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豪放词人辛弃疾

4个月前 作者: songyvsh
67、豪放词人辛弃疾

豪放词人辛弃疾

辛弃疾,南宋抗金将领,家,豪放派词人。因他字为幼安,所以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有“词中之龙”的美誉,与苏轼合称“苏辛”。

辛弃疾,山东济南人,公元1140年生,出身官宦之家。辛弃疾出生时,北方已落入金人之手。辛弃疾的祖父辛赞,因受家族拖累,在靖康之难时没有南下,不得已做了金国官员。但是,辛赞身在曹营心在汉,他经常带着辛弃疾登高南望,培养他的爱国思想。因此,辛弃疾在少年时代,就立下了驱逐金人、恢复中原的雄心壮志。

金国统治北方以后,大肆搜刮民财,赋税繁多沉重,百姓不堪忍受,反抗此起彼伏。公元1161年,济南人耿京聚众起义,树起抗金大旗,各地民众纷纷参加。

辛弃疾时年二十二岁,他热血沸腾,决心报国,聚集两千多人,毅然参加了耿京的起义军。耿京见辛弃疾能文能武,年轻有为,任命他为掌书记。

掌书记负责掌管文书和帅印,职位十分重要。辛弃疾手下有个叫义端的人,竟然偷了帅印,逃得不知去向。耿京大怒,要追究辛弃疾的责任。辛弃疾说:“给我三天时间,如果追不回帅印,甘愿将头颅送上”。耿京同意了。

辛弃疾心中暗想,义端盗取帅印,没有别的用处,必定是携印去金营邀功。于是,辛弃疾带领一小队人马,连夜出发,在通往金营的路上埋伏下来。果然,时间不长,义端打马匆匆而来。辛弃疾一声令下,伏兵齐出,将义端团团围住。

义端平时喜欢与辛弃疾谈论兵法,两人关系不错。义端苦苦哀求,说看在两人情谊上,饶他一命。辛弃疾怒火中烧,喝斥道:“你叛变投敌,哪里还有什么情谊可言?”说着,手起刀落,将义端斩于马下,夺回了帅印。耿京大喜,此后对辛弃疾更加信任。

辛弃疾向耿京建议,与南宋取得联系,奉表归宋。耿京很赞同,命辛弃疾南下杭州,联系南宋朝廷。宋高宗很高兴,亲自接见了辛弃疾,下诏封耿京为天平节度使,召他南归。

辛弃疾兴冲冲地回来复命,不料起义军发生巨变,将领张安国、邵进等人杀害耿京,叛变投金。辛弃疾听到这个消息,义愤填膺,他召集了五十名勇士,直闯张安国军营。张安国正在饮宴,没有防备,被辛弃疾擒获。辛弃疾押着叛徒,带着愿意归宋的万余名士兵,直奔南方。张安国在建康被斩首示众。

辛弃疾归宋以后,被任命为江阴签判、建康府通判,开始了他在南宋的仕宦生涯。宋孝宗即位以后,一度表现出收复失地、报仇雪耻的锐气,举行了隆兴北伐。辛弃疾十分兴奋,连续上书,写了《美芹十论》、《九议》等,提出许多抗金北伐的建议。可是,隆兴北伐没有达到目的,只得签订隆兴和议,宋金两国息兵罢战,辛弃疾的雄心壮志难以实现。

辛弃疾先后在江西、湖南、福建等地担任地方官,他为官清廉,爱护百姓,发展经济,平定湖湘地区爆发的农民起义,剿灭荆南茶商赖文政起义,稳定了局势。

辛弃疾时刻不忘北伐,立志收复中原。南宋军队战斗力很差,辛弃疾向朝廷建议,打算组建一支飞虎军,得到批准。辛弃疾为筹建飞虎军倾注了大量心血,精心招募步军两千人、马军五百人,严肃军纪,加强训练。飞虎军在南宋地方军队当中,人数不是最多,却是战斗力最强、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支,屡屡被调往前线作战,声名显赫。

辛弃疾性格豪迈倔强,不适应官场,再加上他主力北伐,与当时形势不符,所以屡遭弹劾,时常被贬官免职。辛弃疾不求仕途,不慕富贵,几次愤然辞官。辛弃疾的仕途很不顺畅,经常起起落落。

辛弃疾壮志难酬,便通过诗词形式,抒发自己的情怀。辛弃疾以国家、民族的现实问题为题材,创作了大量诗词,流传下来的有六百多首。辛弃疾的词作以豪放著称,充满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深受人们喜爱。他的“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等诗句,成为千古名句。

公元1203年,主张北伐的韩侂胄执掌朝政,起用主战派人士。辛弃疾得到重用,被任命为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当时,辛弃疾已经六十四岁了,但他仍然老当益壮,为北伐献计献策。

公元1207年,朝廷任用辛弃疾为枢密都承旨,但辛弃疾已经病重卧床,无法赴任。辛弃疾不久病逝,享年六十八岁。

辛弃疾在临终之时,不停地大呼“杀贼!杀贼!”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