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李纲力主抗金

4个月前 作者: songyvsh
50、李纲力主抗金

李纲力主抗金

宋高宗刚一登基,就任命著名主战派李纲为宰相,主理朝政,表明他要与金国势不两立,决心报仇雪耻。

李纲,江苏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李纲出身官宦之家,年轻时参加科举,考中进士,步入仕途,累迁至太常少卿。李纲为人光明磊落,正直敢言,嫉恶如仇,有些人佩服他,有些人对他有意见。

金国第一次南侵宋朝,包围了开封。李纲力主抵御,反对议和,并劝宋徽宗让位。宋钦宗继位以后,擢升李纲为尚书右丞、兵部侍郎,让他主持防御。李纲临危受命,组织军民守城,打退金兵,取得开封保卫战胜利。

李纲立下大功,但不仅没有得到奖赏,反而遭到主和派的排挤和诬陷。其中对他攻击最厉害的,是太宰张邦昌。宋钦宗昏庸,听信谗言,将李纲调任河东、河北宣抚使,驱出朝廷。不久,李纲又被贬官,调往遥远的?州,就是现在的重庆奉节。

第二年,金军再次攻打开封,并且拒绝和谈,形势十分危急。宋钦宗这才又想起了李纲,急令他回朝,主持抗敌。可是为时已晚,李纲尚在半途,金兵就攻破开封,北宋灭亡。

宋高宗称帝以后,派人去召李纲,打算任用他为宰相。大臣颜岐进言说:“金人不喜欢李纲,不宜任他为相”。宋高宗生气地说:“金人恐怕也不喜欢朕即位吧?”颜歧哑口无言。

另一个大臣范宗尹也进言说:“李纲性格刚毅,名浮于实,有震主之威,不适合为相。”宋高宗没有吭声。

当时,朝中大臣分为两派,一派主战,一派主和,主和派人数还挺多。宋高宗在重用李纲、宗泽、韩世忠、张浚等主战派的同时,也重用了颜歧、范宗尹、汪伯彦、黄潜善等一批主和派官员。李纲还没有上任,主和派就把矛头对准他了。

李纲有感于宋高宗对他的信任,决定尽忠竭力,报答皇恩。他在上任之初,就一连提了十条建议,主要是加强备战、整顿军队、治理朝纲、惩治投降派、处死张邦昌等。

宋高宗对惩治投降派、处死张邦昌不能接受。当时主张议和的人很多,宋高宗不想打击面过宽。尤其是张邦昌对他登基立有大功,还被封了王,不好杀了他。

李纲疾恶如仇,坚持认为,张邦昌作为国家大臣,在国难之时,本应以死报国,可他却借金国势力,另立政权,僭逆称帝,实属大逆不道,必须明正典刑,以警戒后世。

宋高宗不肯。李纲跪在地上不起来,流着泪说:“臣决不与张邦昌同朝共事,臣见到那个奸人,就会忍不住与他拼命。陛下如果一定要任用张邦昌,臣只能辞官。”宋高宗没有办法,只好把张邦昌贬到潭州,去做节度副使,后来又将他赐死。张邦昌是宋朝唯一处死的文官。

李纲除掉张邦昌,开始重整朝纲,积极准备抗金。他罢免一批接受过张邦昌任命的官员,起用主战派人士;颁布新军制二十一条,整顿军队;在沿江、沿淮、沿河修筑工事,部署防御;派人四处买马,扩大骑兵。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抗金。

主和派官员趁机攻击李纲,对宋高宗说,李纲如此大张旗鼓地抗金,必会惹怒金人。应天府一带无险可守,如果金兵再次南下,我们是抵御不住的,十分危险。所以,不如暂时到江南去,有长江天险,可保无虞。说得宋高宗动了心,准备下诏去江南。

李纲听说以后,大吃一惊,急忙要去阻止。有人说,皇帝已经做了决定,不要再多言了。李纲坚定地说:“国家存亡,在此一举,我非找皇上力争不可!”

李纲找到宋高宗,义正词严说:“自古有为君主,都是据中原而兴;只有亡国之君,才跑到江南躲避。陛下一旦去了江南,人心涣散,金人定会乘机而入,再想回来就不可能了。陛下即位的时候,颁发诏书说,要坚守中原,驱逐金人,迎回二帝,现在笔墨未干,为何失信于天下?”宋高宗无言以对,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只好暂时取消了南下打算,心里却十分不满。

主和派继续大肆攻击李纲,说他名为买马,实为抢马,引发民众不满;擅用职权,包庇犯罪的亲戚,因私怨乱杀人;刚愎自用,不听劝言,专权跋扈;对皇上不恭,甚至擅自篡改皇上诏令,等等。真的假的都有,宋高宗听了很生气

不仅主和派攻击李纲,有些主战派官员看不惯李纲的作风,也与他有矛盾。张浚经常在宋高宗面前说,李纲树敌过多,不是宰相之才。

就这样,李纲在许多人的攻击下,失去了宋高宗的信任,只当了七十七天宰相,就被免去相位,改任其他职务。此后,李纲壮志难酬,五十八岁病逝。

李纲性格上虽然有些缺点,但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坚持抗敌,忠心为国,所以,李纲被后世誉为抗金名臣、民族英雄。

与李纲同时,还有一位在抗金名将,名字叫宗泽。宗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堪称中流砥柱。

关闭