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1、李渊造反是儿子逼的吗

4个月前 作者: songyvsh
精选1、李渊造反是儿子逼的吗

李渊造反是儿子逼的吗

隋末天下大乱,再加上隋炀帝猜忌,李渊终于在太原起兵造反了。李渊起兵,给了隋炀帝沉重一击,加速了隋朝灭亡。

由于受某些作品的影响,许多人认为,李渊是一个平庸之人,有些胆小怕事和无能,年龄已经五十二岁了,他本来不想造反,但被次子李世民等人逼迫,才不得已起兵。太原起兵的策划者和主谋,是雄才大略的李世民,而不是李渊。事实果真是这样的吗?

两唐书记载,李渊,是甘肃陇西人,出身于关陇贵族集团。李渊的祖父叫李虎,汉族,是西魏八大柱国之一,被封为唐国公。李渊和他的父亲李昞,先后承袭了唐国公的爵位。李渊的外祖父叫孤独信,鲜卑族,也是西魏八大柱国之一,被封为卫国公。

孤独信有七个女儿,其中长女嫁给了北周皇帝宇文毓,谥号明敬皇后;四女是李渊的母亲,被追封为元贞皇后;七女叫孤独伽罗,是隋文帝杨坚的皇后。三个女儿都当了皇后,而且是不同的朝代,这在历史上绝无仅有。因此,孤独信被人戏称为“天下第一老丈人”。

李渊七岁的时候,父亲去世。姨妈孤独伽罗怜悯他,经常把他接进宫中,悉心照顾。李渊比表弟杨广大三岁,两人从小一块长大,关系亲密。杨广称帝以后,李渊对他毕恭毕敬。

杨广对李渊很信任,先任命他为地方太守,后又让他入朝担任高官。杨广攻打高句丽时,命杨玄感督运军粮,不料杨玄感借机造反,致使第二次东征失败。平定杨玄感叛乱之后,杨广就把督运军粮的重任交给了他所信任的表哥李渊。如果没有“李氏当为天子”的谶语,杨广与李渊的关系,是相当不错的。

隋炀帝三次东征,引发天下大乱,各地起义蜂起,社会上也流传起“李氏当为天子”的谶语。杨广恐慌,无故将李敏家族诛灭,同时也怀疑李渊。李渊正在山西镇压农民起义军,杨广召他入朝,李渊十分惊恐,借口有病不敢去。

有一天,杨广在宫中看见一个姓王的嫔妃,王嫔妃是李渊的外甥女。杨广问她:“你舅舅为何不来?”王嫔妃回答:“舅舅病了”。杨广冷笑一声,不怀好意地说:“那会不会病死呢?”李渊知道以后,更加提心吊胆,只好自污名节,整天吃喝玩乐,以求自保。

杨广还没来得及除掉李渊,局面就变得不可收拾了。李密的瓦岗军、河北的窦建德、江淮的杜伏威,从东、北、南三个方向威胁洛阳。隋炀帝见势不妙,赶紧跑到江都避难去了。

杨广临行前,留下孙子杨侗镇守洛阳,另一个孙子杨侑镇守长安。同时,命李渊镇守太原,既剿灭起义军,又抵御突厥。杨广对李渊仍不放心,任命亲信王威、高君雅为李渊的副手,对李渊进行监视和掣肘。

隋炀帝到了江都以后,感到千秋大业的梦想已经破灭,于是性情大变,一心追求享乐。他懒于政务,骄奢淫逸,整日沉湎于酒色之中,醉生梦死。

隋炀帝走后,北方更加混乱不堪。李密率瓦岗军包围了洛阳,奋力攻打;窦建德在河北建立了农民政权,公开与隋朝决裂;大大小小的起义军遍布各地,北方几乎不再归隋朝所有了。

在这种形势下,公元617年5月,李渊在太原起兵造反了。对太原起兵的策划者和主导者,究竟是李渊,还是李世民,人们历来有不同的看法。《旧唐书》和《新唐书》,对李渊和李世民在起兵中的作用,都有记载,但却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

李渊太原起兵的时候,他的成年儿子有三个:长子李建成,二十九岁;次子李世民,二十岁;四子李元吉,十五岁。李渊的三子李玄霸,已经在三年前病死了。李渊的这三个成年儿子都很优秀,尤其是次子李世民,胸怀大志,见识超群,有勇有谋,处事果断,喜欢结交豪杰,在诸子中尤为突出。

李世民看到天下混乱,隋朝气数已尽,觉得正是英雄用武之时,特别是听到“李氏当为天子”的谶语以后,心潮澎湃,摩拳擦掌,很想大干一场。当时,李建成、李元吉在河东郡,只有李世民在父亲身边。李世民奉劝父亲,请求起兵造反,开创帝业。李渊一听,大惊失色,坚决不答应,甚至声称要告发李世民。

李世民见父亲不答应,虽然无奈,但并不甘心,就自己策划起来。当时太原有个名士,叫刘文静,担任晋阳县令。刘文静与李密有姻亲关系,因此被关在太原的监狱里。李世民与刘文静是朋友,知道他胸有谋略,便想与他商议。

两唐书在《刘文静传》中说,在一天深夜,李世民一个人悄悄来到狱中。刘文静见李世民来看他,十分高兴。李世民却小声对他说:“今夜来此,并不是为了私情,而是要与您共商天下大事”。

刘文静知道李世民素有大志,曾经对朋友裴寂说过:“唐公次子不是平庸之辈,而是汉高帝刘邦、魏太祖曹操一类的人物”。如今,刘文静听李世民说要商议天下大事,自然心里就明白了。

刘文静故意说:“当今天下,丧亡离乱,非得有商汤、周武王、汉高帝一类的人物,才能平定。”李世民微微一笑,说:“您怎么知道没有呢?”言外之意是说,我就是这一类的英雄人物啊!

刘文静不再讳忌,向李世民和盘托出了起兵夺取天下的计策。刘文静说:“如今皇帝远避江南,北方无主。你李家世代贵族,名望甚高,又有谶语吉言,登高一呼,十万之众唾手可得。起兵之后,迅速攻取长安,占据关中作为基业,然后伺机平定中原,帝业可成。”

李世民大喜,很是赞同,心中热血沸腾,起兵大计就这样定了下来。可是,父亲李渊不愿意造反,该怎么办呢?刘文静出了个主意,让李世民去找裴寂谋划计策。

两唐书在《裴寂传》中说,裴寂是李渊的好朋友,当时担任晋阳宫监。晋阳宫是隋炀帝杨广的行宫,由裴寂负责管理。早在几年前,李世民就拿出私钱数百万,以赌博的方式送给裴寂,用心与裴寂结交,逐渐与他结成了同党。

裴寂与李世民经过密谋,设下了一计。有一天,裴寂请李渊在晋阳宫喝酒,把他灌得烂醉,让两个宫女陪他过夜。李渊酒醒以后,吓了个半死。宫女是皇帝的人,奸污宫女,那可是十恶不赦的大罪。

裴寂趁机劝道:“如今天下动荡,四方起兵,隋朝就要完了。您二儿子世民欲举义旗,开创大业。您已经犯下大罪,没有活路了,不如一块举事。”

李渊长叹一声,无奈地说:“既然我儿早有此意,也只好从之”。李渊还悻悻对李世民说:“今日之事,族灭人亡由你,化家为国也由你,你就好自为之吧。”

从两唐书这些记载来看,李渊起兵确实像是被儿子逼的,完全处于被动和无奈,李世民则是太原起兵的策划者和主导者。在这些记载中,李渊被写成胆小怕事,昏庸无能,甚至有些窝囊;李世民则是胸怀天下,有胆有识,扭转乾坤,是大唐王朝的真正开创者。李世民的形象高大完美,而李渊则是黯淡无光。不过,对这些记载的真实性,许多学者存在质疑。

两唐书是在唐朝原始资料基础上写成的,这些记载,原始资料上都有,可原始资料是不是被人篡改过,就很难说了。另外,原始资料浩如烟海,没有人能够把它们全都篡改完。因此,两唐书又根据其他原始资料,记载了李渊截然不同的另一面,太原起兵也就有了另一种版本。

同样是两唐书,在一些传记中,说李渊是个平庸胆小之人,而在其他传记中,却说李渊是个英雄人物,早就有当皇帝的野心,而且对太原起兵蓄谋已久,是太原起兵真正的策划者和主导者。从两唐书记载来看,李渊具有几个鲜明的特点。

第一,李渊是位少有的英雄人物,决不是平庸无能之辈。

两唐书在《窦皇后传》中说,李渊在年轻的时候,娶了窦氏为妻。窦氏可不是一般人,她出身高贵,是北周皇帝宇文邕的外甥女,才貌双全,自然要精心挑选女婿。可是,选了很多人,都不满意。后来,干脆在屏风上画了两只孔雀,让前来求婚的青年才俊比赛射箭,谁射中了孔雀的眼睛,窦氏就娶给谁。

消息传开,群情沸腾。许多青年才俊跃跃欲试,有百余人前来射箭,可孔雀眼睛实在太小了,几天下来,没有一人能够射中。李渊来了,弯弓射了两箭,全都射中了孔雀的眼睛,于是抱得美人归。这就是成语“雀屏中选”的来历。李渊箭术神妙,曾经在战场上大展神威,一口气射死了几十个敌人,十分英雄了得。

窦氏与李渊感情深厚,先后生了李建成、李世民、李玄霸、李元吉四个儿子和女儿平阳公主,儿女们皆不是平凡之辈。杨坚篡周建隋以后,窦氏痛心疾首,用头撞床,恨自己不是男儿,无法为北周报仇。窦氏具有强烈的反隋意识,这不能不对丈夫和儿女们产生影响。可惜,窦氏在李渊起兵之前就病死了。

第二,李渊胸怀大志,在年轻时候就有当皇帝的想法。

《旧唐书》记载说,李渊年轻时,胸怀坦荡,宽厚仁爱,文武双全,英俊潇洒,声望甚高。有个叫史世良的术士,善于给人相面,对李渊说:“您的骨骼异常,日后必当帝王”。李渊听了,不仅很高兴,而且很自负,认为自己确实有当皇帝的才能。《新唐书》却把这个记载删掉了。

两唐书都记载说,李世民小的时候,有个术士对李渊说:“此儿有天子之相,日后必能济世安民。”李渊大喜,唯恐术士泄密,想把他杀了,但没有成功。所以,李渊为儿子取名叫李世民。

第三,李渊具有远见卓识,他其实早就做着起兵反隋的准备。

李渊是位沉稳老练的政治家,他见隋炀帝好大喜功,急功近利,大兴土木,穷兵黩武,耗尽国力民力,感到隋朝必不能长久,便暗中开始做着反隋的准备。早在隋炀帝尚未东征,政局表面上还比较平稳的时候,李渊就在汲郡、汾阴宫等地,多次与好友宇文士及密谋造反之事。宇文士及是权臣宇文述的第三子、隋炀帝的女婿,他与李渊是发小,关系亲密,无话不说。

后来,隋炀帝三次东征失败,引发天下震荡。杨玄感造反时,李渊的妻兄窦抗,知道李渊素有大志,建议他起兵响应。李渊觉得时机尚不成熟,没有同意。

在“李氏当为天子”谶语流行、隋炀帝冤杀李敏家族的时候,李渊正在山西围剿起义军。他的副手夏侯端劝他造反,并说皇帝已经无故诛灭了李敏家族,下一个恐怕就要轮到他了。李渊默然不语,一句话也没有说。

李渊虽然不说话,却有行动。他私自收留了隋朝叛将刘弘基、长孙顺德等人,又派李建成、李元吉去河东,招揽英雄豪杰,暗地里做着各种准备。

在李世民、刘文静、裴寂等人心急火燎、谋划起兵大计的时候,李渊实际上已经盘算好了,正在做着准备,胸有成竹,只是什么也不说,装糊涂罢了。李渊这样做,一是为了保密,因为隋炀帝的眼线王威、高君雅就在他的身边,不能露出一点蛛丝马迹;二是为了锻炼李世民,让他放手去干好了,反正目标是一致的。

两唐书在《宇文士及传》中,都记载了一个很有趣的事情,明确地证明,李渊早在多年之前,就密谋造反了。

李渊起兵攻占长安以后,宇文士及前来投奔,十分内疚地说:“我来晚了,但看在从前在涿郡、汾阴宫与您密谋大事的情分上,请您收留我”。

李渊一听,哈哈大笑,回头对刘文静、裴寂等人说:“这个人可不简单,早在六七年之前,就与我商议过造反的事情,你们都在他之后。”刘文静等人一听,恍然大悟,原来都被李渊蒙在了鼓里。宇文士及后来当了唐朝宰相。

有部史书,叫《大唐创业起居注》,对太原起兵记载得就更明确了。李渊被任命为太原留守,成为山西最高军政长官之后,非常高兴,对李世民说:“我身为唐国公,唐国就在晋阳一带,如今管辖这一地区,岂不是天意吗?”李渊决定起兵时,又对李世民说:“天意让我取天下,如果不取,违背天意,必有祸端,到那时家破身亡,徒为天下英雄所笑。”这充分表明,李渊早就有了起兵造反之意。

《大唐创业起居注》,是李渊身边近臣温大雅所写,记录了自李渊起兵到建唐称帝三百五十七天的史事,可信度是比较高的。

从以上记载来看,李渊起兵造反,根本不是被儿子逼的,而是蓄谋已久,早有准备。太原起兵的主导者和大唐王朝的开创者,不是李世民,而是深藏不露的李渊。

李渊不仅不是窝囊废,反而是心机很重,城府很深,老谋深算,甚至有点老奸巨滑,是一个胸怀大志、老练成熟的政治家和谋略家。当然,在起兵过程中,李世民、刘文静、裴寂等人的贡献,也不容抹杀。

《旧唐书》和《新唐书》,都是比较严肃的正史,却记载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其实并不奇怪。在史籍当中,记载不一致的地方很多,这不是作者疏忽或者粗糙,而是作者有意为之。因为作者在撰写史书的过程中 ,面对大量不同的原始资料,有时候难辩真假,作者如果觉得都有可能,会把不同的说法都记载下来,留给后人辨别和研究。写史的人这样做,正是体现了史学家客观公正的治学态度。

史书的这个特点告诉人们,我们今天在阅读史书的时候,一定要全面阅读,最好多通读几遍全书。如果单凭史书中的某一篇记载,是很容易得出片面结论的。

李渊太原起兵,实际上是蓄谋已久、准备充分,所以起兵十分顺利。那么,李渊起兵的过程是怎样的呢?他又采取了哪些有效的措施呢?

李渊起兵不反隋

公元617年5月,李渊公开在太原起兵,可他只反昏君杨广,而不反隋朝。李渊打出的旗号是,废除昏君,另立明主,匡扶朝廷。当然,这只是一种策略,李渊起兵的目的,最终是要推翻隋朝,改朝换代,自己当皇帝。

李渊起兵,有很多优势。一是隋朝基本上失去了对北方的控制,只剩下长安、洛阳两座城池,洛阳还处在瓦岗军重重包围之中。所以,李渊起兵以后,不用担心会遭到隋军镇压。二是李渊世代贵族,又有“李氏当为天子”的谶语,有很大的号召力。三是山西境内的农民起义军,基本上被剿灭了,李渊有一块比较稳固的根据地。四是李渊通过招降纳叛,身边聚集了一批谋臣武将,而且有了数万兵力。

李渊起兵,也面临许多问题。一是兵力尚显不足;二是北边面临突厥威胁,有后顾之忧;三是东边的李密,拥有百万之众,不知道能否允许李渊势力崛起;四是李渊来山西时间不长,根基不深,身边还有王威、高君雅监视掣肘。

李渊是两年前到山西的,先任河东慰抚大使,负责镇压农民起义,后任太原留守。李渊刚来时,只有五千兵马,经过收罗豪杰、收编起义军,逐步发展到数万人。可是,这与李密、窦建德、杜伏威等起义军比起来,实力仍然差距很大。特别是,李渊起兵之后,需要攻打长安,占据关中,以此为基业夺取天下,这点兵力明显是不够的。李渊想招兵买马,可隋朝有规定,不经过朝廷批准,地方官是不能自行招兵的。王威、高君雅以此为由,坚决不同意,李渊也没有办法。

就在李渊为这事焦心的时候,来了一个好机会。驻守马邑的隋军军官刘武周发动叛乱,杀死太守,开仓赈粮,招兵万余人,自称太守,后又称天子。刘武周依附了突厥,实力大增。另外,刘武周手下有个著名战将,名叫尉迟敬德,有万夫不当之勇。

李渊听说刘武周叛乱,又惊又喜,觉得机会难得,赶紧把王威、高君雅叫来。李渊对他们说:“马邑在我境内,刘周武叛乱,我等皆有责任。听说反贼要攻打汾阳宫。汾阳宫可是皇帝最喜爱的行宫,有不少珍宝和美女,如果汾阳宫丢失,皇上必定震怒,我等性命难保。你们看,应该怎么办呢?”

王威、高君雅没有真本事,只是靠着溜须拍马,才取得隋炀帝的信任,此时听李渊说得如此严重,他俩面面相觑,没了主意,只得说:“您是主官,一切听从您的意见。”

李渊说:“刘武周有突厥撑腰,又有尉迟敬德那样的勇将,我们兵少将寡,恐怕难以抵御。当今之计,只有赶快征招士兵,扩大力量。事情紧急,来不及奏明皇帝了,只好过后再奏报吧。”王威、高君雅二人只得同意。

李渊打着征讨刘武周的旗号,以朝廷的名义,堂而皇之地进行征兵,很快征得大批青壮男子,兵力扩充了好几倍。李渊把这些新兵交给刘弘基、长孙顺德统领,天天进行操练。

刘弘基、长孙顺德原是隋朝将领,因不满隋炀帝攻打高句丽,半路上当了逃兵,李渊将他们招致麾下。王威、高君雅见李渊将新兵交给叛将统领,而且不去讨伐刘武周,顿时起了疑心,再加上其他迹象,二人认为,李渊可能要造反。隋炀帝曾经对二人交代过,只要李渊有反心,可以先斩后奏。于是,二人密谋,打算趁李渊到晋祠祈雨的机会,埋下伏兵,将其杀掉,夺其兵权。李渊处在十分危险的境地。

在这关键时刻,晋阳乡长刘世龙立了大功。刘世龙表面上与王威、高君雅来往密切,内心却倾向李渊,他得知阴谋后,立即向李渊报告。李渊当机立断,先下手为强,把王威、高君雅抓了起来。李渊没有皇帝授权,是不能擅杀朝廷官员的,只好将二人关到监狱里,对外宣称二人勾结突厥,犯下大罪。

凑巧的是,两天之后,突厥数万骑兵真的来犯。李渊设了个空城计,把军队撤到城外埋伏下来,大开城门。突厥人见了,心中疑惑,没敢进城,绕了一圈后撤走了。李渊对外说,是因为把内应抓了起来,突厥才无功而返的。城里人都相信了,纷纷痛骂王威、高君雅。李渊名正言顺地将二人绑赴刑场,斩首示众。

扩充了军队,清除了障碍,李渊松了一口气。可是,如何对付北边的突厥呢?突厥势力强大,不可能灭掉他,李渊最担心的,是他兵进关中之后,突厥在背后制造麻烦。李渊思来想去,没有别的办法,只好决定与突厥和好。

李渊派刘文静出使突厥,送上大批礼物。刘文静是谈判高手,能言善辩,一阵忽悠之后,突厥同意与李渊联盟,共同推翻隋炀帝。刘文静知道突厥人贪财,又许诺说,等打下了长安城,城中财物都归突厥所有。突厥很高兴,送给李渊两千匹战马。突厥人并不傻,他们之所以同意与李渊联盟,除了贪图利益之外,更重要的是,他们希望中原越乱越好,以便于从中渔利。因此,突厥支持李渊起兵。

摆平了突厥,周边的强敌,就只剩下李密了。李密有野心,有智谋,也有实力,是中原农民起义军的盟主。李密深知关中地区的重要性,如果派兵阻止李渊入关,李渊是很麻烦的。当时,李密正在奋力围攻洛阳,他想攻占城池后称帝,然后再占据关中。

李渊和李密都属于关陇贵族集团,两人早有来往,彼此印象不错,因此,李渊决定打感情牌。李渊给李密写了一封信,说要起兵推翻昏君,另立杨侑为皇帝,自己一心当隋朝的忠臣,没有夺取天下的想法,但不反对李密称天子,并对李密大大恭维了一番,态度十分谦逊。

李渊比李密大十七岁,地位官职也比李密高得多,却对李密十分恭敬,这让李密心里很舒服。李密异想天开,想位李渊加入他的阵营,李渊不置可否。李密攻打洛阳正紧,抽不开身,只好默许李渊进入关中地区。

李渊在着力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还广积粮草,购置兵器,做好军需物资准备。在这方面,山西文水县的富商武士彟帮了他的大忙。武士彟多年经商,积攒了大量财富,他散尽家产,帮助李渊起兵,并参与谋划,被称为“太原元谋功臣之一”。武士彟,就是大名鼎鼎武则天的父亲。

李渊紧锣密鼓地做好了起兵准备,他担心自己来山西时间不长,威望不够,于是在起兵之前,又想出一条妙计。李渊让刘文静伪造了隋炀帝的诏令,说要征召青壮年全部从军,再去攻打辽东。杨广三征辽东,已经让民众痛苦不堪,如今还要去打,不是把百姓往死路上逼吗?一时之间,太原就像炸了锅一样,群情激奋,纷纷痛骂隋炀帝祸国殃民。

李渊见百姓被煽动起来,心中大喜,觉得万事具备。于是,李渊召集将士和百姓,历数隋炀帝祸国殃民的罪行,宣布起兵造反。李渊起兵,与其他农民起义军有着明显的不同,他打的旗号是,只反昏君,不反朝廷,反而要匡扶宗室,振兴隋朝。这样,不仅得到百姓拥护,一些隋朝官员和将领也纷纷响应,使李渊得到最广泛的支持。

从李渊起兵过程来看,李渊运筹帷幄,虑事周全,策略高明,是一位深谋远虑的政治家和谋略家。

李渊怀有天下大志,他起兵可不是为了割据山西,而是要夺取天下。所以,他在起兵两个月之后,就留下四子李元吉和大部分兵力,镇守老巢太原,自己亲率三万精兵,直扑关中地区。

那么,李渊攻占长安,是否顺利呢?他在开创帝王大业的道路上,还有哪些艰难险阻呢?

进军关中几乎夭折

公元617年7月,李渊挑选了三万精兵强将,开始向关中进军。李渊兵指长安,不是说要去创立自己的基业,而是打着一个漂亮的幌子,他要去拥戴杨侑当皇帝。

杨侑,是隋炀帝的孙子,被封为代王,当时十四岁。隋炀帝南逃时,留下杨侑镇守长安。杨侑自幼聪明,气度非凡,但毕竟年龄太小,城中兵马又不多,无法有所作为。面对关中各地起义烽火,杨侑躲在长安孤城内,唉声叹气,一筹莫展,只能祈求苍天保佑。

杨侑听说李渊兵进关中,扬言要扶立自己当皇帝,不由地大吃一惊。杨侑虽然年少,却并不幼稚,他心里很清楚,李渊前来,决不是为了拥戴他,而是会要了他的小命。当时,多数起义军都去围攻洛阳,长安城暂时比较平稳,可是,如果李渊来了,关中地区必然会更换主人。

杨侑赶紧调兵遣将,派宋老生率两万人马,去守山西霍州;派屈突通带三万精兵,据守山西永济一带。宋老生和屈突通都是隋朝名将,一生征战,屡立战功。杨侑希望这两位将军,能够把李渊阻挡在关中地区之外。

李渊起兵时,传檄各郡县,大多数郡县表示服从,只有山西汾阳郡丞高德儒拒不听命。高德儒当过隋炀帝的亲卫校尉,对隋炀帝十分忠心。汾阳挡在李渊进兵关中的路上,李渊必须首先拔掉它。

李渊命李建成为主、李世民为副,带领一支部队,去攻占汾阳,打通进兵道路。这是李渊起兵的第一战,兄弟俩都是血气方刚,摩拳擦掌,他俩同心协力,只用九天时间,就攻克汾阳,杀了高德儒。李渊闻报,十分高兴,说:“我有俩儿,足可以纵横天下了。”

李渊率军南下,进兵神速,不到十天,就逼近霍州。不料,此时正是雨季,大雨如注,连下十多天不停,无法行军打仗。将士们泡在泥水里,疲惫不堪。粮食快要吃完了,李渊派人回太原催运军粮。就在李渊军队陷入困境的时候,又有一个惊人消息传来,说突厥与刘武周联合起来,要攻打太原。李渊大惊,急忙召集众将商议。

《旧唐书》和《新唐书》记载说,当时有两种意见:一是回师太原;二是继续进兵。两种意见各有各的道理,争论得相当激烈,李渊面临着两难的选择。

裴寂坚决主张回师太原。他说:“目前我军陷入困境,将士疲惫,霍州有强敌据守,继续进兵前景难测;太原是我们的大本营,如果有失,我军将陷入进退两难、腹背受敌的境地。因此,不如暂回太原,等到时机成熟,再出兵不迟。这是最稳妥的办法”。

李世民坚决主张继续进兵。他说:“突厥攻击太原,只是传言,并没有元吉的公文。关中是成就大业之地,进可攻,退可守,目前空虚,正是趁虚而入的好机会,如果迟缓,被别人捷足先登,后悔就来不及了。何况我们兴正义之师,遇到困难就退缩,还能干成大事吗?”

李渊面色凝重,心里在反复掂量,他是个谨慎稳重之人,最终采纳了裴寂的意见,下令回师,并令先头部队即刻出发。李渊这次出兵,眼看就要夭折了。

李世民不甘心,想再去劝说父亲,可天色已晚,李渊回帐休息了。侍卫挡住李世民,不让他进帐。李世民站在帐外,不肯离去。他想想大业初创,就要半途而废,心中伤悲,不由地嚎啕大哭起来。李渊听见儿子嚎哭,便把他叫进来,问他缘故。

李世民哭泣着说:“我军刚刚起事,凭得是仁义和士气,如果就此退军,半途而废,必然会导致军心涣散。到那时,敌军乘势从后面追杀,不仅大业不成,而且会死无葬身之地,所以感到悲伤。”

李渊见儿子进兵的意志如此坚强,受了感动,醒悟过来,取消了撤军的命令,并让李世民连夜把先头部队追回。

到了八月一日,雨过天晴,将士们处境转好。这时,从太原运来的大批军粮也到了,并报告太原平安无事,原来是个假消息。李渊长出了一口气,将士们也欢欣鼓舞。李渊下令进兵,一举攻占霍州,杀了宋老生,然后沿汾水南下,占临汾,克绛郡,一路所向披靡,高奏凯歌,很快逼近关中地区。

两唐书的这段记载,表现了李世民的远见卓识和坚强意志,是他力挽狂澜,挽救了面临夭折的大唐帝业。李世民的头上,又多了一道耀眼的光环。

不过,《大唐创业起居注》的记载,与两唐书却有出入。在李渊召集众将商议的时候,李世民确实坚持继续进兵的主张,但并没有嚎哭之事。而且,长子李建成也是坚决主张进兵的,兄弟俩意见完全一致。可是,两唐书只记载了李世民,而不提李建成。

李渊大军逼近关中,抵达永济。据守永济的屈突通,是久经沙场的老将,经验丰富,已经六十多岁了。屈突通凭坚据守,并不出战,李渊多次攻城,不能奏效。于是,李渊兵分两路,一路由李建成带领,留下来继续围攻永济,牵制屈突通;另一路由李世民为先锋,李渊亲率大军随后,直奔长安城。

屈突通仍然坚守不出,后来听说长安被围,不得已率兵救援,却被刘文静率军击败。屈突通无奈之下投降了唐朝,成为李世民手下一员得力大将,在中原大战时屡建功劳,并参加玄武门事变,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李渊率大军渡过黄河,直扑长安。李渊军队纪律严明,严禁骚扰百姓,又打下永丰仓,开仓赈粮,深受百姓拥护。老百姓扶老携幼,夹道欢迎,纷纷献上酒肉食物。青壮年踊跃参军,每天都达数千人。关中地区的各路起义军,闻知李渊威名,争先恐后前来归附。李渊的队伍,像滚雪球一样不断壮大,等到兵临长安的时候,已经扩大到二十万人了。

李渊看着这勃勃生机的局面,高兴地合不拢嘴。让李渊没有想到而且喜出望外的是,他的宝贝女儿平阳公主,也率领着七万多人的军队,正在长安城外迎接他呢。这是怎么回事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