里!”

“如此,就更不提说我家将军了!”

“从柴桑发兵那天起,我家将军便领后军跟进。”

“仅仅因为晚了两天,就被周瑜当众训斥。”

“丝毫不给我家将军一丝脸面!”

“而鲁肃等人也不是善茬,私底下还说些难听话。”

“说我家将军,年迈无能老而无用。”

“我们将军都六十多岁了。”

“还要受这种闲言碎语!”

“这换谁能忍得下去?!”

一番话下来情真意切,颇为令人同情。

刘巴看不出什么破绽,却是半信半疑地问道:

“就为了这点小事?”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